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4四上·蠡县期中)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 的,相对于地面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答案】静止;运动【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得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对于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时,乘客和汽车的位置始终没改变,所以乘客相对于汽车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汽车在行驶,乘客随着汽车一起,和地面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乘客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这就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结果也不同,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2024四上·蠡县期中)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可以在气体、 和 中传播。【答案】振动;液体;固体【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3.(2024四上·蠡县期中)小灯泡、金属导线和电池连接形成 回路时,灯丝中有 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答案】闭合;电流【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要让小灯泡发光,需要形成完整的电路。当小灯泡、金属导线和电池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时,电流才能顺利通过。而灯丝中有电流通过的时候,小灯泡就会发光。所以第1空是闭合,第2空是电流。4.(2024四上·蠡县期中)从定州东站乘火车到北京西站,G658用时1小时10分钟,G522用时1小时1分钟,G6736用时1小时22分钟,这三列火车速度最慢的是 ,速度最快的是 。【答案】G6736;G522【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当路程一样的时候(这里都是从定州东站到北京西站,路程相同 ),谁用的时间越长,速度就越慢;谁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G658用时1小时10分钟,G522用时1小时1分钟,G6736用时1小时22分钟 。比较时间,1小时1分钟是最短的,这是G522用的时间,所以G522速度最快;1小时22分钟是最长的,这是G6736用的时间,所以G6736速度最慢 。5.(2024四上·蠡县期中)关于声音的传播,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答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那不同介质(像空气、水、钢铁这些不同的物质 )对声音传播速度有什么影响?比如,在空气中声音传播得慢,在水里会不会快一些,在钢铁里是不是更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是介质的密度?还是别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研究这个问题,能让我们更清楚声音传播的特点,也能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环境里,我们听到声音的快慢、强弱会不一样,就像在水里听声音和在空气中听声音感觉不同,通过研究这个问题就能找到原因。6.(2024四上·蠡县期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答案】正确【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物体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运动;物体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静止。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题干正确。7.(2024四上·蠡县期中)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答案】正确【知识点】曲线运动【解析】【分析】曲线运动就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一方面会因为受到重力,不断向地面下落;另一方面还会有向前的运动趋势。这样看来,铅球的运动轨迹就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所以铅球离开手后的运动符合曲线运动的特点,这个说法是正确的。8.(2024四上·蠡县期中)我比小华先到学校,说明我的速度快。( )【答案】错误【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 速度的计算是路程除以时间 。虽然你比小华先到学校,也就是你的时间比小华短,但是不知道你们俩走的路程是不是一样长。要是你家离学校特别近,小华家离学校远,那你先到,不能说明你速度就比小华快。只有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才快。所以“我比小华先到学校,说明我的速度快”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9.(2024四上·蠡县期中)力只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不能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 )【答案】错误【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解析】【分析】 力的作用不只是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还能改变运动物体的状态 。比如运动的小车,我们给它一个阻力(像用手挡住 ),小车就会慢慢停下来,这就是力让运动的物体静止了。还有踢出去的足球,因为受到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会逐渐停下,也是力使运动物体静止的例子。所以力既能让静止物体运动,也能让运动物体静止,题目说法错误 。10.(2024四上·蠡县期中)疾速下落的物体具有很大的能量,因此,我们不要高空抛物。 ( )【答案】正确【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 疾速下落的物体,因为运动且有一定高度等,会具有能量,像动能(运动具有的能量 )和重力势能转化来的能量 。高空抛物时,物体从高处落下,速度会越来越快,能量也越来越大。比如一个小小的鸡蛋,从高空落下,到达地面时能量很大,能把地面的东西砸坏,要是砸到人,会让人受伤。所以因为疾速下落物体能量大,高空抛物很危险,不能这么做,题目说法正确 。11.(2024四上·蠡县期中)物体振动越快,产生的音调越高。