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
1.(2024三上·德城期中)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植物茎内的   到达植物“身体”各处。
2.(2024三上·德城期中)把凤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   。
3.(2024三上·德城期中)叶的表面有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   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   。
4.(2024三上·德城期中)石英、长石、云母、白云石等都是   。
二、选择。
5.(2024三上·德城期中)明明家住三楼,为了防止桌椅搬动时影响楼下的邻居,他在桌椅的腿下面包裹了一个软垫,这是由(  )受到的启发。
A.猫足的肉垫 B.鸭子的脚掌 C.骆驼的脚掌
6.(2024三上·德城期中)山药和蜜薯适宜种植在(  )中。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7.(2024三上·德城期中)移栽植物时,根部(  )留土能提高成活率。
A.多 B.少 C.没有要求
8.(2024三上·德城期中)把柳树的枝条浸泡在红色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将枝条纵切,可以看到纵切面有(  )。
A.一条条的红线 B.一个个的红点 C.一个红圈
9.(2024三上·德城期中)明明在旅游时看到有的建筑物的地面铺着白色的石头,并且其内部有不同颜色的花纹,他判断这是(  )铺成的。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三、判断。
10.(2024三上·德城期中)莲藕、荸荠、洋葱都属于植物的茎。(  )
11.(2024三上·德城期中)炎炎夏日,走进树林,会感觉到空气清新湿润,这是因为树林里有树荫。(  )
12.(2024三上·德城期中)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称为矿产。(  )
13.(2024三上·德城期中)人们在山坡上植树、在河岸边种草,就是为了利用这些闲置的空地,对土壤没有什么影响。(  )
14.(2024三上·德城期中)树上的树瘤是因为树在生长过程中生了病才长成这个样子。(  )
15.(2024三上·德城期中)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构造。(  )
16.(2024三上·德城期中)动物过冬的时候不迁徙就得冬眠。(  )
四、连线题。
17.(2024三上·德城期中)请把下列矿物跟人们的关系连起来。
五、实验探究。
18.(2024三上·德城期中)探究叶的蒸腾作用。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叶的蒸腾作用。
实验器材 带叶植物两株,皮筋,塑料袋,玻璃杯,热水等。
实验步骤 (1)将其中一株植物的叶片摘掉,另一株保留叶片。(2)将两株植物各套上塑料袋,并用皮筋扎紧。(3)将刚摘下的叶子浸入热水中,观察叶子表面有什么现象发生。(4)查找资料,并观察显微镜下的叶子表面图片。
实验现象 (1)有叶片的塑料袋内水珠较   ,无叶植物的塑料袋内水珠较   。(2)浸入热水的叶子表面有   冒出。(3)显微镜下的叶子有   。
实验结论 叶的表面有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其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导管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需要通过茎把水分送到叶子、花朵等身体各个部分,而茎内专门承担这项运输任务的结构就是导管。导管就像植物体内的小管道,能让根吸收的水分沿着它顺畅地向上运输,满足植物生长(如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花朵开放)对水分的需求。因此,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植物茎内的导管到达各处的。
2.【答案】观察
【知识点】种植凤仙花
【解析】【解答】 把凤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观察。
【分析】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
3.【答案】气孔;气孔;蒸腾作用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叶的表面分布着许多微小的气孔,它们就像叶的小窗户,是叶与外界交换气体和水分的通道。 植物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叶表面的这些气孔慢慢散失到空气中,比如有时能看到叶片边缘有小水珠,或感觉植物周围空气较湿润,就是水分通过气孔散失的表现。 而植物通过叶的气孔将体内水分散失到空气中的这个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不仅能帮助植物降低温度(类似人出汗降温),还能拉动根吸收更多水分,是叶的重要功能之一。
4.【答案】矿物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矿物是具有固定化学成分和稳定物理性质的天然物质,比如石英通常呈透明或乳白色、硬度较高,长石多为肉红色或白色,云母具有明显的片状结构且易剥离,白云石常呈白色或灰色且遇盐酸会轻微冒泡,都符合矿物的特征。
