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 训练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 训练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 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寒带,热量充足
B.东临太平洋,全国降水丰富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
D.跨东西、南北半球,面积广大
2.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  )
A.美国、俄罗斯
B.美国、巴西
C.俄罗斯、加拿大
D.加拿大、巴西
纪录片《航拍中国》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 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据此完成3~4题。
3.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  )
A.地势差异大 B.纬度差异大
C.降水差异大 D.海陆分布差异大
4.“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涉及的地理事物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  )
A.黄海 台湾海峡 渤海 海南岛
B.渤海 黄海 南海 钓鱼岛
C.渤海 东海 琼州海峡 曾母暗沙
D.黄海 南海 舟山群岛 崇明岛
2024年11月29日,以“共享发展 链向未来”为主题的2024豫粤产业链合作交流对接活动在深圳市举行。读河南省位置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与河南省属于同级行政区划的是(  )
A.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深圳市 D.洛阳市
6.河南省的邻居众多,下列选项中的描述与图中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
A.“陕清水秀”—③ B.“晋善晋美”—②
C.“冀高一筹”—① D.“鲁林好汉”—④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完成7~8题。
7.当A地区洒满阳光时,B地区还是满天星斗,这是因为我国(  )
A.地形复杂多样
B.海陆兼备
C.纬度跨度大
D.经度跨度大
8.图中C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是沿海省级行政区 B.与朝鲜接壤
C.与3个国家相邻 D.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右图)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9~10题。
9.《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体现了(  )
A.文化艺术的演变 B.人口政策的变化
C.财政收入的提高 D.生态环境的改善
10.该作品的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是(  )
A.老龄化加剧 B.分布不均
C.性别结构改善 D.综合素质提升
(2024·广东中考)2023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读广东省2014—2023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11~13题。
11.2014—2023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
C.总体上升 D.持续下降
12.2014—2023年,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 ②就业压力大 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 ④落户政策宽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  )
A.人均医疗资源丰富 B.人均教育资源丰富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劳动力资源丰富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认定了珞巴族、基诺族两个少数民族。至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稳定为56个。据此完成14~15题。
14.推测基诺族是我国认定的第几个民族(  )
A.53 B.54
C.51 D.56
15.下列关于云南省描述,正确的是(  )
A.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自治区 B.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C.壮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D.回族是云南省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二、综合题
16.增强海洋国土观念,重视和珍惜海洋国土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1)志愿军战士从①       (填省级行政区名称)跨过鸭绿江,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该省级行政区濒临     、     (填海域)。
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 150.6万标准箱,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 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南京港位于长江下游,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2)②是上海市,简称  ;南京港的货船扬帆出海,首先抵达    (填海域)。
海洋是风雨的故乡、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也是现代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基地。向海而生,海洋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3)我国东临太平洋,试分析海洋对我国的影响。(至少答出两点)
17.人口是重要的人文地理要素,会随着时间变化,也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图1是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是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读图1,甲地的人口密度    (填“大于”或“小于”)400人/千米2;读图2,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读图1和图2,完成下表,理解我国的人口特征及其影响。
项目 人口特征 影响
图1可以反映人口的     (填“时间”或“空间”)分布特征 以    —    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    ,西北部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 我国人口分布    (填“均匀”或“不均匀”)
图2可以反映人口的    (填“时间”或“空间”)变化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迅速   (填“增长”或“下降”);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我国不断调整生育政策
胡焕庸线,也称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这条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直至今日,虽然我国人口增长了2倍多,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体现的人口分布大格局却一直没有改变。
(3)我国人口稠密地区自然环境的优势有(  )
①地势平坦 ②降水丰沛 ③河流稀少 ④气温适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多年来,胡焕庸线体现的人口分布大格局一直没有改变。你觉得未来会发生显著变化吗 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C
2.C 解析: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相当。
3~4.3.B 4.C 解析: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我国冬季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所以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纬度差异大。第4题,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根据题意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渤海、东海、琼州海峡、曾母暗沙;渤海位于台湾海峡和黄海北部;钓鱼岛位于东海,在南海以北;舟山群岛和崇明岛位于东海,在南海以北。
5~6.5.B 6.D 解析:第5题,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河南省属于省级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属于省级行政区。第6题,河南省的邻省有安徽省、山东省、河北省、陕西省、湖北省、山西省。读图可知,③是湖北省,简称鄂;②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①山西省简称晋;④是山东省,简称鲁。
7~8.7.D 8.D 解析:第7题,我国东西跨经度广,东西时间差异大。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C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内陆省级行政区,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相邻,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9~10.9.B 10.A 解析:第9题,从材料“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可知,该作品变化是为了宣传我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人口政策,与文化艺术的演变、财政收入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关系不大。第10题,该作品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状,“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人口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
11~13.11.C 12.D 13.D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2014—2023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为2014—2021年持续上升,2022年有所下降,2023年又有所上升,其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第12题,2014—2023年,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呈总体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外来人口迁入较多、省内人口自然增长和落户政策宽松;就业压力大并不利于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和促进省内人口自然增长,不利于常住人口增加。第13题,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多会使得人均医疗资源、人均教育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14.D 15.B
16.答案:(1)辽宁省 渤海 黄海 (2)沪 黄海 (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交通方便,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和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海洋为沿海地区提供优越的区位优势,便于进行地区间、国家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等等。
17.答案:(1)大于 总体上升 (2)空间 黑河 腾冲 稠密 稀疏 不均匀 时间 增长 (3)B (4)不会。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更适合居住;西北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不太适合居住。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的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千米2,我国人口总数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第(2)题,图1反映的是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大致以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图2反映的是我国人口时间变化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第(3)题,我国人口稠密地区自然环境的优势有地形平坦、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气温适宜。第(4)题,未来胡焕庸线体现的人口分布大格局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因为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更适合居住;西北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不太适合居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