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七级镇七级堡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4四上·威县期中)无风情况下,成熟的苹果落地过程中进行的是 运动;“过山车”通过弧形轨道时是做的 运动。(均填“直线”或“曲线”)【答案】直线;曲线【知识点】运动形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解析】【分析】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我们将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无风情况下,成熟的苹果落地过程中进行的是直线运动;“过山车”通过弧形轨道时是做曲线运动。2.(2024四上·威县期中)物体运动的能量跟物体的 和 等因素有关。【答案】速度;质量【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是动能 。当质量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快,动能越大,比如快速行驶的汽车比慢速行驶的汽车动能大,能对外做的功更多(像撞击物体时破坏程度更大 );当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例如重型卡车和小汽车以相同速度行驶,重型卡车质量大,动能更大,刹车后滑行距离更远 。所以物体运动的能量(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等因素有关,故第一空填速度,第二空填质量。3.(2024四上·威县期中)用筷子敲打鼓面,看到放在鼓面上的大米在不停地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答案】振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当用筷子敲打鼓面时,鼓面会振动 。而放在鼓面上的大米不停地跳动,是因为鼓面的振动传递给了大米,让大米跟着跳动。这一现象直观地展现了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鼓面振动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进而形成声波,我们就能听到鼓声,大米跳动是鼓面振动的“可视化”体现,所以这里应填振动。4.(2024四上·威县期中)声音是通过物体以 的形式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的。声音可以在液体、 、 中传播。【答案】波;四面八方;气体;固态【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第1空: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介质(如空气、水等 )的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就像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水波一样,所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第一空填波。第2空:声音产生后,会向周围各个方向扩散传播,比如在空旷的地方喊一声,周围不同方向的人都能听到,说明传播方向是朝着“四面八方”的,第二空填四面八方。第3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是常见的介质之一,例如我们能听到空气中传来的说话声、鸟鸣声等,所以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第三空填气体。第4空:固体也能传播声音,而且传播效果往往比气体好,像“土电话”就是通过拉紧的绳子(固体 )传播声音,我们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更清晰的敲击桌面的声音,所以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这里答案写“固态”,从科学表述看,固体作为介质更常用,不过意思一致,都是指固体状态的物质 ),第四空填固态(或固体 )。5.(2024四上·威县期中)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答案】振动【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 根据人耳的结构与功能,人耳中的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神经,听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6.(2024四上·威县期中)《刻舟求剑》这则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来说是静止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来说是运动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参照物【解析】【分析】—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2024四上·威县期中)竹蜻蜓、直升飞机、旋转木马的运动都属于复合运动。 ( )【答案】正确【知识点】运动形式【解析】【分析】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玩竹蜻蜓时,竹蜻蜓一边旋转一边向某个方向运动,竹蜻蜓在空中的运动既有旋转又有平移;直升飞机一边上升,旋翼一边旋转;旋转木马一边旋转一边上下摇。三者都属于复合运动。8.(2024四上·威县期中)摩擦力都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一切摩擦力。( )【答案】错误【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 生活中根据需要增大或是减小摩擦力,比如轮胎的花纹、鞋底的花纹、自行车的把手等都是增大摩擦力的设计,是为了更稳定、便于抓握等。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9.(2024四上·威县期中)运动的小车撞击一张薄纸时,薄纸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答案】错误【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例如运动的小车撞击一张薄纸时,薄纸会发生变化,薄纸会被撞破。题干错误。10.(2024四上·威县期中) 我们听到蝉的叫声是它们的翅膀在迅速地振动产生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我们听到蝉的叫声是蝉从腹肌部发出来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震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题目说法错误。11.(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7分钟,小芳从家到学校用了10分钟,所以小芳家离学校比较远。( )【答案】错误【知识点】距离与时间【解析】【分析】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7分钟,小芳从家到学校用了10分钟,小明和小芳都是步行从家到学校上学的,有时间,但他们速度不清楚,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路程远近。