5.【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选项,猫的脚掌底部有柔软的肉垫,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猫跳跃或走路时,肉垫能减少身体与地面接触时的冲击力,避免发出较大声响,同时保护猫的脚掌不受伤害。这与在桌椅腿下包裹软垫的目的完全一致:软垫能像猫足肉垫一样,缓冲桌椅搬动时与地面的碰撞,减少震动和噪音,从而不影响楼下邻居。
B选项,鸭子的脚掌宽大且有蹼,主要作用是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帮助鸭子在水中更好地划水前进。
C选项,骆驼的脚掌宽大厚实,能增大与沙漠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骆驼陷入松软的沙子中,核心功能是防陷,非缓冲降噪。
综上,桌椅腿包裹软垫是受猫足肉垫缓冲、降噪特点的启发,因此答案选A选项。
6.【答案】B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三种土壤的核心特点:沙质土颗粒粗、空隙大,透气透水快但保水保肥能力弱,容易缺水缺肥;黏质土颗粒细、空隙小,保水保肥强但透气差,浇水后易板结,会挤压植物根部;而壤土颗粒大小适中,空隙均匀,既能像沙质土一样透气透水,避免根部缺氧,又能像黏质土一样保水保肥,且土壤整体疏松不板结,故应选B选项。
7.【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根部不仅能吸收水分和养分,还能固定植物,且根系上有许多细小的根毛,根毛直接接触土壤,负责高效吸收水分和养分。移栽植物时,若根部少留土或不留土,根毛会因暴露在空气中干燥受损,失去吸收能力,植物移栽后易缺水缺肥,而根部多留土,能像保护根系和根毛,减少根毛损伤,帮助根系更快适应新环境,从而大大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故选A选项。
8.【答案】A
【知识点】茎的作用;茎的形态
【解析】【分析】植物茎内有专门运输水分的结构——导管,导管是贯穿茎上下的管状结构,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从下往上输送到枝叶各处。当把柳树枝条浸泡在红色水中时,红色水会随着水分运输,通过茎内的导管向上流动。由于导管是纵向分布的管状结构,红色水会充满导管。此时将枝条纵切(沿着茎的长度方向切开),就能看到茎的纵切面上,原本的导管因为充满红色水,呈现出“一条条的红线”,故选A选项。
9.【答案】C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
【解析】【分析】A选项,花岗岩的特点是颜色多为灰白色、肉红色等,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颗粒组成,颗粒较粗,质地坚硬,但它的花纹多为矿物颗粒交织形成的块状纹理,且整体颜色较杂,不符合题目描述。
B选项,砂岩多为黄褐色、灰色,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质地相对疏松,外观上多是均匀的颗粒状结构,不符合题目描述。
C选项,大理岩常呈白色(或浅灰色、浅红色等),内部含有不同颜色的矿物杂质,会形成条纹、斑点等花纹,质地较软、易加工,非常适合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如地面、墙面石材),符合题目描述。
综上所述,明明看到的石头是大理岩铺成的,答案选C选项。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茎的形态
【解析】【分析】茎的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能支撑植株、运输养分,部分茎会变态生长在地下,承担储存养分或繁殖的功能。
①莲藕属于莲的地下变态茎(根状茎)。切开莲藕能清晰看到环状的“节”,节与节之间是“节间”,节上还能长出新的根和芽(比如藕节处萌发的小芽),完全符合茎的结构特点。
②荸荠可食用部分是荸荠的地下变态茎(球茎)。它的外形呈球形,底部有细小的须根,顶部能萌发新芽,内部有运输养分的维管束(类似茎的“管道”),主要作用是储存养分,符合茎的结构特点。
③洋葱可食用部分属于洋葱的地下变态茎(鳞茎)。洋葱中间有扁平的“茎盘”,茎盘上生长着肥厚的鳞片叶(食用的主要部分),鳞片叶间有明显的节,茎盘底部还能长出根,且茎盘上的芽能发育成新植株,具备茎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三者虽都生长在地下,但均满足茎的核心特征,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炎炎夏日走进树林感觉空气清新湿润,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树林里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增加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让空气变得清新。另一方面,植物会进行蒸腾作用,叶片通过气孔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这些水蒸气使周围空气的湿度增大,从而让空气变得湿润。仅仅有树荫,并不能直接让空气变得清新湿润,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矿产指的是地壳中具有一定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的集合体,其核心特征之一就是有开采价值,无论是能用于冶炼金属的矿物(如铁矿石),还是可直接作为建筑材料的岩石(如花岗岩),只要具备实际开采和利用的价值,都属于矿产。因此,该说法正确。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不仅能固定自身,还能对土壤产生重要保护作用。