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知人论世01毛泽东1893.12.26—1976.9.9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中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背景介绍02中国人民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主要内容:(1)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3)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和法律上的准备。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著名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文体知识——开幕词03定义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侧重性开幕词往往对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或会议的中心议题等,作重点阐述,其他问题一带而过。一般性开幕词则只对会议的目的、议程、基本精神、来宾等作简要概述。0102种类按内容划分作用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组成首部包括标题、时间、称谓三项。结束语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010203三部分标题例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其形式是《……同志在……会上的开幕词》,多用于新闻报道。由致词人、事由和文种构成主标题揭示会议的宗旨、中心内容,副标题与前两种标题的构成形式相同,如《我们的文学应该站在世界的前列——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复式标题时间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会议开幕的年、月、日期。称谓一般根据会议的性质及与会者的身份确定称谓,如“同志们”、“各位代表、各位来宾”、“运动员同志们”等。开头需要说明的是,开头部分即使只有一句话,也要单独列为一个自然段,将其与主体部分分开。一般开门见山地宣布会议开幕。也可以对会议的规模及与会者的身份等作简要介绍,如“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有……人,其中有来自……”,并对会议的召开及对与会人员表示祝贺。这是开幕词的核心部分。12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提出大会任务,说明会议主要议程和安排;34阐明会议的意义,通过对以往工作情况的概括总结,和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说明会议是在什么形势下,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和达到什么目的召开的;为保证会议顺利举行,向与会者提出会议的要求。主体结尾提出会议任务、要求和希望。结束语开幕词的结束语要简短、有力,并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写法上常以呼告语领起一段,如“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特点口语化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多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鼓动性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开幕词带着对活动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文本探究04召开(zhào) 勉强(qiǎng)妥协(tuǒ xié) 屠杀(tú)觉悟(jué) 复辟(bì)警惕(tì) 侮辱(wǔ rǔ)字音梳理文脉宣布开幕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热烈祝贺1-2:介绍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3-4:说明此次会议召开的基础,论证革命胜利的必然性。5-8: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发展策略等方面做出规划。9-12:从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三方面,描绘民族振兴蓝图。11-16:对人民英雄、对革命胜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此次大会胜利召开的热烈祝贺。标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什么含义?“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倒了内外压迫者,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地位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表达了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今天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是什么?(1)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2)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3)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文章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正反对比论证将国民党的做法和中国共产党的做法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政治协商”、赢得革命成功的保证。毛泽东在讲话中认为新中国建设当前还面临哪些迫切任务?(1)革命尚未完结,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3)做好经济建设(4)做好文化建设(5)做好国防建设文章最后三组“庆贺”的句子有何特点?文章结尾以气壮山河的排比句式,向人民召唤,向世界宣告。这是满怀革命信心的豪言壮语,是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最强动力。语言鉴赏05这些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或是涵盖一切可能性,强调“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的不可信,告诫人民要放弃一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任何”“一切”“唯一”“决无”有什么作用?(第4段)“是”肯定了大会与上次大会的不同,“具有”强调了大会的性质,“获得”肯定了大会的深得人心。这是一组连续表示判断的句子。连续的判断,观点鲜明,态度坚决,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的自豪和自信。赏析“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第5段)“必然”“毫无疑义”连用,表明了毛泽东对敌人认识的深刻和透彻,对自己的判断无比自信;“务必”道出了对时局的高度清醒、警惕。赏析“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第7段)这篇演讲词,观点鲜明,态度坚决,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的睿智、豪情和自信。归纳总结文章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情感表现的?使用强调的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3善用明显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1使用判断句。2赏析艺术特色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本文作为开幕词,高度凝练、层层深入,按照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脉络线索,既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又指出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危机,强调需要继续坚持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旨更为深刻和丰富。赏析艺术特色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充沛。课文作为一篇讲话稿,语言通俗易懂且准确,如,“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等;文中还有很多充满感彩的语句,使讲话掷地有声、富有感染力,如,“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 等。人物形象06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什么样的毛泽东?要求:用两个四字短语回答,并就文本具体分析。胸有丘整,自信豪迈。展望未来,毛主席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等方面出发,指明努力的方向,并向世界立布,中国人民必定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并会“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而且“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这些话表达了一个革命家胸有丘壑。家国大下的建设蓝图早已构好,显示了建设强大中国的宏伟气魄和坚定信念。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震撼历史的宣告,既表现了主席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的心声、渴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欣喜之余,毛主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沉缓的语调告诫大家“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在国防、经济、文化等领域迎接新的挑战。课堂小结07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