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4四上·金台期中)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由一节节的 连起来的 ,将它们分为 动物和 动物两大类。2.(2024四上·金台期中)鱼类是在 中生活,用 呼吸,用 运动,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3.(2024四上·金台期中)鸟类是身体表面有 、有 、恒温、 生的动物。4.(2024四上·金台期中)哺乳动物是身体表面有 、恒温、 生和 的高等脊椎动物。5.(2024四上·金台期中)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和 来描述。6.(2024四上·金台期中)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 。速度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 内通过的路程越 ,速度越 。7.(2024四上·金台期中)所有脊椎动物的脊椎都长得一样。( )8.(2024四上·金台期中)鸟的喙的外形与鸟吃的食物息息相关。( )9.(2024四上·金台期中)会飞行的只有鸟类。( )10.(2024四上·金台期中)动物的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11.(2024四上·金台期中)珍稀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12.(2024四上·金台期中)鱼类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3.(2024四上·金台期中)哺乳动物的体温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4.(2024四上·金台期中)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 )15.(2024四上·金台期中)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16.(2024四上·金台期中)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米/秒。( )17.(2024四上·金台期中)下列动物中,不是脊椎动物的是( )。A.马 B.蜘蛛 C.蛇18.(2024四上·金台期中)脊柱主要有支撑身体、保护( )的作用。A.视力 B.大脑 C.内脏19.(2024四上·金台期中)鸟足的形态与它们的( )相适应。A.生活环境 B.吃的食物 C.呼吸20.(2024四上·金台期中)鸵鸟的腿粗壮,适合( )。A.陆地奔跑 B.水中游泳 C.攀援树木21.(2024四上·金台期中)下列与鲸运动方式相同的动物是( )。A.袋鼠 B.白鳍豚 C.蝙蝠22.(2024四上·金台期中)荡秋千的运动形式是( )。A.旋转 B.振动 C.摆动23.(2024四上·金台期中)骑自行车时,脚在绕圈,车轮在( ),车在前进。A.滚动 B.旋转 C.摆动24.(2024四上·金台期中)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 )。A.大 B.小 C.一样25.(2024四上·金台期中)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冲击力越( )。A.弱 B.大 C.小26.(2024四上·金台期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米/秒。A.3 B.7.9 C.34027.(2024四上·金台期中)研究鸽子的羽毛①观察鸽子的正羽,你有什么发现?我发现:鸽子的正羽 。②将正羽羽根剪断,里面是什么样的?我发现:里面是 。③在正羽上滴一滴水,水会被吸收吗?我发现:水 被吸收。④用放大镜观察,绒羽是什么样的?我发现:绒羽是 。28.(2024四上·金台期中)请你用给定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体验脂肪作用的小实验。实验材料:橡皮筋、一块动物油脂、一杯冰水(1)实验方法:① ② ③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哺乳动物的脂肪有 的作用。29.(2024四上·金台期中)分类(填序号)①鲸 ②鲫鱼 ③企鹅 ④蝙蝠 ⑤海鳗鱼类: 鸟类: 哺乳动物: 30.(2024四上·金台期中)判断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的运动情况。(1)乘客没有运动。因为以 为参照物,乘客在 里的 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没有运动。(2)乘客在运动。因为以 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它们的 发生了变化,所以乘客在运动。31.(2024四上·金台期中)下列属于直线运动的在括号中填“A”,属于曲线运动的填“B”。拉锯 、风车转动 、荡秋千 、拍球 、滑直滑梯 32.(2024四上·金台期中)下列交通工具1小时通过的路程分别为:高速列车300千米,轮船45千米,自行车15千米,汽车120千米,快艇100千米,喷气式客机900千米。根据上面的信息可知,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是 ,其速度为 ;速度最慢的交通工具是 ,其速度为 ;上海站到北京站的路程约为1200千米,乘坐高速列车大约需 小时到达。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脊椎骨;脊柱;脊椎;无脊椎【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 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由一节节的脊椎骨连起来的脊柱,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骨是构成脊柱的基本单位,多块脊椎骨连接形成脊柱。拥有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如鱼、鸟、哺乳动物等;没有脊柱的动物则为无脊椎动物,像昆虫、软体动物等。这是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能清晰区分不同动物类群的结构特征。2.【答案】水;鳃;鳍【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终生栖息于水中,依靠鳃完成呼吸。其运动及身体平衡的维持主要借助鳍,听觉器官仅包含内耳。多数鱼类的体表覆盖着鳞片,且作为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3.