(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音调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在 1 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振动越快,频率就越高。比如弹吉他时,弦绷得越紧,振动就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弦松一些,振动慢,音调就低 。所以当物体振动越快,产生声音的频率高,对应的音调也就越高,这个说法是正确的。12.(2024四上·蠡县期中)如果没有空气,钟声可以传播的更远。(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像空气、水、固体都能传声,而真空(没有空气的环境 )不能传声 。钟声传播依靠空气这种介质,要是没有空气,钟声就缺少传播的途径。所以没有空气时,钟声不能传播得更远,反而传不出去或者传播范围受限,题目说法错误 。13.(2024四上·蠡县期中)我们听到声音主要是依靠耳,不需要大脑的参与。( )【答案】错误【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 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这样的:耳朵的耳郭收集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通过听小骨等传递到内耳,转化为神经信号。但这些信号还需要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对信号进行处理、识别,我们才真正 “听到” 并理解声音是什么内容 。要是没有大脑参与,就算耳朵接收到声音信号,也没法识别出声音的意义,比如说话声、音乐声等。所以听到声音不仅依靠耳,还必须有大脑参与,题目说法错误 。14.(2024四上·蠡县期中)噪声只会影响人的工作,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答案】错误【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 噪声不只是影响工作,长期处于噪声环境里,会伤害我们的耳朵,比如让听力下降,耳朵经常嗡嗡响(耳鸣 )。而且噪声还会让人心情烦躁、睡不着觉,压力变大,时间久了,对身体的其他部位,像心脏等也可能有不好的影响,会增加生病的可能。所以噪声不只是影响工作,对人体有很多危害,题目说法错误 。15.(2024四上·蠡县期中)灯丝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灯泡才可能发光。( )【答案】正确【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 小灯泡发光是因为电流通过灯丝时,电能转化为了光能和热能 。要是灯丝中没有电流,就没办法实现这种能量转化,小灯泡就不会亮。只有当电流通过灯丝,让灯丝发热、发光,小灯泡才能亮起来,所以 “灯丝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灯泡才可能发光”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16.(2024四上·蠡县期中)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它的运动方式属于(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无法确定【答案】B【知识点】曲线运动【解析】【分析】A: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后,要进入太空轨道,其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地球引力、火箭推力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运动轨迹不是笔直的直线,所以不属于直线运动;故A错误。B:曲线运动是指物体的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会逐渐改变运动方向,沿着曲线轨迹飞行进入预定轨道,符合曲线运动的特点;故B正确。C:根据前面对飞船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式的分析,能够明确判断其为曲线运动,并非无法确定;故C错误。故答案为:B。17.(2024四上·蠡县期中)“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 )。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B.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少C.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少【答案】C【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快慢不能仅通过路程判断。比如骑车的人行驶1千米,步行的人行驶2千米,虽然步行路程长,但步行速度不一定慢,因为没说时间。所以仅说“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不能体现速度快;故A错误。B :同理,速度快慢也不能只看时间。比如骑车的人用2小时,步行的人用1小时,骑车时间长,但骑车速度不一定慢,因为没说路程。所以“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少”,不能说明速度快;故B错误。C :当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根据速度的含义,谁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就快。骑车速度比步行快,就是指相同路程下,骑车人花费的时间更少;故C正确。故答案为:C。18.(2024四上·蠡县期中)下列关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运动物体的能量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B.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C.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有关,跟速度无关【答案】C【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A: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像快速运动的汽车,撞到人会使人受伤,所以有些运动物体的能量确实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故A正确。B :运动物体的能量(动能)和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就越大,比如一辆重型卡车快速行驶,比一辆小汽车慢速行驶时的能量大;所以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故B正确。C :由前面对B选项的分析可知,运动物体能量(动能 )既跟质量有关,也跟速度有关,并非跟速度无关;故C错误。故答案为:C。19.(2024四上·蠡县期中)如图,小兰坐在校车里,她看到路边的建筑物在往后退,则她选取的参照物是( )。