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三上·怀安期末)用直尺测量(  )最合适。
A.手掌的宽 B.腰围 C.大树的高
【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直尺的适用测量对象,要根据不同物体的测量需求和直尺特点来分析。
A:手掌的宽长度较短,直尺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其宽度,能直接贴合手掌边缘进行测量,所以A正确;
B:腰围是围绕腰部的长度,需要用软尺(如皮尺 )来测量,直尺是硬的,无法弯曲围绕腰部,不能准确测量腰围,所以B错误;
C:大树的高很高,直尺长度有限,无法直接测量大树的高度,测量大树高度通常需要用测高仪等工具,所以C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5三上·怀安期末)10毫升=(  )。
A.1立方厘米 B.1升 C.10立方厘米
【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换算,依据毫升和立方厘米的等量关系来分析。
A:因为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那么10毫升应该是10立方厘米,不是1立方厘米,所以A错误;
B:1升等于1000毫升,10毫升远小于1升,所以B错误;
C:根据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1毫升对应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10毫升换算成立方厘米就是10×1 = 10立方厘米,C正确;
故答案为:C。
3.(2025三上·怀安期末)下面用塑料瓶制作小水钟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塑料瓶从中间分开,分为上、下两部分
B.在瓶底中间扎—小孔
C.将带有瓶盖的部分倒插入瓶底的下半部分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制作小水钟的正确方法。
A:将塑料瓶从中间分开,上半部分可用来装水,下半部分承接水流,是制作水钟合理的步骤,所以A正确;
B:制作小水钟时,应在瓶盖上扎小孔,而不是瓶底。若在瓶底扎孔,当把带有瓶盖部分倒插入下半部分时,瓶底的孔位置不利于控制水流稳定计时,无法正常实现水钟功能,所以B错误;
C:把带有瓶盖的部分倒插入瓶底的下半部分,能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空间,让水流稳定流下,是制作水钟的合理操作,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B。
4.(2025三上·怀安期末)塑料杯由(  )制成。
A.石油 B.木头 C.棉花
【答案】A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塑料杯的制作原料,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用途及塑料的来源。
A: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通常是由石油炼制过程中的一些副产品,经过化学加工制成的。所以塑料杯可以由石油为原料制成,A正确;
B:木头可以制作木制品,如木碗、木桌等,但木头的成分和性质无法直接制成塑料杯,B错误;
C:棉花主要用于制作棉纺织品等,其成分和加工方式不能制成塑料杯,C错误;
故答案为:A。
5.(2025三上·怀安期末)夏季,奶奶爱穿棉、麻做成的衣物,因为这些材料制成的衣物具有(  )的特点。
A.保温 B.吸汗 C.不透气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棉、麻材料的特性。
A:保温是像羽绒服等冬季衣物材料的特点,夏季需要散热,棉、麻衣物不是用来保温的,A错误;
B:棉和麻的纤维结构疏松,有较好的吸水性,夏季容易出汗,穿棉、麻衣物能吸收汗水,让人感觉舒适,B正确;
C:棉、麻材料透气性好,不是不透气,不透气的材料夏季穿会很闷热,C错误;
故答案为:B。
6.(2025三上·怀安期末)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烧杯中的水在减少,这是因为(  )。
A.水结冰了 B.水蒸气变成水了 C.水变成水蒸气了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沸腾时的物态变化。
A:水结冰是液态变固态,需要温度降低到0℃及以下,而水沸腾是在100℃(标准大气压下 ),温度条件不符,不会结冰,A错误;
B:水蒸气变成水是凝结现象,会使水增加而不是减少,与水沸腾时水减少的现象矛盾,B错误;
C:水沸腾时,水会发生汽化现象,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以气泡形式冒出,导致烧杯中的水减少,C正确;
故答案为:C。
7.(2025三上·怀安期末)聪聪在开水中倒入少量爆炸盐,一分钟后,她发现爆炸盐没有完全溶解。她可以采取(  )的方法使爆炸盐尽快溶解。
A.加入少量凉水 B.用工具搅拌 C.倒出少量水
【答案】B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加快溶解的方法。
A:加入凉水会降低开水的温度,而温度降低一般会减慢溶解速度,不能使爆炸盐尽快溶解,A错误;
B:用工具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因为搅拌能让爆炸盐与水更充分接触,促进溶解过程,B正确;
C:倒出少量水,会使水的量减少,不能增加爆炸盐与水的接触,反而可能因溶剂减少影响溶解,不能让爆炸盐尽快溶解,C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5三上·怀安期末)把下面三种物质分别放在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水中,(  )的溶解能力最弱。
A.白砂糖 B.食用盐 C.小苏打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通过常见的溶解量数据对比来分析。我们以20℃、100毫升水为例(小学科学中常用此条件 ),依据对常见物质溶解特性的了解来分析:
