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2022-2023 学年七年级期中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2 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闲暇(xiá) 愧怍(zuò) 累赘(léi) 怏怏不乐(yāng)
B.告罄(qìng) 羸弱(léi) 无虞(yú) 悲天悯人(mǐn)
C.撵走(niǎn) 亘古(gèn) 遨游(ào) 心有灵犀(xī)
D.菌子(jūn) 烧灼(zhuó) 分外(fen) 仙露琼浆(ln)
2.(2 分)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取缔 斑斓 鞠躬尽瘁 目不窥园
B.烦琐 诘问 妇孺皆知 慷慨淋漓
C.屏障 淳朴 大庭广众 酣然入梦
D.镶嵌 烦燥 沥尽心血 家喻户晓
3.(6 分)默写。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作者感念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由此感叹人生有限,因而感伤落泪的
两句是: , 。
( 2)《 木 兰 诗 》 中 写 出 木 兰 不 远 万 里 奔 赴 战 场 的 矫 健 英 姿 的 语 句
是: , 。
(3)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4.(4 分)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我看看!”A 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
祥子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
“就是这点?”
祥子没出声,只剩了哆嗦。
“算了吧!我不赶尽杀绝,朋友是朋友。你可也得知道,这些钱儿买一条命,便宜事儿!”
祥子还没出声,哆嗦着要往起裹被褥。
“那也别动!”
第 1 页 共 16 页
“这么冷的……”祥子的眼瞪得发了火。
“我告诉你别动,就别动!滚!”
祥子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推门走出来。
(1)片段中的 A 是谁?所选片段中,A 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选文,分析祥子在遇到危险时的性格。
5.(2 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专注力是至关重要的
②不专注无以攻坚克难,不专注无以固本开新
③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
④在把坎坷之路铺成胜利坦途的所有筑梦力量中
⑤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
A.③②④①⑤ B.④①②③⑤ C.②④①③⑤ D.④②①③⑤
6.(3 分)综合性学习。
下面语段有一处病句、一处标点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①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②我校于 5 月 18 至 21 日
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③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 15 名获奖者。④通过本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
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 句是病句,修改意见: 。
第 句标点错误,修改意见: 。
7.(9 分)七年级(1)班组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例句仿写一句介绍材料人物的话。
【材料】
彭士禄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是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
人之一,他曾隐姓埋名 30 年,他曾告别城市,走进蛇虫遍野、荒草丛生的西南大山深处,很多想象不
到的困难,都是他要面对的。他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
献。
例句:“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仿句:
(2)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一份串场词。
第 2 页 共 16 页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① 《我的中国梦》 李娟
②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张强
串场词:
(3)请你围绕“爱国”的话题,对出上联。
上联:
下联:朝霞夕阳,染就江山万里红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8.(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悼路遥
史铁生
①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
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
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作得好,说他而且年轻,有思想有抱
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做文学梦,也未及去
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地羡慕他,十分地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③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北京,其时我已经坐上了轮椅,路遥到北京来,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看我,坐
上轮椅我才开始做文学梦,最初也是写诗,第一首成形的诗也是模仿了信天游的形式,自己感觉写得很
不像话,没敢拿给路遥看。那天我们东聊西扯,路遥不善言谈,大部分时间里默默地坐着和默默地微
笑,那默默之中,想必他的思绪并不停止,就像陕北的黄牛,停住步伐的时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
生。此后不久,他的名作《人生》便问世,从那小说中我又听见陕北,看见延安。
④第二次见到他是在西安,在省作协的院子里,那是 1984 年,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陕北看看,路
过西安,在省作协的招待所住了几天,见到路遥,见到他的背有些驼,鬓发也有些白,并且一支接一支
抽烟,听说他正在写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我再说,他
还是默默地微笑。我知道我的话没用,他肯定以默默的微笑抵挡了很多人的劝告了。那默默的微笑,必
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唯再次相信“性格即命运”。然后
我们到陕北去了,在路遥、曹谷溪、省作协领导李若冰和司机小李的帮助下,我们的那次陕北之行非常
顺利、快乐。
第 3 页 共 16 页
⑤第三次见到他,是在电视上,“正大综艺”节目里。主持人介绍那是路遥,我没理会,以为是另一
个路遥,主持人说这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我定睛细看,心重重地一沉,他竟是如此的苍老了。若
非依旧默默地微笑,我实在是认不出他了,此前我已听说他患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
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但我怎么也没料到,此后不足一年,他会忽然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
