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短歌行》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曹 操
学习目标
1.了解曹操及诗歌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曹操“忧”的内涵。
3.鉴赏诗歌中的用典及比兴等艺术手法。
4.体会诗人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建安风骨”的开创者和倡导者,风格慷慨悲凉。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作者简介
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苏洵: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纪》)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众说曹操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和女诗人蔡琰。
曹操亲率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统一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
背景资料
歌行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行”是乐曲的意思。因汉魏以前的乐府诗题为“歌”和“行”的颇多而得名。其章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取五言、七言、杂言的固体,亦称古诗、古风。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
是就歌词音节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解 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p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kǎi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但为wèi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yōu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yàn,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曹操
初读诗歌
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情感;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2.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研读诗歌
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背景,作者究竟忧什么?(诗歌内容)
2.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手法)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自然景物描写,却触动了作者的愁思,这几句有没有其他含义?
二忧:贤才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忧: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三忧:功业未就(结合背景统一中原的事业未完成可知)
思考1:结合背景,作者究竟忧什么?(诗歌内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思考2: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手法)
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比喻
借代
用“朝露”为喻,写年华短暂易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女子
情人
曹操
贤才
求贤若渴
用《诗经·子衿》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用《诗经·鹿鸣》表达贤才若来,礼遇贤才的态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鹿鸣》,是宴请宾客的诗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比兴
用典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将贤才喻为明月,以明月的可望不可即,比喻贤才难得,表达了渴望贤才归来的心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这几句则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景。
比喻
想象
以 “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
谚语: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思考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自然景物描写,却触动了作者的愁思,这几句有没有其他含义?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仿用《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表达希望贤才越多越好,绝不会有“人满为患”之嫌。
用典
以山高水深比喻招纳贤才的阔大胸襟,意在说明自己会以开阔的胸襟接纳贤才,唯才是举。
比兴
借用《史记》中的典故,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也会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用典
岁月短暂
积极进取
人生苦短(忧)
贤才难得(忧)
功业未成(忧)
一统天下(志)
激昂
忧愁
总 结
欲扬先抑
本诗艺术特色:
1.妙用比喻
“朝露”,写出年华短暂易逝;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贤才喻为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让人生“忧”;
“月明星稀……可依”中,乌雀难以择枝的情景喻贤才无所依托。
“山不厌高…”喻贤才越多越好。
2.借代 借杜康代指酒,生动形象,引人联想。
3.比兴 “青青子衿…”用女子思慕情人来写曹操渴望贤才。
4.合理引用诗句和化用典故
“青青子衿…”引用《诗经》诗句,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诗人对贤才的思慕;
“呦呦鹿鸣…”也是引用,表达诗人期待贤者的热诚;
“周公吐哺…”化用《史记》中的周公事,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
5.想象
“越陌度阡…旧恩”这几句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景。
6.巧用欲扬先抑
诗歌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开头,最后转折,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大大加强抒情效果。
大风歌
[西汉]刘邦
大风起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思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都抒发了什么感情?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析。
①都是抒发了渴求贤才、安定天下的豪情。
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运用了比喻、化用典故等手法间接抒情;
③“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运用疑问句直接抒情。
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