题目说法错误。12.(2024四上·威县期中)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他们的声带发不出声音。(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时,是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见声音是因为月球的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13.(2024四上·威县期中)拉小提琴时,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琴的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琴的琴弦越细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14.(2024四上·威县期中)燃放烟花爆竹时捂上耳朵,能避免强烈声音对我们听力的伤害。【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捂着耳朵,可以减小噪音对耳朵的伤害。15.(2024四上·威县期中)在任何场所我们都要大声说话,防止别人听不清。( )【答案】错误【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有些公共场合(如电影院)不能大声说话,大声说话会产生噪声,影响到他人。所以此题说法错误。16.(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它是( )的。A.运动 B.静止 C.没有变化【答案】A【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解析】【分析】根据对参照物的认识,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小鸟是运动的。17.(2024四上·威县期中)下面的运动,( )是直线运动。A.抛铅球B.转动的风车C.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答案】C【知识点】直线运动【解析】【分析】A:抛铅球时,铅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抛物线 ),因为铅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等作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B:转动的风车,风车的叶片做圆周运动,运动方向时刻在改变,属于曲线运动,不是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C: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沿着直线轨道运动,运动方向不变,符合直线运动的特点,所以C正确;故答案为:C。18.(2024四上·威县期中)运动的保龄球能击倒球瓶,说明它具有( )。A.引力 B.能量 C.摩擦力【答案】B【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能量概念的理解,要分析每个选项与保龄球击倒球瓶现象的关联。A:引力是物体间相互吸引的力,比如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保龄球击倒球瓶不是因为引力,所以A错误;B:运动的保龄球具有能量(动能 ),能对球瓶做功,从而击倒球瓶,所以B正确;C: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不是保龄球击倒球瓶的原因,所以C错误;故答案为:B。19.(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智观看了电视直播节目: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然后给妈妈解释:火箭升空依靠的动力是( )。A.弹射装置产生的弹力B.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C.火箭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力【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火箭升空动力的科学原理。A:火箭升空不是依靠弹射装置的弹力,弹射装置的弹力无法提供火箭升空所需的巨大动力,所以A错误;B:火箭的喷气发动机向下喷射高速气体,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冲力,这是火箭升空的动力,所以B正确;C: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火箭与空气的摩擦力会阻碍火箭运动,不是升空动力,所以C错误;故答案为:B。20.(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智敲锣发声后,再用手按住锣面,就听不到锣声了。这是因为( )。A.声音传到锣里面去了B.锣面的振动减慢了C.锣面停止振动了【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小智敲锣发声后,再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自然就听不到锣声了21.(2024四上·威县期中)医生使用的听诊器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制成的。A.固体 B.气体 C.液体【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医生使用的听诊器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制成的。故选A。22.(2024四上·威县期中)“雷声震耳欲聋”描述的是雷声的( )A.高低 B.强弱 C.传播快【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征。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物体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用音高表示,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雷声震耳欲聋”描述的是雷声的音量,也就是声音的强弱。所以B选项正确。传播快慢与介质有关,此题没有涉及。23.(2024四上·威县期中)在杭州亚运会男女马拉松比赛中,中国选手何杰以2小时13分02秒夺得男子组冠军,张德顺以2小时27分55秒夺得女子马拉松亚军。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亚运会田径比赛中,是相同时间比距离B.在亚运会田径比赛中,是相同距离比时间C.用时越少,表示速度越慢【答案】B【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解析】【分析】马拉松比赛中,男女选手均完成相同距离(约 42.195 公里),通过比较完赛时间判断快慢。何杰用时更少,速度更快,张德顺同理。A 错误,若相同时间比距离,需规定时间内看谁跑更远,与马拉松规则不符;C 错误,根据速度公式,相同距离下,用时越少速度越快。24.