A:在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204克白砂糖 。这表明白砂糖在水中可溶解的量较多,溶解能力较强,所以A不符合“溶解能力最弱”;
B: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用盐 。其溶解量比小苏打多,说明食用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B不符合;
C:20℃时,100毫升水大约只能溶解10克小苏打 。对比可知,相同条件下,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量最少,溶解能力最弱,C符合;
故答案为:C。
9.(2025三上·怀安期末)下面(  )没有利用浮力。
A.拉长的皮筋 B.在水中游动的鱼儿 C.热气球
【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A:拉长的皮筋,利用的是皮筋的弹性(弹力 ),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和浮力没有关系,A正确;
B:在水中游动的鱼儿,鱼的身体密度与水接近,鱼鳔等结构可调节自身所受浮力,利用浮力在水中实现上浮、下沉、悬浮等,B错误;
C:热气球内部空气比冷空气轻,冷热空气循环流动,从而使得热气球升空,利用了浮力,C错误;
故答案为:A。
10.(2025三上·怀安期末)如下图,向装入水的塑料瓶中充气,瓶子会(  )。
A.向下飞 B.向上飞 C.体积变小
【答案】B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当向装入水的塑料瓶中充气时,瓶内的空气增多,会把水从瓶子里挤出去。水被挤出后,瓶子整体的重量就减轻了。而空气是有浮力的,当瓶子变轻,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时,瓶子就会向上飞。所以应该选择B选项。
故答案为:B。
11.(2025三上·怀安期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而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摄氏度(℃)作为衡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比如测量气温、水温、体温等,都会用摄氏度来表示数值大小,所以“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这一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12.(2025三上·怀安期末)我们对冷热的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从科学角度来看,我们对冷热的感觉是通过皮肤中的神经末梢感知的,但这种感知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先将手放在热水里,再放到温水里,会觉得温水凉;先放在冷水里,再放到温水里,又会觉得温水热 。这说明我们自身对冷热的主观感觉,不能精准反映实际温度,会出现偏差,所以“我们对冷热的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这一说法正确,答案为正确。
13.(2025三上·怀安期末)塑料积木利用了塑料透气性好的性能。(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塑料的特性有很多,比如可塑性强、耐用、不易生锈等 。而塑料的透气性是比较差的,制作塑料积木主要利用的是塑料质地较硬、有一定强度、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和透气性好毫无关系,所以“塑料积木利用了塑料透气性好的性能”这一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14.(2025三上·怀安期末)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像木材、石料等 。而陶瓷是用黏土等天然原料,经过人为的加工(比如成型、烧制等工艺 )制造出来的,不是直接取自大自然,所以陶瓷属于人造材料,“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这一说法正确,答案为正确。
15.(2025三上·怀安期末)固体都有颜色,而气体、液体都没有颜色。(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固体并非都有颜色,比如透明的玻璃是固体,它没有特定的色彩(除了因杂质等特殊情况 );气体和液体也有有颜色的情况,像液态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气态的二氧化氮是红棕色 。所以“固体都有颜色,而气体、液体都没有颜色”这种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16.(2025三上·怀安期末)水蒸气受热可以变成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态变化有明确的规律:水蒸气是气态,当它遇冷时,气态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从而凝结变成液态的水,这个过程叫凝结 。而受热时,水蒸气会继续保持气态,不会变成水。所以“水蒸气受热可以变成水”的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17.(2025三上·怀安期末)夏季拉电线时,应把电线拉紧一些,这样更安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夏季温度高,电线会因受热而膨胀变长。若夏季把电线拉紧,到了冬季温度降低,电线遇冷收缩,就可能因为收缩时受到过大拉力,出现断裂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夏季拉电线不应拉紧,应适当松一些,“夏季拉电线时,应把电线拉紧一些,这样更安全”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18.(2025三上·怀安期末)下图的装置是过滤装置。(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装置的组成通常有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和铁架台 。图中的装置包含漏斗、烧杯、铁架台,符合过滤装置的基本构造,可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所以“下图的装置是过滤装置”这一说法正确,答案为正确。