【答案】羽毛;翅膀;卵【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鸟类有着很多共同特征:它们体表覆盖羽毛,借助翅膀活动,且属于恒温动物;取食时依靠喙,繁殖后代则采用卵生的方式。4.【答案】体毛;胎;用乳汁喂养【知识点】哺乳动物【解析】【分析】动物可依据不同特征划分为多种类别,若按身体构造,能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哺乳动物是身体表面有体毛、恒温、胎生和用乳汁喂养后代的高等脊椎动物。体毛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胎生是相对于卵生而言的繁殖方式,母体直接孕育幼体,这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而用乳汁喂养后代。5.【答案】方向;距离(不分先后顺序)【知识点】描述方位【解析】【分析】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需要一个参照物。6.【答案】快慢;单位;单位;长;快【知识点】距离与时间【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路程越长,速度越快。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可在相同距离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下比距离。相同距离,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则反之。7.【答案】错误【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爬行、鸟、哺乳等类群,其脊椎形态结构差异显著,这是为适应不同生活环境和功能。比如鱼的脊椎柔韧利游泳,鸟的部分椎骨特化助飞行稳定,人类等哺乳动物脊柱因椎骨弯曲支持直立行走。并非所有脊椎动物的脊椎都相同。8.【答案】正确【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鸟的喙的外形与其食性密切相关,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如,啄木鸟的喙尖锐坚硬,适合凿开树皮捕捉昆虫;鸭子的喙扁平宽阔,便于在水中滤取食物;老鹰的喙弯曲锋利,能有效撕裂猎物的皮肉。这些不同的喙形都是为了适应各自特定的取食需求。9.【答案】错误【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鸟类运动方式多样,有游泳、飞行、行走、奔跑等。如鸵鸟翼短小不能飞,腿长脚有力,善行走和奔跑;家鸽善飞行;鸭会游泳。另外,蝙蝠虽会飞,却属于哺乳动物。10.【答案】正确【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脊椎是脊椎动物身体的重要支撑结构,其由多个椎骨连接而成,椎骨间的连接方式如椎间盘等允许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弯曲、转动等运动,从而支撑动物完成各种活动。11.【答案】错误【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科学家按动物骨骼特征,将动物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我国珍稀动物鹦鹉螺是古老软体动物,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见珍稀动物不都是脊椎动物。故题干说法错误。12.【答案】正确【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鱼类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无法维持恒定的体温,其体温会随着周围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当水温升高时,鱼类的体温也会随之上升;当水温降低时,它们的体温也会随之下降。故说法正确。13.【答案】错误【知识点】哺乳动物【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14.【答案】正确【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需选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若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就是相对静止的。因此,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15.【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运动【解析】【解答】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爬行、飞行等。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由于动物的身体特征是不同的,所以它们运动的方式也是不同的。16.【答案】错误【知识点】光年【解析】【分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快于 3 米 / 秒,其实际速度约为3×108米 / 秒(即 30 万千米 / 秒),1 米 / 秒仅接近人步行的速度,与光速相差极大,故题干表述错误。17.【答案】B【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科学家根据动物有脊椎和无脊椎分为两大类,身体有脊椎的动物就有脊椎动物,身体无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A:马属体内有脊柱,是有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B:蜘蛛体内没有脊柱,不是脊椎动物;符合题意。C:蛇属体内有脊柱,是有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18.【答案】C【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其重要作用之一是保护体内的内脏器官。A:视力与眼睛的结构及相关神经等有关,与脊柱无关。B:大脑由颅骨保护,而非脊柱。C:脊柱的结构能够对胸腔、腹腔内的内脏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故选C。19.