在山坡上植树是因为山坡的土壤容易因雨水冲刷出现水土流失(雨水会把表层土壤冲走),而树木的根系牢牢抓住土壤颗粒,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同时,树木的落叶腐烂后还能变成养分,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河岸土壤长期受河水浸泡、冲刷,容易坍塌,而草的根系能紧密缠绕土壤,阻止河水将岸边土壤冲走,起到固土护岸的作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树瘤的形成通常不是因为树“生病”,而是由于树木受到机械损伤(如砍伤、碰伤等)、病虫害侵袭或真菌感染等,导致树木内部的筛管或导管等组织受到破坏,营养物质运输不畅,在伤口处局部积累,刺激细胞异常分裂、增生,从而形成树瘤。它更像是树木在受到外界影响后,自身产生的一种“应对”或“修复”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变化,并非单纯的“生病”表现,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植凤仙花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凤仙花是典型的绿色开花植物,完全具备这六种构造,且各器官功能明确: 根能固定植株、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茎能支撑身体,将水分和养分运输到叶、花等部位; 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花是繁殖器官,经过传粉受精后,会发育成果实; 果实能保护内部的种子,帮助种子传播; 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凤仙花植株。 题干准确描述了凤仙花的身体构造,因此该说法正确。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过冬时,迁徙和冬眠只是常见的两种策略,并非仅有的选择,还有许多动物会通过其他方式度过寒冬。例如,兔子、松鼠等动物不会迁徙也不冬眠,它们会在冬季来临前储存大量食物(如松鼠储存松果、兔子储存植物种子等),同时依靠自身浓密的毛发抵御寒冷,在冬季依然保持活跃状态;再比如麻雀、乌鸦等鸟类,既不迁徙也不冬眠,它们会在冬季寻找人类活动区域的残食或自然界中留存的果实、种子等作为食物,适应低温环境生存。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7.【答案】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1)朱砂:外观多为鲜红色,是传统中药里曾用到的矿物,但它核心成分是硫化汞,含有剧毒的汞元素。哪怕是少量汞进入人体,也会损害神经、肝脏等器官,误食或长期接触未处理的朱砂,都会严重危害健康,因此朱砂与“有毒”相连。
(2)石墨:通常是黑色、质地很软,用手摸会留下黑色痕迹,因此常被加工成铅笔芯(写字的铅笔芯就是石墨混合黏土制成的);同时石墨还能导电,生活中电池里的电极也会用到它,这些用途都能方便人类的学习和生活,属于对人类“有益”的矿物。
(3)黄铁矿:表面呈金黄色,看起来像黄金,所以俗称“愚人金”,但它和黄金完全不同。黄铁矿中能提炼出硫元素,硫是制作化肥的重要原料(化肥能让庄稼长得更好),也能用于制造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直接帮助农业生产,对人类 “有益”,因此与 “有益” 相连。
(4)蓝矾:又叫胆矾,是蓝色的晶体,看起来像蓝色的小石子。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具有毒性,哪怕是少量误食,都会刺激肠胃,导致呕吐、腹泻;如果皮肤长期接触未防护的蓝矾,也可能引起过敏,所以蓝矾与“有毒”相连。
(5)铜铀云母:是一种浅绿色或黄色的透明矿物,常出现在含铀的岩石中。它的成分里含有铀元素,而铀是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会持续释放对人体有害的辐射,长期靠近铜铀云母,辐射可能会损伤人体细胞,影响健康,因此与“有辐射”相连。
18.【答案】多;少;气泡;气孔;气孔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叶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叶片通过表面的气孔,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它能帮助植物调节自身温度,还能促进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运输。
分析实验的现象:(1)植物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叶片上有大量能散失水分的结构——气孔。保留叶片的植物,水分可以持续通过叶片散发出来,在塑料袋内遇冷就会凝结成很多水珠;而摘掉叶片的植物,几乎没有了主要的水分散失通道,所以塑料袋内水珠少。
(2)叶子浸入热水中时,热水的温度会使叶片细胞间的空气受热,同时叶片表面的气孔会因为温度等因素,让气体(包括受热的空气等)逸出,从而形成气泡冒出的现象。
(3)从微观结构看,叶子表面分布着许多气孔,这些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通过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此结构。
实验结论:综合实验现象,叶的表面存在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就是通过这些气孔散失到空气中,从而实现蒸腾作用的。
1 / 1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
