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王亚平老师在做太空抛物实验。抛出后的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冰墩墩的惯性会消失 B. 冰墩墩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冰墩墩竖直加速下落 D. 冰墩墩的运动方向会不断改变
2.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
A. 一样大 B. 甲最大 C. 乙最大 D. 丙最大
3.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和,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和,则( )
A.
B.
C.
D.
4.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
A. 铁板受到的浮力大
B. 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 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D. 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5.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质量相等但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 B. 甲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大
C.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 D.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
6.如图所示,a、b、c三种情况下,用大小相同的力F使同一物体沿不同的轨迹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对于三种情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杠杆,动力F的力臂是( )
A. OD B. OF C. OA D. OC
8.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为20N的物体,当匀速向上拉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2N,若不计摩擦,拉力F和动滑轮的重力的大小是( )
A. 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4N
B. 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2N
C. 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4N
D. 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2N
9.如图所示,“怒江72拐”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的一条盘山公路,被认为是最美的盘山路之一,将山路修成S形是为( )
A. 缩短汽车上山过程中所走的路程
B. 减小汽车上山过程中的牵引力
C. 减少汽车上山过程中所做的功
D. 缩短汽车上山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10.如图所示,将一个重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直线拉到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物体升高的高度,则( )
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B.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C. 拉力做功 D. 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如图甲所示,用手指快速将硬纸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该现象说明______选填“硬纸片”或“鸡蛋”具有惯性;如图乙所示,杯子里装满了水,倒置后水没有流出,这证明了______的存在;如图丙所示,沿图示方向用力吹气,乒乓球跳出玻璃杯,这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
12.“福船”因由福建所造而得名,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运工具。如图所示,“福船”在大海上航行时,是利用风的______能,船的总质量为,则该船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取
13.正方体物块重,底面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______ N,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为______ Pa。如果把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为______ Pa。
14.如图所示,AC、BC为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光滑斜面,,把同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分别沿AC、BC匀速推至C点。若推力分别为、,所做的功分别为、,则______,若将物体先后从两个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______。均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15.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挂件、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图中有①②③④四个实验步骤,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填写实验序号;
把小挂件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小挂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 N,小挂件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____两个步骤测出填写实验序号;
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小挂件的密度为______;已知,g取
实验小组在步骤①的操作中,只将小挂件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与相同的结论;
另一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小于其所受的浮力,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步骤④有水滴挂在桶壁
B.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有调零
C.溢水杯在使用前没有盛满水
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细线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中的水中如图⑤,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始终不碰到杯底,溢水杯底所受水的压力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电子秤的读数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16.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一实验小组用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钩码重 钩码上升距离 弹簧测力计示数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 机械效率
1 2 10 30
2 4 10 30
3 6 10 30
在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在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拉力F为______N。
分析数据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__。
A.
B.
C.
D.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17.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底部,向容器内加水,物块上浮,被拉直后的细线长10cm。当物块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如图甲,细线拉力为3N;继续加水,当物块刚好浸没时如图乙,停止注水,并剪断细线,使物块上浮直至漂浮,求:。
物块处于图甲所示状态时所受浮力大小;
物块密度;
剪断细线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8.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把900N的货物匀速提高2m,在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是求:
拉力F移动的距离。
工人师傅所做有用功的功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冰墩墩被王亚平抛出后,质量不变,冰墩墩的惯性不变,故A错误;
BCD、抛出后的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冰墩墩将沿抛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抛出后的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解答;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2.【答案】D
【解析】解: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三种液体体积:,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装有液体的三个容器的总重力相等,根据,装有液体的三个容器的总质量相同等,又因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所以三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即,,根据密度公式,可知:,
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h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
因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有,则。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由图知,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知三种液体体积大小关系;
由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知装有液体的三个容器的重力相等,根据,装有液体的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等,又因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所以三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三种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根据的变形,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的大小关系。