【答案】A【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鸟足的形态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A:如生活在水中的鸭、鹅,足有蹼,便于划水;生活在树上的啄木鸟,足尖锐且有钩,便于抓住树干;生活在草原的鸵鸟,足粗壮,适合奔跑。这些都体现了鸟足形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B:鸟的喙的形态更多与吃的食物相适应,而非足。C:鸟的呼吸与肺和气囊等器官相关,与足的形态无关。20.【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运动【解析】【分析】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它的腿非常强壮,腿部肌肉发达,脚趾只有两个,且分离得很开,趾下有角质的肉垫,富有弹性并能隔热。这些特点使得鸵鸟能够在草原、沙漠等崎岖的地形上快速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以上,有利于它们逃避天敌、寻找食物。同时,粗壮的双腿还是鸵鸟的主要防卫武器,能够击退一些小型掠食者。而B选项鸵鸟的腿并不适合水中游泳,它没有像鸭子等水鸟那样适合划水的蹼,且身体结构也不利于在水中游动;C选项鸵鸟的爪子不够锋利和灵活,无法像猴子等攀援动物那样抓住树干,其粗壮的腿也不便于在树枝间攀爬,所以它也不适合攀援树木。综上所述,应选A选项。21.【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运动【解析】【分析】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A :袋鼠主要运动方式是跳跃,依靠强壮的后肢弹跳前进,与鲸不同;不符合题意。B :白鳍豚属于水生哺乳动物,和鲸一样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为游泳,与鲸相同;符合题意。C :蝙蝠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依靠翼膜在空中滑翔或扇动飞行,与鲸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22.【答案】C【知识点】运动形式【解析】【分析】物体运动方式有平动、滚动等,且相互联系。摆动是物体绕固定点、轴做来回圆弧运动。荡秋千时,秋千绕固定点在一定角度内做往复圆弧运动,故运动方式是摆动。23.【答案】A【知识点】运动形式【解析】【分析】骑自行车时,车轮整体沿着地面移动,同时自身围绕轴转动,这种结合了移动和转动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旋转更侧重物体仅围绕轴做圆周运动而不发生整体位置的移动,车轮并非单纯旋转。摆动是绕固定点做来回圆弧运动,与车轮运动方式不符。故选A。24.【答案】A【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多种多样,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当物体质量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当物体质量越小,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小,动能就越小。故选A。25.【答案】B【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在物体质量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冲击力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密切相关。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运动能量就越大,撞击时释放的能量也越多,产生的冲击力自然更强。如,快速抛出的皮球撞击墙面,比缓慢滚动的皮球产生的冲击力更大。因此同一种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冲击力越大,故选 B。26.【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固体传播速度快,气体传播适中,液体传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故选C。27.【答案】轻、薄、面积大;空的;不能;细小而柔软,起到保温的作用【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1)正羽的轻、薄和大表面积特性,能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助力鸽子高效飞行;(2)正羽羽根中空,可减轻羽毛重量,同时不影响其结构强度,符合飞行时对减重的需求;(3)正羽表面通常有蜡质层或致密的结构,使得水无法渗透吸收,能帮助鸽子在潮湿环境中保持羽毛干燥;(4)绒羽纤细柔软,纤维间空隙多,可储存空气,形成隔热层,从而为鸽子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28.【答案】(1)把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将左、右手的食指同时放入一杯冰水中;过一会儿,体验两根食指的不同感受(2)没有绑动物油脂的食指经过冰水的浸泡,感觉比较凉。捆绑了动物油脂的食指经过冰水的浸泡,没有感觉。(3)保温【知识点】脂肪的检验【解析】【分析】脂肪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脂肪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脂肪可以增加饱腹感,脂肪可以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1) 实验方法:① 用橡皮筋将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② 把左、右手的食指同时放入装有冰水的杯子中③ 静置片刻后,感受两根食指的温度差异(2) 实验现象:未绑动物油脂的食指接触冰水后,明显感到冰凉;而绑有动物油脂的食指,冰凉感较弱甚至几乎没有。(3) 实验结论: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实验中,动物油脂模拟了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绑有油脂的食指因油脂阻隔了冰水的低温传导,能减少热量散失,从而体现出脂肪的保温功能。(1)①把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②将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浸入一杯冰水中。③体验两根食指的不同感觉。