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古代日本知识点一 6世纪前的日本1.《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根据材料可知( B )A.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建国B.1世纪前后日本小国林立C.5世纪前日本与中国无交往D.5世纪大和逐渐统一日本2.如图反映了6世纪前哪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C )A.古代印度 B.古代雅典C.古代日本 D.古代罗马3.某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幕:来自他国的移民到达日本,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等。该电视剧中的日本正处于( C )A.氏族部落 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部民是日本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因此,该电视剧中的日本正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知识点二 大化改新4.大和的世袭贵族、奴隶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此时中国唐朝的兴盛统治极大地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统治者决心改革。材料反映了( A )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5.大化改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在大化改新后日本( A )A.中央集权强化B.土地制度改变C.社会习俗变迁D.思想领域解放解析:根据题干“大化改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天皇、二官、八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6.有日本学者认为,大化改新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材料说明日本大化改新( A )A.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B.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C.稳定了日本的社会秩序D.维护了日本天皇的权益知识点三 幕府统治7.8-10世纪中叶,贵族豪强为争夺土地,保护庄园,建立起私家武装,逐渐形成日本古代社会的( C )A.市民阶层 B.教会力量C.武士阶层 D.封建君王8.如图人物对日本历史的深刻影响是( D )A.首次完成了日本的统一B.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改革C.使国家大权集中于天皇D.建立起镰仓幕府的统治 源赖朝9.日本幕府时期是指在日本历史上武士阶层掌握政权、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时期。这一时期天皇的地位是( A )A.礼仪性的摆设B.同将军平起平坐C.掌握实际大权D.掌握着武士集团10.如表为日本大化改新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 B )大化元年(645年) 向各地派遣国司和使者造田籍、校田亩;没收诸国武器;禁止卖地或任意兼并土地大化二年(646年) 全国的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大化五年(649年) 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A.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度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C.维护了武士集团利益D.削弱了幕府将军地位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些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度,排除A项;武士集团出现于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排除C项;幕府将军出现于12世纪,排除D项。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高向玄理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了改革。之后,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从而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材料二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日本高僧空海手迹(1)材料一所述“改革”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前日本做的准备。指出日本这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措施。答案:名称:大化改新。准备:派遣留学生、遣唐使等到唐朝学习;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措施:政治上,确立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系;经济上,颁布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2)材料二中图片再现了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依据图片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答案:日本的建筑和书法等深受中国的影响;日本传统文化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