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4六上·兴隆期中)没有人知道古生物确切的样子,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从岩层中挖掘的 ,来了解古生物的相关信息。2.(2024六上·兴隆期中) 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水的 能转化为 能。3.(2024六上·兴隆期中)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时可以采用 实验。(选填:模拟或对比)4.(2024六上·兴隆期中)街道两旁的路灯天黑自动点亮是应用了 控开关。5.(2024六上·兴隆期中)用紫色和白色两种不同颜色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在第一代中,所有的豌豆花都是紫色的。( )6.(2024六上·兴隆期中)在全班同学中,可能有与自己的几个特征相同的同学。( )7.(2024六上·兴隆期中)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只能改变线圈的匝数,其他实验条件要保持不变。( )8.(2024六上·兴隆期中)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所以我们不用节约使用能量。9.(2024六上·兴隆期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生物资源能源取暖、做饭等。( )10.(2024六上·兴隆期中)不可再生能源要节约,可再生能源没必要节约。( )11.(2024六上·兴隆期中)机器反复开关会消耗过多能源,短时间不用可以待机状态。( )12.(2024六上·兴隆期中)热气球升空、走马灯旋转都是热能作用的结果。( )13.(2024六上·兴隆期中)不能把我们自制的铁钉电磁铁长时间连接在电池上。14.(2024六上·兴隆期中)在工农业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电磁铁搬运较重的铁质物品。为了让铁质物品从电磁铁上掉落进卡车车厢里,科学的方法是减小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 )15.(2024六上·兴隆期中)参观学习后,小智和小伙伴们讨论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他们认为要多购买外地物种来兴隆放生、养殖,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16.(2024六上·兴隆期中)尚未成熟的小动物,个头没有妈妈高,声音也比较尖细,这些是动物的变异现象。( )17.(2024六上·兴隆期中)为了节约能源,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公园里的路灯经常采用白炽灯。( )18.(2024六上·兴隆期中)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来源于被泥沙覆盖的动植物。( )19.(2024六上·兴隆期中)走马灯转得快慢可能与风轮扇叶的多少或风轮扇叶距蜡烛的远近有关。( )20.(2024六上·兴隆期中)公园管理处里有小猫爱心驿站,细心的小智发现一只白色的猫妈妈生了两只黑白相间毛色的小猫,小智推测猫爸爸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A.白猫 B.橘色猫 C.黑猫21.(2024六上·兴隆期中)一般情况下,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后,能发育成两条蚯蚓,长大后的蚯蚓与原来的蚯蚓( )。A.有许多相似的特征 B.没有相似特征 C.无法判断22.(2024六上·兴隆期中)实验前,小明认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弱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得出结论23.(2024六上·兴隆期中)反复弯折一段铁丝的过程中( )。A.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4.(2024六上·兴隆期中)关于能量控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刹车可以控制汽车将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B.从打开电扇到调节电扇风量大小,其中包含了能量的转换和控制C.使用能量控制装置可以节约能量25.(2024六上·兴隆期中)如下图,将铅笔芯固定在底板上,两端与电路的导线相连,将连接灯泡一端导线沿铅笔芯自左至右滑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会( )。A.由亮变暗 B.由暗变亮 C.不变26.(2024六上·兴隆期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被埋藏于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的。它们的最终能量来源是( )。A.生物质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27.(2024六上·兴隆期中)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常见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B.能源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C.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发生能源危机28.(2024六上·兴隆期中)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的物体。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 C.倾斜与太阳光垂直29.(2024六上·兴隆期中)奇奇小组制作了一个太阳能小车,他们发现这个小车在阳光下可以正常工作,没有阳光的时候就停止工作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太阳能小车中增加的最适合的元件是( )。A.蓄电池 B.干电池 C.太阳能电池30.(2024六上·兴隆期中)小明参观了博物馆,他在博物馆内看到了一块化石。(1)上图是 类动物的化石,推测依据是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2)这块化石是在山上被发现的,说明 。(3)古代的鱼类和现在的鱼类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是生物的 现象。(4)研究古生物的化石对人类有什么意义?31.(2024六上·兴隆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题目。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它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象,体长达5米,身高约3米,与亚洲象相近,门齿长1.5米左右,虽然身高不高,但身体肥硕,因而体重可达 6~8 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1)根据材料,你判断猛犸象应该生活在寒冷地区。你作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2)根据你的判断,猛犸象的耳朵应该比亚洲象的耳朵 (选填“大”或“小”),这样的好处是 。32.(2024六上·兴隆期中)天气冷了,小明的爸爸从超市买了一台电热扇(如下图)来取暖,它的样子有点像电风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电风扇主要是将电能转换成 。(2)电热扇主要是将电能转换成 。细心的小明在使用时还发现电热扇在工作时会出现红红的亮,电热扇还会把电能转换成 。旋钮开关,可以控制 的大小。33.(2024六上·兴隆期中)下面是奇奇和同学对电磁铁的一些研究电池节数(节) 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枚)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平均值1 4 3 2 3 3 32 10 11 10 10 9 103 17 18 16 16 18 17(1)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铁的实验装置,大头针的作用是( )。