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万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六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小板块大题题目题分值参考答案题目出处号一、整个卷视其整卷书写质量分优秀3分、良好2.5分、面书写干13分一般2分,较差1分、0.5分,绝不能全部书写净、美观。试卷打满分。4分1一4单元要求会写的部1柔美、爆发、疲倦、惊慌分词语。22分1一4要求会认的字。32分字词运用1一4单元部分要求会写二、积累与42分的字书写笔顺。运用52分词语运用。第1、2、5、6、13、14第一部分课课文内容理解:语文园6积累运用2分B地二书写提示:语文园地一拼音书写路名和人名。快乐读书吧《童年》。(1)74分(1)(2分)D(2)(2分)B梳理情节:(2)内容理解。(1)(2分)大家都紧盯着屏幕,眼晴一(1)语文园地三词句段眨也不眨地仔细观察着水膜地变化,连大气运用:把某件事些具体:4分都不敢出,生怕会错过什么。(2)语文园地二词句段(2)(2分)兴奋地叫了起来运用:对话的提示语。一脸疑惑四、按要求①黑云翻墨未遮山写句子②稻花香里说丰年③开轩面场圃1一4单元古诗词积累运97分④儿童相见不相识用。⑤红军不怕远征难⑥野旷天低树⑦誓死忽如归(示例)①英国小学生的书包最重。②中国一、非连续102分信息筛选与提取。小学生与其他国家相比偏轻。性阅读。分析理解。112分D(示例)南南,《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中提出,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122分己做,还要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比较与评价。你应该积极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主动去承第二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阅读理解(示例)这门课程是想让我们进一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让我们掌握一些起码的生活技能,懂得劳动的艰辛和意义,感133分受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明白劳动不分贵贱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选择“想法”或“感受”,言之有理即可)第三单元类文阅读。142分D考点语文要素:根据阅读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人的大脑中有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154分丰富的神经突触法。不可以删去。“一般认为”指通常的看法,考核文本体裁:说明文二、现代文163分并不是权威的数据,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阅读确性、严谨性。如果删去,则表达不够准确174分(1)√(2)×(3)√(4)×①人脑有超量神经元。②人脑神经元有丰富183分的神经突触。③大脑中的突出、神经生化物质有很大的可塑性。192分A古诗词节奏划分203分春的美好奔放细腻比较与整合能力三、古诗文阅读212分D辨识与提取能力223分答案不唯一应与创新能用力一、口语交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请你233分答案不唯一第三部分际支持我习作表达第一单元习作拓展二、习作2430分见以下作文评分标准作文评分标准一类文:(27~30分)紧扣主题,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富有感染力,450字以上。二类文:(23~26分)紧扣主题,内容具体,语句基本通顺,有感情,450字左右。三类文:(18~22分)选材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完整,但不具体。四类文:(17分及以下)主题不明确,内容简单,表达不清楚,不会分段。扣分标准:铜仁市万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诊断试卷六年级 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答题时,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试卷自留。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32分)一、书写端正,卷面整洁。(3分)二、积累与运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让我们一起去开启语言文字之旅,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吧。(一)基础运用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4题。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跳水冠军全红婵犹如“水中精灵”,优雅的起跳之后在空中划出róu měi (① )的弧线、漂亮的翻腾之后轻盈的入水,惊动了世界却没有惊动水花。得到了裁判的一致肯定,观众忘乎所以,台下bào fā (② )出雷鸣般的掌声……熟练行为的背后,是每天陆上、水上300多次的专注苦练,是每一次比赛时“想好每一个动作”的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乒坛“小魔王”孙颖莎,在赛场上,她沉着冷静,尽管汗水浸透了衣襟,她仍然不知pí juàn(③ )。挫折将她打磨得更加坚韧,在和对方对打中双方多次相持不下,看得观众心惊肉跳,在处于下风时她没有丝毫jīng huāng(④ ),最终技高一筹赢得比赛。她始终保持着非凡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不畏强敌,不惧挑战。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汉字。(4分)2.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翻腾(fān téng) B.打磨(dǎ mó)C.尽管( jìn guǎn) D.挑战(tiǎo zhàn)3.“裁”在字典中有多种意思,下列句子中“裁”与文中“裁判”的“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他写的这篇文章角度新颖,真是别出心裁。 B.这件事谁对谁错,需要老师来裁定。C.秦始皇专断独裁,造成六国遗民起兵反抗。 D.你是老员工,不会被裁员的。4.关于文段中的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雅”字第二笔是“ㄥ ” B.“襟”字第四笔是“丨”C. “贯”字第三笔是“一”。 D.“魔”字共二十一画。5.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忘乎所以 B.