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22 专项突破提升(一)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22 专项突破提升(一)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专项突破提升(一)
深化改革开放 促进创新发展
命题点一 深化改革开放
1.(2分)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今天,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里的坚实物质基础是(A)
A.改革开放创造了伟大奇迹,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B.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C.如今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D.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2.(2分)某校九年级开展了“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手抄报作品展示活动。下列观点可以纳入手抄报文稿的有(D)
①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③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④人民收入稳步增长,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分)习近平强调,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这是因为(A)
①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②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度发展新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分)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B)
①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②能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
③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④必须坚持劳动成果平均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命题点二 促进创新发展
5.(2分)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这说明(B)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创新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2年以来,教育部启动“教育这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感受我国教育面貌的格局性变化。十年来,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C)
A.我国已实现了教育公平,成为教育大国、创新强国
B.这些成果得益于我国坚持推进以教育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C.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是因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唯一途径
7.(2分)在点火发射前,长三乙火箭需要补加两次推进剂,这样的流程在中国航天领域已经沿用了近30年。朱平平却成功地将两次补加合二为一,打破了这一传统,改变了这项30年不变的流程。这就是北斗背后的“90后”朱平平的事迹。朱平平打破传统的做法体现的创新精神是(B)
A.敢为人先、敢于承担错误的勇气和自信
B.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C.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D.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8.(2分)在学习《改革开放》一课时,老师展示了两幅图片。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B)
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③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题干中的两幅图片涉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说明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①③说法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选B。
9.(2分)以下是某同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笔记摘录。从该内容可看出(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党的根本宗旨、发展思想及改革开放的认识。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①②符合题意;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在题干内容中并未体现,③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④说法错误。故选A。
10.(2分)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越来越多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地区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新主体。下列对青年返乡创业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影响的推论不成立的是(C)
A.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村民创收→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B.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乡村地区发展
C.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带动旅游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D.开办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当地乡村振兴
解析: 本题考查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青年返乡创业可以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有利于带动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无关,C推论错误,符合题意;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可以带动村民创收,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村民共同富裕,A推论正确,不符合题意;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进而推动乡村地区发展,B推论正确,不符合题意;开办农牧产品加工企业,能够促进当地发展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D推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2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以下古语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是(B)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意思是说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符合题意;②意思是不得志时,要坚守本心,修身养性,博闻强识,显达时,就要负起重任,造福天下,不符合题意;③体现了爱国主义,没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符合题意;④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途径是利民,符合题意。故选B。
12.(2分)下列创新类型与具体内容对应正确的是(A)
A.理论创新——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制度创新——传统中医基础上汲取西方医学的精华
C.文化创新——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D.科技创新——全面启动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13.(2分)某班开展以“科技发展谱新篇”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同学搜集的素材符合主题的是(A)
①小婷:全国首条空轨飞越光谷,全景天窗尽览武汉之美
②小辉:中国队在2023年德班世乒赛包揽五个项目全部冠军
③小敏: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实现第二次太空会师
④小轩:2023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成就。全国首条空轨飞越光谷,全景天窗尽览武汉之美;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实现第二次太空会师,这都是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是体育成就,与题意不符。④是纪念雷锋,与题意不符。故选A。
14.(2分)课堂上,“时政播评”小组成员展示了下列图片。针对图片,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有(B)
注:R&D经费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
①小轩: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研发经费逐年增加
②小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③小远:我国创新能力较低,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④小宁:加大经费投入强度有利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HTH]解析:本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分析图片可知,体现了我国重视科教兴国战略,研发经费逐年增加,加速科技进步,加大经费投入强度有利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④说法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优先发展教育,可排除②;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③中“创新能力较低”说法错误。故选B。
15.(2分)《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要主动作为、勇担重任,特别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产业发展安全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上,冲锋在前、尽锐出战。这是因为(A)
①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发展国有企业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国有经济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增强企业创新发展。题干表述了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要主动作为、勇担重任,这是因为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产业发展安全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上,冲锋在前、尽锐出战,这是因为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说法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说法错误。故选A。
16.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印发浙江文化和旅游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批典型经验的通知》,总结提炼了六条典型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湖州‘村游富农’探索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典型经验:聚焦绿色低碳共富发展,全面启动“村游富农”共富计划,通过“先富带后富、重点村带薄弱村、城乡融合共生”,走出一条全域美、产业优、百姓富的乡村旅游蝶变之路。
“‘大下姜’文旅联合发展带动区域共同富裕”典型经验:以下姜村为核心联合周边24个行政村协同发展,发挥文旅联合带头作用,创造了“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大下姜”乡村联合体共富发展模式,为欠发达农村通过文旅联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1)请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为什么要推广“大下姜”乡村联合发展模式?(5分)
答案:①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⑤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请结合湖州和下姜村的做法,为家乡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几点建议。(4分)
答案:①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要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④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等。
17.某校九年级(1)班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实践探究活动。同学们查找了以下资料,邀请你一同参与探究。
【感受创新 辩证思考】
中国在“全球创新能力指数”中的排位(表1)
年份 2012年 2017年 2020年 2023年
位次 34 22 14 10
表1
近年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
部分数据对比(表2)
项目 发达国家 中国
科技进步贡献率 80%左右 60%
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 5% 50%
基础研究经费占全
社会研发投入比重 12% 6.09%
表2
注:中国芯片自给率不足40%,高端芯片主要依靠进口,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医用设备等领域关键技术也存在类似问题。
(1)根据同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简要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信息。(3分)
答案:表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全球创新能力指数”中的排名稳步提升,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表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较少,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大,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逐梦航天,引领未来】
“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问”奔火……中国航天事业屡创佳绩,在国际社会取得质的飞跃,跻身于世界第一方阵。
(2)依据材料有人说,我国已由科技大国变成了创新强国。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答案: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②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③我们既要看到我国航天科技的巨大进步和优势,树立科技自信;又要看到自身不足,不盲目自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会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并参观项目成果展览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一以贯之、善始善终、久久为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大突破,加快规模化和系列化发展,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答案: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个人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弘扬创新精神。⑤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9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