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第3课时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 沪科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第3课时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 沪科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3.4 第3课时
素养目标
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方程组.
3.进一步体会消元与化归思想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重点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自主预习】
预学思考
1.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内容是什么
2.等式的基本性质2的内容是什么
自学检测
1.已知3a=b+1,则下列变形不成立的是 ( )
A.3a-1=b B.3a+3=b+4
C.6a=2b+1 D.a=b+
2.已知解方程组由②-①消去未知数y,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是 ( )
A.2x=9 B.2x=3
C.4x=9 D.4x=3
3.已知方程组则②-①得 ( )
A.2x=4 B.2y=4
C.4y=4 D.3y=10
【合作探究】
知识生成
知识点一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课本本课时“例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当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时,通过 可以消去这个未知数;当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时,通过 可以消去这个未知数.
2.解方程组:
归纳总结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当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这时我们可以将两个方程直接相减或相加达到消元的目的.
2.当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没有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若使用加减法解方程组,需要将方程进行变形,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变成相等或互为相反数,然后使用加减法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对点训练
1.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1)   (2)
知识点二 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课本本课时“例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解方程组①②
③④比较适宜的方法是 ( )
A.①②用代入法,③④用加减法
B.②③用代入法,①④用加减法
C.①③用代入法,②④用加减法
D.②④用代入法,①③用加减法
归纳总结
在方程组中,当某个未知数的系数比较简单时,用 可能较简便;当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较易化为绝对值相等时,用 较方便.
对点训练
2.解方程组:(1)(2)
题型精讲
题型 解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 解方程组:
变式训练
解方程组: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预学思考
1.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自学检测
1.C 2.A 3.C
合作探究
知识生成
知识点一
1.相减 相加
2.解:
①+②×2,可得7x=-14,
解得x=-2,
把x=-2代入①,可得3×(-2)-2y=-2,解得y=-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对点训练
1.解:(1)①+②,得6x=6,解得x=1.
把x=1代入①,得y=-1.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2)②-①,得2x=-2,即x=-1.
把x=-1代入①,得-1-y=3,即y=-4,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知识点二
C
归纳总结 代入法 加减法
对点训练
2.解:(1)
把②代入①,得5(y+3)+2y=22.
解得y=1.
把y=1代入②,得x=1+3=4,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2)
①×2得10x+4y=50.③
③-②得7x=35.
解得x=5.
把x=5代入①得25+2y=25.
解得y=0,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题型精讲
题型 
例 解:原方程组化简,得
①×53+②,得980x=980,解得x=1.
把x=1代入①,得18+y=20,解得y=2.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变式训练 
解:方程组整理得
①+②×2得15y=15,
解得y=1.
把y=1代入①得2x+1=3,
解得x=1,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