全神贯注 C.心惊肉跳 D.技高一筹(二)积累运用根据所学内容,按要求完成6—11题。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草原》《丁香结》都充分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手法,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B.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古诗词在书写时只能从左往右。C.《桥》《穷人》是小说,虽然情节大多是虚构的,但又有着生活的影子。D. 根据拼音规则,“池泾路”应该写成CHIJING LU,“孙睿”应该写成Sun Rui。7.快乐读书吧。(1)高尔基的小说《童年》这本书的情节排序依次填入方框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作坊起火 ②母亲去世 ③认识外祖父一家 ④父亲病逝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2)一位同学在班上分享了《童年》的阅读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该书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B.书中出现了数十个人物,他们性格各异、形象丰满,都围绕外祖母这一形象塑造。C.外祖母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仍然慈祥善良,是她引导阿廖莎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D.《童年》启示我们要像阿廖莎那样,多接近具有精神力量的人,成为一个正直、坚强、乐观的人。8.下面是刘阳同学在观看了电影《烈火英雄》后写的观后感片段。老师给这段话提了以下两点修改建议,请你根据老师的建议,帮她修改。(电影开始了,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电影中,迅速蔓延的大火让形式变得十分严峻,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消防员战士们逆行而上,奔向火海,用生命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看完之后,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小林说:“真是太感人了!”孙浩说:“他们怎么那么勇敢呢?”)(1)通过大家的动作、神态,把“聚精会神”写得具体一些。(2分)修改:(2)写人物对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将画“ ”的“说”换一个说法。(2分)修改:小林 :“真是太感人了!”孙浩 :“他们怎么那么勇敢呢?”9.根据所学内容将诗词名句补充完整。(7分)观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 ① ,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奇丽景色;游乡村,辛弃疾夜行黄沙岭,分享“ ② ,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之情;赏美景,孟浩然探访老友,共度“ ③ ,把酒话桑麻”的欢乐时光……踏故土,贺知章心酸无奈,感概“ ④ ,笑问客从何处来”;历长征,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畅言“ ⑤ ,万水千山只等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轻吟“ ⑥ ,江清月近人”;抒豪情,革命先烈为国献身,高呼“捐躯赴国难, ⑦ ”……第二部分 文学阅读与鉴赏(35分)与阅读同行,与文字共鸣。千百年来,人们用文字传承着中华文化,让我们在阅读中去继续探究汉字文化吧。一、非连续性阅读理解。(9分,共4小题)材料一:在我国,家长帮着孩子拿书包、杯子等物品,孩子空着两手悠闲自得地走在路上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其他国家却几乎没有,是中国孩子的书包特别重吗?相关人士曾对各国小学生的书包重量进行过大数据分析对比,结果如下:(实际重量受年级、学校的影响,本数据仅供参考)材料二:某机构通过对某小学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对待家务劳动的态度上,53.7%的学生认为应参加家务劳动,35.2%的学生认为要适当参加,仅10.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0.9%的学生认为不必参加;在实际行动上,只有33.1%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家务劳动,而多达61.1%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5.8%的学生从不参加。12.7%的学生认为参加家务劳动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约七成的学生认为参加家务劳动不会影响学习。材料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第2条: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第9条: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材料四:202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10.从材料一的统计表中你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两条。(2)11.下列说法与材料二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A.该校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家务劳动不会影响学习。B.该校少数学生认为不必参加家务劳动。C.该校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参加家务劳动。D.该校少数学生认为应该参加家务劳动。12.南南平时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读了材料三,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一写。(2分)13.阅读材料四,结合你对劳动的了解和实践,谈谈你对劳动课的想法或感受。(3分)二、现代文阅读。(16分,共4小题)带着问题“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阅读文章,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人脑的潜力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②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③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对象。