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调研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四个大题,满分100分。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一、词语与句子(29分)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焚烧(fén) 松脂(zhī) 坚劲(jìng) 龇牙咧嘴(zī)B祈祷(qí) 细菌(jūn) 徘徊(huí) 间不容发(jiān)C炽热(chì) 掺和(cān) 提供(gōng) 晶莹剔透(tī)D窥伺(sì) 混合(hùn) 解剖(pōu) 瞠目结舌(chēn)2.下列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感慨 念叨 屏息 精兵减政B.急躁 侮辱 控治 众星拱月C.蜿蜒 缰绳 辨认 翻箱倒柜D.闲暇 幸福 云霄 万不得已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集思广益 精益求精 B.各得其所 为人所笑C.整装待发 百发百中 D.百川所汇 汇成巨流4.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意思不一样的是(2分)A爱因斯坦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再冥思苦想找到事情的真相。B运动会上,小强在跳绳比赛中拔得头筹,我在短跑比赛中摘得桂冠。C班级里,有的同学对待学习勤勤恳恳,从不懈怠;有的像“老黄牛”一样维持着教室的整洁,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D为了实现神舟十四号的顺利发射,航天组全体人员群策群力;当成功入轨的消息传来时,大家都在感叹:这真是“人心齐,泰山移”。5.我能把字写漂亮。(5分)(请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6.日积月累。(4分)从“ ,浪淘风簸自天涯”中我们读出了黄河的姿态与气势;从杨氏子应声答曰:“ ”中,我们看出了他的机智;从“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我们感受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从“常将有日思无日, ”中我们懂得了节约。7.词句段运用。(12分)(1)仿照例句,自己选择一个词语用它不同的意思写几句话。(3分)例:芬芳的花朵,红艳的果实,这是草木努力成就自己的见证。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不经过努力奋斗,怎能有甘甜的果实?(2)毕业联欢会上师生真情流露。请用例句的修辞手法,选择一种情境仿写句子。(3分)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①小学六年,时光太匆匆②师生惜别,泪流不止我选 (填序号):(3)妙妙为校园文化长廊写了一段介绍语,请认真阅读,按要求答题。(6分)学校建设的文化长廊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情感交流、体验的空间。在这里,稍微驻足,就能阅读经典名著□赏读古诗文□了解科普知识□这是一片宁静的港湾,让人远离喧嚣,静心思考□这里的每一处都充满着文化气息,让人在品味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让我们将个人的点滴贡献汇聚成集体的力量,一起感受快乐,分享每一个喜悦的瞬间。①请你帮妙妙在“□”中填入合适的标点。(2分)②你想邀请好友丹丹一起参观文化长廊,请用“第一……第二……”的句式把自己的理由写清楚。(4分)二、梳理与探究(9分)材料一:2024年2月16日凌晨,世界上首个文生视频模型被发布。该模型不仅能够由文本指令生成视频,还能获取现有的静态图像并生成视频,精确地将图像内容动画化。课堂上,利用该模型技术,可以将《静夜思》的文本转化为视频,展示月光下诗人思乡的场景;还可以将《画蛇添足》的故事转化为60秒的动画视频,详细展示画蛇比赛的情节和“添足”导致的错误结果。作文课上,利用这种视频生成能力,可以构建出春天校园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习作。材料二:2025年春晚,机器人与舞者共舞,手绢花翻飞旋转,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实现跨界融合。春晚表演使用的是宇树科技所研发的Unitree H1机器人,它们具备超强的关节扭矩、快速的运动能力和持久的电力保障,使它们能够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这些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六大运动模块、3D视觉、触觉感知和AI运动算法等,所有这些技术的进步让机器人能够在表演中尽显灵动。8.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3分)9.结合材料二和你看2025年春晚舞蹈《秧BOT》这一节目时的感受,你有什么想说的?想一想,并写下来。(3分)10.在人工智能飞快发展的今天,你期待人工智能怎么帮助你学习?(3分)三、阅读与鉴赏(32分)(一)阅读《伯牙鼓琴》,完成11-12题。(6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1.用“/”标出句中的停顿。(2分)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2.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 。(4分)(二)阅读《学与问》,完成13—15题。(12分)①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②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夜空的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③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你都应该向他请教。④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科学家沈括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就跑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惑,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⑤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3.本文围绕着“学与问”开篇就提出观点 。作者主要运用两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一是 ,二是 。(6分)14.请你也写一个具体事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3分)15.阅读《学与问》,你一定联想到了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这两篇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三)阅读《百家饭》,完成16—19题。(14分)①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下掉,于是几个大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②有一次,我跟同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习惯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③几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其数不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④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够讲究的,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平时要是有谁用筷子敲饭碗,大人是要训斥的,这时大人们却鼓励孩子们敲,使劲地敲,好吓跑妖魔鬼怪。