(2024四上·威县期中)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实验模拟和说明的是( )。A.声音引起了纸的振动,通过纸的振动传到了耳朵里B.用纸喇叭和没有纸喇叭听起来声音差不多C.纸喇叭相当于耳郭,作用是聚集声音【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耳的结构与功能及声音传播相关知识。A:实验中是声音通过空气等传入耳朵,纸喇叭主要作用不是通过自身振动传声,A错误;B:实际用纸喇叭听微弱声音更清晰,和没纸喇叭听感不同,B错误;C:耳郭有聚集声音的作用,纸喇叭类似耳郭,能汇聚微弱声音,让我们听得更清楚,C正确;故答案为:C。25.(2024四上·威县期中)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学校、医院、公共居民小区楼附近多种植树木B.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防止尘土飞扬C.机动车在市区内禁止鸣笛【答案】B【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核心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阻断或削弱噪声。A选项中,树木的枝叶可通过反射、吸收声波,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污染,属于有效措施;C选项禁止机动车鸣笛,直接从噪声的源头控制发声,是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关键手段。而B选项洒水车洒水的核心作用是抑制扬尘、清洁路面,针对的是“粉尘污染”,并未对噪声的产生、传播或接收环节产生任何影响,无法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因此不符合题意。26.(2024四上·威县期中)将下面耳朵的结构标记部位用直线连线其名称及其所具备的功能。【答案】【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1. 耳道:耳道是外界声音传入的通道,它的功能是传递声音,让声波能到达中耳部位 。所以耳道应与“传递声音”连线。2. 鼓膜:当声波传入耳道到达鼓膜时,鼓膜会受到声波冲击而振动,也就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为后续声音传导做准备 。所以鼓膜应与“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连线。3. 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振动通过听小骨等传递到耳蜗后,耳蜗能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这些信号再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所以耳蜗应与“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连线。27.(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科想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根据他的实验记录单,完成问题。尺子伸出来的长度 声音高低 振动快慢6厘米 高 快10厘米 较高 较快14厘米 较低 较慢18厘米 低 慢(1)实验目的是:( )。A.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B.声音是怎样传播的。C.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是否有关(2)实验器材:桌子和 。(3)改变的条件: 。(填“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或“手压尺子的位置”)(4)实验结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 。【答案】(1)C(2)尺子(3)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4)慢【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1)A:“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研究的是声音传入耳朵及在耳内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和尺子振动、声音高低无关,所以A错误;B:“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关注声音通过介质(如空气、固体等 )传播的方式,此实验未涉及传播介质探究,所以B错误;C:实验改变尺子伸出桌面长度,观察声音高低变化,而尺子伸出长度不同,振动快慢(频率 )不同,所以是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是否有关,C正确。(2)从实验操作看,是用尺子进行振动发声,搭配桌子完成,所以除桌子外,实验器材是尺子,故第一空填尺子。(3)实验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来观察声音高低变化,手压尺子位置基本不变(为保证实验单一变量 ),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第一空填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4)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时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也就是振动频率越慢;伸出越短,振动越快。结合实验中“尺子伸出越长,声音越低”,可知振动频率慢,声音低,所以第一空填慢。(1)如图所示的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尺子伸出来的长度,影响着尺子振动的快慢,因此实验目的是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是否有关。(2)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是否有关需要的实验器材是桌子和尺子。(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题干中的变量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4)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慢,音高越底;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频率越快,音高越高。28.(2024四上·威县期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听力?【答案】(1)不用力扭耳廓。(2)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3)尽量避开噪声。(4)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5)防止水进入耳内。(6)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7)做耳保健。(8)合理膳食,锻炼身体。