A.导电B.反映电磁铁磁力大小C.检测线圈弹力大小(2)在这个实验中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3)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4)实验中不能改变的条件是 。(5)实验结论是:电池串联节数增加,电磁铁磁力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化石【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古生物的途径,古生物生活在远古时期,其遗体、遗迹等经过漫长地质作用会形成化石,保存在岩层中 。古生物生活过的痕迹或遗体,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会被沉积物掩埋,经过石化等过程,形成化石。科学家通过挖掘岩层中的化石,观察化石的形态、结构等,就能推断古生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相关信息,所以这里应填化石 。2.【答案】机械;电【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三峡水电站工作时,主要是利用流动的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又带动发电机里的转子转动,使发电机发电,所以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答案】对比【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时,我们需要探究不同因素(比如电池数量、线圈匝数等 )对磁力大小的影响。对比实验是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来观察这个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时,我们可以控制其他变量(像铁芯大小等 )不变,只改变电池节数(或线圈匝数等 ),通过对比不同情况下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等,来判断磁力大小变化。这种只改变一个变量,其他变量保持相同,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的方法就是对比实验,所以这里填对比 。4.【答案】光【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路灯自动点亮的控制原理,依据光控开关的工作机制分析。光控开关能根据光线的强弱变化来自动控制电路的通断。天黑时,环境光线变弱,光控开关感应到这种光线变化,就会自动闭合电路,使路灯点亮;天亮时,光线变强,光控开关又会自动断开电路,关闭路灯 。街道两旁的路灯天黑自动点亮,就是应用了光控开关,利用光线变化来控制路灯的开启,所以第 1 空填光。5.【答案】正确【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生活中会发现,豌豆花有不同颜色,比如紫色和白色,其中紫色是 “强势” 的颜色特征,白色是 “弱势” 的颜色特征。当我们把紫色花豌豆和白色花豌豆的花粉互相传授(也就是人工授粉)后,长出来的新豌豆苗,开的花大多是紫色的。这是因为紫色这种 “强势” 的特征更容易表现出来,所以 “用紫色和白色两种不同颜色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结出的豌豆长成的植株开紫色花” 这个说法是对的。6.【答案】正确【知识点】外貌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只有两个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在一个班级中,可能有与自己的几个特征相同的人,如单眼皮、双眼皮、有耳垂、无耳垂等。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7.【答案】正确【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在做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实验时,我们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个因素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在这个电磁铁实验里,要是同时改变线圈匝数和电池电量、铁芯粗细等,就分不清到底是线圈匝数还是其他条件让磁性变强或变弱了。所以为了准确找到线圈匝数和磁性强弱的关系,只能变线圈匝数,其他条件都保持一样,这种做法是对的,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8.【答案】错误【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守恒指总量不变,但可利用的高品质能量会转化为难以利用的低品质能量(如热能耗散)。若不节约,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会快速枯竭,且能量转化效率并非 100%。节约能量本质是减少低效损耗、延长资源利用周期,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9.【答案】正确【解析】【解答】生物资源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能源。10.【答案】错误【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解析】【分析】可再生能源虽然能在自然界中不断再生,但也需要节约。比如水能,要是我们不合理利用,过度开发水电站,可能会影响河流生态,破坏鱼类等生物的生存环境;太阳能虽然取之不尽,但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也需要资源和能源,而且如果浪费使用,也会造成相关资源的不必要消耗。所以不管是不可再生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都应该节约使用,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1.【答案】正确【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机器每次开关的时候,内部的电路、元件启动,会有能量的消耗,反复开关就会不断重复这种额外的能量消耗,比较费电 。而短时间不用的时候,让机器处于待机状态,就不用频繁地开关,能减少因为反复启动带来的能源浪费 。比如家里的电视机,短时间不看时待机,就比关掉再打开更省电,所以 “机器反复开关会消耗过多能源,短时间不用可以待机状态”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12.【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热气球【解析】【分析】热气球升空:热气球里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变轻,就像轻的东西能往上飘,热空气带着热气球往上升,这是热能让空气变轻产生的作用 。走马灯旋转:点燃走马灯里的蜡烛,蜡烛的热能让周围空气变热上升,流动的空气推动走马灯的叶片转动,也是热能在起作用 。所以热气球升空、走马灯旋转都是热能带来的效果,题目说法正确。13.【答案】正确【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自制的铁钉电磁铁是由导线绕在铁钉上,再连接电池组成的。当长时间连接电池时,导线中会持续有电流通过,导线会发热。而且电池也会因为持续放电,电能消耗很快,甚至可能损坏电池。另外长时间的电流通过,还可能因为发热等情况,影响电磁铁或者导线的使用,所以不能长时间把自制的铁钉电磁铁连接在电池上,这句话是正确的。14.【答案】错误【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要让铁质物品从电磁铁上掉落,得让电磁铁的磁性消失或大幅减弱。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有关,减小电流,磁性会减弱,但不一定能让铁质物品马上掉落。科学的方法是切断电磁铁的电流,这样电磁铁磁性会消失,铁质物品因重力就会掉落。仅仅减小电流,电磁铁还有较弱磁性,可能吸住物品不掉落,所以题目说法错误。15.【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 购买外地物种来本地放生、养殖,这些外地物种可能会因为在本地没有天敌,大量繁殖,抢夺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导致本地一些物种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破坏原本的生态平衡,反而会降低生物多样性,而不是增加,所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题目说法错误。