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八)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一 天文、历法和医学1.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记载在________中( A )A.《诗经》 B.《离骚》C.《春秋》 D.《论语》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 ②商朝历法一年分为12个月,闰年增加一个月 ③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④《春秋》中记载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下列关于先秦医学说法错误的是( A )A.神农氏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B.相传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C.夏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D.《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解析: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知识点二 甲骨文与青铜器4.目前已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货币、装饰艺术品等。由此可知,该时期的青铜器( B )A.数量众多 B.种类丰富C.工艺高超 D.分布广泛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已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货币、装饰艺术品等,这说明该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强调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工艺高超、分布广泛,排除A、C、D三项。5.下列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B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C.三星堆面具 D.利簋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B项正确。6.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D )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②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等③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对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所以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知识点三 《诗经》和“楚辞”7.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D )A.《离骚》 B.《论语》C.《春秋》 D.《诗经》8.下列文学作品中,采用“楚辞”体创作的是( A )A.《离骚》 B.《诗经》C.《论语》 D.《孟子》解析:“楚辞”是楚国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作出的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是《离骚》。9.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底部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诗经·荡》中讽刺周厉王暴虐说:“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这说明文物( D )A.能够完全反映历史真实B.比文献记载更加真实C.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D.可与文献资料相印证解析:关于中国的记载,《诗经 荡》和出土的“何尊”相互印证,即文物可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故D项正确。文物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历史,需要准确考证,排除A项;文物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并不一定比文献记载更为真实,排除B项;文物并非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排除C项。10.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的楷书,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以及古、今文字内部各个阶段的变革,可以总结出几条明显的演变规律:简化、声化、规范化。据此可知( A )A.汉字发展一脉相承B.汉字演变由简到繁C.汉字传承发生异变D.象形是唯一造字方法1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大的是青铜礼器。青铜礼器大多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产有关。材料二 (1)从材料一的叙述中可以得出关于青铜器的哪些结论?请举一例有代表性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答案] 青铜器种类繁多;青铜器以礼器为主,大多供祭祀使用;青铜器制作工艺复杂、器型精美;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财产的多少。(写出两点即可)举例: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一例即可)(2)材料二中的甲骨文主要运用了哪种造字方法?除了这种造字方法,请再写出一种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渊源。[答案] 会意。举例:象形、指事、形声、假借等。(一例即可)渊源: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3)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答案] 古代人民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言之有理即可)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