1.(2024三上·德城期中)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植物茎内的   到达植物“身体”各处。
【答案】导管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需要通过茎把水分送到叶子、花朵等身体各个部分,而茎内专门承担这项运输任务的结构就是导管。导管就像植物体内的小管道,能让根吸收的水分沿着它顺畅地向上运输,满足植物生长(如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花朵开放)对水分的需求。因此,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植物茎内的导管到达各处的。
2.(2024三上·德城期中)把凤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   。
【答案】观察
【知识点】种植凤仙花
【解析】【解答】 把凤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观察。
【分析】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
3.(2024三上·德城期中)叶的表面有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   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   。
【答案】气孔;气孔;蒸腾作用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叶的表面分布着许多微小的气孔,它们就像叶的小窗户,是叶与外界交换气体和水分的通道。 植物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叶表面的这些气孔慢慢散失到空气中,比如有时能看到叶片边缘有小水珠,或感觉植物周围空气较湿润,就是水分通过气孔散失的表现。 而植物通过叶的气孔将体内水分散失到空气中的这个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不仅能帮助植物降低温度(类似人出汗降温),还能拉动根吸收更多水分,是叶的重要功能之一。
4.(2024三上·德城期中)石英、长石、云母、白云石等都是   。
【答案】矿物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矿物是具有固定化学成分和稳定物理性质的天然物质,比如石英通常呈透明或乳白色、硬度较高,长石多为肉红色或白色,云母具有明显的片状结构且易剥离,白云石常呈白色或灰色且遇盐酸会轻微冒泡,都符合矿物的特征。
二、选择。
5.(2024三上·德城期中)明明家住三楼,为了防止桌椅搬动时影响楼下的邻居,他在桌椅的腿下面包裹了一个软垫,这是由(  )受到的启发。
A.猫足的肉垫 B.鸭子的脚掌 C.骆驼的脚掌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选项,猫的脚掌底部有柔软的肉垫,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猫跳跃或走路时,肉垫能减少身体与地面接触时的冲击力,避免发出较大声响,同时保护猫的脚掌不受伤害。这与在桌椅腿下包裹软垫的目的完全一致:软垫能像猫足肉垫一样,缓冲桌椅搬动时与地面的碰撞,减少震动和噪音,从而不影响楼下邻居。
B选项,鸭子的脚掌宽大且有蹼,主要作用是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帮助鸭子在水中更好地划水前进。
C选项,骆驼的脚掌宽大厚实,能增大与沙漠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骆驼陷入松软的沙子中,核心功能是防陷,非缓冲降噪。
综上,桌椅腿包裹软垫是受猫足肉垫缓冲、降噪特点的启发,因此答案选A选项。
6.(2024三上·德城期中)山药和蜜薯适宜种植在(  )中。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答案】B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三种土壤的核心特点:沙质土颗粒粗、空隙大,透气透水快但保水保肥能力弱,容易缺水缺肥;黏质土颗粒细、空隙小,保水保肥强但透气差,浇水后易板结,会挤压植物根部;而壤土颗粒大小适中,空隙均匀,既能像沙质土一样透气透水,避免根部缺氧,又能像黏质土一样保水保肥,且土壤整体疏松不板结,故应选B选项。
7.(2024三上·德城期中)移栽植物时,根部(  )留土能提高成活率。
A.多 B.少 C.没有要求
【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根部不仅能吸收水分和养分,还能固定植物,且根系上有许多细小的根毛,根毛直接接触土壤,负责高效吸收水分和养分。移栽植物时,若根部少留土或不留土,根毛会因暴露在空气中干燥受损,失去吸收能力,植物移栽后易缺水缺肥,而根部多留土,能像保护根系和根毛,减少根毛损伤,帮助根系更快适应新环境,从而大大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故选A选项。
8.(2024三上·德城期中)把柳树的枝条浸泡在红色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将枝条纵切,可以看到纵切面有(  )。
A.一条条的红线 B.一个个的红点 C.一个红圈
【答案】A
【知识点】茎的作用;茎的形态
【解析】【分析】植物茎内有专门运输水分的结构——导管,导管是贯穿茎上下的管状结构,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从下往上输送到枝叶各处。当把柳树枝条浸泡在红色水中时,红色水会随着水分运输,通过茎内的导管向上流动。由于导管是纵向分布的管状结构,红色水会充满导管。此时将枝条纵切(沿着茎的长度方向切开),就能看到茎的纵切面上,原本的导管因为充满红色水,呈现出“一条条的红线”,故选A选项。
