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24 专项突破提升(三)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24 专项突破提升(三)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专项突破提升(三)
守望精神家园 建设美丽中国
命题点一 守望精神家园
1.(1分)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中国代表团礼服融入了青花瓷等元素;首次推出的亚运会花器,以花觚之形意彰显宋韵极简美学;亚运会核心图形“润泽”,运用了杭州代表性的特产丝绸……中华元素、之江风物,共同赋予杭州亚运会独一无二的深厚底蕴。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B)
①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②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吸收外来、洋为中用 
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分)随着中华文化在消费领域崛起,中国品牌蕴含的传统元素逐渐释放出历久弥新的品质:传承古老工艺,象征奥运五环的“五色小杯”——北京冬奥紫砂壶“冬的套壶”系列产品爆火;充满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淄博烧烤”火遍全国……这启示我们要(D)
A.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并全部转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品牌
B.继承革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C.抵制外来文化,挖掘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智慧、气度、神韵
D.与时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1分)从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的“忧乐思想”一脉相承,共同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C)
A.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意思是执政者如果以顺应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就会为执政者的快乐而快乐,如果把民众的忧苦当作自己的忧苦,民众也会为执政者的忧苦而忧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共同体现了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可排除A、B、D。故选C。
4.(1分)2023年7月,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导致丰台至沙城铁路(丰沙线)发生严重水害。7月30日,在途K396次、K1178次、Z180次列车被紧急扣停,三趟列车上的2 800多名被困旅客在焦灼中等待……给下列收集的相关暖心情景拟写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C)
◇K396次列车上,乘务员哽咽安抚乘客:不要拥挤,食物会免费发放
◇旅客自发将降压药、消炎药等交给列车集中管理,供大家使用
◇被困当地村民18户人家清空场地,先安排300多个孩子休息
◇武警战士们肩扛、手提、背背,携带面包、方便面、矿泉水和火腿肠,奔赴火车站
……
A.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B.传统美德 在于宣传
C.中国价值 凝聚人心
D.时代精神 与时俱进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导致丰台至沙城铁路(丰沙线)发生严重水害,被困旅客在焦灼等待中出现了一些暖心的情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暖心情景是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C说法正确;题文中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A说法与题不符;题文中体现了传统美德在于落实行动,B说法错误;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题文中没有体现,D说法与题不符。故选C。
命题点二 建设美丽中国
5.(1分)下图是小亮同学总结的我国生育政策变化情况。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C)
①是立足人口国情,顺应人口发展规律的需要
②说明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③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意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分)近年来,山东全力推进国家级及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已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三十余个。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上,山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倒逼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D)
A.以自然规律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B.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C.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
D.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7.(1分)新华社北京2024年1月11日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下列措施有利于“无废城市”建设的是(C)
①垃圾分类投放 ②废水倒进河里
③商品简易包装 ④减少快递业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低碳生活方式。依据教材知识,垃圾分类投放、商品简易包装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①③符合题意;废水倒进河里不利于保护环境,②说法错误;减少快递业务与无废城市建设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8.(1分)2023年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州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循着《高山流水》悠远婉转的琴声,习近平和马克龙来到白云厅,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中国的乐器文化(C)
①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②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优秀文化
③代表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④它的传播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习近平和马克龙来到白云厅,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体现了中国的乐器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播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①④说法正确;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不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优秀文化,②说法错误;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③说法错误。故选C。
9.(1分)某中学调研小组搜集了党史教育方面的资料如下:
推介党史研究重大成果和宣传教育普及品牌,制播《大决战》《觉醒年代》等主题电视剧 打造沉浸式红岩文化旅游巴士,将渣滓洞、白公馆等革命遗迹串联起来,成为独一无二的“微型展览馆” 红色文化正以独特的魅力圈粉着新一代的青年,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的年轻观众的占比逐年递增
该小组围绕上述信息写一篇校园报道,以下主题最适合的是(A)
A.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人
B.扩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展现红色文化魅力
C.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
D.以多载体传播红色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力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革命文化。推介党史研究重大成果和宣传教育普及品牌,制播《大决战》《觉醒年代》等主题电视剧有利于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人,A说法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革命文化,没有体现B、C、D三项。故选A。
10.(1分)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当日,湖南各地广泛开展慰问陪伴、心理疏导等温情帮扶活动,文明倡导、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这是“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的生动写照。上述材料说明雷锋精神(C)
①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②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③成为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 
④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题干材料描述了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开展了各种活动弘扬雷锋精神,这说明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②④说法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①说法错误; 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③说法错误。故选C。
