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确定位置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体上完成了我们团队预设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精彩之处: 一、设计精巧,自然流畅 首先,教师巧妙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重组。在课前准备时,教师将学生来到做课现场,安排找坐位这一活动,作为本节课丰厚的课程资源,变静态教材为动态教材,即将教材上的静态主题图变成学生的现场活动,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活动化、趣味化。其次,教师在黑板上有目的地张贴了一些礼物,这些礼物既为课堂教学评价服务,也为学生更好地巩固应用数对知识起到了坚实的作用,同时使他们感到了学习数学的轻松、愉悦。 二、拓展适度,渗透情感 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用数对的形式,表示苏宁小学附近建筑物的位置,教学空间扩大了,由学生身边的教室扩展到具体的建筑物,体现了数学中的人文思想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在课的结尾,教师还向学生介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还请学生用说数对的方式来下国际象棋。另外,教师介绍的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使他们在具体的事物中找到了数对的广泛应用,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整节课以活动为主线,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的自主探究;还有教师恰当的引导点拨,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了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实现了教学的灵活高效,实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本节课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课前预设时,我们认为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坐位,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时,坐位在第2列、第4排的一个小女孩找不到自己的坐位了,后来她在同学们的帮助指引下,才找到了自己的坐位。 教师在后面教学数对的认识时,先请位置是第3列的同学站起来,再请位置是第2排的同学站起来,通过列和排的交叉点来引出用数对(3,2)来表示学生的位置。 这样做失去了一个让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上闪光的良机。我们团队经过反思 ,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重建:可以以课前这个找不到坐位的小女孩的位置第2列、第4排为列和排的交叉点,来引出用数对(2,4)来表示学生的位置。这样既抓住了现有的、生成性资源,又和前面相呼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何捕捉这种“闪烁不定”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对我们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考验,同时也是新课程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更高要求。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