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23 专项突破提升(二)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23 专项突破提升(二)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专项突破提升(二)
发展新型民主 建设法治国家
命题点一 发展新型民主
1.(1分)《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这是因为(B)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选举民主是我国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我国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分)某社区十几位居民代表齐聚“小巷议事厅”,围绕停车棚建设问题提出建议,社区居委会综合居民意见后,完善了停车棚建设方案并实施。这说明(D)
①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②社区居委会代表广大居民行使国家管理权力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分)在某校组织的模拟政协活动中,同学们广泛调研武汉餐饮场所消防设施现状,撰写了《关于增加武汉餐饮场所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建议》的提案,并提交给武汉政协委员。同学们参与本活动有利于(C)
A.扩大民主权利,强化公民意识
B.丰富民主形式,发展基层民主
C.激发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与责任感
D.增强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认同感
4.(1分)近年来,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聚焦群众所需,积极回应民生关切,通过搭建“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平台,听取群众“金点子”,找到基层善治“金钥匙”。“有事来协商”(D)
①表明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②丰富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④有利于增强公民民主参与的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有事来协商”丰富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公民民主参与的意识,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公民不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①说法错误。故选D。
命题点二 建设法治国家
5.(1分)2023年8月10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措成效。针对“AI换脸”导致群众被欺诈的问题,公安机关发起专项会战,侦破相关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这表明(D)
A.推行法治就能杜绝发生违法犯罪
B.有了法治,每个人都能幸福生活
C.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D.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的重要性。针对“AI换脸”导致群众被欺诈的问题,公安机关发起专项会战,侦破相关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表明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D符合题意;“杜绝”一词太绝对,A说法错误;“都能”一词太绝对,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选D。
6.(1分)嘉峪关市积极践行“三抓三促”行动,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的接通率、办结率、满意率作为衡量指标,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嘉峪关市“接诉即办”的机制有利于(C)
①促进政府作风转变和公信力提升
②赋予人民群众决策权和监督权
③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率和效能
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1分)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更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礼让斑马线,让出的是中华美德,让出的是和谐有序。这体现了(D)
A.只要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就能礼让行人
B.良好交通秩序只需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C.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二者可相互取代
D.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8.(1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以下解释合理的是(D)
①新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随着新中国建立而真正确立
②最广泛——人民民主的主体包括我国公民和外国人等
③最真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保障
④最管用——有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③④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才真正确立,①说法错误。我国人民民主的主体不包括外国人,②说法错误。故选D。
9.(1分)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下列是“十四五”规划产生的过程,你认为合理的顺序是(B)
①人民群众提出相关建议,社会各界专家形成专家论证报告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
③国务院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④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首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由国务院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接下来人民群众提出相关建议,社会各界专家形成专家论证报告,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④→③→①→②顺序正确,B符合题意;A、C、D说法错误。故选B。
10.(1分)下面是九年级同学搜集的微信息,关于微信息与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是(C)
序号 微信息 微点评
① 小龙爸爸参加社区的“说事评理”活动 主动参与民主选举
② 小深妈妈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 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③ 小蝶就身边事对相关部门进行网上咨询 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④ 小敏就校门口拥堵问题拨打市长热线电话 积极行使民主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参与的相关知识。小龙爸爸参加社区的“说事评理”活动是主动参与民主管理,①说法错误;参加价格调整听证会,是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民主决策的行为,小深妈妈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是积极参与民主决策,②说法正确;公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小蝶就身边事对相关部门进行网上咨询间接参与管理国家,属于间接行使国家权力,③说法错误;针对校门口的交通乱象拨打市长热线电话,是积极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的行为,④说法正确。故选C。
11.(1分)首款全国网络议政新媒体平台“假如我是委员”,致力于让青少年以虚拟政协委员身份,围绕经济社会、民生热点等问题开展调研、讨论、交流,反映社情民意,提交虚拟提案。“假如我是委员”平台能够让青少年(D)
①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民主权利
②扩大民主权利,维护自己的一切权益
③感受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魅力
④在实践中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1分)下列选项中,对新闻的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B)
选项 新闻 解读
A 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科学立法
B 2023年,贵阳市共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9 284件 严格执法
