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4)八年级科学第1章第5节 透镜和视觉(课堂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2.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离地球表面约的“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如图为王亚平老师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B.“水球”对透过它的光有发散作用C.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的像会变大 D.图中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虚像3.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4.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 )A.甲 B.乙 C.丙 D.丁5.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6.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如图所示,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乙(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是近视眼, 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8.如图所示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显微镜先成放大的虚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B.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C.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9.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做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10.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B.把一眼镜放在台灯下,看到眼镜镜片后面的区域比眼镜周围暗,则这个眼镜是近视镜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照相机远离被拍摄物体时,胶片上清晰的像变大D.用放大镜观赏邮票时,如果想让像变得更大一些,应适当减小放大镜和邮票间的距离11.2023年中国智能汽车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智造”汽车加速驶向全球。智能汽车可以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关于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放大镜相同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12.小东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它主要由手电筒、内筒(一端开口,另一端可以放置胶片)、外筒(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凸透镜)组成,内筒可嵌于外筒且能左右推动。将印有“冰墩墩”的透明胶片贴于内筒一端,打开手电筒,调整胶片、凸透镜到白墙的位置,在墙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B.自制投影仪能成放大的像,是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白墙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D.若要白墙上清晰的像变得更大一些,只将胶片远离凸透镜即可13.青少年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不科学用眼均容易引起视力下降,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种情况的成因及矫正原理图是( )A.②① B.②④ C.③① D.③④1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当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处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5.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E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B.当蜡烛放在图中B区域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呈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C.当蜡烛放在图中C区域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呈现清晰正立放大的像D.当蜡烛放在图中E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A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是透镜的截面图,其中 是凸透镜, 是凹透镜(填序号)17.哈尔滨文旅火爆全网,南方的游客亲身体验了什么是泼水成冰.打磨冰块,使其中间厚边缘薄,就可以制造出冰质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这种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装上镜架,你就打造了一副可以矫正 (选填“近”或“远”)视眼的眼镜.18.在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可能会把叶子烧焦,因为落在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起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显微镜物镜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某眼睛成像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眼睛需要配戴 (选填“凹”或“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19.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甲所示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有 (填字母),因为它们对光线有 作用;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是 透镜。20.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示意图,它的镜头是凸透镜,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 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之一是 (选填“适当降低”或“适当升高”)凸透镜;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投影仪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屏幕表面发生 反射。21.如图所示,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 厘米(选填“5”、“10”、“15”).若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物体和光屏互换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 的实像;若只把凸透镜向左移动 厘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实像.22.星期天,小丽为妈妈购买了手机防窥膜。(1)用手机扫描收付款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此时手机应摆放在距离二维码 处。扫描时,当手机屏上出现的二维码超出设定的方框时,应将手机 (选填“靠近”或“远离”)二维码;(2)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通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现象);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 (选填“能”或“不能”)防止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三、作图题23.根据透镜的性质,在图中完成光路图: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四、实验题24.小昕在观看“天宫课堂”王亚平老师展示的水球实验时, 看到如图 1 现象, 请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水球,王亚平老师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2)她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对形成以上现象的原理进行了作图分析, 如图 2(其中刻 度尺的一边刚好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对齐, a 平行于主光轴),a、b 的折射光线已在图 2 中标出。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②画出光线 c 的折射光线 ;③画出物体 AB 的像 A'B',这时像 A'B'是 。A、放大实像 B、等大实像 C、缩小实像 D、放大虚像 E、等大虚像 F、缩小虚像25.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通过图1的实验操作,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2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的像性质相同。(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26.在以《眼睛和眼镜》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1)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如图1所示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中。照相机 胶卷 光圈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2)在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与矫正的主题实践中,该小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打开夹子,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橡皮膜凸起的程度,如图2甲所示.具体操作如下:①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水平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②将蜡烛放在离水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2乙所示,记下此时光屏所在的位置;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此时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这是模拟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情况.将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镜,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 ;④将光屏移回原来标记的位置,选择不同的眼镜在烛焰和水透镜之间前后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2丙所示,这说明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透镜;⑤从水透镜里向外抽取适量的水,再次实验,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做到科学用眼,积极防控近视.请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措施 。27.小明从实验室找到几只透镜准备自制一只望远镜。(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某透镜放在点光源与光屏中间,此时屏上呈现一个比透镜尺寸大的圆形光斑,将光源向 (左/右)移动,若观察到 现象,则该透镜为凸透镜;(2)小明选出一对焦距合适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和目镜,按照如图乙所示方法组装成一只望远镜。小明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星星时发现镜中视野范围较小,很难找到目标,为此,他用两块相同的带开口的挡板制作了一个“寻星装置”,安装在望远镜套筒上后,借助挡板能快捷寻找目标(图丙所示),并将目标锁定在望远镜视野中,这“寻星装置”是利用了光 原理;(3)小明用该望远镜看远处物体时,发现像与物相比较上下、左右都颠倒了,为使看到的像与物相比不失真,于是他将望远镜设计成物镜与目镜不共轴、中部为空腔的形状(图丁所示),再利用几片小平面镜,安装到中部空腔内以改变光路,可以满足要求。你认为小明的改进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要求;(4)小明用制作好的望远镜观察远方物体时,物镜会使远处的物体在 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 镜作用,用来把这个像放大;(5)小明通过望远镜观察远方物体时,最终看到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五、综合能力题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眼睛人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前方,形成近视。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φ=,而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通常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而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视物清楚。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 。(2)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 (大/小)。(3)图2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小明的眼睛需要佩戴图3中的 (填字母)透镜。(4)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 (变大/不变/变小)。29.项目化学习小组从实验室找到几只凸透镜准备自制一个望远镜。(1)他们要先学习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如图甲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 、 的实像,该“实像”经过目镜折射后,又成一个正立、 的虚像;(2)他们选择了焦距为50cm、直径约12cm的凸透镜作物镜,选择了焦距为30cm、直径约8cm的凸透镜作目镜。然后他们根据所选凸透镜的直径数据和 数据,制作合适的镜筒;(3)他们把图乙的瓦楞纸用剪刀剪成长度差不多的长方形,并卷成内径分别为12cm和8cm、长约20cm的镜筒(如图丙),同时把两个凸透镜与镜筒间用胶水粘好(如图丙),最后把它们套在一起(如图丁);①他们用自制的望远镜看远处的科技楼,发现无论怎样改变目镜与物镜的距离,都看不到科技楼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②问题解决后,他们看到了远处科技楼清晰的像。接下来他们观察近处树木时,如果需要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则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目镜与物镜间的距离。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A3.【答案】C4.【答案】A5.【答案】C6.【答案】A7.【答案】B8.【答案】D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C16.【答案】(1)(2)(3);(4)(5)(6)17.【答案】凸透镜;会聚;远18.【答案】会聚;放大镜;凹19.【答案】ac;会聚;凹20.【答案】放大;适当降低;漫21.【答案】10;放大;1522.【答案】大于两倍焦距;远离;直线传播;不能;减小23.【答案】24.【答案】(1)实(2)10.0;;C25.【答案】(1)10.0;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远离;变大(4)左26.【答案】(1)镜头;视网膜;瞳孔(2)同一高度;强;前面;凹(3)三要: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27.【答案】(1)左;圆形光斑变小(2)沿直线传播(3)能(4)焦点;放大(5)虚28.【答案】(1)凸透镜;光屏(2)小(3)A(4)变大29.【答案】(1)倒立;缩小;放大(2)焦距(3)镜筒的长度太短;增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