⑤饭锅里不时地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⑥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⑦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放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我估计,百家饭不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的人毕竟太少了。16.从文中我们了解到“百家饭”是 。“百家饭”的作用是 。(4分)17.第⑤段是对百家饭 和 的描写,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百家饭 。(3分)18.“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会给我留下相当深刻的记忆?(4分)19.随着时光的流逝,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有的变淡了,有的消失了。对于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为什么?(3分)四、表达与交流(30分)小学生活已渐进尾声,凝神回眸,点点滴滴似仍在眼前:那一次,我成功了;那一次,我失败了;那一次,我笑了;那一次,我哭了……请以“那一次,我______了”为题写一篇450字以上的习作,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2025年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调研试卷参考答案语文一、词语与句子(29分)1-4 A C D A5.主要从五个方面评分:句首空两格(1分),书写正确(1分),字体美观(1分),行款整齐(1分),布局合理(1分)6.九曲黄河万里沙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把无时当有时7.(1)提示:词语在句中显示不同的意思可得2分,表达恰当得1分。示例:浑浊的水经过沉淀才能变清澈。情感何尝不是如此 不经过时间的沉淀,怎么会有这样纯粹的情感流露 (2)运用夸张修辞选择一种情境进行仿写即可。示例:②师生离别时的眼泪,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无法阻挡。(3)① 、 、 ……。②示例:丹丹,我们一起去参观文化长廊吧!这会是一次很有趣的体验。第一,文化长廊的内容丰富多样,我们可以一同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第二,参观过程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增长见识、交流感受。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参观吗 (学生分条说清楚即可)二、梳理与探究(9分)8.2024年2月16日发布世界上首个文生视频模型,它可将文本或图像生成视频,该模型可用于课堂场景教学和作文教学。9.示例:我想说这一节目太棒了,科技为传统文化注入了鲜活灵魂,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来迎接未来的科技时代。10.示例:我期待人工智能依据我的情况,为我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和计划,并根据我的完成情况动态地调整学习目标,并对我的表现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使我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三、阅读与鉴赏(32分)(一)11.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2.意思:伯牙摔破了瑶琴,剪断了琴弦,终身再也不弹琴了。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感受:伯牙失去“知音”之后的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以及两人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基础上的无比深厚的情谊。(二)13.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好“问”北宋科学家沈括善学好问14.示例: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里,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究古书时,他发现许多医学家的说法不一致,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渔夫等人请教,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15.读了《学与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懂得了学习不能一味地接受,而要将学与问相结合,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主动探究不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意思对即可)(三)16.用从各家各户讨来的粮食加上配料做成的请很多人吃的饭 除灾驱邪17.味道 颜色 色香味俱全,十分诱人18.因为百家饭的味道香喷喷的,其间藏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心,并且煮食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写出两点即可,1点2分,共4分)19.示例:我觉得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不能任其消亡而应该加以保护传承。因为它代表着邻里互助的温暖,我们可以用新方式传承其中的精神,传统可以改变,但其中的美好不应该丢掉。四、表达与交流(30分)作文评分标准:一类文(30~2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条理清楚,详略适当,分段表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用语准确,有感染力,标点准确,错别字不超过4个;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二类文(23~18分):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有感情;条理较清楚,分段表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连贯,用语较准确,标点清楚,错别字不超过8个;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规范。三类文(18分以下):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偏离题意;条理不清,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前后不连贯,不会用标点,错别字太多;卷面不整洁,字迹不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