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成果展示遵守社会规则(时间:60分钟 分值: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句名言说明( C )A.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B.违背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C.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D.良好的社会秩序能避免社会矛盾2.乘客陈某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躲进厕所吸烟,引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导致列车自动降速缓行,影响动车运行安全。最终,铁路警方依法给予陈某行政拘留的处罚。这说明( A )①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④陈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题干中,乘客陈某因在列车上吸烟受到了法律处罚,说明了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体现了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①②正确;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③错误;陈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错误。故选A。3.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充分吸纳群众意见,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这说明( B )①积极制定和改进规则是实际生活变化的需要 ②规则既是自由的边界,也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要加大修改规则的力度,不断制定新的规则 ④规则的制定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制定完善规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充分吸纳群众意见,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说明了积极制定和改进规则是实际生活变化的需要,规则的制定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规则既是自由的边界,也是享有自由的保障,①②④正确;修改规则、制定新的规则应该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而不是加大力度,③错误。故选B。4.在陕西榆林,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在靖边县波浪谷游玩时,发现一名游客翻越围栏踩丹霞地貌拍照。波浪谷工作人员回应称,丹霞地貌不允许踩踏,这是不可修复的。对此,你要对这名游客说的是 ( C )①外出旅游应遵守景区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完全靠他律 ③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内心敬畏规则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敬畏规则。材料中该游客不遵守旅游规则,踩踏丹霞地貌,我们要告诉该游客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要敬畏规则,自觉遵守社会规则,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故选C。5.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中国医师节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是对全国医生的极大鼓励,是倡导全社会尊医重卫的重大举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 A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②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进信任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④尊重只包括自我尊重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尊重的重要性。尊重是最好的“良方”,强调了尊重的重要性。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进信任,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尊重包括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等。故选A。6.上海车展某汽车品牌展台工作人员拒绝给中国访客发放冰激凌,宣称已经没了。但外国访客来临时,不仅拿到了冰激凌,工作人员还很贴心地教他们如何食用。工作人员区别对待中国访客和外国访客“事件”引起了中国人的极大反感,企业形象大打折扣。这启示我们( A )A.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D.消费者要合理消费解析:本题考查平等待人。工作人员区别对待中国访客和外国访客,没有做到平等待人,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A正确;B排除,题干问的是做法;C、D说法与题干主旨无关,应排除。故选A。7.杭州亚运会售票官网发布的亚运文明观赛礼仪,要求观众入场穿着应文明、得体,以舒适、休闲、整洁、大方为宜;礼让老、弱、病、残、孕者等。官方发布观赛礼仪是因为“有礼”( B )①能促进社会的和谐②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③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④是社会进步的唯一评价标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意义。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文明有礼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④说法太绝对,应排除。故选B。8.我国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传统,被称为“礼仪之邦”。下列句子能体现“礼”的是( B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解析: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体现了尊敬他人,B符合题意;A描写的是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C是对早春明媚春光的描绘;D启示我们要勤奋读书。故选B。9.一名初中生不小心剐蹭到一辆私家车,她认真留下纸条道歉,表示愿意尽力赔偿损失,并留下了联系方式。车主徐先生联系到这位学生后,让她做两套试卷代替赔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A.讲诚信有担当促进社会文明和谐B.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C.社会生活复杂,要运用诚信的智慧D.勇于承认错误就可以避免承担责任10. 漫画启示我们要( D )A.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B.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承担责任C.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D.践行诚信美德,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11.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下列生活案例与违法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B )生活案例 违法行为①小张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被交警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②某工厂偷排工业废水被环保部门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③李某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④某图片网站未获得图片版权,却以权利人的名义销售图片或进行维权 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小张开车出去旅游,因着急赶路,闯了红灯,被交警罚款100元。之后,他又撞上小王的私家车,弄坏了对方的保险杠,最后赔了1 000元。在协商期间,两人发生争执,私家车车主小王把小张打成轻伤,后被判处拘役六个月。上述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是( D )A.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D.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13.2023年12月5日,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某某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对该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A )①案例中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④只要违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对犯罪的认识。