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 2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让家更美好》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框内容。第二单元聚 焦于 “ 成长的时空” ,旨在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等不同场景中认识自我的成长,家庭作为 学生成长的首要环境,是本单元的重要开篇。通过引导学生体味亲情之爱,掌握家庭沟通技 巧,将对“ 家” 的感性认同转化为理性行动,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培养责任意识奠定基础, 在整个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中起 “ 承上启下、知行转化” 的作用。【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与思维特点七年级学生处于从“ 形象思维” 向“ 抽象思维” 过渡的关键期,能理解具体案例中的家 庭问题,但对 “ 家庭成员相互包容”“ 有效沟通技巧” 等抽象方法的迁移应用能力较弱,需 要借助生活化案例引导其深化理解。(2)情感态度与家庭体验 情感需求: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在家庭中获得尊重与独立空间,同时内心 仍依赖家庭温暖,对 “ 和谐家庭” 有强烈向往;但部分学生因亲子沟通不畅(如父母唠叨、 意见分歧)产生逆反心理,对 “ 如何改善家庭关系” 存在困惑,甚至回避家庭矛盾; 家庭差异:学生家庭背景多样——有的家庭氛围民主,学生能主动参与家庭事务;有 的家庭因父母工作忙碌、教育观念差异,存在亲子互动少、矛盾多的情况,这些差异导致学 生对 “ 让家更美好” 的需求和认知程度不同,教学需兼顾个体差异。(3)学习痛点与成长需求 核心痛点:缺乏“ 主动构建家庭美好” 的意识,多被动接受家庭关爱,较少思考“ 自 己能为家庭做什么” ;面对家庭矛盾时,常因“ 不会表达”“ 不愿倾听” 导致矛盾升级,缺乏 具体的解决方法; 成长需求:需要明确 “ 现代家庭中自己的角色与责任” ,学习可操作的家庭沟通与矛 盾化解技巧,将“ 渴望和谐家庭” 的想法转化为“ 主动为家庭付出” 的行动,实现从“ 家庭 的受益者” 到 “ 家庭的建设者” 的角色转变。【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帮助学生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培 育学生对家庭和谐与幸福的追求。2.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和感恩父母的浓厚情感。3. 责任意识:体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 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4. 健全人格:运用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代际间的交流和互动的能力;传承 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建设美好家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 “ 被动接受家庭关爱” 转向 “ 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学会用理性 的方式化解家庭矛盾。【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案 课本【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道法课堂,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AI 视频片段】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个 “ 我的幸福家庭生活” 的视频。好,视频看完后,老师想请大家用一个最贴切的关键词,来形容这家人的家庭氛围。生 1 :温馨!他们一起吃饭,感觉很温暖。师:“ 温馨” ,多好的词呀!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生 2 :和谐,一家人相处得特别好。生 3 :美好,就像我们理想中的家庭那样。师:大家的形容很准确,大家用了“ 温馨”“ 幸福”“ 和谐”“ 美好”“ 快乐” 这些关键词, 能感受到大家都很向往这样的家庭氛围。那这样的美好是凭空出现的吗?当然不是,家庭里 的一些小事都在为 “ 美好家庭” 添力。那么老师想采访一下大家,你从这个动画场景里,联想到自己家里的幸福时刻吗?谁给 大家分享一下呢?生 1 :我想到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影的时候,特别开心。 生 2 :我家周末会一起做蛋糕,特别有趣。师:看来大家都有不少幸福的家庭回忆呀。老师也可以感受到有的同学特别向往视频里的家庭氛围!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美好不是“ 天上掉下来” 的,家庭中一些小事其实都是在为“ 美好家庭” 添力。那我们作为家里的一份子,该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才能让 家变得更温暖、更美好呢?带着这个问题,咱们一起开启今天的课程——《让家更美好》。师:今天咱们的总议题是 “ 探寻让家更美好的密码”。为了找到这个密码,我们设置了 四个子议题,分别是 “ 解锁亲情之爱的‘ 多样表达’ ”“ 我的‘ 家庭奉献’ 微行动计划”“ 让 传统家庭美德‘ 活’ 在当下” 以及 “ 共担家庭责任,共建美好家庭”。接下来,我们就围绕 这些子议题,一步步去探索让家更美好的方法。二、新课讲授【子议题一】解锁亲情之爱的“ 多样表达”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总议题和子议题,现在进入子议题一“ 解锁亲情之爱的‘ 多 样表达’ ”。