灵活运用压强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定性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AB、因为同一个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
所以,
所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故AB错误;
CD、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又因为,
所以,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从图可知,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从而可以判断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来判断C、D是否符合题意。
从图可以得出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来判断A、B是否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漂浮是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由题知,体积相等的铅球、铁板和铝块都完全浸入水中,
物体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铅球、铁板和铝块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又,
铅球、铁板和铝块受浮力一样大。
故选:D。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取决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浮力大小的计算,知道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
AB、根据图示可知,物体在甲中处于悬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液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物体在乙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液体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所以物体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同,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故AB错误;
C、容器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液体的重力、物体的重力相同,所以甲、乙两个装置的总重力是相同的,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乙的受力面积小,根据可知,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故C正确;
D、根据图示可知,两个容器都是规则形状的,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都等于液体和物体的重力,所以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分析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根据容器的形状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6.【答案】D
【解析】解:据题可知,a、b、c三种情况下拉力的大小相同;
a中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即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0;
b中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s;
c中物体斜向上运动,则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要小于s;
由可得,。
故选:D。
功的大小是物体所受的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在a、b、c三种情况下受力相同,根据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利用公式分析拉力做功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做功大小的比较,关键是比较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7.【答案】D
【解析】【分析】
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据此对照各图逐一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臂的概念的理解,难度不大,基础题目。
【解答】
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图可知,动力F的作用线沿FC方向,OC垂直CF,则动力F的力臂是线段OC。
故选:D。
8.【答案】A
【解析】解: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都相等,因此拉力F就等于弹簧秤的示数12N;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2段绳子承担,则有,;
故选:A。
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绳子的绕线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拉力就是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几分之一。
本题考查使用滑轮组的特点,注意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拉力就是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几分之一是在不计摩擦的条件下。
9.【答案】B
【解析】解:盘山公路就相当于变形的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减小了车辆上山时所需要的牵引力;不省功,但费距离和时间。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车经过盘山路向高处运动时,我们可以从斜面模型上分析,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越费距离。
本题考查了现实生活中斜面的应用,注意山顶的高度是一定的,山路越缓越省力。
10.【答案】D
【解析】解:B、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即有用功为:,故B错误;
C、拉力做功为:,故C错误;
D、机械效率为:,故D正确;
A、额外功为:;
由得,摩擦力为,故A错误。
故选:D。
根据求出有用功,即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利用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
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斜面的效率。
根据总功与有用功的差得出额外功,再根据,变形后可求摩擦力f。
熟练运用计算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公式,明确额外功是用来克服斜面上的摩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答案】鸡蛋 大气压 小
【解析】解:硬纸片被弹飞前,鸡蛋静止在硬纸片上,用手指将硬纸片快速弹飞,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没有随硬纸片一起飞出去,在重力作用下掉入水中,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因为纸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流出,是由于大气压引起的,说明大气压存在;
当用力吹气时,增大乒乓球上方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乒乓球在压强力差的作用下会从玻璃杯中跳出,此现象说明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鸡蛋;大气压;小。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用力吹气,根据流体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使乒乓球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掌握惯性、大气压以及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并能用相关知识解释有关的问题。
12.【答案】动机械;
【解析】解:“福船”在大海上航行时,风能转化成船动能,所以是利用风的动能机械能;
“福船”的重力:。
“福船”在大海上航行时,漂浮在海面上,
所以,该船所受到的浮力:。
故答案为:动机械;。
13.【答案】 500 500
【解析】解: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物块对桌面的压强;
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减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半,
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500;500。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
已知正方体的底面积,根据公式可求物块对桌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压力减半,接触面积减半,根据公式可求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等,关键是公式的应用,要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本身重力,切去一半后,压力减半,接触面积减半,压强不变。
14.【答案】= =
【解析】解: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推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根据可知,;
若将物体先后从两个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物体的重力势能相同,斜面光滑,则物体到达底端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动能相同,质量不变,所以。
故答案为:=;=。
斜面光滑,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根据比较做功的大小;若将物体先后从两个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物体的重力势能不变,斜面光滑,则物体到达底端的动能相同,据此分析速度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功的大小比较、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等知识,难度不大。
15.【答案】④、②、①、③ ③④ 排开液体的重力 能 C 不变 不变
【解析】解:为了使小桶在接水之后可直接计算水的重力,应先测量空桶的重,然后再测出小挂件的重力,并直接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排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求排出的水的重力.因此,最合理的顺序应为:④、②、①、③;
②中测力计分度值为,分度值为,由①、②根据称重法,小挂件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小挂件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等于,可由丙丁两个步骤测出;
因,;
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根据,物体的质量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体积:

小挂件的密度为:

实验小组在步骤甲的操作中,只将小挂件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浮力也变小,但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则能得到与相同的结论;
、若步骤④有水滴挂在桶壁,在实验步骤正确的前提下即按④、②、①、③的顺序进行实验,则③④两次测力计示数之差仍为排开水的重力,不影响实验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若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有调零,即每次测力计的示数都偏大或偏小,则②①两次测力计示数之差仍为物体受到的浮力,③④两次测力计示数之差仍为排开水的重力,不影响实验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
C、若溢水杯中水没有装满,会造成溢出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水的体积,则测得排开水的重力减小,会发现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小于其所受的浮力,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不变;
由于溢水杯中装满水,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铝块对水的压力大小与浮力相等,所以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力不变,即电子秤示数不变。
故答案为:④、②、①、③;;③④;排开液体的重力;;能;;不变;不变。
对于实验的合理顺序,我们应把握住两点:一是小桶是用来接排出的水的,在接水之前必须先测出空桶的重;二是物块要先测重力,再直接浸入水中;
根据②中测力计分度值读数,由①、②根据称重法得出小挂件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小挂件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等于,据此回答;
求出,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根据求出物体的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物体的体积,根据求出小挂件的密度;
没有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浮力大小仍等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
若溢水杯中水没有装满,可导致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其所受的浮力;
根据公式和分析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和压力的变化情况;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铝块受到重力、浮力以及拉力的作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铝块对水的压力大小与浮力相等,据此分析.
本题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考查实验操作顺序、称重法测浮力、数据分析、阿基米德原理及密度公式的运用.
16.【答案】; ; 高; C
【解析】根据表格中数据,第2次的机械效率为:;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弹簧测力计示数是,所以此时拉力F为。
分析3次实验,随着钩码重力的增加,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断增加,所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该滑轮组将6N的钩码匀速提升10cm时的机械效率为,由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时,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以使用该滑轮组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大于,但不可能达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故答案为:;;高;。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可求第2次的机械效率;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据此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分析3次实验,随着钩码重力的增加,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断增加,所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分析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时,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摩擦力、机械本身重力有关,常见题目。
17.【答案】解:物块的体积为:;
物块处于图甲所示状态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对甲图中的物块受力分析知物块的重力为:;
由公式得物块的质量为:;
物块的密度为:;
当物块刚好浸没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绳子的长度与物块的边长之和,即此时水的深度为。
由公式得当剪断细绳后物块漂浮时排开的水的体积为:;
当剪断细绳时,水面下降的高度为:

水面下降后水的深度为:;
剪断细线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解析】先由体积公式求得物块的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物块处于图甲所示状态时所受浮力大小即可;
对甲图中的物块受力分析知物块的重力;由公式得物块的质量;再由密度公式得物块的密度即可;
当物块刚好浸没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绳子的长度与物块的边长之和,即此时水的深度为。由公式得当剪断细绳后物块漂浮时排开的水的体积,
则得到当剪断细绳时,水面下降的高度为;从而得到水面下降后水的深度;最后由压强计算公式得剪断细线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的问题。
18.【答案】解:拉力F移动的距离:

工人师傅所做有用功:

功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8m;
工人师傅所做有用功的功率为180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4,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根据求出拉力F移动的距离;
根据求出工人师傅所做的有用过,再根据求出有用的功率;
拉力做的功即为总功,根据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有用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对有用功和总功的理解与应用以及滑轮组绳子有效股数的确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