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有着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潜力。④人脑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我们如果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大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⑤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⑥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⑦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500个左右的神经元相联系,形成了500个左右的突触;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0个神经元相联系。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接触点,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⑧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产生了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⑨潜力理论为我们增添了信心,人人都能创造不凡的成绩。14.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第①至④自然段与第⑤自然段的问题无关,读的时候应该略读。B.第⑤自然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C.阅读第⑥至⑧自然段可以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这样能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D.不管是否与问题的答案有关系,每个自然段我们都应该仔细地阅读。15.第⑦自然段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4分)16.画“ ”的句子中的“一般认为”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17.根据选文,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第②段中加点的“这里”指人的大脑。 ( )(2)爱因斯坦大脑中有1015个神经元。 ( )(3)大脑中的突触越多,动物越聪明。 ( )(4)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有500多个突触。 ( )18.根据阅读目的阅读短文,你认为“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3分)三、古诗文阅读。(10分,共4小题)(春 日(其二)[宋]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①,霁光②浮瓦③碧参差④。有情芍药⑤含春泪⑥,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 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①丝:比喻雨。②霁(jì)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霁:雨后放晴。③浮瓦:晴光照在瓦上。④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⑤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⑥春泪:雨点。19.下面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无边光景/一/时新 B.等闲/识得/东风面C.一夕/轻雷/落万丝 D.有情/芍药/含春泪20.两首诗题目相同,都写出了 。不同的是,朱熹的诗风格显得更 (细腻 奔放)些。秦观的诗显得更 (细腻 奔放)些。(3分)21.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朱熹在诗中写了泗水边的春风、五颜六色的花等意象,秦观在诗中写了雨丝、浮瓦、芍药、蔷薇等景物。B.朱熹的诗写的是春天郊游时的游观感,秦观的诗则写的是春雨过后的美景。C.朱熹的诗首句中的“胜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秦观的诗首句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了春雨的特点:雷是“轻”的,雨如“丝”般。D.朱熹的诗后两句用通俗朴实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秦观的诗后两句则以美人喻花,又加上对比的手法,景色美不胜收。22.诗人在这两首诗中用不同的意象和景物表达情感,我们也可以通过描写身边的景物或别的事物来含蓄的表达自己的心情。请你写两句话,通过描写景物或别的事物来表达自己难过的心情。(3分)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3分)文字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心灵的使者,你的字,无声却饱含情感,它们在纸上漫步,诉说着你的忧愁、你的欢笑。请用你手中的笔,来书写你的内心。六、口语交际。(3分)23.市科技馆推出“强国崛起,筑梦航天”的主题活动,该活动主要介绍我国探索宇宙的历程和在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作为班长的张一涵项说服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去科技馆参加该活动。请你根据情景,将对话补充完整。张一涵:①班主任:你为什么想让同学们一起参加这个活动呢?张一涵:②班主任:这是集体活动,要同学们一致同意才行。张一涵:③班主任:好的,既然同学们都乐意参加,我也支持你们。七、习作。(30分)24.如果自己突然变成了一只鸟,不就可以游览全国各处美景?不就可以每天自由自在地飞翔?请你以“如果我是一只鸟”为题,把你的经历写下来,融入自己的感受,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45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语文答案.pdf 6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