16.【答案】错误【知识点】遗传【解析】【分析】 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尚未成熟的小动物个头没妈妈高、声音尖细,这是小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是因为它们还没长大成熟,不是亲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所以不是变异现象,题目说法错误。17.【答案】错误【知识点】新能源;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白炽灯工作时,大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只有少部分转化为光能, 能量浪费比较严重。而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公园里的路灯,为了节约能源,现在常用 LED 灯,LED 灯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高,更节能。所以说采用白炽灯是错误的,题目说法错误。18.【答案】错误【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是由远古时期海洋或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像藻类等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细菌作用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不只是被泥沙覆盖的动植物,而且主要是浮游生物等。所以说来源于是被泥沙覆盖的动植物这种说法错误,题目说法错误。19.【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风轮扇叶多少的影响:风轮扇叶多,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推动扇叶时,能更好地受力,可能让走马灯转得快;扇叶少,受力没那么好,转动速度可能就慢 。风轮扇叶距蜡烛远近的影响:风轮扇叶离蜡烛近,热空气上升的力量能更直接、更有力地作用到扇叶上,容易让走马灯转得快;离得远,热空气力量分散,作用到扇叶上的力小,转动速度可能就慢 。所以走马灯转得快慢确实可能和这两个因素有关,题目说法正确。20.【答案】C【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小猫的毛色是由猫爸爸和猫妈妈的基因共同决定的。猫妈妈是白色,生的小猫是黑白相间,说明小猫遗传了黑色相关基因。A :如果猫爸爸是白猫,很难给小猫提供黑色基因让小猫出现黑白相间毛色,所以 A 不符合。B :橘色猫的基因主要是橘色相关,不太能让小猫有黑白相间毛色,所以 B 不符合。C :黑猫有黑色基因,能和猫妈妈的白色基因结合,让小猫出现黑白相间毛色,所以猫爸爸最可能是黑猫,C正确。故答案为:C。21.【答案】A【知识点】遗传【解析】【分析】蚯蚓切成两段后发育成的新蚯蚓,是由原来蚯蚓的身体部分再生而来,遗传物质基本相同。A :因为遗传物质相似,所以长大后的蚯蚓会和原来蚯蚓有许多相似特征,比如身体形态、生活习性等;A 符合题意。B :新蚯蚓与原蚯蚓遗传物质关联大,会有相似特征,“没有相似特征” 错误;B 不符合题意。C :根据遗传和再生知识,能判断新蚯蚓与原蚯蚓有相似特征,“无法判断” 错误;C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小明在实验前认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弱有关”,这是在实验前对问题的一种猜测、假定 。A :“提出问题” 是提出像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这样的疑问,不是给出猜测,A 不符合题意;B :“提出假设” 就是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作出可能的猜想,小明的想法属于提出假设,B 符合题意;C :“得出结论” 是实验后根据结果总结出的最终判断,这里是实验前的想法,C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3.【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反复弯折铁丝时,消耗了人的能量。且在弯折过程中,铁丝会发热,这是因为机械能转化为了热能 。A :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不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A 错误;B :弯折铁丝消耗人的能量,铁丝发热产生热能,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B 正确;C :此过程中铁丝没变成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C 错误。故答案为:B。24.【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节约能源【解析】【分析】A :汽车行驶时,是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运动,刹车是通过摩擦力等让汽车减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等,不是控制化学能转机械能,A 错误;B :打开电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风扇转动 ),调节风量大小是对能量(机械能 )的控制,包含能量转换和控制,B 正确;C :能量控制装置(如节能开关等 )能合理调控能量使用,避免浪费,可节约能量,C 正确。故答案为:A。25.【答案】A【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导线在铅笔芯上滑动,会改变接入电路的铅笔芯长度,进而改变电阻,影响电流和灯泡亮度。A :导线自左至右滑动,接入电路的铅笔芯变长,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不变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亮度由亮变暗;A 正确。B :实际情况是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变暗,不是由暗变亮;B 错误。C :接入电阻改变,电流改变,灯泡亮度会变,不是不变;C 错误。故答案为:A。26.【答案】B【知识点】化石燃料;太阳能【解析】【分析】要判断煤炭、石油、天然气最终能量来源,需追溯远古生物与能量的关系:A :生物质能是生物本身蕴含的能量,但远古生物的能量并非自身 “创造”,而是来自外界;A 错误。B :远古生物生长依赖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动物以植物为食间接储存太阳能。这些生物埋入地下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气,所以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 正确。C :地热能是地球内部的能量,与远古生物形成煤炭等的能量来源无关;C 错误。故答案为:B。27.【答案】C【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A :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属于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A 正确。B :能源的定义就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或资源,比如煤炭燃烧能提供热能;B 正确。C :虽然能量守恒,但可被人类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 )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能源短缺,引发能源危机;C 错误。故答案为:C。28.【答案】C【知识点】光与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体吸收太阳能与放置角度的关系,核心是分析不同放置角度下物体接收太阳辐射的情况:A :水平放置时,物体表面与太阳光夹角小,接收的太阳辐射少,吸收热量少;A 错误。