大家先想想,平时你们都是怎么向家人表达爱的?生 1 :我会跟爸爸妈妈说 “ 我爱你们”。生 2 :我会给妈妈画贺卡,祝她节日快乐。师:大家的表达都很直接、很暖心。那除了这些常见的方式,还有没有一些“ 不常见的 亲情表达” 呢?接下来我们玩个“ 爱的表达盲盒” 游戏,这里有 2个信封,每个信封里都装 着一种 “ 不常见的亲情表达”。我请几位同学随机抽信封,抽到后说说:如果是你,会怎么 完成这件事?完成后爸爸妈妈可能会有什么反应?生 3(抽到信封一):信封一里是“ 帮妈妈把洗菜池的水渍擦干净”。如果是我,我会在 妈妈洗菜之后,悄悄拿抹布把水渍擦干净。妈妈看到后应该会很惊喜,可能会夸我懂事。生 4(抽到信封二):信封二是“ 陪爸爸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一场足球赛”。爸 爸很喜欢看足球赛,我平时不太懂,但如果陪他看,我会认真听他讲解,和他一起讨论。爸 爸肯定会特别开心,觉得我愿意走进他的世界。师:刚才两位同学分享得特别好。大家发现了吗?原来不用开口说 “ 爱” ,一个小小的 行动也能让亲情升温。这些“ 藏在细节里的表达” ,就像悄悄给爸爸妈妈的“ 小惊喜” ,特别 有力量。教师:通过盲盒游戏,我们知道了行动能传递爱。现在大家来填写“ 我的亲情表达清单” , 先看第一个问题: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最喜欢做什么?生 5 :我爸爸最喜欢钓鱼,一有空就去郊外的河边钓鱼。 生 6 :我妈妈最喜欢养花,家里阳台全是她养的花。师:那第二个问题,用一件小事来表达你的关心,你会选什么?生 7 :我会在爸爸钓鱼回来后,帮他把钓鱼工具整理好,再给他倒杯茶。生 8 :我会每天帮妈妈给花浇水,让她少操心。师:第三个问题,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印象深刻的、温馨的事情,并表达自己感受。生 9:有一次我生病发烧,妈妈整晚没睡, 一直守在我身边给我擦身子、量体温。我特 别感动,觉得妈妈特别爱我。生 10 :爸爸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有次我考试没考好,很伤心,他没有批评我,而是带 我去爬山,跟我说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我觉得爸爸的爱很沉稳。师:从“ 盲盒” 里发现了行动的力量,又在“ 清单” 里写下了自己的心意。其实亲情之 爱从来不是“ 千篇一律” 的——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次耐心的陪伴。希望大 家之后能把清单里的小事 “ 落地” ,让爸爸妈妈感受到:原来我的孩子,用这么特别的方式 爱着我。那亲情之爱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接着看。师:现在我们来 “ 体味亲情” ,大家想想,父母在哪些方面给予了我们爱? 生 1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生 2 :在我遇到挫折,比如和同学闹矛盾不开心时,父母会安慰我,给我精神上的支持。 生 3 :父母努力工作,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是物质上的保障。师:对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精神上的支持、物质上的保障,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 亲情之爱。而且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 沉,但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那知道了亲情之爱,我们该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呢?首先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知识点】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①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子议题二】我的“ 家庭奉献” 微行动计划师: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亲情之爱的多样表达,现在进入子议题二 “ 我的‘ 家庭奉献’ 微行动计划”。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大家想想,这时候我们该如 何处理呢?生 1 :我觉得应该好好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生 2 :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可能就会理解对方了。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咱们先来个 “ 小秘密分享会”。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最近 一次和家人有小矛盾,是因为什么事呀?大家分享出来,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生 3 :我和妈妈因为我玩手机时间太长吵架了,妈妈怕影响我学习,我觉得她管得太严。生 4:我爸爸想让我学钢琴,可我喜欢画画,我们意见不一致。师:通过这个小分享,大家想想,家庭成员应该如何相处呢? 生 5 :要互相理解,多为对方考虑。生 6 :有矛盾的时候不能发脾气,要好好交流。师:对的, 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 盾,增进情感。现在,我们来动手设计自己的 “ 家庭奉献微计划”。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模板: 1. 每天要做的 1件小事(比如睡前和爸妈说一句“ 今天辛苦啦” );2. 每周要做的 1件事(比 如周末帮家里打扫一次客厅);3. 遇到矛盾时,用什么奉献行动化解(比如先冷静下来,给 对方递一杯水)。大家可以画一画计划表格,也可以写下来,要是想给家人写一句 “ 行动承 诺” 也特别好。