⑥他不是才 42 岁么?我们不是还在等待他在今后的 42 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么?如今已是“人生九
十古来稀”的时代,怎么会只给他 42 年的生命呢?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这事,沉重得
不能够哭了。
⑦有一年王安忆去了陕北。回来对我说:“陕北真是荒凉呀,简直不能想象怎么在那儿生活。”王安
忆说:“可是路遥说,他今生今世是离不了那块地方的,路遥说,他走在山山川川沟沟峁峁之间,忽然看
见一树盛开的桃花、杏花,就会泪流满面,确实就要碎了。”我稍稍能够理解路遥,理解他的心是怎样碎
的,我说稍稍理解他,是因为我毕竟只在那儿住了 3 年,而他的 42 年其实都没有离开那儿,我们从他的
作品里理解他的心,他在用他的心写他的作品,可惜还有很多好作品没有出世,随着他的心,碎了。
⑧这仍然不止是一个哭的问题,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倒下去,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
得比 42 年要长久得多了,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涧的那一树繁花。
(选自《史铁生作品集》,有删改)
(1)请根据“作者三次见到路遥”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次数 地点 “我”眼中的路遥 路遥给“我”留下的印象
第一次 北京 不善言谈、默默地坐着、默默地微笑 ①
第二次 西安 ② 为了文学创作,不顾身体
第三次 ③ 苍老、默默地微笑 ④
(2)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两个“默默地微笑”在表达上有
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作者眼中的路遥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标题为“悼路遥”,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在对路遥的悼念中还表达了哪些情感。
9.(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绳子那头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
第 4 页 共 16 页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很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
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
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这是我第
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
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
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
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
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
米的墙上。
⑤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
出阵阵热气。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到窗台就猛地缩
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双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
我不解地问。
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母亲回答说。我握着手里
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
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⑨“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的话带着
笑意,而我却很想哭。
⑩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
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
也白了。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竟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
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
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
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
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
第 5 页 共 16 页
完整块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
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
(选文有改动)
(1)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请分别概括。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3)阅读第⑦—⑨段,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①父亲踩空了,心里很害怕,在回答“我”和母亲的询问时,为什么还带着笑意?
②父亲带着笑意说没划伤,还夸“我”劲儿大,为什么“我”却很想哭?
(4)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写出三条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14 分)
10.(10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
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
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B.大兄何见事之晚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第 6 页 共 16 页
C.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钱覆其口
D.但当涉猎 当世无双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见往事耳
②即更刮目相待
③释担而立
④徐以杓酌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尔安敢轻吾射!
(4)请你分别写出源于这两个故事中的成语。
【甲】:
【乙】:
(5)【甲】、【乙】文中故事看似简单,但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读后你有什么启发?
11.(4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试分析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
(2)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四、作文(50 分)任选一题作文
12.(50 分)岁月轻轻划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但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
骨铭心,难以忘记。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一份忧伤、那一份甜蜜、那一份快乐……就像开在记忆深处的
花朵,美丽而又芬芳!