(2)因为脂肪有保温的作用,我们会感觉不绑动物油脂的手指比绑动物油脂的手指感觉凉。(3)脂肪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脂肪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29.【答案】②⑤;③;①④【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解析】【分析】鱼类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鳍游泳,②鲫鱼和⑤海鳗均有这些特征。鸟类通常有羽毛、前肢变成翼,③企鹅虽不能飞行,但具备鸟类的有羽毛、卵生等,属于鸟类。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哺乳,①鲸虽生活在水中,④蝙蝠虽会飞行,但二者均通过胎生繁殖且用乳汁哺育幼崽,属于哺乳动物。30.【答案】(1)汽车;汽车;位置(2)汽车外边的景物;位置【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当参照物与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时,物体是静止的;当相对位置改变时,物体是运动的。(1) 判断物体运动需选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以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为例,选汽车为参照物时,乘客和汽车位置没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2) 判断物体运动,关键看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选汽车外景物为参照物,乘客和景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乘客是运动的。(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坐在行驶中汽车里的乘客,若选汽车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时乘客是静止的。(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它可以任意选取。若选汽车外边的景物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时乘客是运动的。31.【答案】A;B;B;A;A【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解析】【分析】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直线。拉锯时,锯子沿直线往复运动;拍球时,球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滑直滑梯时,人沿滑梯的直线轨迹下滑,均属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风车转动时,叶片上各点沿圆周运动;荡秋千时,人随秋千做圆弧运动,因此属于曲线运动。32.【答案】喷气式客机;900千米/时;自行车;15千米/时;4【知识点】距离与时间【解析】【分析】比较各交通工具 1 小时通过的路程,喷气式客机的 900 千米最远,故速度最快;自行车的 15 千米最近,故速度最慢。上海站到北京站路程约 1200 千米,高速列车速度为 300 千米 / 时,根据 “时间 = 路程 ÷ 速度”,可得 1200÷300=4(小时)。1 / 1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4四上·金台期中)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由一节节的 连起来的 ,将它们分为 动物和 动物两大类。【答案】脊椎骨;脊柱;脊椎;无脊椎【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 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由一节节的脊椎骨连起来的脊柱,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骨是构成脊柱的基本单位,多块脊椎骨连接形成脊柱。拥有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如鱼、鸟、哺乳动物等;没有脊柱的动物则为无脊椎动物,像昆虫、软体动物等。这是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能清晰区分不同动物类群的结构特征。2.(2024四上·金台期中)鱼类是在 中生活,用 呼吸,用 运动,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答案】水;鳃;鳍【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终生栖息于水中,依靠鳃完成呼吸。其运动及身体平衡的维持主要借助鳍,听觉器官仅包含内耳。多数鱼类的体表覆盖着鳞片,且作为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3.(2024四上·金台期中)鸟类是身体表面有 、有 、恒温、 生的动物。【答案】羽毛;翅膀;卵【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鸟类有着很多共同特征:它们体表覆盖羽毛,借助翅膀活动,且属于恒温动物;取食时依靠喙,繁殖后代则采用卵生的方式。4.(2024四上·金台期中)哺乳动物是身体表面有 、恒温、 生和 的高等脊椎动物。【答案】体毛;胎;用乳汁喂养【知识点】哺乳动物【解析】【分析】动物可依据不同特征划分为多种类别,若按身体构造,能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哺乳动物是身体表面有体毛、恒温、胎生和用乳汁喂养后代的高等脊椎动物。体毛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胎生是相对于卵生而言的繁殖方式,母体直接孕育幼体,这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而用乳汁喂养后代。5.(2024四上·金台期中)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和 来描述。【答案】方向;距离(不分先后顺序)【知识点】描述方位【解析】【分析】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需要一个参照物。6.(2024四上·金台期中)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 。