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习近平)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作,2014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访问河南兰考县,有感于焦裕禄为人民服务之精神,重诵此词。
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体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阅读课文,结合小标题梳理文中关于焦裕禄的事迹。
3.概括焦裕禄先进事迹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
4.理解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体会榜样的力量。
人物通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2009年9月10日,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河南省兰考县位于黄河故道,饱受风沙、内涝和盐碱“三害”,1962年底,焦裕禄出任兰考县委书记。当时正是兰考“三害”严重时期,全县36万人民面临着生存考验。
1964年12月份,新华社为了摸清河南受灾情况,新华社穆青派记者周原去受灾最重的豫东采风。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原来到兰考县,了解到焦裕禄的事迹,深为震撼,马上向穆青汇报。
此前,《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均已发表过有关焦裕禄的人物通讯。但是,穆青仍然觉得有重新采访、重新撰写的必要,并于1965年12月17日带着新华社记者周原、冯健等人抵达兰考县,再次深入县乡基层、群众和干部中采访,掌握了许多第一手真实材料。经过多次采访、座谈,七易其稿后,1966年2月7日,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这篇通讯稿,随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全中国!
思考:“以事写人”是人物通讯常用的写作手法。阅读课文结合小标题,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就忙于考察灾情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第二节: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风雪天访寒问暖
第三节:关心他人,心系人民,自己却忍着病痛坚持工作
第四节:病危住院依旧关心兰考,希望死后葬在沙丘之上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就忙于考察灾情
背景:1962年冬天,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初到兰考的作为: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见到涝洼窝......见到碱地 ......
小标题:“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思考:如何理解“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比喻凡事跟在别人后边学样,不如自己去开拓创新。
焦裕禄一到兰考县就决定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在实地调研时,焦裕禄不顾环境的险恶,亲自去查风口、探流沙,掌握了大量一手的资料。
小标题: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第二节: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风雪天访寒问暖
思考:为什么要插入焦裕禄看望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的故事?
反映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同时也表明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爱戴。通过这个故事,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的联系。
小标题: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第三节:关心他人,心系人民,自己却忍着病痛坚持工作
思考:在描写焦裕禄同志和肝癌斗争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动作描写。如“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②语言描写。劝他住院治疗他说“开会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劝他休息,他说“谈谈你们的情况吧,我不是来休息的”。
小标题:“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第四节:病危住院依旧关心兰考,希望死后葬在沙丘之上
表面上是写焦裕禄的“遗产”,实际上是通过两本书反映焦裕禄可贵的品质。正是在《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的指引下,焦裕禄不顾自身,无私奉献。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也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禄同志的所作所为,很好地诠释了毛泽东思想。
焦裕禄生前宿舍
思考:如何理解“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细节。
小标题: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思考:如何理解“他没有死,他还活着”的含义?
①兰考人民永远不会忘了焦裕禄,他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②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不死,他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人们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不断开创新的奇迹。
小标题 精神品质
思考:请总结概括文章中体现的焦裕禄同志的品质。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心系群众,亲民爱民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思考:思考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
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是人民的好公仆、人民的好干部,从来到兰考,他就身先士卒,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除“三害”,奋力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焦裕禄是全党全国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全党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为国担当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