9.(2024三上·德城期中)明明在旅游时看到有的建筑物的地面铺着白色的石头,并且其内部有不同颜色的花纹,他判断这是(  )铺成的。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答案】C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
【解析】【分析】A选项,花岗岩的特点是颜色多为灰白色、肉红色等,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颗粒组成,颗粒较粗,质地坚硬,但它的花纹多为矿物颗粒交织形成的块状纹理,且整体颜色较杂,不符合题目描述。
B选项,砂岩多为黄褐色、灰色,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质地相对疏松,外观上多是均匀的颗粒状结构,不符合题目描述。
C选项,大理岩常呈白色(或浅灰色、浅红色等),内部含有不同颜色的矿物杂质,会形成条纹、斑点等花纹,质地较软、易加工,非常适合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如地面、墙面石材),符合题目描述。
综上所述,明明看到的石头是大理岩铺成的,答案选C选项。
三、判断。
10.(2024三上·德城期中)莲藕、荸荠、洋葱都属于植物的茎。(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茎的形态
【解析】【分析】茎的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能支撑植株、运输养分,部分茎会变态生长在地下,承担储存养分或繁殖的功能。
①莲藕属于莲的地下变态茎(根状茎)。切开莲藕能清晰看到环状的“节”,节与节之间是“节间”,节上还能长出新的根和芽(比如藕节处萌发的小芽),完全符合茎的结构特点。
②荸荠可食用部分是荸荠的地下变态茎(球茎)。它的外形呈球形,底部有细小的须根,顶部能萌发新芽,内部有运输养分的维管束(类似茎的“管道”),主要作用是储存养分,符合茎的结构特点。
③洋葱可食用部分属于洋葱的地下变态茎(鳞茎)。洋葱中间有扁平的“茎盘”,茎盘上生长着肥厚的鳞片叶(食用的主要部分),鳞片叶间有明显的节,茎盘底部还能长出根,且茎盘上的芽能发育成新植株,具备茎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三者虽都生长在地下,但均满足茎的核心特征,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1.(2024三上·德城期中)炎炎夏日,走进树林,会感觉到空气清新湿润,这是因为树林里有树荫。(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炎炎夏日走进树林感觉空气清新湿润,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树林里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增加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让空气变得清新。另一方面,植物会进行蒸腾作用,叶片通过气孔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这些水蒸气使周围空气的湿度增大,从而让空气变得湿润。仅仅有树荫,并不能直接让空气变得清新湿润,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12.(2024三上·德城期中)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称为矿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矿产指的是地壳中具有一定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的集合体,其核心特征之一就是有开采价值,无论是能用于冶炼金属的矿物(如铁矿石),还是可直接作为建筑材料的岩石(如花岗岩),只要具备实际开采和利用的价值,都属于矿产。因此,该说法正确。
13.(2024三上·德城期中)人们在山坡上植树、在河岸边种草,就是为了利用这些闲置的空地,对土壤没有什么影响。(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不仅能固定自身,还能对土壤产生重要保护作用。在山坡上植树是因为山坡的土壤容易因雨水冲刷出现水土流失(雨水会把表层土壤冲走),而树木的根系牢牢抓住土壤颗粒,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同时,树木的落叶腐烂后还能变成养分,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河岸土壤长期受河水浸泡、冲刷,容易坍塌,而草的根系能紧密缠绕土壤,阻止河水将岸边土壤冲走,起到固土护岸的作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4.(2024三上·德城期中)树上的树瘤是因为树在生长过程中生了病才长成这个样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树瘤的形成通常不是因为树“生病”,而是由于树木受到机械损伤(如砍伤、碰伤等)、病虫害侵袭或真菌感染等,导致树木内部的筛管或导管等组织受到破坏,营养物质运输不畅,在伤口处局部积累,刺激细胞异常分裂、增生,从而形成树瘤。它更像是树木在受到外界影响后,自身产生的一种“应对”或“修复”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变化,并非单纯的“生病”表现,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5.(2024三上·德城期中)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构造。