速度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 内通过的路程越 ,速度越 。【答案】快慢;单位;单位;长;快【知识点】距离与时间【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路程越长,速度越快。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可在相同距离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下比距离。相同距离,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则反之。7.(2024四上·金台期中)所有脊椎动物的脊椎都长得一样。( )【答案】错误【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爬行、鸟、哺乳等类群,其脊椎形态结构差异显著,这是为适应不同生活环境和功能。比如鱼的脊椎柔韧利游泳,鸟的部分椎骨特化助飞行稳定,人类等哺乳动物脊柱因椎骨弯曲支持直立行走。并非所有脊椎动物的脊椎都相同。8.(2024四上·金台期中)鸟的喙的外形与鸟吃的食物息息相关。( )【答案】正确【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鸟的喙的外形与其食性密切相关,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如,啄木鸟的喙尖锐坚硬,适合凿开树皮捕捉昆虫;鸭子的喙扁平宽阔,便于在水中滤取食物;老鹰的喙弯曲锋利,能有效撕裂猎物的皮肉。这些不同的喙形都是为了适应各自特定的取食需求。9.(2024四上·金台期中)会飞行的只有鸟类。( )【答案】错误【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鸟类运动方式多样,有游泳、飞行、行走、奔跑等。如鸵鸟翼短小不能飞,腿长脚有力,善行走和奔跑;家鸽善飞行;鸭会游泳。另外,蝙蝠虽会飞,却属于哺乳动物。10.(2024四上·金台期中)动物的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答案】正确【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脊椎是脊椎动物身体的重要支撑结构,其由多个椎骨连接而成,椎骨间的连接方式如椎间盘等允许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弯曲、转动等运动,从而支撑动物完成各种活动。11.(2024四上·金台期中)珍稀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答案】错误【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科学家按动物骨骼特征,将动物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我国珍稀动物鹦鹉螺是古老软体动物,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见珍稀动物不都是脊椎动物。故题干说法错误。12.(2024四上·金台期中)鱼类的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正确【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鱼类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无法维持恒定的体温,其体温会随着周围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当水温升高时,鱼类的体温也会随之上升;当水温降低时,它们的体温也会随之下降。故说法正确。13.(2024四上·金台期中)哺乳动物的体温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错误【知识点】哺乳动物【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14.(2024四上·金台期中)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需选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若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就是相对静止的。因此,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15.(2024四上·金台期中)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运动【解析】【解答】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爬行、飞行等。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由于动物的身体特征是不同的,所以它们运动的方式也是不同的。16.(2024四上·金台期中)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米/秒。( )【答案】错误【知识点】光年【解析】【分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快于 3 米 / 秒,其实际速度约为3×108米 / 秒(即 30 万千米 / 秒),1 米 / 秒仅接近人步行的速度,与光速相差极大,故题干表述错误。17.(2024四上·金台期中)下列动物中,不是脊椎动物的是( )。A.马 B.蜘蛛 C.蛇【答案】B【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科学家根据动物有脊椎和无脊椎分为两大类,身体有脊椎的动物就有脊椎动物,身体无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A:马属体内有脊柱,是有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B:蜘蛛体内没有脊柱,不是脊椎动物;符合题意。C:蛇属体内有脊柱,是有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18.(2024四上·金台期中)脊柱主要有支撑身体、保护( )的作用。A.视力 B.大脑 C.内脏【答案】C【知识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其重要作用之一是保护体内的内脏器官。A:视力与眼睛的结构及相关神经等有关,与脊柱无关。B:大脑由颅骨保护,而非脊柱。C:脊柱的结构能够对胸腔、腹腔内的内脏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故选C。