19.(2025三上·怀安期末)弹簧测力计是测量质量大小的常用工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是天平 。而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它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比如重力、拉力等 ),不是测量质量。所以“弹簧测力计是测量质量大小的常用工具”这一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20.(2025三上·怀安期末)水火箭的制作工艺是影响水火箭发射高度的一个因素。(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反冲力;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水火箭发射高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制作工艺是其中之一。若制作时箭体密封不好,会漏气,影响内部压力,使发射动力不足;箭体形状不规范,飞行时受空气阻力大,也飞不高 。所以制作工艺会改变水火箭发射的相关条件,进而影响发射高度,“水火箭的制作工艺是影响水火箭发射高度的一个因素”说法正确,答案为正确。
21.(2025三上·怀安期末)根据下图,把在跳绳比赛中用停表计量时间的方法补充完整。
先按   处,使停表的示数归零。再按下   处,停表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最后按下   处,停表停止计时。
【答案】①;②;②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停表有不同功能的按键。通常,① 处按键是复位键,能让停表示数归零,所以第一步先按①处使示数归零;② 处按键是启动 / 停止键,按下可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再次按下②处就能停止计时 。这样的操作符合停表计量跳绳比赛时间的规范流程,所以第1空填① ,第2空和第3空填② 。
22.(2025三上·怀安期末)1分钟能完成哪些事情?分一分。
①喝半杯水 ②看一部电影 ③洗脸 ④睡一觉
⑤跑步400米 ⑥上一节课 ⑦跳绳40个 ⑧念一首古诗
1分钟能完成的事情:   。
1分钟不能完成的事情:   。
【答案】①③⑦⑧;②④⑤⑥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从对时间感知和生活实践角度看:
1分钟能完成的事:①喝半杯水:动作简单,1分钟足够完成;③洗脸:简单的洗脸流程,1分钟可完成基础清洁;⑦跳绳40个:跳绳速度正常的话,1分钟能达到;⑧念一首古诗:古诗篇幅一般不长,1分钟可诵读完成。所以①③⑦⑧是1分钟能完成的事。
1分钟不能完成的事:②看一部电影:电影时长通常从几十分钟到一两个小时,1分钟远远不够;④睡一觉:正常睡觉需要较长时间,1分钟无法完成;⑤跑步400米:一般跑步速度下,跑400米需要的时间超1分钟;⑥上一节课:课程通常40分钟或45分钟,1分钟不能完成。所以②④⑤⑥是1分钟不能完成的事 。
23.(2025三上·怀安期末)看图连一连,人们是通过哪些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
【答案】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将物质研磨成细小颗粒 :左侧装置有酒精灯加热,对应“加热”,因为加热能使水分子运动加快,促进溶解;中间是用工具搅拌,对应“搅拌”,搅拌可让溶质与溶剂更充分接触,加快溶解;右侧是研磨工具,对应“将物质研磨成细小颗粒”,把物质磨细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加快溶解。
24.(2025三上·怀安期末)读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1)根据材料判断对错。
①塑料不易降解。   
②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所以我们应不再生产塑料制品。   
(2)“以塑代钢”是因为塑料的(  )提高了。
A.强度 B.透明性 C.阻燃性
(3)下面(  )不属于塑料的优点。
A.绝缘性好 B.导热性好 C.成型性好
(4)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再生产成衣服的过程是(  )。
A.高温熔化—制成纤维—切成碎片—制成纺织品
B.切成碎片—制成纤维—高温熔化—制成纺织品
C.切成碎片—高温熔化—制成纤维—制成纺织品
(5)从生活实际出发,我们能做哪些减少白色污染的事情?(至少写出两点)
【答案】(1)√;×
(2)A
(3)B
(4)C
(5)不用或少用塑料制品,可用纸袋、布袋;减少丢弃,做好垃圾的分类和回收。
【知识点】塑料
【解析】【分析】(1)①判断:材料中明确提到“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说明塑料不易降解,所以“塑料不易降解”说法正确(√)。
②判断:虽然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但塑料制品在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用途,比如方便储存物品等,不能因白色污染就不再生产,而是要合理使用、做好回收等,所以“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所以我们应不再生产塑料制品”说法错误(×)。