【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1. 不用力扭耳廓:耳廓有收集声音等作用,用力扭会损伤耳廓软骨和皮肤,影响其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炎症,进而间接影响听力,所以要避免;2. 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耳道皮肤薄且娇嫩,尖锐工具易戳破耳道,损伤鼓膜,鼓膜是声音传导关键结构,受损会直接影响声音转化为振动,导致听力下降,因此不能用尖锐物掏耳;3. 尽量避开噪声:长期处于噪声环境,噪声的声波会使鼓膜、耳蜗等听觉结构持续受强烈振动刺激,损伤听觉细胞和神经,引发听力减退、耳鸣等问题,避开噪声能减少这类伤害;4. 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防护耳塞可有效阻隔部分噪声,降低传入耳朵的噪声强度,减轻对听觉结构的刺激,起到保护听力作用,像工厂、建筑工地等噪声大的地方,使用耳塞很有必要;5. 防止水进入耳内:水进入耳朵后,可能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中耳发炎会影响声音传导,比如导致鼓膜穿孔、听小骨活动受限等,进而影响听力,所以要注意防水,如洗澡、游泳时做好防护;6. 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耳朵有耳鸣、疼痛、听力下降等问题,说明听觉系统可能有疾病,及时就医能尽早诊断、治疗,防止病情加重,避免听力进一步受损,比如中耳炎及时治疗可恢复,延误则可能留下听力障碍后遗症;7. 做耳保健:像按摩耳周穴位(如耳垂、耳屏等 ),能促进耳部血液循环,为听觉细胞提供充足营养,增强耳部代谢,有助于维持听力正常功能,日常可常做简单耳保健操;8. 合理膳食,锻炼身体:合理膳食保证耳部神经、细胞获得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对听觉神经有滋养作用。锻炼身体能提升整体身体素质,促进血液循环,包括耳部血液循环,让听觉器官更好地工作,从而保护听力。29.(2024四上·威县期中)在学校,老师常常会告诉我们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这是因为什么 【答案】①控制力不足:在快速跑下楼梯的过程中,人的速度和冲力都相对较大,此时人的反应速度和脚下的控制力度可能不足以安全地应对突发情况,如脚滑、失去平衡等。②增加摔倒风险:快速跑动时,人的身体更容易失去平衡,尤其是在楼梯这种高低不平的表面上。一旦摔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③对其他人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快速跑下楼梯,可能会惊吓到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正小心翼翼地步行的人。这种突然的冲撞可能引发碰撞,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快有慢,有大有小,同一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产生的冲击力也越大,运动速度越小,产生的冲击力也越小。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楼梯上快速奔跑具有很大的能量从而止不住脚步,易冲撞他人或自己跌倒,造成伤害。1 / 1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七级镇七级堡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4四上·威县期中)无风情况下,成熟的苹果落地过程中进行的是 运动;“过山车”通过弧形轨道时是做的 运动。(均填“直线”或“曲线”)2.(2024四上·威县期中)物体运动的能量跟物体的 和 等因素有关。3.(2024四上·威县期中)用筷子敲打鼓面,看到放在鼓面上的大米在不停地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4.(2024四上·威县期中)声音是通过物体以 的形式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的。声音可以在液体、 、 中传播。5.(2024四上·威县期中)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6.(2024四上·威县期中)《刻舟求剑》这则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来说是静止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来说是运动的。( )7.(2024四上·威县期中)竹蜻蜓、直升飞机、旋转木马的运动都属于复合运动。 ( )8.(2024四上·威县期中)摩擦力都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一切摩擦力。( )9.(2024四上·威县期中)运动的小车撞击一张薄纸时,薄纸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10.(2024四上·威县期中) 我们听到蝉的叫声是它们的翅膀在迅速地振动产生的。( )11.(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7分钟,小芳从家到学校用了10分钟,所以小芳家离学校比较远。( )12.(2024四上·威县期中)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他们的声带发不出声音。( )13.(2024四上·威县期中)拉小提琴时,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 )14.(2024四上·威县期中)燃放烟花爆竹时捂上耳朵,能避免强烈声音对我们听力的伤害。15.(2024四上·威县期中)在任何场所我们都要大声说话,防止别人听不清。( )16.(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它是( )的。A.运动 B.静止 C.没有变化17.(2024四上·威县期中)下面的运动,( )是直线运动。A.抛铅球B.转动的风车C.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18.(2024四上·威县期中)运动的保龄球能击倒球瓶,说明它具有( )。A.引力 B.能量 C.摩擦力19.(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智观看了电视直播节目: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然后给妈妈解释:火箭升空依靠的动力是( )。A.弹射装置产生的弹力B.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C.火箭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力20.(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智敲锣发声后,再用手按住锣面,就听不到锣声了。这是因为( )。A.声音传到锣里面去了B.锣面的振动减慢了C.锣面停止振动了21.(2024四上·威县期中)医生使用的听诊器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制成的。A.固体 B.气体 C.液体22.(2024四上·威县期中)“雷声震耳欲聋”描述的是雷声的( )A.高低 B.强弱 C.传播快23.