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洛宁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八年级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一张6页,二大题25小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闭卷考试。
2.本试卷设有答题卷,请将答案写涂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全国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1.24亿公顷增加到1952年的1.41亿公顷;每公顷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035千克提高到1955年的1425千克。这主要得益于(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英雄烈士的书信承载着时代精神。下面是长津湖战役中宋阿毛烈士的绝笔信,这体现了英雄们( )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B.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C.艰苦奋斗、举国同心 D.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4.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至1954年,全国抽调16万多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工业部门。一批在海外的科学家,先后回到祖国参加建设。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最为密切的是( )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5.如图是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情况统计图。通过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6.1961年,党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一决策旨在( )
A.改变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
C.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 D.解决国民经济的困难
7.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今天回首那段岁月,你认为如果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C.要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8.距今47年前,当时的外国媒体纷纷评论说:“这是一个转折点,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式开端”。当时外媒评论的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9.“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乡镇企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行国企改革
10.在社会主义国家,划出一块地方来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为统一全党认识,为避免重大失误,就要摸着石头过河,就要有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勇气和胆略。材料评述的是( )
A.乡镇企业的创办 B.国企改革的进行 C.经济特区的创建 D.全方位对外开放
11.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是( )
A.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个代表
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
C.主要矛盾、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三个代表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企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12.“2022第四届台商峰会11月2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逾百名台商和大陆企业家参会。”“2023年3月27日—4月7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到大陆祭祖、参访。”“2024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5月6日在上海火热启动。”这些新闻体现了( )
A.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C.海峡两岸交往频繁 D.海峡两岸隔绝被打破
13.如果要为下面资源包命名,最恰当的是( )
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天路》 新闻:《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正式实施 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视频: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民族大团结 B.经济特区 C.西藏民主改革 D.一国两制
14.“信仰为旗,万里海疆写忠诚。向实而备,越是艰险越向前。”人民海军成立75年以来,从小艇到巨舰,从近岸到深蓝,从单兵到体系,以第四代装备为引领、第三代装备为主体的现代化人民海军正在形成,大国战舰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破浪远航。这体现了( )
A.人民海军装备全部依靠自主研发 B.人民海军已经多次完成出访任务
C.海军始终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军种 D.人民海军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15.它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它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它是( )
A.“一边倒”方针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带一路”倡议
16.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17.1971年10月,新闻媒介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是指( )
A.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B.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已经正式建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国际共识
18.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此次年会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为主题。与这一主题对应的中国外交工作是( )
A.致力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B.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
C.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D.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19.中国航天领域的大国重器以“玉兔”“嫦娥”“祝融”等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里的神话角色来命名。这一做法( )
A.提高了国威军威 B.彰显了文化自信 C.维护了世界和平 D.提升了综合国力
20.下面是一位同学参加小组探究性学习的笔记节录,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上网用宽带的! ·电视看数字的! ·手机使拍照的! ·出门开节能的!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文化的多样化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科技改变生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21.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要深化科技协同创新,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国家实验室,聚力加强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快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谋取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新优势。要强化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强军胜战导向,优化体系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习近平2023年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国防科技发展发生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阐述科技创新与国防建设的相互关系。(2分)
22.创新推动进步,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60年开始进行水稻高产育种研究。1966年文革席卷全国,袁隆平被关押,试验秧苗全部被毁。1968年试验秧苗在雨夜被人连根拔起,即将成功的实验再次中止。1969年3000多组杂交组合实验,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1973年终于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特别行政区“特”在哪里?这是对哪一制度的成功实践?(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袁隆平的科研成就对世界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2分)
(3)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请你再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23.体育是传播和平与友谊的使者,体育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外交的发展概况
时期 发展概况
50年代 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 1952年,赫尔辛基举办第15届奥运会,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临近结束才赶到。 1954年,美国企图在国际奥委会内部制造“两个中国”的既成事实。 1956年2月,南斯拉夫足球代表队访问华,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70年代 1971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1958年新中国退出国际奥委会组织后,中国重新回归奥运大家庭,增进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促进了体育竞技水平国际化,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开展多边体育交往,扩大国际体育交流,承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8月,圆满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4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2022年2、3月,胜利举办第24届冬奥会、第13届冬残奥会。
——据黄冶《我国体育外交70年:回顾、特征和推进路径》整理
请回答:(1)依据50年代新中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不同境遇,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2分)
(2)20世纪70年代,“乒乓外交”跨越意识形态障碍,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发展,外交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请任意举出两例重大外交成就。(2分)
(3)“多边体育交往”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进入21世纪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结合体育外交发展的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以下是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年人均食品购买量统计表(单位:千克)
时间 粮食 猪肉 家禽 鲜瓜果 鲜奶 有机蔬菜
1978年 182.70 15.97 1.01 18.51 8.58 7.56
1998年 82.28 30.10 9.46 67.19 34.92 64.9
材料二 1978—2023年农村发展情况表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2023年 151971 21691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0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但质量差,而且其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后人民的社会生活有哪些变化?(2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2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和成就取得的原因。(2分)
25.请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所学,任选两位英雄人物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6分)
材料 任何时代的发展都需要伟大精神的指引和榜样人物的引领。“天地雄气,千秋尚凛然。”岁月的长河里,无数英雄为捍卫民族利益、实现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而奋斗一生。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试卷第二部分具有开放性的试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1-20 BBDCA DBBAC BCADC CBAB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1)变化:科技越来越先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战斗力越来越强。由仿制发展为自主研发。(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2)原因:人民政府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视;科学家的努力和付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答出任意两条即可,2分)
(3)关系:科技创新与国防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科技创新助推国防实力增强,国防现代化的需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等。(答出任意1点即可,2分)
22.(1)特别行政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1分) 一国两制(1分)
(2)影响: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1分)爱国主义情怀、创新求实精神、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的科学家精神、不惧困难、奉献精神。(答出任意一个即可,1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答出任意一个即可,2分。只答出制度没有解释说明不给分,答出制度且正确但解释说明不能自圆其说可得1分)
23.
(1)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2分)
(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答出任意2个即可,2分)
(3)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分)
认识: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言之有理即可,1分)
24.(1)饮食更加丰富,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分)
(2)铁路里程增加;铁路布局更加合理;铁路设备国产化;高速铁路技术领先世界(答出任意两个即可,2分)
(3)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工业和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答出任意两个即可)(2分)
25.评分建议:
一等(5-6分):题目恰当,观点明确;史实运用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二等(2—4分)题目恰当,观点较为明确;史实运用基本正确;条理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
三等(0-1分)立场不正确或题目不恰当,观点不明确;史实运用不正确;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
示例:伟大历史人物推动社会进步(如周恩来、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黄继光、邱少云等体现的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邓稼先、钱学森等体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