(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植凤仙花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凤仙花是典型的绿色开花植物,完全具备这六种构造,且各器官功能明确: 根能固定植株、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茎能支撑身体,将水分和养分运输到叶、花等部位; 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花是繁殖器官,经过传粉受精后,会发育成果实; 果实能保护内部的种子,帮助种子传播; 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凤仙花植株。 题干准确描述了凤仙花的身体构造,因此该说法正确。
16.(2024三上·德城期中)动物过冬的时候不迁徙就得冬眠。(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过冬时,迁徙和冬眠只是常见的两种策略,并非仅有的选择,还有许多动物会通过其他方式度过寒冬。例如,兔子、松鼠等动物不会迁徙也不冬眠,它们会在冬季来临前储存大量食物(如松鼠储存松果、兔子储存植物种子等),同时依靠自身浓密的毛发抵御寒冷,在冬季依然保持活跃状态;再比如麻雀、乌鸦等鸟类,既不迁徙也不冬眠,它们会在冬季寻找人类活动区域的残食或自然界中留存的果实、种子等作为食物,适应低温环境生存。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四、连线题。
17.(2024三上·德城期中)请把下列矿物跟人们的关系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1)朱砂:外观多为鲜红色,是传统中药里曾用到的矿物,但它核心成分是硫化汞,含有剧毒的汞元素。哪怕是少量汞进入人体,也会损害神经、肝脏等器官,误食或长期接触未处理的朱砂,都会严重危害健康,因此朱砂与“有毒”相连。
(2)石墨:通常是黑色、质地很软,用手摸会留下黑色痕迹,因此常被加工成铅笔芯(写字的铅笔芯就是石墨混合黏土制成的);同时石墨还能导电,生活中电池里的电极也会用到它,这些用途都能方便人类的学习和生活,属于对人类“有益”的矿物。
(3)黄铁矿:表面呈金黄色,看起来像黄金,所以俗称“愚人金”,但它和黄金完全不同。黄铁矿中能提炼出硫元素,硫是制作化肥的重要原料(化肥能让庄稼长得更好),也能用于制造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直接帮助农业生产,对人类 “有益”,因此与 “有益” 相连。
(4)蓝矾:又叫胆矾,是蓝色的晶体,看起来像蓝色的小石子。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具有毒性,哪怕是少量误食,都会刺激肠胃,导致呕吐、腹泻;如果皮肤长期接触未防护的蓝矾,也可能引起过敏,所以蓝矾与“有毒”相连。
(5)铜铀云母:是一种浅绿色或黄色的透明矿物,常出现在含铀的岩石中。它的成分里含有铀元素,而铀是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会持续释放对人体有害的辐射,长期靠近铜铀云母,辐射可能会损伤人体细胞,影响健康,因此与“有辐射”相连。
五、实验探究。
18.(2024三上·德城期中)探究叶的蒸腾作用。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叶的蒸腾作用。
实验器材 带叶植物两株,皮筋,塑料袋,玻璃杯,热水等。
实验步骤 (1)将其中一株植物的叶片摘掉,另一株保留叶片。(2)将两株植物各套上塑料袋,并用皮筋扎紧。(3)将刚摘下的叶子浸入热水中,观察叶子表面有什么现象发生。(4)查找资料,并观察显微镜下的叶子表面图片。
实验现象 (1)有叶片的塑料袋内水珠较   ,无叶植物的塑料袋内水珠较   。(2)浸入热水的叶子表面有   冒出。(3)显微镜下的叶子有   。
实验结论 叶的表面有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其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答案】多;少;气泡;气孔;气孔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叶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叶片通过表面的气孔,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它能帮助植物调节自身温度,还能促进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运输。
分析实验的现象:(1)植物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叶片上有大量能散失水分的结构——气孔。保留叶片的植物,水分可以持续通过叶片散发出来,在塑料袋内遇冷就会凝结成很多水珠;而摘掉叶片的植物,几乎没有了主要的水分散失通道,所以塑料袋内水珠少。
(2)叶子浸入热水中时,热水的温度会使叶片细胞间的空气受热,同时叶片表面的气孔会因为温度等因素,让气体(包括受热的空气等)逸出,从而形成气泡冒出的现象。
(3)从微观结构看,叶子表面分布着许多气孔,这些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通过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此结构。
实验结论:综合实验现象,叶的表面存在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就是通过这些气孔散失到空气中,从而实现蒸腾作用的。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