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八上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八上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课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2.“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洋务派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开平煤矿
3.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其中“取新器”和“握旧物”的对象分别指的是(  )
A.新式武器和旧的制度 B.新的制度和旧的武器
C.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D.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4.左宗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下列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
①收复新疆 ②签订《北京条约》 ③主张实业救国 ④开展洋务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5.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救亡图存运动,其中地主阶级进行的探索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6.近年以来,为保卫海洋权益和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维新变法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7.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一封信中坦言道“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于是面对“千年有之变局”,中国开始(  )
A.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反抗西方军事侵略 D.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8.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
A.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化 B.有限的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C.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9.下图中的历史漫画有助于理解(  )
A.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 B.太平天国的过程与结果
C.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局限性 D.甲午战争的背景与意义
10.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个新式国家”。上述材料说明这场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技术 B.维护封建统治 C.抵御外来侵略 D.镇压国内动荡
12.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B.开平煤矿
C.湖北织布局 D.汉阳铁厂
13.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是指(  )
A.扶清灭洋 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14.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民族交融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5.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等过程。它们反映的主题是(  )
A.反对封建专制 B.反抗外来侵略
C.救亡图存 D.追求民主
16.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B.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颁布《资政新篇》 D.编练军队,筹设海防
17.中国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洋务派的事业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又有保卫封建的一面。这是因为洋务运动(  )
A.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列强侵略
C.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创办近代民族工业,实现“实业教国”
18.对于洋务运动,有提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全然没有现代变革的概念”;也有提出“洋务运动“求强”、求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对这一分歧解释合理的是(  )
A.忽视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B.对洋务派追求目标认识不同
C.研究洋务运动的视角不同 D.对洋务运动难以客观的评价
19.(2022·忻州月考)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是某同学课前搜集的洋务运动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反映出洋务运动 (  )
◇倭仁(顽固派):“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李鸿章:“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 ◇欧格纳:“中国开局设厂……将有大害于英国工业……英国应阻止华人开局设厂。”
A.军事工业失败的必然性 B.革新发展的困难和阻力
C.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本质 D.受到外国资本家的排挤
20.如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21.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对比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他们的共同点有(  )
A.都通过革命的方式进行 B.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C.都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D.都主张学习西方
22.下列关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分别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24.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的“西化”(  )
A.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B.有利于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C.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D.引发了清政府的体制变革
26.有人说,洋务派“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最早提出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B.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C.鼓吹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D.提倡民主科学
27.下面材料信息表明清政府成功收复新疆的原因是(  )
1875年,左宗棠受命督办西北军务;他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德式和美式枪炮,还命兰州制造局为西征军仿制和改造了一批先进武器;前敌总指挥刘锦棠执行先阿后俄、缓进急战、剿抚兼施的收复策略,仅一年半就消灭了阿古柏政权。
A.洋务运动获得蓬勃发展 B.军队装备更新与战术得当
C.新疆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D.左宗棠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28.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C.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初步建成
D.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9.下列材料是对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相关描述。该段描述突出强调了洋务运动的(  )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A.兴起原因 B.开展目的 C.失败原因 D.积极影响
30.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  )
A.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发展起来
B.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洋务运动存在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二、非选择题
