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大学之道》单篇梳理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①志向坚定不移②心不妄动 ③性情安和 ④思虑精详 ⑤处事合宜大学的根本原则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得分点:道、明、明德、至善)一.基础夯实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⑥使……整齐有序⑦获 ⑧知识 ⑨推究事物的原理⑩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一概,一律一.基础夯实①《大学之道》中提出,大学的宗旨是“ , , ”②《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 ”。③《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句是“ ,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天下平←国治←家齐←身修←心正←意诚←知至←格物(由“外治”到“内修”)格物(由“内修”到“外治”)大学之道天子庶人修身为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文章内容概括课文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艺术特色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礼运节选》单篇梳理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①施行 ②同“举”,推举 ③培养④同“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⑤职分 ⑥指女子出嫁⑦兴起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得分点:恶、不必、状语后置句)一.基础夯实①《礼运(节选)》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 , ”。②《礼运(节选)》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③《礼运(节选)》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第一层: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尽其能,社会和睦(纲领)第二层:分人博爱:不独……不独……守责:使(有序)老、壮、幼……矜、寡、孤、独、废疾、男、女(货)物:珍惜而不私藏力:自食其力,乐于助人第三层:总是谓大同(总结)谋闭不兴盗贼不作是故故外户而不闭(施行)礼运(节选)文章内容概括阐述了儒家最高的社会理想--大同。其基本特征是天下为公,表现在:人人受到关爱,人人安居乐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艺术特色1.章法严谨,脉络清晰,首尾呼应2.一气贯注,文气很盛,有慑服人的力量二.重点梳理1.实词积累、识记2.通假字4.特殊句式3.词类活用5.多义实词6.文化常识“使”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イ),吏声(韵母相同)。表示支使、派遣。1.实词积累、识记使使老有所终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原列传》)使六国各爱其人(《阿房宫赋》)识记方法:“使”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由“叫,让”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吗 进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臣”。①叫,让②命令,派遣③使者④出使⑤假使,假如燕太子丹使( )荆轲刺秦王。荆轲使( )于秦,见秦王,献图而图穷匕首见。荆轲持匕首刺王,后为王之近臣所杀。杜牧论曰:“使( )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迁移小练派遣 出使假如①选贤与能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通假字①同“举”,推举②同“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不独子其子③使老有所终3.词类活用①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亲近②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③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天下为公4.特殊句式判断句 标志词:为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③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④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⑤独画云乎哉(《古代文论选段》)5.多义实词①仅仅②老而无子女的人③单独④唯独⑤岂,难道①使老有所终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③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六国论》)⑤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五代史伶官传序》)5.多义实词①终老,终其天年②坚持到底③全,整④终究⑤死男有分自分已死久矣《苏武传》)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滕王阁序》)当其南北分者《登泰山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5.多义实词①职分②料想,断定③剖开,分开④分界⑤分享⑥区分,辨别(1)《礼运》是战国至秦汉间讲礼文章的选集,是 家经典之一。相传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纂的。主要是对礼制、礼意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涉及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情况,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是古史研究的重要材料。(2)矜寡孤独:《礼记》中提到,少而无父者谓之“ ”,老而无子者谓之“_ ”,老而无妻者谓之“矜”(矜,同“鳏”),老而无夫者谓之“ ”。现在写作“鳏寡孤独”,它作为一个成语,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6.文化常识儒孤独 寡特别小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注],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日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注] 纴:织布机。 (选自《战国策》)特别小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B.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C.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D.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D特别小练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箧数十”与“陈情表”中的“陈”字含义不同。B.“是皆秦之罪也”与“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皆”字含义相同。C.“简练以为揣摩”的“简练”在这里指挑选,与其现代汉语表示简要精练的含义不同。D.“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与“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