(学生开始设计计划,之后分享)生 7 :我每天要做的小事是早上出门前跟爸爸妈妈说 “ 再见,祝你们工作顺利 ” ;每周 帮妈妈洗一次碗;要是和爸爸吵架了,我会先给他倒杯茶,然后再跟他好好说。生 8 :我每天晚上给奶奶捶背;每周和爸爸一起去公园散步;如果和弟弟抢玩具闹矛盾 了,我会把玩具让给他,然后陪他一起玩别的。师:看到大家设计的计划,可以看出来同学们的计划都很用心。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 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 那对待父母长辈和兄弟 姐妹,我们要如何做呢?生 9 :对父母长辈要孝顺敬重 ,比如听他们的话,关心他们的身体。 生 10 :和兄弟姐妹要相携相助,互相帮助,一起玩耍。师:所以,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 孝” 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道德角度我们要践行孝道。而且, 从法律角度,也有相关规定,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 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有相关内容,这说明孝亲敬长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 【知识点】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知识点】孝亲敬长的原因?① “ 孝” 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子议题三】让传统家庭美德“ 活” 在当下师: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探讨了亲情的多样表达以及如何通过微行动为家庭奉献。现 在,我们进入子议题三 “ 让传统家庭美德‘ 活’ 在当下”。首先,大家知道什么是家规、家 训吗?先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生 1 :我觉得家规就是家里定下的一些规矩,用来约束我们行为的。师:嗯,解释得很清晰,抓住了 “ 行为规范” 这个核心点,不错。生 2 :家训应该是家里长辈对晚辈说的一些教导的话,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人、做事。师:对的,总结得很到位,点明了家训 “ 教诲” 的作用,很好。师:家规是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由家族传承下来,教育、规范后代子孙;家训是 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那关于中华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训或者家规,你都知道 哪些呢?生 3 :我知道《颜氏家训》,好像里面有很多教育子女的内容。师:你了解得挺多的,《颜氏家训》确实很有名,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训,接下 来我们就详细看看它。生 4 :还有《曾国藩家训》,我听爸爸提起过,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师:看来你平时也有关注这些,很棒,我们马上就会讲到《曾国藩家训》。师:现在我们来开个 “ 家规家训分享会 ”。先看《颜氏家训》(AI 说话)它是中国第一 部系统完整的家训,强调孝亲、勤俭、治学,影响后世千余年,比如要求子女“ 明事理、守 规矩” ,至今仍是很多家庭的教育 准则。大家觉得这里面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学习?生 5 :孝亲和勤俭都值得学,现在我们也要孝顺父母,不能浪费。教师:说得特别好,能结合现在的生活实际去理解,很棒。再看《曾国藩家训》(AI 说 话),注重“ 修身、齐家” ,既要求家人勤俭度日,又强调“ 孝亲敬长” ,还提倡“ 读书明理” , 对现代家庭仍有借鉴意义。大家从中学到了什么?生 6 :我学到了要注重自身修养,还要好好读书,明白道理。师:感悟很深刻,把家训里的要点和自己的成长联系起来了,非常好。《朱子家训》(AI 说话)语言通俗,聚焦日常行为,涵盖勤俭、计划、邻里和睦等,是民间流传最广的家训之 一。《弟子规》虽为蒙学读物,但常被用作家规范本,聚焦孝亲、诚信、言行规范,是传统 家庭日常行为准则的浓缩。师:现在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生 7 :孝亲敬长肯定要继承,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现在也很重要。师:对的,孝亲敬长是我们必须传承的美德,你的认识很正确。生 8 :勤俭持家也得发扬,现在生活好了,但也不能铺张浪费。 师:说得太对了,勤俭是永不过时的美德,要一直保持。生 9 :邻里和睦也应该发扬,和邻居处好关系,生活才会更和谐。 师:嗯,邻里和睦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这个点抓得很准。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大尊老爱幼、 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 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所以,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 族传统家庭美德。【知识点】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③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子议题四】共担家庭责任,共建美好家庭师:前面我们了解了传统家庭美德,现在进入子议题四“ 共担家庭责任,共建美好家庭”。 大家看屏幕上的图片,现实中的家庭存在亲子冲突、夫妻冲突、婆媳矛盾等。为什么家庭之 间会有这么多矛盾呢?