请“蕴藏在心底的那一份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名。
(3)不少于 600 字。
第 7 页 共 16 页
蕴藏在心底的那一份 。
13.题目:想对_________说声谢谢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以
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 8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解答】A.有误,“怏怏不乐”的“怏”应读“yàng”;
B.正确;
C.有误,“遨游”的“遨”应读“áo”;
D.有误,“菌子”的“jùn”,“分外”的“分”应读“fèn”,“仙露琼浆”的“露”应读“lù”。
故选:B。
2.【解答】ABC.正确;
D.有误,“烦燥”的“燥”应改为“躁”;
故选:D。
3.【解答】答案:
(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注意“戎”的书写)
(3)深林人不知
(4)双袖龙钟泪不干
4.【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语段节选于老舍的《骆驼祥子》第八章:变故。祥子刚凑好买的车的钱,孙侦探知道祥子有钱,就在
一天祥子正在拉个客人回家,突然发现好像有人跟踪他。等他送完客人回家后,那个侦探拦住了他,
跟他说有人要抓你去服兵役,你把你的钱给我,我帮你去处理这件事,让你免遭兵役。祥子也怕死,
半信半疑的就把钱给了孙侦探。从此那个孙侦探就不见了踪影。祥子买车的计划也就落空了。结合上
述内容可知,A 是孙侦探。他把祥子辛辛苦苦攒下的准备买车的钱敲诈走了。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祥子没出声,只剩了哆嗦”“祥子还没出声,哆嗦着要往起裹被褥”“祥子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
推门走出来”等句子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祥子贪生怕死,胆小怕事,隐忍懦落,缺乏反抗精
神。
答案:
(1)孙侦探。孙侦探当面抢走了祥子辛辛苦苦积攒的大洋。
(2)祥子软弱老实胆小,面对孙侦探的强夺,不敢反抗,无奈交出自己的血汗钱。
5.【解答】这是一段关于强调“专注力”重要性的语段。④提供“所有筑梦力量”的语境,作为前提条
第 9 页 共 16 页
件,放在首位,①紧承④提出观点:在所有筑梦力量中,专注力是至关重要的。②紧承①反面阐述专
注力的重要性,③的“不仅”与⑤的“更”构成递进关系,这两句用举例论证进一步论证专注力的重
要性,应放在最后。故顺序为:④①②③⑤。
故选:B。
6.【解答】答案:
第④句,删掉“通过”或“让”;第②句,把书名号改为引号。
7.【解答】答案:
(1)示例:“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在条件艰苦的大山中为核潜艇研制事业深潜。
(2)示例:感谢李娟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
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张强同学的演讲《奋
斗的青春最美丽》。
(3)示例:翠柏苍松,装点祖国千年秀。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8.【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①像陕北黄牛一样,停住步伐时默默咀嚼人生。根据原文“那天我们东聊西扯,路遥不善言谈,大部
分时间里默默地坐着和默默地微笑,那默默之中,想必他的思绪并不停止,就像陕北的黄牛,停住步
伐的时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生”可得出答案。
②背有些驼,鬓发有些白,一支接一支抽烟。文中提到“第二次见到他是在西安……见到路遥,见到
他的背有些驼,鬓发也有些白,并且一支接一支抽烟”,由此可直接提取信息。
③电视上。由“第三次见到他,是在电视上,‘正大综艺’节目里”可知地点是电视上。
④患重病仍笔耕不辍、奋争不已。根据“此前我已听说他患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
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可总结得出。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两个“默默地微笑”,生动地表现了路遥面对“我”的劝告时,不做言语回应,只是以微笑来表示他的
态度。这一细节描写,一方面体现了路遥性格上的内敛、不善言辞,他不擅长用言语去解释或争辩;
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为了文学创作而不顾惜身体的执着与坚定,他早已下定决心,不会因他人的劝
告而改变自己的做法,“默默地微笑”仿佛是他对自己选择的一种无声坚守。
(3)本题考查对人物的理解和分析。
才华横溢:从“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作得好”
以及“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他的作品,暗自赞叹”等内容可以看出,路遥在文学方面极具才华,得
第 10 页 共 16 页
到了同学们和作者的认可。执着坚韧:文中多次提到路遥为了文学创作不顾身体,如“听说他正在写
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他患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
争不已”,体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热爱故乡:通过王安忆的话“陕北真是
