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战场是残酷的,有枪林弹雨,朝不虑夕。但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战中的插曲》新课导入认识一位元帅01课前预习走近作者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男,汉族,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逝世。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课前预习走近作者《聂荣臻回忆录》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忆录丛书之一。该书以口述的形式,全面回顾了作者聂荣臻的人生历程,其中内容主要集中于革命这一段。通过本书一代革命家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波澜壮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前进的辉煌壮丽往事的回顾,让今天的我们重新感受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革命历史。▲《聂荣臻回忆录》书影回顾一场战役02知识链接——“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了解一段插曲03题目解说大 战 中 的 插 曲“大战”: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插曲”:插曲,本是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题目解说大 战 中 的 插 曲“大战”: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插曲”:插曲,本是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大战中的插曲拯救日本小姑娘百团解说文题作用:(1)点明该事件深厚的历史背景(2)说明它不是战争的主要部分(3)显得耐人寻味聂荣臻司令与美穗子1980年7月14日,聂荣臻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美穗子。2005年8月24日,聂荣臻之女聂力(右二)向当年在抗日战争中被八路军和聂荣臻司令员救护过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左)赠送字幅。初通文本理逻辑本篇回忆录是以谁为主要视角?逻辑线索是什么?叙述顺序是怎样的?以聂荣臻元帅为第一视角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逻辑顺序为线索倒叙。先说现在对于战时生活的总结和感受,然后引出“插曲”,再开始讲述故事,交代原委和心情。在记叙的顺序上的特点是什么?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顺叙、倒叙、插叙。倒叙:这是一篇回忆录,用的是倒叙的手法顺叙:中间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插叙:在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叫中西的日本兵的故事,他不但自己留在晋察冀根据地,而且影响到其他被俘虏的日本兵留下来,组织成“反战同盟”。为救日本小姑娘,聂帅做了哪些事?【边阅读边圈画】赏析细节描写要求“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抱起受伤的婴儿观察伤口包扎情况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寻找乳母牵着她的手拿来梨子冲洗了给她吃喂孩子稀饭询问孩子姓名安排可靠的老乡准备挑子送她们担心她们在路上哭,堆了许多梨子拯救其事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面进攻,为什么还要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呢? 【用原文回答】聂帅认为“孩子是无辜的,应当很好地安置他们”“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的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强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来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绝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拯救其事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面进攻,为什么还要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呢? 【用原文回答】聂帅认为“孩子是无辜的,应当很好地安置他们”“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的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强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来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绝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拯救其事根据文中种种描写概括聂荣臻元帅的形象。①胸怀宽广,有强烈的革命的人道主义关爱之情。②有高度的责任感。③心思细腻、思虑周全。④平易近人、慈爱亲切。⑤运筹帷幄、高瞻远瞩,富有真知灼见。聂帅其人寻找“插曲”侵略中国的是日军,而孩子并不是侵略行为的发起者与施行者,故她是无罪的。为什么聂帅认为孩子是无罪的,并且是战争的受害者?孩子的双亲在战争中死去,背井离乡,家庭破碎,成为孤儿。无罪受害者一切悲剧的根源是战争出于什么原因,要将小姑娘们送回日本?在异国他乡成长,怕小姑娘伤感希望小姑娘能在亲人身边成长战事吃紧欲要收养,但条件不好妥善照顾小姑娘有实际困难自身角度小姑娘角度一切从小姑娘出发05细读一封书信信件一共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揭露并强烈谴责了日军侵略中华的暴行,痛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第二层指明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倡导的的人道主义精神;作者写给日本官兵的信包含几层含义?初衷和目的是什么?第三层提出希望,希望日军与中国士兵齐心合力,谋求解放,谋求和平。目的:在打仗的过程中,还要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以宣扬和平和人道主义精神。06细悟一种情感作者回忆“大战中的插曲”,目的是什么?我对她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13段)我们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知杀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予爱护和照顾。(8段)小“插曲”见大境界大战:炮火轰鸣 刀光剑影 小插曲:全力救助,至仁至义我缺医少药 救治日本副站长、女婴 救死扶伤我条件艰苦 尽我所能安顿日本女孩 仁至义尽日阀:烧杀淫掠 我对日本平民:决不为仇 国际主义小举止:全心全意 大精神:救死扶伤, 人道主义小“插曲”见大境界 至仁至义抢救重伤日本副站长和女婴,尽心尽力,竭尽全力照顾日本小姐妹,全心全意,尽己所能考虑孩子去留,方方面面,深思熟虑不以日本士兵人民为敌,发扬人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07总结写作风格①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方式,以回忆的形式,展开叙述,更有趣味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更加的真实可感,刻画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如:我考虑,或是有我把她们养起来。③本文用词精炼,富于变化,更加准确形象。如“我牵着她的手”,“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等。④夹叙夹议。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有对落难百姓的同情,对小女孩的关爱,还有对日军暴行的披露和对未来发展的看法。内容更加丰富,主旨更加深刻。⑤以第一人称来讲述,语言浅白,口语化,更真实,情感更充沛。聂帅的回忆录语言浅白,用口语的形式进行叙述,娓娓道来。使读者仿佛在聆听一位长者在叙述往日的故事,阅读起来几乎没有障碍。同时在文中,聂帅充满了感情,表现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慨和谴责,同时又表现对和平的向往。试分析本文有哪些艺术特色。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