B :竖直放置时,表面与太阳光夹角通常也不大,接收辐射不如垂直时多,吸收热量少;B 错误。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时,物体表面能最大程度接收太阳辐射,吸收的太阳热最多;C 正确。故答案为:C。29.【答案】A【知识点】电池;太阳能【解析】【分析】A :蓄电池可在有阳光时储存太阳能转化的电能,无阳光时释放电能供小车工作,能解决问题;A 正确。B :干电池是独立电源,不能储存太阳能,无法适配太阳能小车的能源需求;B 错误。C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元件,无阳光时无法工作,不能解决问题;C 错误。故答案为:A。30.【答案】(1)鱼(2)这座山所在的区域曾经是海洋或者河流(3)遗传(4)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等。【知识点】遗传;化石【解析】【分析】(1)鱼类的典型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化石呈现的生物符合这些特征,所以判断是鱼类化石;结论:故第1空填鱼 。(2)鱼生活在海洋或河流等水域环境,山上发现鱼化石,说明远古时期这座山所在区域是海洋或河流,后来经过地质变化成为山地;结论:故第1空填这座山所在的区域曾经是海洋或者河流 。(3)遗传是指生物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古代鱼类和现在鱼类有相似性,体现了遗传现象;结论:故第1空填遗传 。(4)化石是“时光胶囊”,保留古代生物形态。从化石能直观看到古生物样子,进而推断它们咋生活、生活在啥环境(比如鱼化石在山上,说明这以前是水域 );通过化石所在地层,能知道地层啥时候形成、经历过啥变化(比如海陆变迁 );对比古今生物化石和现生生物,能发现生物演化线索,知道生物咋从古代变到现在,还能找亲缘关系(比如古代鱼和现代鱼的联系 ),帮人类了解地球生命历史和演化奥秘;结论:研究古生物化石能帮人类了解古代生物生活、推断地质变化、知晓生物演化及亲缘关系等,是探索地球历史和生命奥秘的重要依据 。(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观察图片,推测可能是鱼类动物的化石。它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2) 化石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隐含着非常重要的古地理和古环境信息。这块化石是在山上被发现的,说明这座山所在的区域曾经是海洋或者河流。(3)子女和父母之间、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 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古代的鱼类和现在的鱼类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也是生物的遗传现象。(4)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比如可以推断古生物的体貌特征、生活环境,分析古生物的变化、与现代生物的关联等。31.【答案】寒冷猛犸象身体肥硕,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知识点】进化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1)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环境相适应。材料里提到猛犸象“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长毛、厚皮、厚脂肪层这些特征,能帮助动物在寒冷环境中保暖,抵御严寒,所以依据这些可以判断猛犸象生活在寒冷地区;结论:故第1空填猛犸象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 。(2)从适应环境角度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一般耳朵小些,这样能减少热量通过耳朵散发出去。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环境,亚洲象生活在相对温暖环境,所以猛犸象耳朵比亚洲象小,好处是减少热量散失,利于在寒冷环境保持体温;结论:第2空填小 ,第3空填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32.【答案】(1)风能(2)热能;光能;热能【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1)电风扇工作时,扇叶转动,产生风,是把电能转化为使扇叶转动的机械能,而风的本质是空气的流动能量,可称为风能;所以电能主要转换成风能;结论:故第1空填风能 。(2)电热扇的主要作用是取暖,工作时会发热,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看到电热扇红红的亮,这是电能转换成了光能;旋钮开关调节时,能改变电流大小等,从而控制产生热能的大小,实现调节温度;所以第1空填热能 ,第2空填光能 ,第3空填热能 。(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风扇主要是将电能转换成风能。(2)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热扇主要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细心的小明在使用时还发现电热扇在工作时会出现红红的亮,电热扇还会把电能转换成光能。旋钮开关,可以控制热能的大小。33.【答案】(1)B(2)电池串联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3)电池串联节数(4)线圈匝数、铁钉大小(5)增大【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 (1) 电磁铁磁力看不见、摸不着,而大头针能被电磁铁吸引,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电磁铁磁力越大,所以大头针的作用是反映电磁铁磁力大小;A选项“导电”,大头针在这不是起导电作用;C选项“检测线圈弹力大小”,与线圈弹力无关;结论:故答案为B 。(2)实验中改变的是电池节数,观察的是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反映磁力大小 ),所以探究的是电池串联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结论:故第1空填电池串联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 。(3)从实验数据看,不同组别的差异是电池节数,所以改变的条件是电池串联节数;结论:故第1空填电池串联节数 。(4)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要探究的条件(电池节数 ),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公平。线圈匝数、铁钉大小这些会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不能改变;结论:故第1空填线圈匝数、铁钉大小 。(5)从数据看,电池节数1节时,吸引大头针平均值3枚;2节时10枚;3节时17枚,随着电池串联节数增加,吸引大头针数量增多,说明电磁铁磁力增大;结论:故第1空填增大 。(1)磁性越强,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所以研究电磁铁的实验装置,大头针的作用是反映电磁铁磁力大小,故答案选B。(2)从记录表中可以看出,变化的量是电池串联的节数,结果的变化是吸引大头针的多少(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所以在这个实验中他们探究的问题是电池串联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3)从记录表中可以看出,变化的量是电池串联的节数,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电池串联节数。(4)对比实验的要求是单一变量法,有且只有一个变量,这个实验变量是串联电池节数,其他条件像线圈匝数、铁钉大小保持不变。所以实验中不能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匝数、铁钉大小。(5)从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串联电池数是1时,平均吸引大头针3枚;串联电池数是2时,平均吸引大头针10枚;串联电池数是3时,平均吸引大头针17枚,随着电池串联节数增加,电磁铁磁力增大。