荒凉呀,简直不能想象怎么在那儿生活。可是路遥说,他今生今世是离不了那块地方的……就会泪流
满面,确实就要碎了”,可以看出路遥对陕北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那块土地是他创作的源泉和心灵的
寄托。(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敬佩与赞叹:作者对路遥的文学才华十分敬佩,从最初羡慕他在《山花》上发表作品,到后来看到他
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名作,对他的创作成就赞叹不已。同时,对路遥为文学事业执着奋斗的精
神也充满敬佩。惋惜与悲痛:作者为路遥英年早逝感到惋惜,“他不是才 42 岁么?我们不是还在等待
他在今后的 42 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么?”表达了对他生命短暂、还有很多好作品未能出世的遗憾。
“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这事,沉重得不能够哭了”则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悲痛之情。
理解与怀念:作者通过回忆与路遥的交往以及对他作品的理解,表达了对路遥的理解。如理解他对故
乡的热爱,理解他为文学创作付出一切的选择。同时,文章中多处回忆与路遥相关的往事,也体现了
作者对路遥的深深怀念。
答案:
(1)①像陕北黄牛,默默咀嚼人生;②背有些驼,鬓发有些白,一支接一支抽烟;③电视上;④身患
重病仍笔耕不辍、奋争不已
(2)两个“默默地微笑”,一方面生动地刻画了路遥面对“我”的劝告时,不做言语回应,只是以微
笑应对的神态,表现出他性格上的内敛、沉默;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路遥对于自己选择的坚持,他不
会因别人的劝告而改变自己为文学创作拼命的做法,突出了他为了文学理想执着奋斗、不顾惜身体的
精神。
(3)才华横溢:从“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作得
好”以及“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他的作品,暗自赞叹”等内容可以看出,路遥在文学方面很有才
华。执着坚韧:文中提到路遥为写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即便身患重病,仍“一如既往笔
耕不辍奋争不已”,体现出他对文学创作执着坚韧的精神。热爱故乡:王安忆说路遥说自己今生今世离
不了陕北那块地方,走在山山川川间,看到盛开的桃花、杏花就会泪流满面,这表明路遥对故乡有着
深厚的热爱之情。
(4)敬佩与赞美:作者称路遥是才子,对他的作品赞叹不已,还通过描述路遥为创作不顾身体等细
节,表达了对路遥文学才华和执着精神的敬佩与赞美。惋惜与悲痛:作者对路遥 42 岁就离世感到难
以接受,认为还有很多好作品没出世就随着他的心碎了,体现出对路遥早逝的惋惜与悲痛之情。理解
第 11 页 共 16 页
与认同:作者通过自己在陕北的经历以及对路遥作品的理解,体会到路遥对故乡的热爱,理解他的
心,认同他为文学、为故乡所做的一切。
9.【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事件的概括能力。根据“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
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可知,父亲慈爱地买来防晒油,并把
“我”全身涂遍防晒油。根据“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
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可
知,父亲细心地将毛巾垫在绳子里边缠在“我”腰上。“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
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可知,父亲慈爱地将擦干净的雪糕给“我”
吃。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此句描写“太阳……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被无情地烘
烤着,发出阵阵热气”,可知是环境描写,交代当时的天气状况,突出天气的炎热程度,为下文父亲在
这样的环境下艰辛地工作作铺垫。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
①结合前后文内容来分析,“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你没事吧’我和母
亲焦急地问。”父亲知道“我”和母亲很担心他,所以“父亲的笑”是因为看到“我”和妈妈害怕而故
意装出来的,是为了安慰“我”和母亲,不想让“我们”担心和着急;“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就
是比你大。”看到儿子能帮助自己,父亲心里高兴。
②“我很想哭”很明显是因为“我”看到父亲工作的危险、艰苦,心里无比的难受,感到害怕、担心
和心疼,也为父亲在如此危险之下,还不忘安慰“我”和母亲,心里感动万分。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我”要和父亲一起去工作,父亲买来一瓶防晒油给“我”擦上,可知
父亲是一个爱孩子的人;天气如此炎热,父亲还要在室外工作,可知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父亲要戴
手套,是为了不想工具掉不去砸到人,可知父亲是一个善良的人;雇主给父亲一根雪糕,父亲真诚道
谢,可知父亲是一个淳朴的人,父亲对“我”和母亲的安慰,说明他是一个体贴细心的人;父亲身上