A.路边的树木 B.路边的建筑物 C.校车【答案】C【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A:如果选取路边的树木作为参照物,路边的建筑物相对于树木位置是固定的,不会出现往后退的情况;所以小兰看到建筑物后退,参照物不是路边的树木;故A错误。B :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这里研究的是路边建筑物的运动情况,不能选路边的建筑物作为参照物;故B错误。C :小兰坐在校车里,以校车为参照物时,校车在向前运动,路边的建筑物相对于校车的位置就不断向后变化,所以会看到建筑物往后退;故C正确。故答案为:C。20.(2024四上·蠡县期中)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假如没有摩擦力人可以跑得更快B.人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容易摔跤,是因为摩擦力太小了C.物体运动得越快,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A:人跑步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能给人向前的动力 。要是没有摩擦力,人没法获得向前的推力,根本跑不起来,更不会跑得更快;故A错误。B :人在结冰路面行走易摔跤,是因为冰面光滑,鞋底与冰面间摩擦力小,脚易滑动,身体难以保持平衡;所以该选项符合摩擦力小导致行走不稳的实际情况;故B正确。C :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比如在水平桌面推木块,不管推得快还是慢,只要压力和桌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就不变;故C错误。故答案为:B。21.(2024四上·蠡县期中)使小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力是( )。A.浮力 B.压力 C.地球引力【答案】A【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小船在水中能漂浮,受到了浮力的作用。22.(2024四上·蠡县期中)静止的石块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石块( )。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没有振动 C.不能发声【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A:静止的石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并非没受力;而且受力与否和发声无直接关联,发声关键看是否振动;故A错误。B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静止的石块没振动,所以无法发声;该选项符合声音产生的原理;故B正确。C :石块本身能发声,比如敲击石块时,石块振动就会发声,只是静止时没振动才不发声;故C错误。故答案为:B。23.(2024四上·蠡县期中)如图,实验中肥皂膜模拟的是人耳的( )部位。A.耳郭 B.耳道 C.鼓膜【答案】C【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A: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就像一个“声音收集器”,把周围的声音聚拢过来 。而肥皂膜是在中间振动传递声音,和耳郭收集声音的功能不一样;故A错误。B :耳道主要是传递声音的通道,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 。肥皂膜不是起到传递声音通道的作用,所以不是模拟耳道;故B错误。C :鼓膜是位于耳道深处的一层薄膜,当声音传来时,鼓膜会振动,从而把声音信号继续向里传递 。实验中,肥皂膜就像鼓膜一样,当有声音传来(比如喇叭发出声音 ),肥皂膜会振动,所以模拟的是人耳的鼓膜部位;故C正确。故答案为:C。24.(2024四上·蠡县期中)下列做法中,不能减小噪音污染的是( )。A.机动车安装消声器。B.高速公路安装隔音板。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答案】C【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A:机动车安装消声器,能对机动车产生的噪声在源头进行削弱,减少噪声向外传播,可有效减小噪音污染;故A正确。B :高速公路安装隔音板,能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阻挡、反射噪声,降低传入周围环境的噪声强度,起到减小噪音污染的作用;故B正确。C :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主要作用是维护环境卫生、减少垃圾带来的异味等问题,和减小噪音污染没有直接关联,无法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故C错误。故答案为:C。25.(2024四上·蠡县期中)下列条件中,不属于让小灯泡亮起来的必须条件的是( )。A.电路连接成闭合回路B.必须要有开关C.要有提供电能的电源【答案】B【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A:要让小灯泡亮起来,电流得能在电路里流动,电路得是闭合回路,这样才能形成电流通路,让灯泡发光;所以电路连接成闭合回路是必须条件;故A正确。B :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没有开关时,只要把电路直接连接成闭合回路(比如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灯泡 ),电流能通过,灯泡也能亮。所以不是必须要有开关才能让小灯泡亮;故B错误。C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有了电源,电路里才有电流,灯泡才能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发光;所以要有提供电能的电源是必须条件;故C正确。故答案为:B。26.(2024四上·蠡县期中)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越大,说明它的能量越大。猜一猜小车能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验证。(1)实验一:保持每次小车的起始高度和木块的位置不变,每次在小车上增加3个砝码,测量并记录每次木块移动距离。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运动小车的能量与 有关,速度相同时, 越大, 越大。(2)实验二:固定实验中钩码个数和木块的位置不变,每次改变小车的速度,测量并记录每次木块移动距离。通过实验二的研究我们发现:运动小车的能量与 有关,质量相同时 越大, 越大。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高空抛物,物体下落时高度越 ,能量越大,造成的危害也会越大。【答案】质量;小车质量;能量;速度;小车速度;能量;高【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1)实验一控制小车起始高度(保证速度相同 )和木块位置不变,增加砝码改变小车质量。小车质量越大,木块移动距离越远,说明对木块做功越多、能量越大 。