(2)“以塑代钢”是指用塑料代替钢材,这是因为塑料的强度提高了,能在一些场景下承受相应外力,达到替代钢材的效果;而透明性、阻燃性与“以塑代钢”关联小,所以选A(强度)。
(3)塑料具有绝缘性好(可用于做电线外皮)、成型性好(能制成各种形状制品)的优点;而塑料导热性差,不是导热性好,所以导热性好不属于塑料优点,选B。
(4)废旧塑料回收再生成衣服,流程是先把废旧塑料切成碎片,便于处理;然后高温熔化,使其变成可加工的状态;接着制成纤维,最后用纤维制成纺织品(衣服),所以选C。
(5)从生活实际看,减少白色污染可从源头减少使用和做好回收等方面入手。“不用或少用塑料制品,可用纸袋、布袋”,能减少塑料垃圾产生;“减少丢弃,做好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可让废旧塑料被合理处理再利用,从而降低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小学科学倡导的环保实践理念。
(1)根据材料中“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可知,塑料不易降解,说法①正确。虽然塑料确实会带来白色污染问题,但塑料制品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便利性。我们不能因为环境问题就完全停止生产塑料制品,而应该通过改进生产、使用和回收方式来减少白色污染。说法②错误。
(2)“以塑代钢”主要是因为塑料的强度不断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钢材用于一些对强度有要求的领域。故选A。
(3)塑料的优点有绝缘性好、成型性好等,而塑料的导热性并不好,通常是热的不良导体。故选B。
(4)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一般流程是:首先将废旧塑料切成碎片,然后高温熔化,再制成纤维,最后织成纺织品。故选C。
(5)我们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出门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尽量不使用塑料袋;外出就餐时,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可自带餐具;做好垃圾分类,将塑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投放,便于回收处理,提高塑料的回收率;还可以宣传环保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倡导共同减少塑料的使用。
25.(2025三上·怀安期末)土豆在水中的沉浮。
(1)将土豆放入水中,土豆会   。
(2)用小刀将土豆切成正方体小块,土豆块在水中会   。
(3)将土豆中间部分挖掉,做成—条小船的样子,放入水中会   。
【答案】(1)下沉
(2)下沉
(3)上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取决于物体和同体积水的重量比较。土豆比水重,当把完整土豆放入水中时,土豆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所以土豆会下沉,故第1空填“下沉” 。
(2)把土豆切成正方体小块,只是改变了土豆的形状和大小,其重量没有变,依然比水重。所以土豆块在水中还是会下沉,第1空填“下沉” 。
(3)将土豆做成小船样子,相当于增大了土豆排开的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小学科学中可简单理解为物体排开的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此时土豆受到的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土豆自身重力时,土豆就会浮起来,所以放入水中会上浮,第1空填“上浮” 。
(1)将土豆放入水中,由于土豆的密度通常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土豆会下沉到水底。
(2)土豆在水中下沉,用小刀将土豆切成各种形状的小块,放入水中还是会下沉的,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3)如果将土豆中间部分挖掉,做成一条小船的样子放入水中,土豆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土豆的重力,土豆会上浮。
26.(2025三上·怀安期末)探究空气的性质。
(1)空烧杯、篮球、   、泡沫板、绳、香。
实验过程及现象:
(2)用眼睛观察空烧杯里的空气,并用鼻子闻气味,我们可以知道空气是一种   的气体。
(3)先用电子秤称量充满空气篮球的质量为①,然后给篮球放掉—部分空气再称量为②,通过比较得到①   ②,我们可以知道空气   质量。
(4)将—块泡沫板剪成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中间穿上绳方便拉动。在烧杯底部点燃一炷香,放入泡沫板,可以观察到烟雾   烧杯下面的空间,然后向上拉动泡沫板,可以观察到烟雾   烧杯下面的空间。通过这两个现象我们知道空气   (“能”或“不能”)流动,   (“能”或“不能”)充满整个空间。
(5)实验拓展:空气   (“有”或“没有”)确定的形状。
【答案】电子秤;无色无味;大于;有;充满;充满;能;能;没有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在探究空气性质的实验里,要称量篮球充气和放气后的质量,需要用到测量质量的工具,电子秤可满足需求,所以第1空填“电子秤” 。
(2)用眼睛看空烧杯里的空气,看不到颜色;用鼻子闻,闻不到气味,由此可知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第2空填“无色无味” 。
(3)充满空气的篮球质量为①,放掉一部分空气后质量为②,因为空气有质量,放掉空气后篮球总质量减小,所以①大于②,这一对比说明空气有质量,故第3空填“大于”,第4空填“有” 。
(4)在烧杯底部点燃线香,放入泡沫板,由于空气能流动,烟雾会充满烧杯下面空间;向上拉动泡沫板,空气又会填充,烟雾仍充满该空间。这两个现象表明空气能流动,也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第5空填“充满”,第6空填“充满”,第7空填“能”,第8空填“能” 。