11.(1分)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下图体现的是(C)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12.(1分)(跨学科·语文)文化赋能树新风,提升群众精神风貌。下面是某村村民在修编村志过程中的名言摘抄,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一致的是(B)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滕文公上》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①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中的诚信,①符合题意;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中的友善,②符合题意;③的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元素,国家的利益和社稷(江山社稷)的稳定次之,而君主个人的利益则相对较轻,体现坚持人民至上,③不符合题意;④的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即使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地去做,绝不会因为可能给自己带来祸害而躲避,也不会因为可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而盲目迎合,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中的爱国,④符合题意。故选B。
13.(1分)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下推论成立的是(D)
①总人口数量减少 
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③人口老龄化加剧 
④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A.①→③→②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现状的知识。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增速趋缓,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从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D项说法正确;总人口数量减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的顺序不符合我国发展逻辑,可排除。故选D。
14.(1分)下表对“大作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A)
选项 大作为 微点评
A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建成投运,截至2023年5月,两台机组年发电量近2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吨、二氧化碳排放1 632万吨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B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部署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 表明环境保护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C 2023年2月16日至17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表明坚决扛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的历史责任 说明我国已经建成了美丽中国
D 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中提及,新时代的十年,中国绿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表明我国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全部解决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大作为”可知,A体现了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微点评正确;B体现了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微点评错误;C体现了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正在建设美丽中国,微点评错误;D体现了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绿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全部解决,微点评错误。故选A。
15.(1分)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整个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 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保护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①这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这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
③这符合良法之治的法治基本要求
④这能确保建成清洁美丽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保护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符合良法之治的法治基本要求,①②③说法正确;“确保”说法太绝对,④可排除。故选A。
16.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材料二 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广东赋予梅州的新时代定位。近年来,梅州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推动“绿满梅州”大行动,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与监管,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进一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把北部生态发展区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美丽。如今,一幅青山绿水、山河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梅州铺展开来,梅州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的底气也更足了。
材料三 2023年7月10日至16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此次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
(1)材料一中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3分)
答案: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③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2)梅州打造北部生态发展区应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10分)
答案: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等。
(3)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实际行动节能降碳,过低碳生活?(3分)
答案:①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⑤绿色出行,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行等方式出行。
17.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某校开展了以“我眼中的杭州亚运”为主题的时政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解答相关问题。
人文亚运   本届亚运会,会徽命名“潮涌”,凸显钱江弄潮文化;奖牌名曰“湖山”,与西湖山水相呼应。亚运会的火种,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采集,再一棒一棒奔跑接力下去,体育精神在一次次传递中得到传承,薪火点亮了我们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
(1)结合材料说明本届亚运会见证了中华文化具有哪些特点?(4分)
答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文化自信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低碳亚运   杭州市统筹赛事筹办和城市发展,努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和首个大型“无废”赛事。数据显示,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屋顶雨水收集系统,每月可节省35%的水;56个竞赛场馆中,有44个是改建或临建,目前已经有51个场馆制订了下一步具体利用计划。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杭州亚运筹备工作贯彻了哪项新发展理念?(3分)
答案:贯彻了绿色(或创新)新发展理念。
(4)请结合材料分析杭州低碳亚运的做法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①杭州市(政府)落实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或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或走绿色发展道路)②我国(或杭州)资源环境面临危机。(或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或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③杭州做法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有利于提高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⑤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等。
10 /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