19.(2024四上·金台期中)鸟足的形态与它们的( )相适应。A.生活环境 B.吃的食物 C.呼吸【答案】A【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鸟足的形态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A:如生活在水中的鸭、鹅,足有蹼,便于划水;生活在树上的啄木鸟,足尖锐且有钩,便于抓住树干;生活在草原的鸵鸟,足粗壮,适合奔跑。这些都体现了鸟足形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B:鸟的喙的形态更多与吃的食物相适应,而非足。C:鸟的呼吸与肺和气囊等器官相关,与足的形态无关。20.(2024四上·金台期中)鸵鸟的腿粗壮,适合( )。A.陆地奔跑 B.水中游泳 C.攀援树木【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运动【解析】【分析】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它的腿非常强壮,腿部肌肉发达,脚趾只有两个,且分离得很开,趾下有角质的肉垫,富有弹性并能隔热。这些特点使得鸵鸟能够在草原、沙漠等崎岖的地形上快速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以上,有利于它们逃避天敌、寻找食物。同时,粗壮的双腿还是鸵鸟的主要防卫武器,能够击退一些小型掠食者。而B选项鸵鸟的腿并不适合水中游泳,它没有像鸭子等水鸟那样适合划水的蹼,且身体结构也不利于在水中游动;C选项鸵鸟的爪子不够锋利和灵活,无法像猴子等攀援动物那样抓住树干,其粗壮的腿也不便于在树枝间攀爬,所以它也不适合攀援树木。综上所述,应选A选项。21.(2024四上·金台期中)下列与鲸运动方式相同的动物是( )。A.袋鼠 B.白鳍豚 C.蝙蝠【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运动【解析】【分析】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A :袋鼠主要运动方式是跳跃,依靠强壮的后肢弹跳前进,与鲸不同;不符合题意。B :白鳍豚属于水生哺乳动物,和鲸一样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为游泳,与鲸相同;符合题意。C :蝙蝠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依靠翼膜在空中滑翔或扇动飞行,与鲸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22.(2024四上·金台期中)荡秋千的运动形式是( )。A.旋转 B.振动 C.摆动【答案】C【知识点】运动形式【解析】【分析】物体运动方式有平动、滚动等,且相互联系。摆动是物体绕固定点、轴做来回圆弧运动。荡秋千时,秋千绕固定点在一定角度内做往复圆弧运动,故运动方式是摆动。23.(2024四上·金台期中)骑自行车时,脚在绕圈,车轮在( ),车在前进。A.滚动 B.旋转 C.摆动【答案】A【知识点】运动形式【解析】【分析】骑自行车时,车轮整体沿着地面移动,同时自身围绕轴转动,这种结合了移动和转动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旋转更侧重物体仅围绕轴做圆周运动而不发生整体位置的移动,车轮并非单纯旋转。摆动是绕固定点做来回圆弧运动,与车轮运动方式不符。故选A。24.(2024四上·金台期中)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 )。A.大 B.小 C.一样【答案】A【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多种多样,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当物体质量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当物体质量越小,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小,动能就越小。故选A。25.(2024四上·金台期中)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冲击力越( )。A.弱 B.大 C.小【答案】B【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在物体质量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冲击力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密切相关。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运动能量就越大,撞击时释放的能量也越多,产生的冲击力自然更强。如,快速抛出的皮球撞击墙面,比缓慢滚动的皮球产生的冲击力更大。因此同一种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冲击力越大,故选 B。26.(2024四上·金台期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米/秒。A.3 B.7.9 C.340【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固体传播速度快,气体传播适中,液体传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故选C。27.(2024四上·金台期中)研究鸽子的羽毛①观察鸽子的正羽,你有什么发现?我发现:鸽子的正羽 。②将正羽羽根剪断,里面是什么样的?我发现:里面是 。③在正羽上滴一滴水,水会被吸收吗?我发现:水 被吸收。④用放大镜观察,绒羽是什么样的?我发现:绒羽是 。【答案】轻、薄、面积大;空的;不能;细小而柔软,起到保温的作用【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1)正羽的轻、薄和大表面积特性,能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助力鸽子高效飞行;(2)正羽羽根中空,可减轻羽毛重量,同时不影响其结构强度,符合飞行时对减重的需求;(3)正羽表面通常有蜡质层或致密的结构,使得水无法渗透吸收,能帮助鸽子在潮湿环境中保持羽毛干燥;(4)绒羽纤细柔软,纤维间空隙多,可储存空气,形成隔热层,从而为鸽子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28.(2024四上·金台期中)请你用给定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体验脂肪作用的小实验。