C 2024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开始施行 公正司法
D 2024年1月,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接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3 638件 全民守法
13.(1分)某班道德与法治课以“法治的作用”为主题开展手抄报设计活动,某小组设计初稿如下。根据主题和相关栏目的主旨,内容摘要符合要求的是(B)
法安天下
栏目一:法助富强 内容摘要:介绍法治保障市场经济的具体案例 栏目二:法推民主 内容摘要:介绍党推进法治进程的重大会议决定
栏目三:法守统一 内容摘要:介绍《反分裂国家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栏目四:法护生态 内容摘要:介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
A.栏目一和栏目二 B.栏目一和栏目三
C.栏目二和栏目四 D.栏目三和栏目四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所以法助富强、法守统一栏目体现了法治的作用,B说法符合题意;栏目二体现的是党对依法治国所起的作用,栏目四体现的是我国资源现状,这两则栏目没有体现法治的作用,A、C、D说法与题意不符。故选B。
14.(1分)2023年10月2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持续压减罚款事项,对违反法定权限、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采取其他方式规范管理的罚款事项做到应减尽减。由此可见我国政府 (B)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谋利益
②坚持依法执政,不断规范自身的行政权力
③致力于建设法治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做到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5.(1分)“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两句话的思想共识是(A)
①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②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③德为准绳有规范作用,法为基石有教化作用
④法为治理国家之重器,法治之力量优于德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可知,题干中的两句话共同体现了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①②说法正确;法为准绳有规范作用,德为基石有教化作用,③说法错误;法治和德治都很重要,不能说“法治之力量优于德治”,④说法错误。故选A。
16.【追求民主价值 共建法治中国】
多年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建议专门制定黄河保护法,满足黄河流域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021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黄河保护法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司法部先后两次征求各方面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和黄河九省(区)立法座谈会,进行实地调研,会同有关部门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黄河保护法草案。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2023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1)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10分)
答案: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坚持了党的领导,实现了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统一。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建设法治国家,保障人民民主权利。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⑤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青少年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请谈谈青少年应怎样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4分)
答案:①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积极宣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④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7.材料 近日,一则恶犬伤人事件,引发了社会热议。
【2岁半女童被狗撕咬,你支持狗主人被判刑吗?】
2023年10月16日上午,四川成都崇州市一小区内发生两只狗撕咬一幼童的事件,该事件迅速引发关注。不少网友表示,遛狗不牵绳,狗主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对此你怎么看?
社会热议
业主 太令人痛心了!尽管我国有多部法律涉及,但处罚力度太轻,必须严惩
物业 我们小区也经常看到不牵绳的狗乱窜。说了好几次了,但有些人就是不听
律师 加强法治,制约养狗人的行为,这既与每个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们每个人都应是行动者
(1)“业主”和“物业”的评论呼应了厉行法治中的哪些要求?(2分)
答案: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2)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的相关知识,阐述律师观点的正确性。(8分)
答案:①制约养狗人的行为,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说明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说明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18.某校九年级(1)班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的一些环节,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环节一】聚焦全国两会——2024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我给两会捎句活”建言征集活动与“人民建议”栏目深度结合,从国家大政方针到社会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邀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让闪耀人民智慧的建议直达全国两会,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1)请写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2分)
答案: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环节二】感受“民主参与”——中学生小轩通过查阅报刊领悟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其精髓关键就在一个“全”字。主体“全”,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空头支票,而是真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领域“全”,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在中国大地。流程“全”,从选举到立法,从治理到监督,人民的声音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
(2)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至少三个方面)(5分)
答案: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④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⑤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环节三】践行民主真谛——2024年,某市正式启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此次行动围绕交通拥堵、居住环境等一系列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城市更新速度,让广大市民共享社会发展红利。
(3)请你任选一个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为城市更新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答案:示例:针对交通拥堵问题提建议。建议: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消费券形式引导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9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