所以实验结论是:电池串联节数增加,电磁铁磁力增大。1 / 1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4六上·兴隆期中)没有人知道古生物确切的样子,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从岩层中挖掘的 ,来了解古生物的相关信息。【答案】化石【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古生物的途径,古生物生活在远古时期,其遗体、遗迹等经过漫长地质作用会形成化石,保存在岩层中 。古生物生活过的痕迹或遗体,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会被沉积物掩埋,经过石化等过程,形成化石。科学家通过挖掘岩层中的化石,观察化石的形态、结构等,就能推断古生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相关信息,所以这里应填化石 。2.(2024六上·兴隆期中) 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水的 能转化为 能。【答案】机械;电【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三峡水电站工作时,主要是利用流动的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又带动发电机里的转子转动,使发电机发电,所以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2024六上·兴隆期中)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时可以采用 实验。(选填:模拟或对比)【答案】对比【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时,我们需要探究不同因素(比如电池数量、线圈匝数等 )对磁力大小的影响。对比实验是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来观察这个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时,我们可以控制其他变量(像铁芯大小等 )不变,只改变电池节数(或线圈匝数等 ),通过对比不同情况下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等,来判断磁力大小变化。这种只改变一个变量,其他变量保持相同,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的方法就是对比实验,所以这里填对比 。4.(2024六上·兴隆期中)街道两旁的路灯天黑自动点亮是应用了 控开关。【答案】光【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路灯自动点亮的控制原理,依据光控开关的工作机制分析。光控开关能根据光线的强弱变化来自动控制电路的通断。天黑时,环境光线变弱,光控开关感应到这种光线变化,就会自动闭合电路,使路灯点亮;天亮时,光线变强,光控开关又会自动断开电路,关闭路灯 。街道两旁的路灯天黑自动点亮,就是应用了光控开关,利用光线变化来控制路灯的开启,所以第 1 空填光。5.(2024六上·兴隆期中)用紫色和白色两种不同颜色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在第一代中,所有的豌豆花都是紫色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生活中会发现,豌豆花有不同颜色,比如紫色和白色,其中紫色是 “强势” 的颜色特征,白色是 “弱势” 的颜色特征。当我们把紫色花豌豆和白色花豌豆的花粉互相传授(也就是人工授粉)后,长出来的新豌豆苗,开的花大多是紫色的。这是因为紫色这种 “强势” 的特征更容易表现出来,所以 “用紫色和白色两种不同颜色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结出的豌豆长成的植株开紫色花” 这个说法是对的。6.(2024六上·兴隆期中)在全班同学中,可能有与自己的几个特征相同的同学。( )【答案】正确【知识点】外貌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只有两个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在一个班级中,可能有与自己的几个特征相同的人,如单眼皮、双眼皮、有耳垂、无耳垂等。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7.(2024六上·兴隆期中)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只能改变线圈的匝数,其他实验条件要保持不变。( )【答案】正确【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在做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实验时,我们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个因素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在这个电磁铁实验里,要是同时改变线圈匝数和电池电量、铁芯粗细等,就分不清到底是线圈匝数还是其他条件让磁性变强或变弱了。所以为了准确找到线圈匝数和磁性强弱的关系,只能变线圈匝数,其他条件都保持一样,这种做法是对的,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8.(2024六上·兴隆期中)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所以我们不用节约使用能量。【答案】错误【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守恒指总量不变,但可利用的高品质能量会转化为难以利用的低品质能量(如热能耗散)。若不节约,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会快速枯竭,且能量转化效率并非 100%。节约能量本质是减少低效损耗、延长资源利用周期,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9.(2024六上·兴隆期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生物资源能源取暖、做饭等。(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生物资源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能源。10.(2024六上·兴隆期中)不可再生能源要节约,可再生能源没必要节约。( )【答案】错误【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解析】【分析】可再生能源虽然能在自然界中不断再生,但也需要节约。比如水能,要是我们不合理利用,过度开发水电站,可能会影响河流生态,破坏鱼类等生物的生存环境;太阳能虽然取之不尽,但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也需要资源和能源,而且如果浪费使用,也会造成相关资源的不必要消耗。所以不管是不可再生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都应该节约使用,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1.(2024六上·兴隆期中)机器反复开关会消耗过多能源,短时间不用可以待机状态。( )【答案】正确【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机器每次开关的时候,内部的电路、元件启动,会有能量的消耗,反复开关就会不断重复这种额外的能量消耗,比较费电 。而短时间不用的时候,让机器处于待机状态,就不用频繁地开关,能减少因为反复启动带来的能源浪费 。比如家里的电视机,短时间不看时待机,就比关掉再打开更省电,所以 “机器反复开关会消耗过多能源,短时间不用可以待机状态”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12.(2024六上·兴隆期中)热气球升空、走马灯旋转都是热能作用的结果。( )【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热气球【解析】【分析】热气球升空:热气球里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变轻,就像轻的东西能往上飘,热空气带着热气球往上升,这是热能让空气变轻产生的作用 。走马灯旋转:点燃走马灯里的蜡烛,蜡烛的热能让周围空气变热上升,流动的空气推动走马灯的叶片转动,也是热能在起作用 。