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14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正视发展挑战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14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正视发展挑战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正视发展挑战
知识点一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四个方面共26项举措。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这体现了我国人口状况新的特点是(B)
A.总人口增速趋缓
B.老龄化加剧
C.大量的人口流动
D.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到2035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C)
①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减少人口数量
②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③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
④提高男女性别比,提高人口素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计划生育国策。我国生育政策优化调整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的人口国情决定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凸显,我国有必要进行生育政策调整。为了实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制定目标,必须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②③说法正确;我国实施了“三孩”政策,①说法错误;均衡男女性别比,④说法错误。故选C。
知识点二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3.2024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本届水周的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确定这一主题的原因是 (C)
A.我国水资源总量大,可以尽情使用
B.我国追求高质量发展必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
C.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面临的形势严峻
D.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战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现状。“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启示我们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面临的形势严峻,C符合题意;不能尽情使用水资源,要节约资源,A说法错误;我国不能过度开发利用资源,B说法错误;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D说法错误。故选C。
4.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充盈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盼环保”“求生态”的国情依据是(B)
①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②我国环境恶化趋势已无法遏制
③解决生态问题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④我国环境问题已成为民生之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盼环保”“求生态”体现了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我国环境问题已成为民生之患,①④说法正确;我国环境恶化趋势并非已无法遏制,②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③说法错误。故选B。
5.(思维推导)下图总结了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情况,下列对我国生育政策变化的传导过程分析正确的是(C)
①生育政策变化→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②生育政策变化→体现人口状况新特点→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生育政策变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更好地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
④生育政策变化→不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题干中,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意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此举有利于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②③传导过程正确;①中“从根本上消除”的说法绝对,排除;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④说法错误。故选C。
6.下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告诉我们(D)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
①我国人口数量太大,要控制人口增长
②老龄化加剧成为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
③适应图中变化的根本之策是提高人口素质
④坚持计划生育有利于解决上图反映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部与中国科学院在昆明联合发布更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显示,野生川金丝猴种群从2002年的1.4万只增加到目前约2.5万只,种群分布区域也显著增加,在本次评估中其濒危等级从“易危”降至“近危”。我国野生保护动物近年来纷纷“降级”说明(D)
A.美丽中国已经建成
B.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C.共享发展理念贯彻实施有实效
D.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我国野生保护动物近年来纷纷“降级”,是我国生态保护成果的体现,表明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D说法正确;美丽中国还没有建成,A说法错误;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B说法错误;C说法与题干内容无关,可排除。故选D。
8.《江苏生态文明20条》以平实的语言和理念引导公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履行和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这(B)
A.表明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B.有利于谱写新时代美丽江苏新篇章
C.说明我们应该先保护好环境,暂停发展经济
D.说明环境治理已成为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坚持绿色发展。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举措有利于增强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谱写新时代美丽江苏新篇章,B说法符合题意;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我国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C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D说法错误。故选B。
9.2024年3月20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该条例的颁布(B)
①表明维护国家水安全,人人都是主角
②表明公民应依法履行节水节约资源的基本义务
③是推进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应有之义
④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在联合国公布的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中,“生物多样性减少”位列第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以及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非常严重。有关学者估计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有5 000种植物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左右;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
材料二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相关章节全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双碳”工作,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面临着什么问题?
答案:我国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2)结合材料,从我国资源、环境现状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努力推进“双碳”工作。
答案: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②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③努力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缓解我国环境资源严峻形势,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创新运用】
11.某校中学生小轩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公布的两组数据,整理制作成下列图片:
(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世界平均水平为9.3%,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19.3%。)
(1)从上图中你可以获得什么结论?获得该结论的材料依据是什么?
答案:结论:我国人口状况呈现老龄化加剧的新特点。依据:1982—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持续上升,在2020年突破了13.50%。
小轩同学又查阅到下图资料,同时了解到我国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及时出台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他相信我国的人口将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结合上述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说明小轩充满信心的理由。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动教育事业改革。③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数急剧增加,这也为我国的人口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
6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