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训练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训练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广西中考)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简称国测一大队)的主要工作是在全国布下一张测绘网,精确测定出每个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等。几十年来,测量队员们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国测一大队因此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据此完成1~2题。
1.国测一大队精确测定出世界最高峰的海拔为8 848.86米,此山峰是(  )
A.泰山 B.玉山
C.各拉丹冬峰 D.珠穆朗玛峰
2.队员们在一次测绘工作记录中写道:“这里是无人区。中午,地表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两脚踏进沙土,滚烫难忍;到了下午,狂风卷起尘土,铺天盖地……这里滴水难寻……”记录中描述的测绘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横断山脉 B.东北平原
C.帕米尔高原 D.塔里木盆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不仅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还对气候、水文、生态和人文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我国某区域山脉分布图,完成3~5题。
3.图中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关于祁连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呈西北—东南走向 B.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经过1月0 ℃等温线 D.主要位于湿润区
5.下列关于山区的开发与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 ②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易发生水土流失 ③应大力开发山区,充分发展旅游业 ④山区应注重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年11月4日凌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高原东风着陆场平安着陆。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沙漠广布。读右图,完成6~7题。
6.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湿润区
C.地势第一级阶梯 D.内流区
7.下列关于东风着陆场所在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开阔坦荡,地广人稀
C.地狭人稠,高楼林立 D.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读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城市位置图,完成8~10题。
8.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条件是(  )
A.年降水量大      B.水网密布
C.冬季平均气温低    D.地势低平
9.下列城市中,户外积雪时间最长的是(  )
A.包头 B.呼伦贝尔
C.乌海 D.鄂尔多斯
10.呼和浩特市民在河湖冰面上滑冰车,最宜选择(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24·四川凉山中考)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图1为我国四条河流的干流示意图,图2为长江径流量年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四条河流中,有夏汛且有明显春汛的是(  )
A.塔里木河 B.长江
C.黑龙江 D.雅鲁藏布江
12.下列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柴达木盆地
B.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水源主要来源于夏季降水
D.沿河大量种植水稻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世界屋脊” B.流经东北平原
C.中、下游分界点为河口 D.最终注入黄海
14.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
A.上游修建水库 B.中游保持水土
C.下游加固大堤 D.上游发展种植业
15.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但流量却排在第四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下列哪一河段几乎无支流汇入 (  )
A.上游 B.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
二、综合题
16.某学校地理社团受到《跟着唐诗去旅行》纪录片的启发,以“唐诗中的地理”为线索开展“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影响”探究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站:鹳雀楼——地势影响河流流向
诗句摘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受我国地势影响,黄河流向为      ,诗句“黄河入海流”中“海”是指    。
(2)鹳雀楼附近的黄河河段含沙量大,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第二站:大巴山——地形地势影响气候
诗句摘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原因是  。
第三站:白帝城——地势影响交通
诗句摘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江陵指今荆州市)
(4)白帝城位于长江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与江陵距离较远。试分析“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原因  。
(5)同学们绘制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影响简图,请完成以下填空。
①     ,②     ,③     。
17.(2023·江苏中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将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进行正确组合。
甲—  ,乙—  ,丙—  ,丁—  。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  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4)B、D两地中,1月平均气温低于0 ℃的是  地,B地气候类型为       ,B地的气候特征是                  ,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
1~2.1.D 2.D 解析:第1题,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为8 848.86米,D项正确。第2题,工作记录中描述的测绘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D项正确。
3~5.3.C 4.A 5.C 解析:第3题,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由图可知,①为阿尔泰山脉,②为天山山脉,③为昆仑山脉,④为喜马拉雅山脉。第4题,祁连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A项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大致是我国1月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C两项错误;祁连山脉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区,D项错误。第5题,大力开发山区,充分发展旅游业,会破坏山区自然环境,③错误。故选C项。
6~7.6.D 7.B 解析:第6题,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位于我国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区,降水稀少,属于内流区。第7题,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高原,其特点是开阔坦荡,地广人稀;“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用来描述黄土高原;“地狭人稠,高楼林立”一般形容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主要用来描述云贵高原。
8~10.8.C 9.B 10.A 解析:第8题,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条件是冬季平均气温低,利于冰雪长时间保持,利于开展冰雪运动。第9题,四个城市中,呼伦贝尔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更低,户外积雪时间最长。第10题,呼和浩特冬季寒冷,1月气温低,河湖冰层最厚、最坚固,适合在冰面上滑冰车,4月、10月气温较高,河湖冰面已融化或较薄;7月为夏季,河湖未结冰,均不具备滑冰车的条件。
11~12.11.C 12.B 解析:第11题,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长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三条河流均以夏汛为主。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时,大量积雪融化,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在夏季风的影响下夏季降水多,河流形成夏汛。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有夏汛且有明显的春汛。第12题,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A项错误,B项正确;水源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C项错误;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不适合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水稻,D项错误。
13~15.13.A 14.B 15.D 解析:第13题,黄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黄河不流经东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是桃花峪,河口是上、中游分界点;黄河最终注入渤海。第14题,“地上河”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所以治理“地上河”的根本措施是中游保持水土,减少入河泥沙量。第15题,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由于河堤远远高于两岸,很难有河流注入干流,所以黄河下游几乎无支流汇入。
16.答案:(1)自西向东 渤海 (2)黄河中游两岸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汛期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3)盆地地形,受山地阻挡,冬季风对四川盆地的影响小(答出地形因素的影响即可) (4)上游 白帝城位于长江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流入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流速快。(答出“河流落差大”或“水流流速快”即可) (5)湿润气流 水运 水能资源
解析:第(1)题,河流流向受地势影响,总是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黄河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自西向东流入渤海。第(2)题,鹳雀楼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黄河中游流经此地,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汛期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鹳雀楼附近的黄河河段含沙量大。第(3)题,四川盆地北部受大巴山、秦岭等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加之盆地内部地势低,热量不易散失,因此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第(4)题,读图可知,白帝城位于长江切穿巫山处,此处是长江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流入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第(5)题,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形成降水;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17.答案:(1)B D C A (2)B 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陆位置 (3)C 地形 (4)B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纬度位置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气候特点是夏季比较凉爽,为高原山地气候;丁图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一年内降水较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D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第(2)题,读图可知,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B地,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第(3)题,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C地,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第(4)题,B、D两地中,1月平均气温低于0 ℃的是B地,B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