所以热气球升空、走马灯旋转都是热能带来的效果,题目说法正确。13.(2024六上·兴隆期中)不能把我们自制的铁钉电磁铁长时间连接在电池上。【答案】正确【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自制的铁钉电磁铁是由导线绕在铁钉上,再连接电池组成的。当长时间连接电池时,导线中会持续有电流通过,导线会发热。而且电池也会因为持续放电,电能消耗很快,甚至可能损坏电池。另外长时间的电流通过,还可能因为发热等情况,影响电磁铁或者导线的使用,所以不能长时间把自制的铁钉电磁铁连接在电池上,这句话是正确的。14.(2024六上·兴隆期中)在工农业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电磁铁搬运较重的铁质物品。为了让铁质物品从电磁铁上掉落进卡车车厢里,科学的方法是减小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 )【答案】错误【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要让铁质物品从电磁铁上掉落,得让电磁铁的磁性消失或大幅减弱。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有关,减小电流,磁性会减弱,但不一定能让铁质物品马上掉落。科学的方法是切断电磁铁的电流,这样电磁铁磁性会消失,铁质物品因重力就会掉落。仅仅减小电流,电磁铁还有较弱磁性,可能吸住物品不掉落,所以题目说法错误。15.(2024六上·兴隆期中)参观学习后,小智和小伙伴们讨论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他们认为要多购买外地物种来兴隆放生、养殖,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 购买外地物种来本地放生、养殖,这些外地物种可能会因为在本地没有天敌,大量繁殖,抢夺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导致本地一些物种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破坏原本的生态平衡,反而会降低生物多样性,而不是增加,所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题目说法错误。16.(2024六上·兴隆期中)尚未成熟的小动物,个头没有妈妈高,声音也比较尖细,这些是动物的变异现象。( )【答案】错误【知识点】遗传【解析】【分析】 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尚未成熟的小动物个头没妈妈高、声音尖细,这是小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是因为它们还没长大成熟,不是亲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所以不是变异现象,题目说法错误。17.(2024六上·兴隆期中)为了节约能源,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公园里的路灯经常采用白炽灯。( )【答案】错误【知识点】新能源;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白炽灯工作时,大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只有少部分转化为光能, 能量浪费比较严重。而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公园里的路灯,为了节约能源,现在常用 LED 灯,LED 灯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高,更节能。所以说采用白炽灯是错误的,题目说法错误。18.(2024六上·兴隆期中)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来源于被泥沙覆盖的动植物。( )【答案】错误【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是由远古时期海洋或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像藻类等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细菌作用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不只是被泥沙覆盖的动植物,而且主要是浮游生物等。所以说来源于是被泥沙覆盖的动植物这种说法错误,题目说法错误。19.(2024六上·兴隆期中)走马灯转得快慢可能与风轮扇叶的多少或风轮扇叶距蜡烛的远近有关。( )【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风轮扇叶多少的影响:风轮扇叶多,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推动扇叶时,能更好地受力,可能让走马灯转得快;扇叶少,受力没那么好,转动速度可能就慢 。风轮扇叶距蜡烛远近的影响:风轮扇叶离蜡烛近,热空气上升的力量能更直接、更有力地作用到扇叶上,容易让走马灯转得快;离得远,热空气力量分散,作用到扇叶上的力小,转动速度可能就慢 。所以走马灯转得快慢确实可能和这两个因素有关,题目说法正确。20.(2024六上·兴隆期中)公园管理处里有小猫爱心驿站,细心的小智发现一只白色的猫妈妈生了两只黑白相间毛色的小猫,小智推测猫爸爸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A.白猫 B.橘色猫 C.黑猫【答案】C【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小猫的毛色是由猫爸爸和猫妈妈的基因共同决定的。猫妈妈是白色,生的小猫是黑白相间,说明小猫遗传了黑色相关基因。A :如果猫爸爸是白猫,很难给小猫提供黑色基因让小猫出现黑白相间毛色,所以 A 不符合。B :橘色猫的基因主要是橘色相关,不太能让小猫有黑白相间毛色,所以 B 不符合。C :黑猫有黑色基因,能和猫妈妈的白色基因结合,让小猫出现黑白相间毛色,所以猫爸爸最可能是黑猫,C正确。故答案为:C。21.(2024六上·兴隆期中)一般情况下,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后,能发育成两条蚯蚓,长大后的蚯蚓与原来的蚯蚓( )。A.有许多相似的特征 B.没有相似特征 C.无法判断【答案】A【知识点】遗传【解析】【分析】蚯蚓切成两段后发育成的新蚯蚓,是由原来蚯蚓的身体部分再生而来,遗传物质基本相同。A :因为遗传物质相似,所以长大后的蚯蚓会和原来蚯蚓有许多相似特征,比如身体形态、生活习性等;A 符合题意。B :新蚯蚓与原蚯蚓遗传物质关联大,会有相似特征,“没有相似特征” 错误;B 不符合题意。C :根据遗传和再生知识,能判断新蚯蚓与原蚯蚓有相似特征,“无法判断” 错误;C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2024六上·兴隆期中)实验前,小明认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弱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得出结论【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小明在实验前认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弱有关”,这是在实验前对问题的一种猜测、假定 。A :“提出问题” 是提出像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这样的疑问,不是给出猜测,A 不符合题意;B :“提出假设” 就是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作出可能的猜想,小明的想法属于提出假设,B 符合题意;C :“得出结论” 是实验后根据结果总结出的最终判断,这里是实验前的想法,C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3.(2024六上·兴隆期中)反复弯折一段铁丝的过程中( )。A.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反复弯折铁丝时,消耗了人的能量。且在弯折过程中,铁丝会发热,这是因为机械能转化为了热能 。A :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不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A 错误;B :弯折铁丝消耗人的能量,铁丝发热产生热能,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B 正确;C :此过程中铁丝没变成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C 错误。