(2024四上·威县期中)在杭州亚运会男女马拉松比赛中,中国选手何杰以2小时13分02秒夺得男子组冠军,张德顺以2小时27分55秒夺得女子马拉松亚军。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亚运会田径比赛中,是相同时间比距离B.在亚运会田径比赛中,是相同距离比时间C.用时越少,表示速度越慢24.(2024四上·威县期中)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实验模拟和说明的是( )。A.声音引起了纸的振动,通过纸的振动传到了耳朵里B.用纸喇叭和没有纸喇叭听起来声音差不多C.纸喇叭相当于耳郭,作用是聚集声音25.(2024四上·威县期中)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学校、医院、公共居民小区楼附近多种植树木B.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防止尘土飞扬C.机动车在市区内禁止鸣笛26.(2024四上·威县期中)将下面耳朵的结构标记部位用直线连线其名称及其所具备的功能。27.(2024四上·威县期中)小科想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根据他的实验记录单,完成问题。尺子伸出来的长度 声音高低 振动快慢6厘米 高 快10厘米 较高 较快14厘米 较低 较慢18厘米 低 慢(1)实验目的是:( )。A.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B.声音是怎样传播的。C.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是否有关(2)实验器材:桌子和 。(3)改变的条件: 。(填“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或“手压尺子的位置”)(4)实验结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 。28.(2024四上·威县期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听力?29.(2024四上·威县期中)在学校,老师常常会告诉我们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这是因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直线;曲线【知识点】运动形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解析】【分析】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我们将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无风情况下,成熟的苹果落地过程中进行的是直线运动;“过山车”通过弧形轨道时是做曲线运动。2.【答案】速度;质量【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是动能 。当质量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快,动能越大,比如快速行驶的汽车比慢速行驶的汽车动能大,能对外做的功更多(像撞击物体时破坏程度更大 );当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例如重型卡车和小汽车以相同速度行驶,重型卡车质量大,动能更大,刹车后滑行距离更远 。所以物体运动的能量(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等因素有关,故第一空填速度,第二空填质量。3.【答案】振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当用筷子敲打鼓面时,鼓面会振动 。而放在鼓面上的大米不停地跳动,是因为鼓面的振动传递给了大米,让大米跟着跳动。这一现象直观地展现了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鼓面振动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进而形成声波,我们就能听到鼓声,大米跳动是鼓面振动的“可视化”体现,所以这里应填振动。4.【答案】波;四面八方;气体;固态【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第1空: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介质(如空气、水等 )的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就像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水波一样,所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第一空填波。第2空:声音产生后,会向周围各个方向扩散传播,比如在空旷的地方喊一声,周围不同方向的人都能听到,说明传播方向是朝着“四面八方”的,第二空填四面八方。第3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是常见的介质之一,例如我们能听到空气中传来的说话声、鸟鸣声等,所以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第三空填气体。第4空:固体也能传播声音,而且传播效果往往比气体好,像“土电话”就是通过拉紧的绳子(固体 )传播声音,我们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更清晰的敲击桌面的声音,所以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这里答案写“固态”,从科学表述看,固体作为介质更常用,不过意思一致,都是指固体状态的物质 ),第四空填固态(或固体 )。5.【答案】振动【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 根据人耳的结构与功能,人耳中的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神经,听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6.【答案】错误【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参照物【解析】【分析】—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答案】正确【知识点】运动形式【解析】【分析】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玩竹蜻蜓时,竹蜻蜓一边旋转一边向某个方向运动,竹蜻蜓在空中的运动既有旋转又有平移;直升飞机一边上升,旋翼一边旋转;旋转木马一边旋转一边上下摇。三者都属于复合运动。8.【答案】错误【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 生活中根据需要增大或是减小摩擦力,比如轮胎的花纹、鞋底的花纹、自行车的把手等都是增大摩擦力的设计,是为了更稳定、便于抓握等。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9.【答案】错误【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例如运动的小车撞击一张薄纸时,薄纸会发生变化,薄纸会被撞破。题干错误。10.