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万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六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

板块
大题题目

分值
参考答案
题目出处

一、整个卷
视其整卷书写质量分优秀3分、良好2.5分、
面书写干
3分
一般2分,较差1分、0.5分,绝不能全部
书写
净、美观。
试卷打满分。
1一4单元要求会写的部
1
4分
①牺牲②徘徊③御风④执手
分词语。
二、阅读文
段,完成练
2分
B
多音字。
习。
2分
词语运用。
4
2分
关联词的运用。
5
2分
病句。
三、根据所
6
2分
D
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
学内容选择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第1课课文理
正确答案。
积累运用
解,第三单元第8课课文
7
2分
理解:第二单元写作品梗
概:第二单元交流平台:
示例:掩面抽泣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只
8
3分
要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即可,不局
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限于四字成语)
四、按要求
示例:寒冷:这年冬天,大地都冻裂了缝,
9
2分
语文园地二词句段运用。
写句子。
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学满天飞。
示例:看到爸爸手中的礼物,妹妹顿时喜笑
第四单元人物描写方法
10
2分
颜开,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能运用到一种
运用。
人物描写方法即可)
11
2分
C
12
2分
B
古诗词积累运用。
五、古诗词
积累运用。
13
2分
B

1分
千磨万击还坚韧
《竹石》背诵默写。
15
1分
字值千金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16
2分
B
分析理解。
示例:该校大部分学生购买文具盲盒的原因
是喜欢时尚潮流的设计以及想抽到隐藏款
17
2分
(限量版),一些学生购买文具盲盒是因为
信息筛选与提取。
一、非连续
拆盲盒时很快乐以及对盲盒里的文具很好
性文本阅
奇,只有小部分学生看重文具的实用功能。
读。
示例:①重复购买,盲目消费,不利于树立
正确的消费观。②频繁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18
3分
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③无节制消费,形成
比较与评价。
攀比心理,不能理性对待文具与学习的关
系。
示例:抽盲盒时能感到兴奋、愉悦:抽盲盒
19
3分
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
能刺激购买欲。
①这段时光不好挨
②看云彩③拨弄和
20
3分
找蚁穴
①等母亲回家时的无聊②窗外的树叶“唰
唰啦啦”的飘落③悲凉、孤独、痛苦的心
21
3分
境。(②③处答案不唯一,任意找到一处都
第三单元类文阅读。
可以)
考点语文要素:体会文章
二、现代文
22
2分
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第二部分
阅读。
语文园地四交流平台:好
阅读鉴赏
示例:我看到菊花时满脸微笑的样子我看
的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
到公园景色心情变好的样子我们母子在
23
3分
公园谈笑的样子(大难不唯一,想象合理即
可)
示例: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
24
3分
凑,深化了文章主题。
25
2分
A
文言文词理解。
26
2分
B
节奏划分。
三、古诗文
阅读。
27
2分
内容理解。
你只在监狱里呆了半年就己经觉得痛苦不
28
3分
堪了,而我在这个笼子里呆了好多年,又有
翻译。
什么欢乐可言?
口语交
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
一、
29
3分
答案不唯一
一本书。
第三部分
际。
表达交流
快乐读书吧。
二、
习作。
30
30分
见以下作文评分标准
第四单元习作拓展。(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

……………………………………

……………………………………
线
……………………………………………
)万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


)阶段性学情诊断(答题卡)
六年级 语文
(
注意事项:
1.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 干净。其他试题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3.将考生信息框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4.
务必在右侧贴正条形码,请
不要贴颠倒,斜歪
贴条形码。
条形码区
)
(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
4
分)
一、书写端正,卷面整洁。(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10分)
1.(4分)












2.(2分)
[A] [B] [C] [D]
3.(2分)[A] [B] [C] [D]
4.(2分)[A] [B] [C] [D]
三、根据所学内容选择正确答案。(6分)
5.(2分)[A] [B] [C] [D]
6.(2分)
[A] [B] [C] [D]
7.(2分)
[A] [B] [C] [D]
四、按要求写句子。(7分)
8.(
3
分)
9.(
2
分)
10.(2分)
)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 1 面 共 2 面
)
(
五、古诗词积累运用。(8分)
11.
(2分)[A] [B] [C] [D]
1
2
.
(2分)[A] [B] [C] [D]
1
3
.
(2分)[A] [B] [C] [D]
14.(1分)
15.(1分)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3
3
分)
一、非连续性阅读理解。(
1
0
分,共4小题)
1
6
.(2分)
[A] [B] [C] [D]
17.(2分)
1
8
.(3分)



1
9
.(
3
分)
二、
课内外组文阅读(14分,共5小题)
20.