体现出的慈爱、吃苦耐劳、善良淳朴、对家庭的责任感等,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答案:
(1)买并涂防晒油;垫毛巾;让雪糕。
(2)第⑤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属于环境描写,突出了天气炎热、恶劣的特点,侧面表现出父亲工作艰
辛。
(3)①故作轻松掩饰自己的紧张害怕;安慰焦急的妻儿,消除他们的担心;为儿子长大了能帮自己而
欣慰。
第 12 页 共 16 页
②父亲的工作危险艰辛,“我”心疼他;父亲身处险境,还安慰“我”和母亲,“我”很感动。
(4)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吃苦耐劳的品质,强烈的责任感,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三、古诗文阅读(14 分)
10.【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A.相同,但:两个都是“只,只是”的意思;
B.不同,见:了解,知晓/看见;
C.不同,以:认为/用;
D.不同,当:应当/处在某个时候。
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①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往事:历史。
②句意为: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拭眼睛。
③句意为: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④句意为:慢慢地用油杓舀油。徐:慢慢地。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
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句意为: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
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②重点词: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句意为: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4)本题考查成语积累。结合甲文内容,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中可得出成语吴下阿蒙或刮目相待;结合乙文内容,从“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
尔”中可得出成语:熟能生巧。
(5)本题考查感悟启示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熟能生巧等方面阐述均可结合甲文内
容,围绕着“开卷有益,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来阐述;
结合乙文内容,围绕着“熟能生巧,不要自满自大,只有勤奋、努力,才能真正获得成功”来阐述。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A
(2)①历史;②擦拭眼睛;③放下;④慢慢地。
第 13 页 共 16 页
(3)①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
蒙了。②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4)甲:示例:吴下阿蒙或刮目相待;
乙:熟能生巧。
(5)甲文: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同时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
光看待事物。乙文:再难的事,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不断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同时,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要自满自大,只有勤奋、努力,才能真正掌握工作的全部内容与真谛,也才
能达到自己所想达到的理想境界。
11.【解答】(1)本题考查对“浮云”意象的理解。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
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本诗中的浮
云也隐喻王安石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当时保守势力的阻挠,改革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这
本是咏物抒怀之句,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山中的浮云能够遮住登山人的双眼,而人类社会这座高
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无论生活或学习,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
前的困难吓倒。
答案:
(1)这一意象是指在山间浮动的云雾。诗人借景抒情,寄托壮怀,表现了他的蓬勃朝气,表明了诗人
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2)说明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四、作文(50 分)任选一题作文