所以得出运动小车能量与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小车质量越大,能量越大。(2)实验二固定小车质量和木块位置,改变起始高度(改变速度 )。小车速度越大,木块移动越远,表明能量越大 。由此可知运动小车能量与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能量越大;联系高空抛物,物体下落高度越高,速度越大(质量不变 ),能量越大、危害越大,故高度越高能量越大。27.(2024四上·蠡县期中)三年级(1)班的两个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做了敲鼓实验,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据此完成练习。实验次数 敲击力度 小球跳起的高度 听到的声音强弱第一次 轻轻敲 5厘米 弱第二次 稍用力敲 8厘米 中第三次 大力敲 12厘米 强(1)根据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敲击力度越大,振动幅度会越 (填“大”或“小”),小球跳起的高度会越 (填“高”或“低”),同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越 (填“强”或“弱”)。(2)最终,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 。【答案】大;高;强;幅度【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1)从实验记录看,轻轻敲(敲击力度小 )时,鼓振动幅度小,小球跳起5厘米,声音弱;稍用力敲,振动幅度变大,小球跳起8厘米,声音中;大力敲,振动幅度更大,小球跳起12厘米,声音强 。所以敲击力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小球跳起高度越高,听到的声音越强。(2)实验中,敲击力度不同(本质是让鼓的振动幅度不同 ),声音强弱不同。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所以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28.(2024四上·蠡县期中)请按照下面的要求让多盏灯亮起来。(1)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2)每盏灯都有单独的开关【答案】(1)(2)【知识点】设计、安装照明电路【解析】【分析】(1)要实现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需将两盏灯与开关、电源串联或并联(小学阶段简单理解为形成一条或两条通路,开关在干路 )。实际操作是:用导线把电源正极连到开关一端,开关另一端分出两条导线,分别连接两盏灯的一个接线柱,两盏灯的另一个接线柱再用导线连回电源负极 。这样电流从电源流出,经开关后能同时通过两盏灯,一个开关就能控制两盏灯亮灭,因为开关在干路,控制整个电路通断 。(2)每盏灯要有单独开关,需将两盏灯分别与各自开关、电源组成通路(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 )。具体连接:电源正极引出导线,分别连接到两个开关一端,每个开关另一端连接对应灯的一个接线柱,两盏灯的另一个接线柱都连回电源负极 。这样每个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的灯,实现每盏灯单独开关控制,因为支路开关只影响本支路电流通断 。1 / 1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4四上·蠡县期中)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 的,相对于地面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2.(2024四上·蠡县期中)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可以在气体、 和 中传播。3.(2024四上·蠡县期中)小灯泡、金属导线和电池连接形成 回路时,灯丝中有 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4.(2024四上·蠡县期中)从定州东站乘火车到北京西站,G658用时1小时10分钟,G522用时1小时1分钟,G6736用时1小时22分钟,这三列火车速度最慢的是 ,速度最快的是 。5.(2024四上·蠡县期中)关于声音的传播,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6.(2024四上·蠡县期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7.(2024四上·蠡县期中)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8.(2024四上·蠡县期中)我比小华先到学校,说明我的速度快。( )9.(2024四上·蠡县期中)力只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不能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 )10.(2024四上·蠡县期中)疾速下落的物体具有很大的能量,因此,我们不要高空抛物。 ( )11.(2024四上·蠡县期中)物体振动越快,产生的音调越高。( )12.(2024四上·蠡县期中)如果没有空气,钟声可以传播的更远。( )13.(2024四上·蠡县期中)我们听到声音主要是依靠耳,不需要大脑的参与。( )14.(2024四上·蠡县期中)噪声只会影响人的工作,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15.(2024四上·蠡县期中)灯丝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灯泡才可能发光。( )16.(2024四上·蠡县期中)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它的运动方式属于(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无法确定17.(2024四上·蠡县期中)“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 )。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B.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少C.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少18.(2024四上·蠡县期中)下列关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运动物体的能量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B.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C.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有关,跟速度无关19.(2024四上·蠡县期中)如图,小兰坐在校车里,她看到路边的建筑物在往后退,则她选取的参照物是( )。A.路边的树木 B.路边的建筑物 C.校车20.(2024四上·蠡县期中)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假如没有摩擦力人可以跑得更快B.