3
分)



21.(3分)



22
.(2分)
[A] [B] [C] [D]
)
(
2
3
.(3分)
2
4
.(
3
分)



古文阅读。(
9
分,共
4
小题)
2
5
.(2分)
[A] [B] [C] [D]
26
.(2分)
[A] [B] [C] [D]
27
.(2分)
[A] [B] [C] [D]
2
8
.(3分)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3
3
分)
一、口语交际。
(3分)
2
9
.
二、习作。(30分)

100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 2 面 共 2 面
)
(

200

300

400

500
)铜仁市万山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诊断试卷
六年级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题时,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试卷自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文明,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随着笔下铺开的卷纸,享受一场文化盛宴吧。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感受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34分)
一、书写端正,卷面整洁。(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10分)
脉脉家国情,浓浓赤子心。着眼小家,民生事业欣欣向荣;纵观大国,科技发展蒸蒸日上。回首过往,革命先辈前赴后继,实现民族独立;放眼今朝,时代新人后来居上,彰显国家富强。先辈们的xī shēng(① )没有白费,民族复兴之路稳步向前。在岁月的尘埃下,埋藏着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苏醒的巨龙早已不再pái huái(② ),而是在时代的潮头yù fēng(③ )前行,我们当以赤子之心,zhí shǒu(④ )共筑家国梦。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我们 要努力学习知识文化, 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每个词语1分,共4分)
2.文段中加点字在文段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脉脉(mài mài) B.着眼(zhuó) C.今朝(cháo) D.埋藏(zàng)
3.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欣欣向荣 B.蒸蒸日上 C.前赴后继 D.后来居上
4.在文段中“ ”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下面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只要……就…… D.不仅……而且……
三、根据所学内容选择正确答案。(6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心情。
B.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
C.“红领巾寻访百年路”活动后,要好好学习,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6.下列习俗的寓意不正确的是( )(2分)
A.元宵节吃汤圆:生活圆满 B.贴带有金灿灿元宝的年画:年年发大财
C.重阳节登高:健康长寿 D.建筑上刻蝙蝠:阖家团圆
7.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其他日子则一笔带过。
B.《匆匆》一文中,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感叹。
C.名著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评价人时不要太复杂,角度尽可能小一些,窄一些,从一两个方面概括即可。
D.写作品梗概时,作品简介、出版社信息、作品地位等信息不用写。
四、按要求写句子。(7分)
8.根据具体语境,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素不相识的人们自发前来为烈士送行。望着烈士的遗像,烈士的亲人们失声痛哭,一位
大妈 ,一位青年 ,一位年轻的女孩忍不住伏在妈妈的肩膀上

9.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试着运用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发挥想象写句子。(2分)
寒冷 焦急 安静 欢喜
10.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请你从“高兴”“激动”“紧张”这几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运用上神态描写或动作描写)(2分)
五、古诗词积累运用。(8分)
11.下列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一句是( )(2分)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2.小明制作传统文化小报,需要引用和“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情感相同的诗句,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2分)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3.在拔河比赛中,你想用一句名言鼓励大家,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句是( )(2分)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B.人心齐,泰山移。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4.中国航天人在克难攻坚过程中表现出的坚定信念让人十分钦佩,正如诗句中所说“
,任尔东西南北风。”(1分)
15.想要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所谓“读书须用意,
。”就是这个道理。(1分)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感受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33分)
一、非连续性阅读。(10分,共4小题)
【材料一】
盲盒文化源于美国,兴于日本。所谓盲盒,顾名思义,就是盒子里装着样式多样的可爱玩偶手办,但盒子上并没有标注具体是哪一款。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刺激,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和复购欲。有人认为,从宏观消费环境来看,在当下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销售已从贩卖商品发展为贩卖娱乐。
【材料二】
如今在苏州各大商场,随处可见品种丰富、形式多样的盲盒。除了常见的公仔类盲盒,文具也开始以盲盒的形式售卖。“一直买买买,终于把笔的样式凑齐了!”“锦鲤盲盒好看,开到两个蓝色,没开到红色有点失望。”“买四支笔,样式重复了三支。”……文具盲盒俘获了一批学生的心,有学生反复购买只为抽到隐藏款,即最为神秘稀有的款式,抽中概率一般低于1%。
【材料三】某校学生“购买文具盲盒的原因”问卷调查统计表
选项 比率
喜欢时尚潮流的设计 63%
想抽到隐藏款(限量版) 54%
拆盲盒时很快乐 38%
对盲盒里的文具很好奇 23%
看重文具的实用功能 18%
【材料四】
为什么青少年热衷于抽盲盒?心理学家分析,这是“多巴胺”在起作用。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感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而盲盒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当人们抽到自己喜欢的款式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而在与成功失之交臂的情况下,多巴胺同样会大量分泌,激起人继续抽取的欲望。多巴胺的分泌受大脑前额叶调控,而青少年大脑前额叶较成人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他们在神秘的盲盒前容易失去“消费免疫力”。
【材料五】
2021年1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消费提示指出,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
针对文具盲盒等类似产品对中小学生的不利诱导这一现象,也有专家提醒要引起社会关注。监管部门应有所行动,加强对不规范盲盒产品的监管。家长、学校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倡导学生理性选择。
16.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盲盒文化源于美国,兴于日本,已经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
B.盲盒能给消费者带来某种期待和惊喜,所以社会应该大力推行“盲盒经济”。
C.从心理学分析,无论是否抽中心仪的盲盒,都可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激起购买欲。
D.文具盲盒等类似产品已经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17.请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主要信息。(2分)
18.中小学生沉迷于文具盲盒的购买,有哪些危害?(写出三点)(3分)