实验材料:橡皮筋、一块动物油脂、一杯冰水(1)实验方法:① ② ③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哺乳动物的脂肪有 的作用。【答案】(1)把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将左、右手的食指同时放入一杯冰水中;过一会儿,体验两根食指的不同感受(2)没有绑动物油脂的食指经过冰水的浸泡,感觉比较凉。捆绑了动物油脂的食指经过冰水的浸泡,没有感觉。(3)保温【知识点】脂肪的检验【解析】【分析】脂肪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脂肪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脂肪可以增加饱腹感,脂肪可以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1) 实验方法:① 用橡皮筋将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② 把左、右手的食指同时放入装有冰水的杯子中③ 静置片刻后,感受两根食指的温度差异(2) 实验现象:未绑动物油脂的食指接触冰水后,明显感到冰凉;而绑有动物油脂的食指,冰凉感较弱甚至几乎没有。(3) 实验结论: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实验中,动物油脂模拟了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绑有油脂的食指因油脂阻隔了冰水的低温传导,能减少热量散失,从而体现出脂肪的保温功能。(1)①把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②将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浸入一杯冰水中。③体验两根食指的不同感觉。(2)因为脂肪有保温的作用,我们会感觉不绑动物油脂的手指比绑动物油脂的手指感觉凉。(3)脂肪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脂肪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29.(2024四上·金台期中)分类(填序号)①鲸 ②鲫鱼 ③企鹅 ④蝙蝠 ⑤海鳗鱼类: 鸟类: 哺乳动物: 【答案】②⑤;③;①④【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解析】【分析】鱼类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鳍游泳,②鲫鱼和⑤海鳗均有这些特征。鸟类通常有羽毛、前肢变成翼,③企鹅虽不能飞行,但具备鸟类的有羽毛、卵生等,属于鸟类。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哺乳,①鲸虽生活在水中,④蝙蝠虽会飞行,但二者均通过胎生繁殖且用乳汁哺育幼崽,属于哺乳动物。30.(2024四上·金台期中)判断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的运动情况。(1)乘客没有运动。因为以 为参照物,乘客在 里的 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没有运动。(2)乘客在运动。因为以 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它们的 发生了变化,所以乘客在运动。【答案】(1)汽车;汽车;位置(2)汽车外边的景物;位置【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当参照物与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时,物体是静止的;当相对位置改变时,物体是运动的。(1) 判断物体运动需选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以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为例,选汽车为参照物时,乘客和汽车位置没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2) 判断物体运动,关键看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选汽车外景物为参照物,乘客和景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乘客是运动的。(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坐在行驶中汽车里的乘客,若选汽车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时乘客是静止的。(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它可以任意选取。若选汽车外边的景物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时乘客是运动的。31.(2024四上·金台期中)下列属于直线运动的在括号中填“A”,属于曲线运动的填“B”。拉锯 、风车转动 、荡秋千 、拍球 、滑直滑梯 【答案】A;B;B;A;A【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解析】【分析】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直线。拉锯时,锯子沿直线往复运动;拍球时,球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滑直滑梯时,人沿滑梯的直线轨迹下滑,均属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风车转动时,叶片上各点沿圆周运动;荡秋千时,人随秋千做圆弧运动,因此属于曲线运动。32.(2024四上·金台期中)下列交通工具1小时通过的路程分别为:高速列车300千米,轮船45千米,自行车15千米,汽车120千米,快艇100千米,喷气式客机900千米。根据上面的信息可知,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是 ,其速度为 ;速度最慢的交通工具是 ,其速度为 ;上海站到北京站的路程约为1200千米,乘坐高速列车大约需 小时到达。【答案】喷气式客机;900千米/时;自行车;15千米/时;4【知识点】距离与时间【解析】【分析】比较各交通工具 1 小时通过的路程,喷气式客机的 900 千米最远,故速度最快;自行车的 15 千米最近,故速度最慢。上海站到北京站路程约 1200 千米,高速列车速度为 300 千米 / 时,根据 “时间 = 路程 ÷ 速度”,可得 1200÷300=4(小时)。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