(5)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它会填充所在的容器等空间,随容器形状改变而改变,所以空气没有确定的形状,第9空填“没有” 。
1 / 1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三上·怀安期末)用直尺测量(  )最合适。
A.手掌的宽 B.腰围 C.大树的高
2.(2025三上·怀安期末)10毫升=(  )。
A.1立方厘米 B.1升 C.10立方厘米
3.(2025三上·怀安期末)下面用塑料瓶制作小水钟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塑料瓶从中间分开,分为上、下两部分
B.在瓶底中间扎—小孔
C.将带有瓶盖的部分倒插入瓶底的下半部分
4.(2025三上·怀安期末)塑料杯由(  )制成。
A.石油 B.木头 C.棉花
5.(2025三上·怀安期末)夏季,奶奶爱穿棉、麻做成的衣物,因为这些材料制成的衣物具有(  )的特点。
A.保温 B.吸汗 C.不透气
6.(2025三上·怀安期末)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烧杯中的水在减少,这是因为(  )。
A.水结冰了 B.水蒸气变成水了 C.水变成水蒸气了
7.(2025三上·怀安期末)聪聪在开水中倒入少量爆炸盐,一分钟后,她发现爆炸盐没有完全溶解。她可以采取(  )的方法使爆炸盐尽快溶解。
A.加入少量凉水 B.用工具搅拌 C.倒出少量水
8.(2025三上·怀安期末)把下面三种物质分别放在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水中,(  )的溶解能力最弱。
A.白砂糖 B.食用盐 C.小苏打
9.(2025三上·怀安期末)下面(  )没有利用浮力。
A.拉长的皮筋 B.在水中游动的鱼儿 C.热气球
10.(2025三上·怀安期末)如下图,向装入水的塑料瓶中充气,瓶子会(  )。
A.向下飞 B.向上飞 C.体积变小
11.(2025三上·怀安期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
12.(2025三上·怀安期末)我们对冷热的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  )
13.(2025三上·怀安期末)塑料积木利用了塑料透气性好的性能。(  )
14.(2025三上·怀安期末)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  )
15.(2025三上·怀安期末)固体都有颜色,而气体、液体都没有颜色。(  )
16.(2025三上·怀安期末)水蒸气受热可以变成水。(  )
17.(2025三上·怀安期末)夏季拉电线时,应把电线拉紧一些,这样更安全。(  )
18.(2025三上·怀安期末)下图的装置是过滤装置。(  )
19.(2025三上·怀安期末)弹簧测力计是测量质量大小的常用工具。(  )
20.(2025三上·怀安期末)水火箭的制作工艺是影响水火箭发射高度的一个因素。(  )
21.(2025三上·怀安期末)根据下图,把在跳绳比赛中用停表计量时间的方法补充完整。
先按   处,使停表的示数归零。再按下   处,停表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最后按下   处,停表停止计时。
22.(2025三上·怀安期末)1分钟能完成哪些事情?分一分。
①喝半杯水 ②看一部电影 ③洗脸 ④睡一觉
⑤跑步400米 ⑥上一节课 ⑦跳绳40个 ⑧念一首古诗
1分钟能完成的事情:   。
1分钟不能完成的事情:   。
23.(2025三上·怀安期末)看图连一连,人们是通过哪些方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
24.(2025三上·怀安期末)读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1)根据材料判断对错。
①塑料不易降解。   
②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所以我们应不再生产塑料制品。   
(2)“以塑代钢”是因为塑料的(  )提高了。
A.强度 B.透明性 C.阻燃性
(3)下面(  )不属于塑料的优点。
A.绝缘性好 B.导热性好 C.成型性好
(4)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再生产成衣服的过程是(  )。
A.高温熔化—制成纤维—切成碎片—制成纺织品
B.切成碎片—制成纤维—高温熔化—制成纺织品
C.切成碎片—高温熔化—制成纤维—制成纺织品
(5)从生活实际出发,我们能做哪些减少白色污染的事情?(至少写出两点)
25.(2025三上·怀安期末)土豆在水中的沉浮。
(1)将土豆放入水中,土豆会   。
(2)用小刀将土豆切成正方体小块,土豆块在水中会   。
(3)将土豆中间部分挖掉,做成—条小船的样子,放入水中会   。
26.(2025三上·怀安期末)探究空气的性质。
(1)空烧杯、篮球、   、泡沫板、绳、香。
实验过程及现象:
(2)用眼睛观察空烧杯里的空气,并用鼻子闻气味,我们可以知道空气是一种   的气体。
(3)先用电子秤称量充满空气篮球的质量为①,然后给篮球放掉—部分空气再称量为②,通过比较得到①   ②,我们可以知道空气   质量。
(4)将—块泡沫板剪成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中间穿上绳方便拉动。在烧杯底部点燃一炷香,放入泡沫板,可以观察到烟雾   烧杯下面的空间,然后向上拉动泡沫板,可以观察到烟雾   烧杯下面的空间。通过这两个现象我们知道空气   (“能”或“不能”)流动,   (“能”或“不能”)充满整个空间。
(5)实验拓展:空气   (“有”或“没有”)确定的形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直尺的适用测量对象,要根据不同物体的测量需求和直尺特点来分析。
A:手掌的宽长度较短,直尺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其宽度,能直接贴合手掌边缘进行测量,所以A正确;
B:腰围是围绕腰部的长度,需要用软尺(如皮尺 )来测量,直尺是硬的,无法弯曲围绕腰部,不能准确测量腰围,所以B错误;