生 1 :可能是因为家人之间想法不一样。师:有一定道理,那具体是哪些方面的差异导致的呢?生 2 :我觉得是年龄不同,经历的事不一样,所以想法和生活方式有差别。师:说得很对,在一个家庭中 ,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AI 说话)现在我们来做个小调查,你们家的 家务都是谁承担呢?生 3 :主要是妈妈做,爸爸有时候也会帮忙。师:嗯,能观察到家里的家务分工,很好。你会做哪些家务? 生 4 :我会扫地、洗碗。师:很棒,掌握了一些家务技能。你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吗? 生 5 :会的,看到妈妈忙不过来,我就会去帮忙。教师: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主动帮家人分担,值得大家学习。师:现在进入 “ 家庭情景小剧场” ,假如你妈妈和爸爸正在因为谁做家务吵架,这时你 会怎么做呢?生 6:我会跟他们说,家务可以一起做,然后我也加入,一起分担。师:这个办法特别好,既化解了爸妈的矛盾,又承担了自己的家庭责任,想得很周全。生 7 :我会先劝他们别吵了,然后分配家务,比如爸爸擦桌子,妈妈洗碗,我扫地。 师:能合理分配家务,很有想法,这样能有效解决问题。师:所以, 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 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 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现在大家回顾一下,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生 8 :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师:对的,这是很重要的两点。生 9 :还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大家共同承担责任。 师:总结得很全面,把前面的要点都结合起来了。师:现在大家来写 “ 我的家庭责任承诺书” ,作为家庭的一员,承诺每天、每周承担的 具体责任,以及家人需要时自己的做法。(学生写承诺书,之后分享)生:我承诺每天饭后擦桌子,每周帮爸爸洗车,家人需要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师:承诺很具体,也很可行,希望你能说到做到。生:我每天要整理自己的房间,每周帮妈妈买菜,家人需要时我会尽力去帮助他们。 师:从自己的事情到为家人做事,考虑得很周到,不错。【小结】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 ?①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②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③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④ 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 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师:同学们 ,“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孝而亲不待” ,很多人感慨时间都去哪了,别让等 待成为遗憾。《时间都去哪了》送给大家,希望大家珍惜时间,尽孝在当下!【作业布置】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实践类的特色作业,大家可以拍摄“ 家庭时光胶囊” 短视频,用手 机拍摄 1段 1分钟内的家庭短视频,主题是 “ 我家的美好瞬间” ,配上自己的旁白,说说这 个瞬间让自己觉得 “ 家很美好” 的原因,最后将视频发给家人共同收藏。三、课堂总结1. 大家谈谈这这节课的收获2. 教师总结: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是成长的摇篮,而我们是家中一员,更是家中的小 太阳,良好和谐的家庭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从现在起,让我们带着爱与责任,行动起来, 让家更美好!四、思维导图五、课堂练习1. 某中学从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开展“ 学家史、寻家训、传家风” 活动,得到同学们 积极响应。这一活动旨在( )A. 培育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工匠精神 B. 引导孩子学会节俭,做到旧物再利用C. 弘扬传承家庭美德,崇尚孝亲敬长 D. 指导家长依法带娃,建设和谐家庭2.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告诉我们( )A. 孝敬父母是长大后的事,现在不用考虑 B. 孝敬父母就是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C. 尽孝在当下,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开始 D. 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3.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孝顺有 “ 三种境界” :一是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 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下列能体现这“ 三种 境界” 的行为是( )①关爱父母健康,悉心照料,让父母衣食无忧②关切父母精神,常伴左右,让父母心情顺畅③尊重父母选择,全力支持,让父母老有所乐④安排父母生活,以我为主,让自己生活愉快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1—3C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