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中考学情评估(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K:39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健康饮食·健康中国·健康人生”。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适量补碘预防甲状腺肿大B.适量运动,增强体质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保鲜D.合理膳食,均衡营养2.道路两旁的垃圾桶内筒是铝合金材质,外筒是铁质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B.铝合金内筒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C.报纸、塑料瓶可放在标有可回收物的桶内D.回收垃圾可节约资源、利于环境保护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古法制盐的过程。下列工序与“蒸发结晶”原理类似的是( )4.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下列验证盐酸化学性质的部分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A 碳酸氢钠 能溶于水 发酵面包B 天然气 可燃性 用作燃料C 焦炭 还原性 工业炼铁D 塑料 耐腐蚀、易加工 塑料水桶等6.安徽省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阜阳剪纸、芜湖铁画、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和宣纸制作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阜阳剪纸的裁剪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B.在铁画表面镀金除了美观外,另一个作用是防止铁生锈C.冲泡绿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宣纸制作时常加入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蒸煮,草木灰可用作复合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8小题。甲醇(CH3OH)是一种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型液体燃料,“碳中和”背景下,二氧化碳高效转化成为化学家关注的焦点,我国化学家用氧化铟(In2O3)负载的银(Ag)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得到甲醇和水,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7.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铟中铟元素的化合价为+3B.反应前后银的化学性质不变C.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方法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H2O8.该反应使用的催化剂是银,如图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C.核电荷数为47D.一个Ag+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5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10.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铁丝燃烧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既有化合反应又有分解反应C.分液漏斗可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D.该实验不能说明物质燃烧与氧气浓度有关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是活泼金属B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 没有明显现象 NaOH和CO2不反应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该溶液是碱溶液D 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 小灯泡变亮 氯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12.将总质量为a g的木炭、氧化铜混合物装入图1试管中并加热,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固体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将反应物进行烘干研磨B.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去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C.图2中,M点含有两种固体物质D.实验中,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 g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主题为“探秘水资源”的实践活动。如图1是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后,绘制的自来水生产的工艺流程简图。(1)在净水过程中加入混凝剂,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过滤操作中需要折叠滤纸,折叠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指出图3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图4是丙、丁小组自制的净水器,制作较为合理的是______小组。(3)活性炭吸附池除去色素和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4)自来水厂常用氯气(Cl2)消毒,标出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6分)14.家庭下水道的一般性堵塞,可用粉状管道疏通剂(如图1所示)加以疏通,取部分投入管道并倒入适量水,只见管道中的水上下翻滚,并产生大量泡沫,用工具在管道内搅动几下,管道即通。(提示:过碳酸钠的化学式为2Na2CO3·3H2O2)【理论推测】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和资料信息推测该泡沫中的气体为氧气。【实验验证】同学们选择下列实验装置开展验证实验。(1)图2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疏通剂与水反应剧烈,你认为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作为发生装置。(2)利用装置C收集一瓶气体,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小组同学们的推测正确。(3)查阅资料得知: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快速分解。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反思】(4)下面是管道疏通剂的作用原理,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A.苛性钠溶于水放热,促进管道内油脂与其反应B.苛性钠能使有机残渣快速腐蚀,加快管道疏通C.管道疏通剂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冲散堵塞物(6分)15.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厂苛化法制备烧碱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1)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化学式为______。(2)写出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中将滤液A盛装在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完成操作2。(4)滤液B可加入反应池中循环利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16.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制碱工艺中的关键反应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室温(20 ℃)下,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该反应。已知:①20 ℃时,几种盐的溶解度如表:物质 NaCl NaHCO3 NH4Cl溶解度/g 36.0 9.7 37.2②氨气极易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形成的溶液呈碱性。(1)20 ℃时,为配制饱和氯化钠溶液,应向100 g水中至少加入________g NaCl固体。(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C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装置A制取的CO2中会混有HCl,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H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使CO2在装置C中能充分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装置C中有晶体析出。为分析晶体产生的原因,同学们继续开展以下探究。查阅资料:一定条件下,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存在限度,当相应离子浓度过大时,可溶性物质会部分结晶析出。【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5)装置C中析出晶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而不是NH4C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装置C中的物质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在工业上称为母液。侯氏制碱法通过向母液中加入氯化钠,使NH4Cl结晶析出,析出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17.“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KO2),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KO2+2H2O===4KOH+3O2↑。制氧剂中其他成分不能生成氧气。(1)超氧化钾(KO2)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2)若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提供48 g氧气,则至少需要超氧化钾的质量为多少克? (5分)答案一、1.C 2.B 3.D 4.A 5.A 6.D 7.D 8.D9.C 10.D 11.D 12.C 二、13.(1)加速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2)甲;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合理即可);丙(3)物理 (4)214.(1)锥形瓶;A(2)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3)2H2O22H2O+O2↑ (4)ABC15.(1)CaO(2)Ca(OH)2+Na2CO3===CaCO3↓+2NaOH(3)蒸发皿 (4)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合理即可)16.(1)36.0 (2)试管;防止倒吸(3)NaHCO3+HCl===NaCl+H2O+CO2↑(4)先打开装置D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装置A分液漏斗活塞(或向装置C中通入NH3后,再通入CO2)(5)反应生成的NaHCO3质量较大,且相同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小(6)增大氯离子浓度,使生成的氯化铵更多,所以氯化铵结晶析出17.(1)+1(2)解:设提供48 g氧气,至少需要超氧化钾的质量为x。4KO2+2H2O===4KOH+3O2↑284 96x 48 g=x=142 g答:至少需要超氧化钾的质量为142 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