19.部分中小学生沉迷抽盲盒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归纳。(3分)
二、课内外组文阅读(14分,共5小题)
(一)那个星期天(节选)
史铁生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
……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二)秋天的怀念(节选)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大找又独目坐仕屋里,看看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洛。母亲进米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20.选文(一)运用不同的事例表达了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根据选文(一)补全思维导图。(3分)
(
中心意思

)
21.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擅长通过具体的环境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根据选文(一)和选文(二)补全表格。(3分)
选文 描写的环境和景物 表达的心境和感情
选文(一) 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①
选文(二) ② ③
22.对比阅读两则选文,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2分)
A.选文(一)侧重写“我”盼母亲带“我”出去。
B.选文(二)侧重写母亲盼着带“我”出去。
C.选文(一)“我”的心情由焦急变为兴奋。
D.选文(二)母亲的心情由不安转为欣喜。
23.恰当的修辞,能更好地表达文章情感。请仿照选文(一)画线句子,写一写选文(二)画线句子中母亲的“高兴”。(3分)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想象我出门时高兴的样子,想象
,想象 ,想象

24.好的开头和结尾令人回味无穷,请你关注选文(二)的开头和结尾,联系文章内容,说说选文(二)开头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三、小古文阅读。(9分,共4小题)
笼中鹦鹉
富商有段姓者,畜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①。熙宁②六年,段忽系狱③。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汝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注释】①置于雕笼:置,搁,安放。雕笼,雕刻精美的笼子。②熙宁:宋神宗年号。③段忽系狱:段(富商)被拘禁与牢房。④归:回来。⑤不堪:不能忍受。
25.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畜一鹦鹉 畜:饲养 B.甚慧 慧:聪明
C.段剪其两翅 其:它的 D.及归 及:等到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已极其怨苦 B.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
C.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已/极其怨苦 D.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已极其怨苦
27.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富商养的鹦鹉能迎接客人,还会吟诵诗歌。
B.富商认为自己对鹦鹉很爱护,给了它很好的待遇。
C.富商在监狱的时候,推己及人,了解到鹦鹉的苦痛。
D.富商听了鹦鹉说的话后恍然大悟,就把鹦鹉放走了。
28.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弥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妙笔绘成长之美(33分)
一、口语交际(3分)
29.名著教会我们思考。《鲁滨逊漂流记》就告诉我们要客观地看待问题。鲁滨逊处于困境时,会将事件的好处与坏处列出来,从而使自己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现状。本学期,你读过哪些世界名著?其中最喜欢的是哪部作品?艾嘉邀请你做客学校图书馆每月一次的名著阅读沙龙活动,大家一起来倾听你的思考和感悟。
(
艾嘉
)
二、习作。(30分)
3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像课文中张思德、李大钊等革命先辈,他们的愿望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要求:1.请以“愿望”为习作内容,写一篇文章。2.交代清楚愿望形成的过程,题目自拟。3.不少于45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