12.【解答】【示例】
蕴藏在心底的那一份温暖
人类是世界上最感性的动物,总容易因小小的事情而被感动,因小小的事情而被温暖。漫漫人生,
总有一份牵挂,一份温暖蕴藏在心底。
落叶无声的心语,只有大地听的到。你留在我心底的温暖,只有我能够体会到。那一年,我们 13
岁,那一年,我们站在了为中考奋战的跑道上,那一年,因为缘分我们注定纠缠在一起。这条道路究竟
第 14 页 共 16 页
是漫长还是短促,如今,那里面细小的石子已经随时光淡去,那所有的微小的都变得模模糊糊,唯有你
还清晰的留在我的心底,因为你已经住进我的心里。如今你我虽然相隔两地,但你留在我心底的那份温
暖确是我努力奋斗下去的动力,也是因为那份温暖,我不再漠视这个世界,开始发现世界的美好。
今天,翻开我们曾经的照片,看着照片稚嫩,青涩,阳光,有着天使般的笑脸的你,记忆又在这一
瞬间变得清晰起来。那一年,我们 13 岁。在开学的第一天,因为种种的原因,我迟到了,当我到达班里
的时候,只剩你旁边有座位,当时我看到你那张天使般的脸就觉得好假,因此我很不想和你同桌。但是
怎奈老师最后还是安排了我和你坐。因为爸妈离婚的原因,我一直不再相信任何人,对着你那张脸,我
觉得你很假。那时候因为高考临近,我放假不愿意回家,生病了也不想浪费时间去看病,甚至有时候会
觉得你太吵,问题太多,会影响我学习,因此我对你爱答不理的。但是你对我却依然如此,不离不弃,
以你的方式对我好。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但因为离中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因此我不愿意浪费时
间去看医生,不料却越拖越严重,严重到要整天拿着纸巾擦鼻涕。然而你不但没有嫌弃我,还每天用保
温瓶装一瓶你自己煮的姜汤来给我喝,当时我是红着眼睛喝下你的姜汤的。不知是因为太内疚,亦或是
太自卑,还是太感动,当时我心底有一阵暖流流过,也觉得她煮的姜汤格外的好喝。
初三这一年虽然有很多人温暖了我,如爸妈的关心,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同学们无声的支持与照顾
都深深温暖着我,但这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淡去,唯有同桌的你给我的温暖留在了我的心
底,被我珍藏在了心底,无法抹去。有时我会想,你是不是上天派来温暖拯救我的天使,使没心没肺的
我变得会关心人了,使一直漠视和不相信世界的我开始发现世界的美好。
或许随着彭宇案与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人们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不相信社会。但我要说的是
彭宇案与小悦悦事件只是例外,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相信与付出的人和事,还是会很多人和事在
你的心底留下旖旎,温暖你的心。那些珍藏在心底的温暖,是如一首舒缓优美的歌,悄悄的来又悄悄的
去,我真切地记得,它的开头的结尾悠然的基调,是同桃花一般无比灿烂的旋律。
13.【解答】
想对你说声谢谢
事情已经过去,但至今我仍留下余愧。我竟忘记了对你说一声“谢谢”。
这些日子,我变得很脆弱。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小学的你,想起了我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还记得
吗?当时,你是班里新来的转校生,而我就坐在你旁边。因我的羞怯,迟迟不敢和你说一句话,只是把
好奇的目光转向你而已。渐渐地,日子长了,你用你的宽容和理解接纳了我的冷寞。
当我从你手里收到了我的第一份生日礼物,我感动得差点哭了。居然有人记得我的生日!我的父母
几乎都把我的生日忘记了。而你全然不知我的生日日期,却送给了我第一份生日礼物。虽然,你的礼物
送错了日期,但是它是最有意义的礼物,也是送给我的最好的祝福。
第 15 页 共 16 页
你还记得吗?你是一个开朗,而且带点野蛮的女生。你会经常在班里开战,而我却在傻傻呆着,待
你打败仗之后,回来向我泄气。说真的,我当时真的无法忍受你的野蛮。但你总在泄完气过后,再拼命
地挽回我对你的忠心。你这一招可真够绝的,每次都拯救了这脆弱的友谊。
日子过得真快,一晃眼三年过去了,你我都变得有点成熟了。这时候,你我之间的碰撞也不乏当年
的遗传因素。但发生了一件让我不能原谅自己的事——我的课本不见了。我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向你,
我误认为你在捉弄我,故意跟我开玩笑,才迟迟不肯把课本还给我。害我一整天没课本上课,我生气
了,打电话给你。我不容你解释,就把你给臭骂了一顿。过后,你不但没有怪我,还安慰我不要担心,
并且帮我把课本找回来。
这件事过后,我真不知如何面对你,是应该向你道歉,还是向你道谢,但我却变得沉默了。我不敢
奢求你原谅我的过错。因这件事,让我忘记了时光流逝得那样快,我一直在找请求你谅解的机会,诚恳
地向你道歉。但我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因为那已经是分离的日子了,走出考场后,你我分两条路走,你
向左,我向右,直走到路口的那一刻,我后悔了,但我还是没有向你道歉。
事过境迁,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始终无法忘记这件事,也因为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很多事情。我想
起了是你让我忘记了我的冷寞,也是你以宽容的心包容了我;当我伤心的时候,是你在安慰鼓励我;当
我误解了你,你没有生我的气,而是用心了解我,有困难时,你会尽你所能帮助我…而我却欠了你那么
多,我没有想过去了解你,了解你喜怒哀乐,却感情用事地对待你,甚至连一句多谢的话也没有。
虽然我没有机会当面向你道谢,但我真的很想对你说一声谢谢,多谢你让我的世界多了一份真诚,多了
一份宽容。
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