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02 课时分层训练(二) 走向共同富裕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02 课时分层训练(二) 走向共同富裕 (教师版)——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二) 走向共同富裕
知识点一 改革进行时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部署:“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消除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③④正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存在,②错误。故选C。
2.下列举措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B)
①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②推进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③坚持平均主义,整体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④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①②④说法正确。在收入分配方面,我国反对平均主义,③说法错误。故选B。
知识点二 共享发展成果
3.(原创)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你们是先行者,要把这个路子蹚出来。要继续推进共同富裕,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共同富裕 (B)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③能够消除贫富差距,增进民生福祉
④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①②④符合题意;贫富差距不可能消除,③说法错误。故选B。
4.(漫画组图)下列漫画体现的道理有(C)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这些制度的实施,是消除贫困的关键之举
③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分析漫画可知,我国重视教育、就业等民生事业,这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①④说法正确。我国重视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说法正确。这些制度的实施,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措,但不是关键之举,②说法错误。故选C。
5.(跨学科·语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下列古语反映这一观点的是(C)
①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②③都说明了要以民为本,符合题意;①④强调的是法治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
6.(漫画组图)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人民问候语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C)
 
 
①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世界
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③改革开放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唯一动力
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漫画中问候语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反映了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不断增强,②④说法正确;①在漫画中没有体现,③中“唯一”说法太绝对,均排除。故选C。
【创新运用】
7.(探究活动)我国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重视乡村振兴。某地为推进乡村振兴,征求该地区的发展方案。请你运用国情国策相关知识,结合以下调研情况,为该村设计发展方案。
情况一 作为传统的农业区,农业一直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区以种植常规农作物为主,虽然连年丰收,但是因为传统农产品价格低而种植成本又不断提高,导致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情况二 我区所在地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二元经济结构地区,西部开发区人均GDP仅为市中区的五分之一。城镇化建设质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情况三 党的政策好,对该地区脱贫的贫困户们,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帮扶。但该地区部分脱贫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仍较严重,将帮扶作为福利,缺乏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情况四 我区还有一个村,因为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方便,严重影响该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出行。修路一直是村民的愿望,但是以村里的财力很难实现。
◆方案要求:
①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改革、共享发展成果等角度,陈述具体的措施和理由。
②理论联系实际,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言规范,言简意赅,100字左右。
答案:情况一 举措: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
理由:①种植常规农作物投入大,收入低,增收效果不明显。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基本粮田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承包租赁、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情况二 举措: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理由: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使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民。
情况三 举措:加强“奋斗的人生最美丽”的宣传教育,党和政府提供致富手段和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理由:①部分脱贫户缺乏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认识不到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情况四 举措: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等。
理由: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应该加快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