31.面对西方的侵略,面对国内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积极探索,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国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国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国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1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1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1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
材料三: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国的国家 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 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并列举“拼命抵抗”的一例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洋务派是如何解决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所面临的时代困境,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
(4)根据材料四,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32.19世纪中后期清朝政府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成为后世中国人赴外留学的起源,也对中国近代历史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共24分)
材料一 挑选120名幼童留学美国,时间是1872年8月。距第一次鸦片战争已是30多年了,距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是10多年了,距太平天国暴力革命失败已经8年了,清朝的中外战争都已经结束了。……西方的各种商品,包括坚船利炮、机器制造、甚至铁路电报通过通商口岸,已传到中国;西方的宗教、科技文化书籍,新闻报刊在上海、广东等东南沿海大量刊印发行,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的权益暂时得到满足,中外关系处于相对平静时期。洋务派开创的近代化企业,江南机器制造局、天津枪炮制造局、福州船政局,规模都在逐渐扩大。
——《容闳——中国留学第一人中国影响到底有多大?》
材料二 幼童在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过美国式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式打扮,甚至不少幼童索性把脑后的长辫子剪掉。一些幼童受美国宗教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信奉了基督教。幼童学习西方教材,不但学到了许多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接触了较多的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这使他们渐渐地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不大遵守,反而对个人权利、自由、民主之类的东西十分迷恋。
——百度百科《留学幼童公案》词条
材料三 第一批回国留学生职业走向统计表
外资 煤矿 铁路 海军 电报 医疗 教育 海关 从政 私企 返美
13人 6人 14人 17人 15人 4人 5人 2人 12 10 5人
——整理自《中国第一批百位留美幼童在美国,1872—1881》
材料四 留美幼童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从一开始就受到大清洋务派和保守派势力争斗的巨大影响。……确保他们忠于清廷,留洋而不“变色”;……留美幼童在海外的生活开始充满变数。慢慢长大的留美幼童们,剪辫子、着洋装,进一步引起了清政府的不满。与此同时……美国多地出现了排华运动。1875年美国联邦法律《佩奇法》出台,1880年《北京续修条约》的签订,美国开始严格限制华人入境,在美中国留学生也相应的受到影响。……以大清江南道监察御史李文斌为代表的官员开始弹劾留美幼童的留学活动。1881年6月,恭亲王奕 ,代表清廷宣布了对留美学生的处置办法:所有留美幼童撤离回国。
——《清末留美幼童:中美最初交往亲历者》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成行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幼童赴美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表格分析归国幼童的职业走向有哪些特征?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留美幼童项目为何被终结?
(5)结合以上材料,从中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大事记 ①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②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政府新设立的外交机构。 ③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 ④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⑤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 ⑥1881年,开平矿务局全面投产 ⑦1885年,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材料二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在于防范强势崛起的日本,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反对削减西北战费,也是着眼于解决阿古柏入侵的燃眉之急,遏制觊觎新疆的沙俄及英国的气焰,以后的实际历史演进,固然证明左宗棠收回相当于六分之一中国领土面积的新疆,功在千秋,但李鸿章所担忧的东部沿海危机,最终也全面爆发。
——摘编自吴胜《左宗棠和李鸿章三十年恩怨》
(1)开展课题探究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依据材料一,请你参照下表中的示例,再写出一个历史课题,并列出课题探究中你所使用到的材料。
历史课题 使用到的材料
洋务运动的军事成果 ①⑦
洋务运动的机构改革 ②
(2)请谈一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材料二中李鸿章和左宗棠面对危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你赞同谁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5CCADB 6-10ABBCB 11-15BABBC 16-20CACBD 21-25DAAAB 26-30BBDCC
31.【答案】(1)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经济落后;闭关自守;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武器装备先进;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等;史实: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抵抗直至战死;陈化成吴淞反抗英军;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等。
(2)困难: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价格昂贵,(或燃料依赖进口,军事工业资金短缺;清廷长期阻挠自开煤矿,实行禁令);解决:一再上书争取,申明自开煤矿的意义;开办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3)困境: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此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方案:进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4)特点: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
32.【答案】(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朝的中外战争基本结束;传统教育存在弊端等。
(2)变化: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出现与传统文化伦理相悖的现象;出现了反清情绪,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等。
(3)特征:从事的职业主要集中在政治、铁路、教育军事、外资私企等,这些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4)原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对清政府统治的威胁;美国排华风潮的影响;传统官僚体制下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5)启示:在封建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强大,必须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中国才能走向强大;我们要重视教育,使教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等。
33.【答案】(1)洋务运动的民用成果|⑤⑥
(2)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
赞同左宗棠的主张。理由①只有塞防与海防并重,祖国领土和主权才会完整;②左宗棠收复新疆,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或:赞同李鸿章的主张。理由①中国海岸线漫长,海防建设至关重要;②为了防范强势崛起的日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