故答案为:B。24.(2024六上·兴隆期中)关于能量控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刹车可以控制汽车将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B.从打开电扇到调节电扇风量大小,其中包含了能量的转换和控制C.使用能量控制装置可以节约能量【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节约能源【解析】【分析】A :汽车行驶时,是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运动,刹车是通过摩擦力等让汽车减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等,不是控制化学能转机械能,A 错误;B :打开电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风扇转动 ),调节风量大小是对能量(机械能 )的控制,包含能量转换和控制,B 正确;C :能量控制装置(如节能开关等 )能合理调控能量使用,避免浪费,可节约能量,C 正确。故答案为:A。25.(2024六上·兴隆期中)如下图,将铅笔芯固定在底板上,两端与电路的导线相连,将连接灯泡一端导线沿铅笔芯自左至右滑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会( )。A.由亮变暗 B.由暗变亮 C.不变【答案】A【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导线在铅笔芯上滑动,会改变接入电路的铅笔芯长度,进而改变电阻,影响电流和灯泡亮度。A :导线自左至右滑动,接入电路的铅笔芯变长,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不变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亮度由亮变暗;A 正确。B :实际情况是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变暗,不是由暗变亮;B 错误。C :接入电阻改变,电流改变,灯泡亮度会变,不是不变;C 错误。故答案为:A。26.(2024六上·兴隆期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被埋藏于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的。它们的最终能量来源是( )。A.生物质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答案】B【知识点】化石燃料;太阳能【解析】【分析】要判断煤炭、石油、天然气最终能量来源,需追溯远古生物与能量的关系:A :生物质能是生物本身蕴含的能量,但远古生物的能量并非自身 “创造”,而是来自外界;A 错误。B :远古生物生长依赖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动物以植物为食间接储存太阳能。这些生物埋入地下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气,所以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 正确。C :地热能是地球内部的能量,与远古生物形成煤炭等的能量来源无关;C 错误。故答案为:B。27.(2024六上·兴隆期中)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常见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B.能源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C.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发生能源危机【答案】C【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A :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属于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A 正确。B :能源的定义就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或资源,比如煤炭燃烧能提供热能;B 正确。C :虽然能量守恒,但可被人类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 )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能源短缺,引发能源危机;C 错误。故答案为:C。28.(2024六上·兴隆期中)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的物体。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 C.倾斜与太阳光垂直【答案】C【知识点】光与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体吸收太阳能与放置角度的关系,核心是分析不同放置角度下物体接收太阳辐射的情况:A :水平放置时,物体表面与太阳光夹角小,接收的太阳辐射少,吸收热量少;A 错误。B :竖直放置时,表面与太阳光夹角通常也不大,接收辐射不如垂直时多,吸收热量少;B 错误。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时,物体表面能最大程度接收太阳辐射,吸收的太阳热最多;C 正确。故答案为:C。29.(2024六上·兴隆期中)奇奇小组制作了一个太阳能小车,他们发现这个小车在阳光下可以正常工作,没有阳光的时候就停止工作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太阳能小车中增加的最适合的元件是( )。A.蓄电池 B.干电池 C.太阳能电池【答案】A【知识点】电池;太阳能【解析】【分析】A :蓄电池可在有阳光时储存太阳能转化的电能,无阳光时释放电能供小车工作,能解决问题;A 正确。B :干电池是独立电源,不能储存太阳能,无法适配太阳能小车的能源需求;B 错误。C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元件,无阳光时无法工作,不能解决问题;C 错误。故答案为:A。30.(2024六上·兴隆期中)小明参观了博物馆,他在博物馆内看到了一块化石。(1)上图是 类动物的化石,推测依据是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2)这块化石是在山上被发现的,说明 。(3)古代的鱼类和现在的鱼类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是生物的 现象。(4)研究古生物的化石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答案】(1)鱼(2)这座山所在的区域曾经是海洋或者河流(3)遗传(4)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等。【知识点】遗传;化石【解析】【分析】(1)鱼类的典型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化石呈现的生物符合这些特征,所以判断是鱼类化石;结论:故第1空填鱼 。(2)鱼生活在海洋或河流等水域环境,山上发现鱼化石,说明远古时期这座山所在区域是海洋或河流,后来经过地质变化成为山地;结论:故第1空填这座山所在的区域曾经是海洋或者河流 。(3)遗传是指生物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古代鱼类和现在鱼类有相似性,体现了遗传现象;结论:故第1空填遗传 。(4)化石是“时光胶囊”,保留古代生物形态。从化石能直观看到古生物样子,进而推断它们咋生活、生活在啥环境(比如鱼化石在山上,说明这以前是水域 );通过化石所在地层,能知道地层啥时候形成、经历过啥变化(比如海陆变迁 );对比古今生物化石和现生生物,能发现生物演化线索,知道生物咋从古代变到现在,还能找亲缘关系(比如古代鱼和现代鱼的联系 ),帮人类了解地球生命历史和演化奥秘;结论:研究古生物化石能帮人类了解古代生物生活、推断地质变化、知晓生物演化及亲缘关系等,是探索地球历史和生命奥秘的重要依据 。(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观察图片,推测可能是鱼类动物的化石。它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2) 化石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隐含着非常重要的古地理和古环境信息。