结合教材可知,张某某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表明该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①②③正确。只有触犯刑法才会承担刑事责任,④错误。故选A。14.“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破窗效应认为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下列格言中,你认为与防止“破窗效应”主旨相符的是( A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题干中,“破窗效应”启示我们要依法自律,规范自身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分析可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涉及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涉及规范行为,防微杜渐,①④正确;“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缺点,也值得引以为戒,②不符合题意;“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意思是要借鉴他人经验,③不符合题意。故选A。15.某学校举行学生“智斗歹徒,见义勇为”表彰仪式。受表彰学生在发现小偷后,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及时报警并悄悄跟踪,在民警赶到时合力将偷窃手机嫌疑人制服。该学生( C )①弘扬了扶危济困、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②做到了见义“智”为,值得提倡和表扬③善于斗争,最大程度地保全自己不受伤害④属于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应对违法犯罪。面对违法犯罪,我们应见义“智”为,善于斗争,切忌鲁莽行事,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扶危济困”这一美德;④说法错误,该学生属于“智斗歹徒,见义勇为”,而非鲁莽行事。故选C。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5分)16.【遵守规则 享有自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养宠物。但遛狗不拴绳,狗屎没人管等不文明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2岁女童在小区内遭未拴犬链的烈犬撕咬,致其全身多处咬伤及右肾挫裂伤。10月18日,咬伤女童的黑色罗威纳犬主人唐某被警方依法拘留。(链接:《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养犬人携犬出户应当将犬只装入犬笼、犬袋或者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使用犬绳牵领;及时制止犬吠和犬只攻击行人的行为。)材料二:流浪犬伤人、犬吠声扰民……关于养犬的纷争不断,如何治犬成为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2022年5月 1日,《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使“养犬全凭自觉”到治犬有了专门的法律依据。《条例》的出台对不文明养犬给予规范,广大市民对文明养犬、依法治犬展现新期许。(1)从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唐某被警方依法拘留的原因。(2分)答案: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唐某在行使养犬权利的同时,要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唐某养犬不拴狗绳导致2岁女童重伤,其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请你结合“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说说两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4分)答案: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③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3)请你就文明养犬设计一条宣传标语。(1分)答案:爱犬是您的权利,文明养犬是您的义务。17.【感悟尊重 提高修养】某中学八年级(1)班准备出一期以“发扬美德、榜样同行”为主题的黑板报。以下为黑板报的部分内容。(1)请在黑板报①②③处填写三位同学分别具有的美德。(3分)答案:①尊重他人 ②以礼待人 ③诚实守信(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学习陈虹同学的优秀品德?(3分)答案: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3)结合本期黑板报的主题,谈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发扬美德、回报社会。(3分)答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积极宣传美德、践行美德,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18.【学习榜样 践行美德】2023年9月10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在浙江嘉兴举行,来自桐乡的福利彩票店经营者包利华格外引人注目。包利华幼时受伤致残,但她乐观向上、真诚待客,多次将顾客疏忽未兑奖金返还。2018年11月,包利华发现有彩票中奖37万元,她调取监控辨认失主并积极联系对方,终于将获奖彩票送还给原主人。人民日报等媒体都报道了此事,包利华也获评“浙江好人”“最美诚信浙江人”等荣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从上述新闻中获得的启示。(8分)答案:①包利华拾金不昧获得社会的称赞,说明社会生活讲道德,要诚实守信。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④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19.【做守法的公民】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中,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严格遵守法律,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为进一步认清违法犯罪危害,做守法公民,某班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岁的肖某因在歌舞厅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拘留10天,罚款500元。材料二:中学生刘某发现照相馆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将自己的艺术照放大后,放在橱窗展览,以招徕顾客。(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类违法行为?(2分)答案:材料一中肖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材料二中照相馆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材料三:小明上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进入八年级后,他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为了去网吧上网,花完了零用钱就去偷别人的手机,被治安拘留。九年级时,小明结识了一批不良“朋友”,滋事生非,在帮“哥们儿”打架时将一人刺成重伤,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小明从不良行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4分)答案: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③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④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⑤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材料四:中学生小韩在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经医院诊断为骨折。肇事司机私下找到小韩的家人,提出和解。小韩及家人咨询了律师,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小韩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人民法院。最终,肇事司机按人民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3)小韩及家人运用了哪些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分)答案:咨询律师、协商和解、诉讼。(4)根据以上材料,说说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弘扬法治精神,为法治建设作贡献。(2分)答案: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9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