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组歌——《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1.了解回忆录的相关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杨成武。2.梳理文章的结构及线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体现出来的长征精神,训练阅读理解和提炼概括能力。4.体会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理解新时代长征精神。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产主义战士。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杨成武晚年写了不少回忆录,如《忆长征》《敌后抗战》《冀中平原的地道斗争》《反攻进攻曲》《战华北》《新的使命》及《回忆录》等著作。回 忆 录 概念特点分类回忆录是散文的一种,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追记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回忆录的篇幅有长有短,具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亲笔回忆录、口述回忆录①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②广泛,即要以个人为主线,广泛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③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要有个性,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代表性。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历经十一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出发地——江西瑞金血战湘江——湘江战役1934年11月,红军在广西境内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达两年的长征之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于敌人周旋,大量歼灭敌人,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红军挺近金沙江,红军制造假象,调虎离山,为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化装巧取金沙江畔的渡口,确保了渡江的顺利进行。红军渡过金沙江后迅速北进。国民党军队企图凭借大渡河的天然屏障围歼红军。1935年25日,红一团挑选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强行渡过大渡河杀出一条生路。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军增援泸定桥。1935年5月29日,红4团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了泸定城。过草地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红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由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七天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激战腊子口1935年9月17日,红军攻占腊子口天险,突破敌人封锁线,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计划。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安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历经艰难跋涉,冲破重重险阻,在在会宁实现胜利大会师。自此,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画上句号。会宁会师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丰碑。1.本文回忆了关于长征的哪些事件?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2.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心情是怎样的?文中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3.归纳吴起镇战斗的背景、缘由、部署、过程、意义、代价。4.作者去参加干部会议,在路上与老首长邓小平相遇,本文中的邓小平是什么形象?5.阅读课文,请在文中勾画出能体现长征精神的语句,并概括出你所认为的长征精神。6.结合毛主席的讲话,谈谈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1.本文为回忆录,回忆了关于长征的哪些事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段落 主要事件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吴起镇战斗(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召开全军干部会议(庆贺胜利)1-89-2223-46时 间 顺 序2.红军到达吴起镇时心情是怎样的?文中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红军到达吴起镇时是激动、兴奋的①场面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指战员到达吴起镇后同志们“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②动作描写:如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的动作描写。第8段“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③心理描写:如第2段“我们都很高兴”。④侧面描写:如第4段“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侧面烘托出指战员喜悦的心情。例如:本文第2段中,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第17段,围歼“二马骑兵”的战斗场面。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比如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背景:之前为保存力量迅速北上,一般不和敌人硬打。经过急行军,此刻正急需修整。缘由:“二马”的骑兵追而不舍,鲁大昌也匆匆赶来,妄图报复。部署:毛主席亲自指挥,并率部进入山头阵地。我们负责迂回敌人左侧。其余各自伏击。过程:提前伏击,枪声为号,两厢齐发,重创敌军,归途灭掉反动民团。意义: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蒋介石“围剿”计划的彻底破产;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代价:伤亡了一些同志,二大队大队长李英华同志壮烈牺牲。3.归纳吴起镇战斗的背景、缘由、部署、过程、意义、代价。4.作者去参加干部会议,在路上与老首长邓小平相遇,本文中的邓小平是什么形象?①从邓小平同志与“我”的交谈可见他关心我们的营地情况、战斗情况,挂念宣传队的同志和机关的同志,展现了一个关心爱护战士的首长形象。②“小鬼”这一亲昵的称呼,更拉近了邓小平与战士们之间的关系,显得他尤为平易近人;“与我们热烈握手”则是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邓小平同志丝毫没有首长架子。5.阅读课文,请在文中勾画出能体现长征精神的语句,并概括出你所认为的长征精神。段3:我们红四团的指战员和整个红军一样,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同志流了血,许多战友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段7:可不是,自从去年离开瑞金、于都河,无论在巍巍的雪山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地上,不管是在怎样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都惦念苏维埃。段12:经过甘南急行数百里的红军部队,减员不少,给养困难,又初到天气寒冷的西北地区,极需休整……段39:我们走过了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根据一军团的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段42:我们走遍了五岭山脉、苗山、雷公山……渡过了于都河、信来河、潇水、湘江……经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边天上每天十几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十几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段45:长征我们胜利了,但是损失也是巨大的,中央红军从江西苏区出发时有十万人,现在大约只剩下一万人了......现在中央红军又与陕北红军、陕北人民在一起,担负着更艰巨的任务,我们今后要更好的团结一起,共同完成中国革命。从以上语句段落中,我们可以体会出长征精神的内涵有:不怕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01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02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03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046.结合毛主席的讲话,谈谈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①红军长征胜利创造了历史。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的胜利宣告了红军战略转移取得了成功。长征宣告了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③长征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④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⑤长征的胜利证明了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只有跟着共产党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成功。这篇回忆录《长征胜利万岁》叙述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件事,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勇敢、坚强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思考:有人说,现在是和平年代,长征离我们很远了,那样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了,还讲什么长征精神,意义不大。你怎么看?红军长征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要时刻牢记“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长征精神,更要努力的去践行这种精神,并把这份宝贵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力量,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有许多“雪山” “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不拍任何艰难险阻,敢于胜利的精神。 —— 习主席讲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