C:大树的高很高,直尺长度有限,无法直接测量大树的高度,测量大树高度通常需要用测高仪等工具,所以C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换算,依据毫升和立方厘米的等量关系来分析。
A:因为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那么10毫升应该是10立方厘米,不是1立方厘米,所以A错误;
B:1升等于1000毫升,10毫升远小于1升,所以B错误;
C:根据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1毫升对应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10毫升换算成立方厘米就是10×1 = 10立方厘米,C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制作小水钟的正确方法。
A:将塑料瓶从中间分开,上半部分可用来装水,下半部分承接水流,是制作水钟合理的步骤,所以A正确;
B:制作小水钟时,应在瓶盖上扎小孔,而不是瓶底。若在瓶底扎孔,当把带有瓶盖部分倒插入下半部分时,瓶底的孔位置不利于控制水流稳定计时,无法正常实现水钟功能,所以B错误;
C:把带有瓶盖的部分倒插入瓶底的下半部分,能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空间,让水流稳定流下,是制作水钟的合理操作,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塑料杯的制作原料,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用途及塑料的来源。
A: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通常是由石油炼制过程中的一些副产品,经过化学加工制成的。所以塑料杯可以由石油为原料制成,A正确;
B:木头可以制作木制品,如木碗、木桌等,但木头的成分和性质无法直接制成塑料杯,B错误;
C:棉花主要用于制作棉纺织品等,其成分和加工方式不能制成塑料杯,C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棉、麻材料的特性。
A:保温是像羽绒服等冬季衣物材料的特点,夏季需要散热,棉、麻衣物不是用来保温的,A错误;
B:棉和麻的纤维结构疏松,有较好的吸水性,夏季容易出汗,穿棉、麻衣物能吸收汗水,让人感觉舒适,B正确;
C:棉、麻材料透气性好,不是不透气,不透气的材料夏季穿会很闷热,C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沸腾时的物态变化。
A:水结冰是液态变固态,需要温度降低到0℃及以下,而水沸腾是在100℃(标准大气压下 ),温度条件不符,不会结冰,A错误;
B:水蒸气变成水是凝结现象,会使水增加而不是减少,与水沸腾时水减少的现象矛盾,B错误;
C:水沸腾时,水会发生汽化现象,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以气泡形式冒出,导致烧杯中的水减少,C正确;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加快溶解的方法。
A:加入凉水会降低开水的温度,而温度降低一般会减慢溶解速度,不能使爆炸盐尽快溶解,A错误;
B:用工具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因为搅拌能让爆炸盐与水更充分接触,促进溶解过程,B正确;
C:倒出少量水,会使水的量减少,不能增加爆炸盐与水的接触,反而可能因溶剂减少影响溶解,不能让爆炸盐尽快溶解,C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通过常见的溶解量数据对比来分析。我们以20℃、100毫升水为例(小学科学中常用此条件 ),依据对常见物质溶解特性的了解来分析:
A:在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204克白砂糖 。这表明白砂糖在水中可溶解的量较多,溶解能力较强,所以A不符合“溶解能力最弱”;
B: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用盐 。其溶解量比小苏打多,说明食用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B不符合;
C:20℃时,100毫升水大约只能溶解10克小苏打 。对比可知,相同条件下,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量最少,溶解能力最弱,C符合;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A:拉长的皮筋,利用的是皮筋的弹性(弹力 ),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和浮力没有关系,A正确;
B:在水中游动的鱼儿,鱼的身体密度与水接近,鱼鳔等结构可调节自身所受浮力,利用浮力在水中实现上浮、下沉、悬浮等,B错误;
C:热气球内部空气比冷空气轻,冷热空气循环流动,从而使得热气球升空,利用了浮力,C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当向装入水的塑料瓶中充气时,瓶内的空气增多,会把水从瓶子里挤出去。水被挤出后,瓶子整体的重量就减轻了。而空气是有浮力的,当瓶子变轻,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时,瓶子就会向上飞。所以应该选择B选项。
