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教材中四幅插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在研究雄鹰翅膀扇动方式对飞行的影响时,雄鹰可看作质点B.乙图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以“云”为参考系,“我”是运动的C.丙图中某同学在学校操场进行400m比赛,其位移大小一定为400mD.丁图中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2.“加速度的变化率”可以表示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汽车加速度的变化率越小,乘客舒适感越好。某轿车由静止启动,前3s内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2s~3s内轿车做匀速运动B.第3s末,轿车速度达到10m/sC.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为m2/s3D.乘客感觉0~2s内比2s~3s内更舒适3.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某次潜水实验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实验任务后竖直上浮,速度达到时开始计时并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时刻的速度为( )A. B. C. D.4.如图所示,小球甲从距离地面高度为处以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同时小球乙从距离地面高度为处开始自由下落,小球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乙落地前,甲相对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球运动0.5s时,距离地面均为18.75mC.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甲、乙的平均速度之比为D.小球乙落地时,甲距地面5m5.一字马挑战赛爆红网络,如图为一女士在走廊里用腿支撑墙,使自己静止于两墙之间的一字马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总共受到3个力作用B.人蹬墙壁的弹力越大,墙壁对人的摩擦力也越大C.墙壁对人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D.若换一双鞋底更粗糙的运动鞋,墙壁对人的摩擦力也变大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张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用一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张卡片与第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手指与第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且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意两张卡片之间均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C.第张卡片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D.最后一张卡片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右7.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绳将重为10N的画框对称悬挂在竖直墙上,画框上两个挂钉间的距离为0.5m。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N,要使绳不会被拉断,绳子的最短长度为( )A. B.0.5m C. D.1.0m8.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A.3 B.4C.5 D.6二、多选题9.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长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通过ab段和ad段的时间之比为1:B.通过c点和e点的速度之比为1:2C.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D.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10.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成熟,北京、上海等城市某些特定地区相继出现无人驾驶网约车,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如图所示是两辆无人驾驶汽车在某一水平直线道路上同时同地出发运动的v—t图像,其中乙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甲车经匀加、匀速、匀减、静止、匀加等运动过程,两车能安全错车,均可看做质点,对两车在0~16s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车经8s追上甲车B.乙车经追上甲车C.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最远相距20mD.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最远相距50m1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12.如图甲所示,建筑工地常用吊车通过绳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图乙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分三段,第为第Ⅰ段,第为第Ⅱ段,第为第Ⅲ段,以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内建筑材料的加速度大小为B.第内建筑材料加速度方向向上C.整个过程材料上升高度是D.第Ⅰ段和第Ⅲ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方向也相反三、实验题1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运动的加速度,一端垫起的木板上有一木块,木块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电磁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的交流电源,接通电源后,由静止释放木块,木块带动纸带打出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A、B、C、D、E是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1)纸带 端(填“A”或“E”)与木块相连;(2)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可知,电磁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木块的速度大小 ,木块加速度大小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结合测得的实验数据在白纸上画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①本实验采用了 (填“控制变量”“微元法”或“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②图乙中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是 ,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请选填写“F”或“F′”)(2)做完(1)中实验后,小组同学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拆开,取出其中的轻弹簧,将其一端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再在其下端悬挂钩码,测量此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丙所示。由测得相关数据,画出弹簧弹力大小F与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则由图可得:①该弹簧的原长为 cm;②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四、解答题15.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以喷射优美的水姿,供人们观赏的水景;它是一种水景艺术,体现了动、静结合,形成明朗活泼的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有的喷泉形成高高的水柱,试建立物理模型对柱形喷泉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喷泉水柱由无数的水珠构成,如果忽略水珠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和水珠之间的相互作用,且水珠仅受重力作用,可将某一柱形喷泉中水珠的运动视为竖直上抛运动,已知某一水柱高8.45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求∶(1)这一水柱喷出后水珠的最大初速度大小;(2)该水珠在空中停留的时间。16.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压在放于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k1上,上端与轻弹簧k2相连,轻弹簧k2上端与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物体B通过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小桶P相连,A、B均静止。现缓慢地向小桶P内加入细砂,当弹簧k1恰好恢复原长时,(小桶一直未落地)求:(1)小桶P内所加入的细砂质量;(2)小桶在此过程中下降的距离。17.在一次低空跳伞演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取)则∶(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18.驾驶汽车变线超车需要良好的车技和判断力。下图演示了甲车变线超车的过程,乙车与丙车正常匀速行驶,速度均为 甲车速度 甲车车身长度 从超出乙车2个车位后(沿行进方向,甲车头到乙车头距离为2d)开始并线,到完成并线,恰好需要 时间。甲车在变线并道过程中,沿前进方向的速度不变,横向移动的速度可忽略,且其并道后立刻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减速刹车,保证车头与前面丙车车尾的距离不小于=5m。求(1)甲车刚刚并线结束时,甲车车尾与乙车车头之间的距离;(2)乙车车头到丙车车尾之间距离L至少有多大,甲车才能安全并道成功;(3)若因前面出现事故,甲车并线后立即以大小。的加速度刹车,而此时乙车来不及反应,继续匀速运动。则从甲刹车开始i.甲车车尾与乙车车头的最大距离为多少;ii.经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相撞。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B C B C C AD BCD题号 11 12答案 AC AC13.(1)A(2) 1.0 3.0【详解】(1)静止释放木块,木块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增大,打出的点迹增加变稀疏,可知,纸带A端与木块相连。(2)[1]由于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电磁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木块的速度大小[2]根据逐差法可知,木块加速度大小14.(1) 等效替代 F' F(2) 5 20【详解】(1)①[1]一个力的效果与两个力的效果完全一样时,可以将这一个力称为这两个力的合力,故用到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②[2][3]由图可以看出,F'是由画图作出的力,是理论值;由于存在误差,故F'与OA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因此F与橡皮筋OA一定在一条直线上,是实际测量值。(2)①[1]由图可以看出,弹簧弹力为零时,对应长度为原长,故原长为5cm;②[2]由图像斜率大小表示劲度系数可得15.(1);(2)【详解】(1)喷泉中水珠的运动视为竖直上抛运动,由得最大初速度大小为:(2)喷泉中水珠的运动视为竖直上抛运动,由可得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知水珠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16.(1)m1+m2;(2)【详解】(1)当弹簧k1恢复原长时,对A、B整体分析,有所以小桶P内所加入的细砂质量为(2)初始时,对A、B整体分析,有弹簧k1的压缩量为对B分析,有弹簧k2的压缩量为当k1恢复原长时,对A分析,有弹簧k2的伸长量为所以在此过程中,小桶下降的距离为17.(1)99m,1.25m(2)8.6s【详解】(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有对于自由下落过程,有联立解得,以5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高处自由落下,即所以(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则有解得故所求时间18.(1)10m;(2)26.2m;(3)i.12.25m;ii.2.6s【详解】(1)由题可知甲车刚刚并线结束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的距离为m则甲车车尾与乙车车头之间的距离为m(2)并线完成后,甲车立刻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设经过时间,丙车和甲车共速,则有s则甲车的位移为m乙车的位移为m此时甲车前端与乙车前端相距m此时甲车车头与前面丙车车尾的距离最小为=5m,乙车车头到丙车车尾之间距离至少为m(3)i.设甲车与乙车共速的时间为,则有s甲车车尾与乙车车头的最大距离为mii.设甲车刹车的时间为,则有s甲车的位移为m乙车的位移为m此时由于m<10m则甲车停止后,乙继续向前行驶,有s甲乙两车相撞用时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