这块化石是在山上被发现的,说明这座山所在的区域曾经是海洋或者河流。(3)子女和父母之间、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 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古代的鱼类和现在的鱼类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也是生物的遗传现象。(4)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比如可以推断古生物的体貌特征、生活环境,分析古生物的变化、与现代生物的关联等。31.(2024六上·兴隆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题目。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它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象,体长达5米,身高约3米,与亚洲象相近,门齿长1.5米左右,虽然身高不高,但身体肥硕,因而体重可达 6~8 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1)根据材料,你判断猛犸象应该生活在寒冷地区。你作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2)根据你的判断,猛犸象的耳朵应该比亚洲象的耳朵 (选填“大”或“小”),这样的好处是 。【答案】寒冷猛犸象身体肥硕,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知识点】进化论;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1)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环境相适应。材料里提到猛犸象“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长毛、厚皮、厚脂肪层这些特征,能帮助动物在寒冷环境中保暖,抵御严寒,所以依据这些可以判断猛犸象生活在寒冷地区;结论:故第1空填猛犸象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 。(2)从适应环境角度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一般耳朵小些,这样能减少热量通过耳朵散发出去。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环境,亚洲象生活在相对温暖环境,所以猛犸象耳朵比亚洲象小,好处是减少热量散失,利于在寒冷环境保持体温;结论:第2空填小 ,第3空填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32.(2024六上·兴隆期中)天气冷了,小明的爸爸从超市买了一台电热扇(如下图)来取暖,它的样子有点像电风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电风扇主要是将电能转换成 。(2)电热扇主要是将电能转换成 。细心的小明在使用时还发现电热扇在工作时会出现红红的亮,电热扇还会把电能转换成 。旋钮开关,可以控制 的大小。【答案】(1)风能(2)热能;光能;热能【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1)电风扇工作时,扇叶转动,产生风,是把电能转化为使扇叶转动的机械能,而风的本质是空气的流动能量,可称为风能;所以电能主要转换成风能;结论:故第1空填风能 。(2)电热扇的主要作用是取暖,工作时会发热,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看到电热扇红红的亮,这是电能转换成了光能;旋钮开关调节时,能改变电流大小等,从而控制产生热能的大小,实现调节温度;所以第1空填热能 ,第2空填光能 ,第3空填热能 。(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风扇主要是将电能转换成风能。(2)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热扇主要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细心的小明在使用时还发现电热扇在工作时会出现红红的亮,电热扇还会把电能转换成光能。旋钮开关,可以控制热能的大小。33.(2024六上·兴隆期中)下面是奇奇和同学对电磁铁的一些研究电池节数(节) 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枚)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平均值1 4 3 2 3 3 32 10 11 10 10 9 103 17 18 16 16 18 17(1)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铁的实验装置,大头针的作用是( )。A.导电B.反映电磁铁磁力大小C.检测线圈弹力大小(2)在这个实验中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3)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4)实验中不能改变的条件是 。(5)实验结论是:电池串联节数增加,电磁铁磁力 。【答案】(1)B(2)电池串联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3)电池串联节数(4)线圈匝数、铁钉大小(5)增大【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 (1) 电磁铁磁力看不见、摸不着,而大头针能被电磁铁吸引,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电磁铁磁力越大,所以大头针的作用是反映电磁铁磁力大小;A选项“导电”,大头针在这不是起导电作用;C选项“检测线圈弹力大小”,与线圈弹力无关;结论:故答案为B 。(2)实验中改变的是电池节数,观察的是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反映磁力大小 ),所以探究的是电池串联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结论:故第1空填电池串联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 。(3)从实验数据看,不同组别的差异是电池节数,所以改变的条件是电池串联节数;结论:故第1空填电池串联节数 。(4)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要探究的条件(电池节数 ),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公平。线圈匝数、铁钉大小这些会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不能改变;结论:故第1空填线圈匝数、铁钉大小 。(5)从数据看,电池节数1节时,吸引大头针平均值3枚;2节时10枚;3节时17枚,随着电池串联节数增加,吸引大头针数量增多,说明电磁铁磁力增大;结论:故第1空填增大 。(1)磁性越强,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所以研究电磁铁的实验装置,大头针的作用是反映电磁铁磁力大小,故答案选B。(2)从记录表中可以看出,变化的量是电池串联的节数,结果的变化是吸引大头针的多少(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所以在这个实验中他们探究的问题是电池串联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3)从记录表中可以看出,变化的量是电池串联的节数,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电池串联节数。(4)对比实验的要求是单一变量法,有且只有一个变量,这个实验变量是串联电池节数,其他条件像线圈匝数、铁钉大小保持不变。所以实验中不能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匝数、铁钉大小。(5)从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串联电池数是1时,平均吸引大头针3枚;串联电池数是2时,平均吸引大头针10枚;串联电池数是3时,平均吸引大头针17枚,随着电池串联节数增加,电磁铁磁力增大。所以实验结论是:电池串联节数增加,电磁铁磁力增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