故答案为:B。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而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摄氏度(℃)作为衡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比如测量气温、水温、体温等,都会用摄氏度来表示数值大小,所以“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这一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从科学角度来看,我们对冷热的感觉是通过皮肤中的神经末梢感知的,但这种感知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先将手放在热水里,再放到温水里,会觉得温水凉;先放在冷水里,再放到温水里,又会觉得温水热 。这说明我们自身对冷热的主观感觉,不能精准反映实际温度,会出现偏差,所以“我们对冷热的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这一说法正确,答案为正确。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塑料的特性有很多,比如可塑性强、耐用、不易生锈等 。而塑料的透气性是比较差的,制作塑料积木主要利用的是塑料质地较硬、有一定强度、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和透气性好毫无关系,所以“塑料积木利用了塑料透气性好的性能”这一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像木材、石料等 。而陶瓷是用黏土等天然原料,经过人为的加工(比如成型、烧制等工艺 )制造出来的,不是直接取自大自然,所以陶瓷属于人造材料,“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这一说法正确,答案为正确。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固体并非都有颜色,比如透明的玻璃是固体,它没有特定的色彩(除了因杂质等特殊情况 );气体和液体也有有颜色的情况,像液态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气态的二氧化氮是红棕色 。所以“固体都有颜色,而气体、液体都没有颜色”这种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物态变化有明确的规律:水蒸气是气态,当它遇冷时,气态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从而凝结变成液态的水,这个过程叫凝结 。而受热时,水蒸气会继续保持气态,不会变成水。所以“水蒸气受热可以变成水”的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夏季温度高,电线会因受热而膨胀变长。若夏季把电线拉紧,到了冬季温度降低,电线遇冷收缩,就可能因为收缩时受到过大拉力,出现断裂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夏季拉电线不应拉紧,应适当松一些,“夏季拉电线时,应把电线拉紧一些,这样更安全”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装置的组成通常有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和铁架台 。图中的装置包含漏斗、烧杯、铁架台,符合过滤装置的基本构造,可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所以“下图的装置是过滤装置”这一说法正确,答案为正确。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是天平 。而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它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比如重力、拉力等 ),不是测量质量。所以“弹簧测力计是测量质量大小的常用工具”这一说法错误,答案为错误。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反冲力;制作水火箭
【解析】【分析】水火箭发射高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制作工艺是其中之一。若制作时箭体密封不好,会漏气,影响内部压力,使发射动力不足;箭体形状不规范,飞行时受空气阻力大,也飞不高 。所以制作工艺会改变水火箭发射的相关条件,进而影响发射高度,“水火箭的制作工艺是影响水火箭发射高度的一个因素”说法正确,答案为正确。
21.【答案】①;②;②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停表有不同功能的按键。通常,① 处按键是复位键,能让停表示数归零,所以第一步先按①处使示数归零;② 处按键是启动 / 停止键,按下可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再次按下②处就能停止计时 。这样的操作符合停表计量跳绳比赛时间的规范流程,所以第1空填① ,第2空和第3空填② 。
22.【答案】①③⑦⑧;②④⑤⑥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从对时间感知和生活实践角度看:
1分钟能完成的事:①喝半杯水:动作简单,1分钟足够完成;③洗脸:简单的洗脸流程,1分钟可完成基础清洁;⑦跳绳40个:跳绳速度正常的话,1分钟能达到;⑧念一首古诗:古诗篇幅一般不长,1分钟可诵读完成。所以①③⑦⑧是1分钟能完成的事。
1分钟不能完成的事:②看一部电影:电影时长通常从几十分钟到一两个小时,1分钟远远不够;④睡一觉:正常睡觉需要较长时间,1分钟无法完成;⑤跑步400米:一般跑步速度下,跑400米需要的时间超1分钟;⑥上一节课:课程通常40分钟或45分钟,1分钟不能完成。所以②④⑤⑥是1分钟不能完成的事 。
23.【答案】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将物质研磨成细小颗粒 :左侧装置有酒精灯加热,对应“加热”,因为加热能使水分子运动加快,促进溶解;中间是用工具搅拌,对应“搅拌”,搅拌可让溶质与溶剂更充分接触,加快溶解;右侧是研磨工具,对应“将物质研磨成细小颗粒”,把物质磨细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加快溶解。
24.【答案】(1)√;×
(2)A
(3)B
(4)C
(5)不用或少用塑料制品,可用纸袋、布袋;减少丢弃,做好垃圾的分类和回收。
【知识点】塑料
【解析】【分析】(1)①判断:材料中明确提到“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说明塑料不易降解,所以“塑料不易降解”说法正确(√)。
