资源简介 (共25张PPT)4.1夯实法治基础CONTENTS目录01教学目标02教学重难点03教学过程04板书设计(建议)教学目标0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治意识培养深入理解法律精神,积极参与法治实践,提升个人法治素养,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法治价值认同认识到法治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性,支持并参与法治中国的建设,做法治的传播者和维护者。教学过程031. 早上来上学,为什么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2. 如果你在网上买到了假货,你会怎么办?3. 为什么学校附近不允许开设网吧?(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从出行、消费到成长环境,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法律的影子。正是这些规则,维护着社会的秩序,保障着我们的权利。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法治。一、法治的作用(为什么重要?)个人层面:法治保障生活《义务教育法》保障了我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劳动合同法》保障了爸爸妈妈工作中获得报酬、休息休假的权利。《食品安全法》守护着我们“舌尖上的安全”。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对个人)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材料二:6月10日凌晨,陈某志等5人与陈某亮等4人在唐山市路北区某烧烤店聚餐饮酒。期间,2时40分,陈某志对下班后在同店就餐的王某某(女,31岁)进行骚扰,遭拒后伙同马某齐(男,25岁)、陈某亮等人,对王某某、刘某某(女,29岁)等4人进行殴打,2时47分逃离,2时55分4名被害人由120送医。陈某志等人因搭讪被拒在唐山烧烤店对几名女子公然行凶,致王某某、刘某某轻伤,经鉴定为轻伤二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③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P47二④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P44二、法治要求· 反面例子:古代“刑不上大夫”的法律不是良法。· 正面例子:我国不断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网络保护”章节,适应时代发展,保护青少年,这就是追求良法的体现。法律必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义要求。实行良法之治1、法治的要求:二、法治要求赋予公民更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权利和机会。实行善治1、法治的要求:生活例子:很多城市在出台养犬管理条例、调整地铁票价前,会举行听证会,听取市民的意见。这就是善治的体现。探究与分享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应当受理。思考:有了法律制度是否就意味着就有了法治呢?良法善治+=法治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子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000多年封建专制历史1840年后变法改制、救亡图存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背景)二、描绘法治蓝图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78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1982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小康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绘就法治蓝图依法治国载入宪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1999199720022007201220182014提出建设依法治国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10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2020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人教版九上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精品课件人教版九上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精品课件二十大首次单独把法治作为专章论述宣示我国推进法治中国的决心202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怎样的法治发展进程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2)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总方针】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的】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三、建设法治中国--怎么建设?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多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汇集民智。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交警对酒驾“零容忍”,发现一例,查处一例。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人民法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我们自觉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公共秩序;遇到不公现象,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权,而不是私下暴力解决。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实施的主体分别是谁?每一个不同的主体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主体 目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大司法机关政府公民◆使每一项立法得到人民拥护;◆使每一部法律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例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个公民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3.如何实行依法治国?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③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勇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4.建设法治中国,我们青少年怎么做呢?(提示:从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三个方面谈)①积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维护法律尊严。②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拓展延伸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4.国家法治建设的历程?6.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法治的内涵?2.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3.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5.全面依法治国(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课堂小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