【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我们听到蝉的叫声是蝉从腹肌部发出来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震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题目说法错误。11.【答案】错误【知识点】距离与时间【解析】【分析】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7分钟,小芳从家到学校用了10分钟,小明和小芳都是步行从家到学校上学的,有时间,但他们速度不清楚,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路程远近。题目说法错误。12.【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时,是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见声音是因为月球的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13.【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琴的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琴的琴弦越细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14.【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捂着耳朵,可以减小噪音对耳朵的伤害。15.【答案】错误【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有些公共场合(如电影院)不能大声说话,大声说话会产生噪声,影响到他人。所以此题说法错误。16.【答案】A【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解析】【分析】根据对参照物的认识,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小鸟是运动的。17.【答案】C【知识点】直线运动【解析】【分析】A:抛铅球时,铅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抛物线 ),因为铅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等作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B:转动的风车,风车的叶片做圆周运动,运动方向时刻在改变,属于曲线运动,不是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C: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沿着直线轨道运动,运动方向不变,符合直线运动的特点,所以C正确;故答案为:C。18.【答案】B【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能量概念的理解,要分析每个选项与保龄球击倒球瓶现象的关联。A:引力是物体间相互吸引的力,比如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保龄球击倒球瓶不是因为引力,所以A错误;B:运动的保龄球具有能量(动能 ),能对球瓶做功,从而击倒球瓶,所以B正确;C: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不是保龄球击倒球瓶的原因,所以C错误;故答案为:B。19.【答案】B【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火箭升空动力的科学原理。A:火箭升空不是依靠弹射装置的弹力,弹射装置的弹力无法提供火箭升空所需的巨大动力,所以A错误;B:火箭的喷气发动机向下喷射高速气体,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冲力,这是火箭升空的动力,所以B正确;C: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火箭与空气的摩擦力会阻碍火箭运动,不是升空动力,所以C错误;故答案为:B。20.【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小智敲锣发声后,再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自然就听不到锣声了21.【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医生使用的听诊器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制成的。故选A。22.【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征。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物体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用音高表示,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雷声震耳欲聋”描述的是雷声的音量,也就是声音的强弱。所以B选项正确。传播快慢与介质有关,此题没有涉及。23.【答案】B【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解析】【分析】马拉松比赛中,男女选手均完成相同距离(约 42.195 公里),通过比较完赛时间判断快慢。何杰用时更少,速度更快,张德顺同理。A 错误,若相同时间比距离,需规定时间内看谁跑更远,与马拉松规则不符;C 错误,根据速度公式,相同距离下,用时越少速度越快。24.【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耳的结构与功能及声音传播相关知识。A:实验中是声音通过空气等传入耳朵,纸喇叭主要作用不是通过自身振动传声,A错误;B:实际用纸喇叭听微弱声音更清晰,和没纸喇叭听感不同,B错误;C:耳郭有聚集声音的作用,纸喇叭类似耳郭,能汇聚微弱声音,让我们听得更清楚,C正确;故答案为:C。25.【答案】B【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核心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阻断或削弱噪声。A选项中,树木的枝叶可通过反射、吸收声波,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污染,属于有效措施;C选项禁止机动车鸣笛,直接从噪声的源头控制发声,是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关键手段。而B选项洒水车洒水的核心作用是抑制扬尘、清洁路面,针对的是“粉尘污染”,并未对噪声的产生、传播或接收环节产生任何影响,无法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因此不符合题意。26.【答案】【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1. 耳道:耳道是外界声音传入的通道,它的功能是传递声音,让声波能到达中耳部位 。所以耳道应与“传递声音”连线。2. 鼓膜:当声波传入耳道到达鼓膜时,鼓膜会受到声波冲击而振动,也就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为后续声音传导做准备 。所以鼓膜应与“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连线。