人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容易摔跤,是因为摩擦力太小了C.物体运动得越快,受到的摩擦力越大21.(2024四上·蠡县期中)使小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力是( )。A.浮力 B.压力 C.地球引力22.(2024四上·蠡县期中)静止的石块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石块( )。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没有振动 C.不能发声23.(2024四上·蠡县期中)如图,实验中肥皂膜模拟的是人耳的( )部位。A.耳郭 B.耳道 C.鼓膜24.(2024四上·蠡县期中)下列做法中,不能减小噪音污染的是( )。A.机动车安装消声器。B.高速公路安装隔音板。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25.(2024四上·蠡县期中)下列条件中,不属于让小灯泡亮起来的必须条件的是( )。A.电路连接成闭合回路B.必须要有开关C.要有提供电能的电源26.(2024四上·蠡县期中)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越大,说明它的能量越大。猜一猜小车能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验证。(1)实验一:保持每次小车的起始高度和木块的位置不变,每次在小车上增加3个砝码,测量并记录每次木块移动距离。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运动小车的能量与 有关,速度相同时, 越大, 越大。(2)实验二:固定实验中钩码个数和木块的位置不变,每次改变小车的速度,测量并记录每次木块移动距离。通过实验二的研究我们发现:运动小车的能量与 有关,质量相同时 越大, 越大。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高空抛物,物体下落时高度越 ,能量越大,造成的危害也会越大。27.(2024四上·蠡县期中)三年级(1)班的两个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做了敲鼓实验,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据此完成练习。实验次数 敲击力度 小球跳起的高度 听到的声音强弱第一次 轻轻敲 5厘米 弱第二次 稍用力敲 8厘米 中第三次 大力敲 12厘米 强(1)根据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敲击力度越大,振动幅度会越 (填“大”或“小”),小球跳起的高度会越 (填“高”或“低”),同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越 (填“强”或“弱”)。(2)最终,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 。28.(2024四上·蠡县期中)请按照下面的要求让多盏灯亮起来。(1)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2)每盏灯都有单独的开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静止;运动【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得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对于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时,乘客和汽车的位置始终没改变,所以乘客相对于汽车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汽车在行驶,乘客随着汽车一起,和地面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乘客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这就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结果也不同,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答案】振动;液体;固体【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3.【答案】闭合;电流【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要让小灯泡发光,需要形成完整的电路。当小灯泡、金属导线和电池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时,电流才能顺利通过。而灯丝中有电流通过的时候,小灯泡就会发光。所以第1空是闭合,第2空是电流。4.【答案】G6736;G522【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当路程一样的时候(这里都是从定州东站到北京西站,路程相同 ),谁用的时间越长,速度就越慢;谁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G658用时1小时10分钟,G522用时1小时1分钟,G6736用时1小时22分钟 。比较时间,1小时1分钟是最短的,这是G522用的时间,所以G522速度最快;1小时22分钟是最长的,这是G6736用的时间,所以G6736速度最慢 。5.【答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那不同介质(像空气、水、钢铁这些不同的物质 )对声音传播速度有什么影响?比如,在空气中声音传播得慢,在水里会不会快一些,在钢铁里是不是更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是介质的密度?还是别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研究这个问题,能让我们更清楚声音传播的特点,也能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环境里,我们听到声音的快慢、强弱会不一样,就像在水里听声音和在空气中听声音感觉不同,通过研究这个问题就能找到原因。6.【答案】正确【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物体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运动;物体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静止。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题干正确。7.【答案】正确【知识点】曲线运动【解析】【分析】曲线运动就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一方面会因为受到重力,不断向地面下落;另一方面还会有向前的运动趋势。这样看来,铅球的运动轨迹就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所以铅球离开手后的运动符合曲线运动的特点,这个说法是正确的。8.【答案】错误【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 速度的计算是路程除以时间 。