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自查九年级历史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照。1.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巾,可以见到同时期的河南三门峡庙底沟文化的彩陶因素:同样在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巾也可以看到类似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器型和纹样。由此可推断,当时()A.己经初具审美意识B.两地之间存在交流C青铜文明灿烂辉煌D.彩陶种类丰富多样2.下表反映了秦国()时间地方变革秦献公六年(前379年)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置)县栎阳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A.农业备受重视B.国力大大增强C.重视基层治理D.封建统治建立3.考证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从下面三块汉代瓦当的考证中,我们能够获取的信息是“汉并天下”瓦当“单于天降”瓦当“四夷尽服”瓦当A.两汉手工业非常发达B.小篆文字出现于两汉C.汉朝大一统局面形成D,丝绸之路的成功开辟4.南北朝时期,至少有汁万人从北方迁移到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仓廪充实。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科学技术的进步B.君主专制的实行C.北方政局的稳定D,江南地区的开发5.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伞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C,忽视对读书人品德的考察D.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6.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唐朝(A.民众审美标准变化牛的找力F牛的拉力E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生产方式彻底改变饼ボ耕索D.商业活动范围扩大曲银型直较邪曲辕单和肖袋犁受力分析7.下列诗句共同反映了宋朝(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一宋·仲殊《望江南·成都好》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是斜。直到城头总是花。一一宋·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已西湖好》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A.社会风气开放B.文化氛围浓厚C.市民生活丰富D.海外贸易繁盛8.《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材料意在说明元朝的行省制()A.推动了境内人口流动B.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C.限制了地方官员权力D.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9.小粤同学在学习《天工开物》时搜集到了以下材料。这说明《天工开物》重视()A遵循自然规律◆将弹丝剩下的我次锦装在冬衣,被子里,川来阻肖寒冷B.资源循环利用→做染料剩下的红花滓订以州米制胭脂、作闆C.以农为本理念工→利用寸条片角“的纸片制作“库生纸张D.生产工具革新→心述了黄金回收利州的冶炼方法10.1571一1821年,从美洲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比索(货币单位),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过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A。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B.导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C.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D、表明当时中园已经步入近代11.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常常认为“世界”秩序如下面的同心圆-一样,但这一认知最终在19世纪中期被一个“化外之国”打破。这一认知被打破始于()A,闭关锁国政策实施B.中英《南京条约》签订C.清朝设立总埋衙1」D.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方剑国寒、数岛回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