3. 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振动通过听小骨等传递到耳蜗后,耳蜗能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这些信号再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所以耳蜗应与“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连线。27.【答案】(1)C(2)尺子(3)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4)慢【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1)A:“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研究的是声音传入耳朵及在耳内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和尺子振动、声音高低无关,所以A错误;B:“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关注声音通过介质(如空气、固体等 )传播的方式,此实验未涉及传播介质探究,所以B错误;C:实验改变尺子伸出桌面长度,观察声音高低变化,而尺子伸出长度不同,振动快慢(频率 )不同,所以是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是否有关,C正确。(2)从实验操作看,是用尺子进行振动发声,搭配桌子完成,所以除桌子外,实验器材是尺子,故第一空填尺子。(3)实验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来观察声音高低变化,手压尺子位置基本不变(为保证实验单一变量 ),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第一空填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4)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时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也就是振动频率越慢;伸出越短,振动越快。结合实验中“尺子伸出越长,声音越低”,可知振动频率慢,声音低,所以第一空填慢。(1)如图所示的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尺子伸出来的长度,影响着尺子振动的快慢,因此实验目的是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是否有关。(2)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是否有关需要的实验器材是桌子和尺子。(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题干中的变量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4)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慢,音高越底;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频率越快,音高越高。28.【答案】(1)不用力扭耳廓。(2)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3)尽量避开噪声。(4)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5)防止水进入耳内。(6)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7)做耳保健。(8)合理膳食,锻炼身体。【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1. 不用力扭耳廓:耳廓有收集声音等作用,用力扭会损伤耳廓软骨和皮肤,影响其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炎症,进而间接影响听力,所以要避免;2. 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耳道皮肤薄且娇嫩,尖锐工具易戳破耳道,损伤鼓膜,鼓膜是声音传导关键结构,受损会直接影响声音转化为振动,导致听力下降,因此不能用尖锐物掏耳;3. 尽量避开噪声:长期处于噪声环境,噪声的声波会使鼓膜、耳蜗等听觉结构持续受强烈振动刺激,损伤听觉细胞和神经,引发听力减退、耳鸣等问题,避开噪声能减少这类伤害;4. 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防护耳塞可有效阻隔部分噪声,降低传入耳朵的噪声强度,减轻对听觉结构的刺激,起到保护听力作用,像工厂、建筑工地等噪声大的地方,使用耳塞很有必要;5. 防止水进入耳内:水进入耳朵后,可能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中耳发炎会影响声音传导,比如导致鼓膜穿孔、听小骨活动受限等,进而影响听力,所以要注意防水,如洗澡、游泳时做好防护;6. 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耳朵有耳鸣、疼痛、听力下降等问题,说明听觉系统可能有疾病,及时就医能尽早诊断、治疗,防止病情加重,避免听力进一步受损,比如中耳炎及时治疗可恢复,延误则可能留下听力障碍后遗症;7. 做耳保健:像按摩耳周穴位(如耳垂、耳屏等 ),能促进耳部血液循环,为听觉细胞提供充足营养,增强耳部代谢,有助于维持听力正常功能,日常可常做简单耳保健操;8. 合理膳食,锻炼身体:合理膳食保证耳部神经、细胞获得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对听觉神经有滋养作用。锻炼身体能提升整体身体素质,促进血液循环,包括耳部血液循环,让听觉器官更好地工作,从而保护听力。29.【答案】①控制力不足:在快速跑下楼梯的过程中,人的速度和冲力都相对较大,此时人的反应速度和脚下的控制力度可能不足以安全地应对突发情况,如脚滑、失去平衡等。②增加摔倒风险:快速跑动时,人的身体更容易失去平衡,尤其是在楼梯这种高低不平的表面上。一旦摔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③对其他人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快速跑下楼梯,可能会惊吓到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正小心翼翼地步行的人。这种突然的冲撞可能引发碰撞,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快有慢,有大有小,同一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产生的冲击力也越大,运动速度越小,产生的冲击力也越小。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楼梯上快速奔跑具有很大的能量从而止不住脚步,易冲撞他人或自己跌倒,造成伤害。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七级镇七级堡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七级镇七级堡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