虽然你比小华先到学校,也就是你的时间比小华短,但是不知道你们俩走的路程是不是一样长。要是你家离学校特别近,小华家离学校远,那你先到,不能说明你速度就比小华快。只有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才快。所以“我比小华先到学校,说明我的速度快”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9.【答案】错误【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解析】【分析】 力的作用不只是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还能改变运动物体的状态 。比如运动的小车,我们给它一个阻力(像用手挡住 ),小车就会慢慢停下来,这就是力让运动的物体静止了。还有踢出去的足球,因为受到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会逐渐停下,也是力使运动物体静止的例子。所以力既能让静止物体运动,也能让运动物体静止,题目说法错误 。10.【答案】正确【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 疾速下落的物体,因为运动且有一定高度等,会具有能量,像动能(运动具有的能量 )和重力势能转化来的能量 。高空抛物时,物体从高处落下,速度会越来越快,能量也越来越大。比如一个小小的鸡蛋,从高空落下,到达地面时能量很大,能把地面的东西砸坏,要是砸到人,会让人受伤。所以因为疾速下落物体能量大,高空抛物很危险,不能这么做,题目说法正确 。11.【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音调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在 1 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振动越快,频率就越高。比如弹吉他时,弦绷得越紧,振动就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弦松一些,振动慢,音调就低 。所以当物体振动越快,产生声音的频率高,对应的音调也就越高,这个说法是正确的。12.【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像空气、水、固体都能传声,而真空(没有空气的环境 )不能传声 。钟声传播依靠空气这种介质,要是没有空气,钟声就缺少传播的途径。所以没有空气时,钟声不能传播得更远,反而传不出去或者传播范围受限,题目说法错误 。13.【答案】错误【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 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这样的:耳朵的耳郭收集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通过听小骨等传递到内耳,转化为神经信号。但这些信号还需要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对信号进行处理、识别,我们才真正 “听到” 并理解声音是什么内容 。要是没有大脑参与,就算耳朵接收到声音信号,也没法识别出声音的意义,比如说话声、音乐声等。所以听到声音不仅依靠耳,还必须有大脑参与,题目说法错误 。14.【答案】错误【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 噪声不只是影响工作,长期处于噪声环境里,会伤害我们的耳朵,比如让听力下降,耳朵经常嗡嗡响(耳鸣 )。而且噪声还会让人心情烦躁、睡不着觉,压力变大,时间久了,对身体的其他部位,像心脏等也可能有不好的影响,会增加生病的可能。所以噪声不只是影响工作,对人体有很多危害,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正确【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 小灯泡发光是因为电流通过灯丝时,电能转化为了光能和热能 。要是灯丝中没有电流,就没办法实现这种能量转化,小灯泡就不会亮。只有当电流通过灯丝,让灯丝发热、发光,小灯泡才能亮起来,所以 “灯丝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灯泡才可能发光”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16.【答案】B【知识点】曲线运动【解析】【分析】A: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后,要进入太空轨道,其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地球引力、火箭推力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运动轨迹不是笔直的直线,所以不属于直线运动;故A错误。B:曲线运动是指物体的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会逐渐改变运动方向,沿着曲线轨迹飞行进入预定轨道,符合曲线运动的特点;故B正确。C:根据前面对飞船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式的分析,能够明确判断其为曲线运动,并非无法确定;故C错误。故答案为:B。17.【答案】C【知识点】速度【解析】【分析】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快慢不能仅通过路程判断。比如骑车的人行驶1千米,步行的人行驶2千米,虽然步行路程长,但步行速度不一定慢,因为没说时间。所以仅说“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不能体现速度快;故A错误。B :同理,速度快慢也不能只看时间。比如骑车的人用2小时,步行的人用1小时,骑车时间长,但骑车速度不一定慢,因为没说路程。所以“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少”,不能说明速度快;故B错误。C :当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根据速度的含义,谁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就快。骑车速度比步行快,就是指相同路程下,骑车人花费的时间更少;故C正确。故答案为:C。18.【答案】C【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A: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像快速运动的汽车,撞到人会使人受伤,所以有些运动物体的能量确实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故A正确。B :运动物体的能量(动能)和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就越大,比如一辆重型卡车快速行驶,比一辆小汽车慢速行驶时的能量大;所以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故B正确。C :由前面对B选项的分析可知,运动物体能量(动能 )既跟质量有关,也跟速度有关,并非跟速度无关;故C错误。故答案为:C。19.【答案】C【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A:如果选取路边的树木作为参照物,路边的建筑物相对于树木位置是固定的,不会出现往后退的情况;所以小兰看到建筑物后退,参照物不是路边的树木;故A错误。