②判断:虽然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但塑料制品在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用途,比如方便储存物品等,不能因白色污染就不再生产,而是要合理使用、做好回收等,所以“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所以我们应不再生产塑料制品”说法错误(×)。
(2)“以塑代钢”是指用塑料代替钢材,这是因为塑料的强度提高了,能在一些场景下承受相应外力,达到替代钢材的效果;而透明性、阻燃性与“以塑代钢”关联小,所以选A(强度)。
(3)塑料具有绝缘性好(可用于做电线外皮)、成型性好(能制成各种形状制品)的优点;而塑料导热性差,不是导热性好,所以导热性好不属于塑料优点,选B。
(4)废旧塑料回收再生成衣服,流程是先把废旧塑料切成碎片,便于处理;然后高温熔化,使其变成可加工的状态;接着制成纤维,最后用纤维制成纺织品(衣服),所以选C。
(5)从生活实际看,减少白色污染可从源头减少使用和做好回收等方面入手。“不用或少用塑料制品,可用纸袋、布袋”,能减少塑料垃圾产生;“减少丢弃,做好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可让废旧塑料被合理处理再利用,从而降低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小学科学倡导的环保实践理念。
(1)根据材料中“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可知,塑料不易降解,说法①正确。虽然塑料确实会带来白色污染问题,但塑料制品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便利性。我们不能因为环境问题就完全停止生产塑料制品,而应该通过改进生产、使用和回收方式来减少白色污染。说法②错误。
(2)“以塑代钢”主要是因为塑料的强度不断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钢材用于一些对强度有要求的领域。故选A。
(3)塑料的优点有绝缘性好、成型性好等,而塑料的导热性并不好,通常是热的不良导体。故选B。
(4)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一般流程是:首先将废旧塑料切成碎片,然后高温熔化,再制成纤维,最后织成纺织品。故选C。
(5)我们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出门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尽量不使用塑料袋;外出就餐时,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可自带餐具;做好垃圾分类,将塑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投放,便于回收处理,提高塑料的回收率;还可以宣传环保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倡导共同减少塑料的使用。
25.【答案】(1)下沉
(2)下沉
(3)上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取决于物体和同体积水的重量比较。土豆比水重,当把完整土豆放入水中时,土豆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所以土豆会下沉,故第1空填“下沉” 。
(2)把土豆切成正方体小块,只是改变了土豆的形状和大小,其重量没有变,依然比水重。所以土豆块在水中还是会下沉,第1空填“下沉” 。
(3)将土豆做成小船样子,相当于增大了土豆排开的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小学科学中可简单理解为物体排开的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此时土豆受到的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土豆自身重力时,土豆就会浮起来,所以放入水中会上浮,第1空填“上浮” 。
(1)将土豆放入水中,由于土豆的密度通常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土豆会下沉到水底。
(2)土豆在水中下沉,用小刀将土豆切成各种形状的小块,放入水中还是会下沉的,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3)如果将土豆中间部分挖掉,做成一条小船的样子放入水中,土豆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土豆的重力,土豆会上浮。
26.【答案】电子秤;无色无味;大于;有;充满;充满;能;能;没有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在探究空气性质的实验里,要称量篮球充气和放气后的质量,需要用到测量质量的工具,电子秤可满足需求,所以第1空填“电子秤” 。
(2)用眼睛看空烧杯里的空气,看不到颜色;用鼻子闻,闻不到气味,由此可知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第2空填“无色无味” 。
(3)充满空气的篮球质量为①,放掉一部分空气后质量为②,因为空气有质量,放掉空气后篮球总质量减小,所以①大于②,这一对比说明空气有质量,故第3空填“大于”,第4空填“有” 。
(4)在烧杯底部点燃线香,放入泡沫板,由于空气能流动,烟雾会充满烧杯下面空间;向上拉动泡沫板,空气又会填充,烟雾仍充满该空间。这两个现象表明空气能流动,也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第5空填“充满”,第6空填“充满”,第7空填“能”,第8空填“能” 。
(5)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它会填充所在的容器等空间,随容器形状改变而改变,所以空气没有确定的形状,第9空填“没有” 。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