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08 课时分层训练(七) 夯实法治基础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08 课时分层训练(七) 夯实法治基础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七) 夯实法治基础
知识点一 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下列同学对于法治的理解,你认同的有(B)
①小明: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小丽:法治历史悠久,在法律产生以后,人类就走上了法治道路
③小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加强司法体制改革
④小玲: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法治的理解。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既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求善治,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①④符合题意。有了法律不一定就有法治,②说法错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排除。故选B。
2.从以下法律“对话”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法治(C)
①可以实现所有人的生活预期
②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③扩大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自由
④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的作用。题干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对话”,让我们体会到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①“所有”说法过于绝对;人们的权利和自由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③说法错误。故选C。
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制定专门法律表明(C)
A.法律反映了所有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B.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C.我国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实行良法之治
D.我国开始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教育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体系的完善。材料中为爱国主义教育制定专门法律,以法治的形式保障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了我国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实行良法之治,C说法正确;法律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A说法错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B说法错误;新的法律的通过,表明我国依法治国的进一步推进,并不是我国开始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教育问题,D说法错误。故选C。
知识点二 描绘法治蓝图
4.漫画中市场监管部门的行为体现了(B)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建设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主要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题干中市场监管部门严惩刷单炒信行为是严格执法的表现,B符合题意;A、C、D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但题干中未体现。故选B。
5.以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部分法治进程。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2007年 2012年 2018年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①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水平领先世界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截至2023年6月28日,我国现有法律共297件,包括宪法1件、宪法相关法50件、民法商法24件、行政法96件、经济法83件、社会法28件、刑法4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11件。这表明在我国(C)
①完全建成了完备的法治体系
②实行善治有了良法这一基础
③法治已经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④法律体系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立法工作的成就,表明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实行善治有了良法这一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②④说法正确;我国尚未建成完备的法治体系,①说法错误;“所有人”说法太绝对,③说法错误。故选C。
7.小敏在中国人大网站上搜集到下面的图片,与同学们探讨图片所示内容。其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B)
①尝试创新立法,变革立法形式
②落实民主立法,体现人民意志
③坚持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④坚持依法治国,推进严格执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题干描述体现了我国落实民主立法,体现人民意志,坚持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法律体系,②③说法正确;题干体现的是立法过程中征求民意,没有体现变革立法形式,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推进严格执法,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8.某校“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宣传板展示了以下内容: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提出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开展该项立法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这三则材料体现了(D)
A.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B.中国共产党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D.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以良法促善治
9.对下列时事新闻解读正确的是(C)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
① 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确保未成年人不再沉迷网络
②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③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是解决海洋环境保护特殊问题的现实需要
④ 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标志着我国已全面建成航天科技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法治”“依法治国”等词语多次出现,充分说明了法治的重要性。
材料二 十年来,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成就集中体现为:法治建设战略的历史性转变;法治建设体系的重塑式变革;法治体系效能转化整体性提升。法治中国建设确保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法治。
答案: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②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答案:小美的观点错误。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小秦的观点正确。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③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创新运用】
11.(主题班会)【与法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一文中指出,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某中学九年级(2)班的同学积极响应号召,决定开展一堂“与法同行”的主题班会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我知晓】
小辉同学为参加此次班会收集整理了一些资料,如下图所示:
(1)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 依法治国
③ 宪法
【我表达】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请积极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我参与】
(3)班会课结束后,该班同学打算到社区开展一场法治宣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答案: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治国,利国利民;等等。
7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