B :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这里研究的是路边建筑物的运动情况,不能选路边的建筑物作为参照物;故B错误。C :小兰坐在校车里,以校车为参照物时,校车在向前运动,路边的建筑物相对于校车的位置就不断向后变化,所以会看到建筑物往后退;故C正确。故答案为:C。20.【答案】B【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A:人跑步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能给人向前的动力 。要是没有摩擦力,人没法获得向前的推力,根本跑不起来,更不会跑得更快;故A错误。B :人在结冰路面行走易摔跤,是因为冰面光滑,鞋底与冰面间摩擦力小,脚易滑动,身体难以保持平衡;所以该选项符合摩擦力小导致行走不稳的实际情况;故B正确。C :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比如在水平桌面推木块,不管推得快还是慢,只要压力和桌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就不变;故C错误。故答案为:B。21.【答案】A【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小船在水中能漂浮,受到了浮力的作用。22.【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A:静止的石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并非没受力;而且受力与否和发声无直接关联,发声关键看是否振动;故A错误。B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静止的石块没振动,所以无法发声;该选项符合声音产生的原理;故B正确。C :石块本身能发声,比如敲击石块时,石块振动就会发声,只是静止时没振动才不发声;故C错误。故答案为:B。23.【答案】C【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A: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就像一个“声音收集器”,把周围的声音聚拢过来 。而肥皂膜是在中间振动传递声音,和耳郭收集声音的功能不一样;故A错误。B :耳道主要是传递声音的通道,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 。肥皂膜不是起到传递声音通道的作用,所以不是模拟耳道;故B错误。C :鼓膜是位于耳道深处的一层薄膜,当声音传来时,鼓膜会振动,从而把声音信号继续向里传递 。实验中,肥皂膜就像鼓膜一样,当有声音传来(比如喇叭发出声音 ),肥皂膜会振动,所以模拟的是人耳的鼓膜部位;故C正确。故答案为:C。24.【答案】C【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A:机动车安装消声器,能对机动车产生的噪声在源头进行削弱,减少噪声向外传播,可有效减小噪音污染;故A正确。B :高速公路安装隔音板,能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阻挡、反射噪声,降低传入周围环境的噪声强度,起到减小噪音污染的作用;故B正确。C :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主要作用是维护环境卫生、减少垃圾带来的异味等问题,和减小噪音污染没有直接关联,无法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故C错误。故答案为:C。25.【答案】B【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A:要让小灯泡亮起来,电流得能在电路里流动,电路得是闭合回路,这样才能形成电流通路,让灯泡发光;所以电路连接成闭合回路是必须条件;故A正确。B :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没有开关时,只要把电路直接连接成闭合回路(比如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灯泡 ),电流能通过,灯泡也能亮。所以不是必须要有开关才能让小灯泡亮;故B错误。C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有了电源,电路里才有电流,灯泡才能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发光;所以要有提供电能的电源是必须条件;故C正确。故答案为:B。26.【答案】质量;小车质量;能量;速度;小车速度;能量;高【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1)实验一控制小车起始高度(保证速度相同 )和木块位置不变,增加砝码改变小车质量。小车质量越大,木块移动距离越远,说明对木块做功越多、能量越大 。所以得出运动小车能量与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小车质量越大,能量越大。(2)实验二固定小车质量和木块位置,改变起始高度(改变速度 )。小车速度越大,木块移动越远,表明能量越大 。由此可知运动小车能量与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能量越大;联系高空抛物,物体下落高度越高,速度越大(质量不变 ),能量越大、危害越大,故高度越高能量越大。27.【答案】大;高;强;幅度【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1)从实验记录看,轻轻敲(敲击力度小 )时,鼓振动幅度小,小球跳起5厘米,声音弱;稍用力敲,振动幅度变大,小球跳起8厘米,声音中;大力敲,振动幅度更大,小球跳起12厘米,声音强 。所以敲击力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小球跳起高度越高,听到的声音越强。(2)实验中,敲击力度不同(本质是让鼓的振动幅度不同 ),声音强弱不同。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所以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28.【答案】(1)(2)【知识点】设计、安装照明电路【解析】【分析】(1)要实现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需将两盏灯与开关、电源串联或并联(小学阶段简单理解为形成一条或两条通路,开关在干路 )。实际操作是:用导线把电源正极连到开关一端,开关另一端分出两条导线,分别连接两盏灯的一个接线柱,两盏灯的另一个接线柱再用导线连回电源负极 。这样电流从电源流出,经开关后能同时通过两盏灯,一个开关就能控制两盏灯亮灭,因为开关在干路,控制整个电路通断 。(2)每盏灯要有单独开关,需将两盏灯分别与各自开关、电源组成通路(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 )。具体连接:电源正极引出导线,分别连接到两个开关一端,每个开关另一端连接对应灯的一个接线柱,两盏灯的另一个接线柱都连回电源负极 。这样每个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的灯,实现每盏灯单独开关控制,因为支路开关只影响本支路电流通断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