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成果展示富强与创新(时间:60分钟 分值: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一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C)A.新民主主义革命 B.绿色革命C.改革开放 D.社会主义革命2.2023年5月5日,第133届广交会在广州闭幕,本届广交会总展览线下参展企业数量近3.5万家,累计进馆超290万人次,吸引了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会,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这表明(C)A.中国已从根本上摆脱国际形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C.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D.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析:本届广交会吸引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会,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C说法正确;A“从根本上”说法太绝对;B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D说法错误。故选C。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来自(A)①我国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分析②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③我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性力量④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来自我国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分析,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而不是“决定性力量”, ③说法错误;我国还不是“发达国家”, ④说法错误。故选A。4.如图是初中生小莉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资料,以下选项可以作为小莉进行研究性学习主题的是(B)A.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B.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C.创新驱动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D.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5.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下列选项中的名言警句与以上观点不一致的是(C)A.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晋书》B.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解析: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B、D不符合题意;C项没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B)A.2023年7月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极端降雨天气B.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 158万人,就业形势严峻C.2023年,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纪录D.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严查校外培训,严密排查各类“地下”培训7.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这说明了改革开放(A)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④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原因。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中国经济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①②③说法正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④说法错误。故选A。8.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着“共享发展”的话题展开讨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A)①小亮: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②小宇:坚持共享发展,才能体现发展的根本目的③小孔: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④小芸:共享发展体现了“同步富裕、同等富裕”的原则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9.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这说明(C)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C.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D.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解析:本题考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分析题文,自动读屏、语音提示、文字识别、信息无障碍技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C说法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A不符合题意;“信息节食”在题干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信息无障碍建设并没有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D说法错误。故选 C。10.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火炬以天然圣火与智能技术为双核支撑,原材料通过区块链技术数字上链,利用可溯源机制确保真实性;金属部分通过激光精雕和阳极氧化两道工艺淬炼……“薪火”以其精湛的工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设计的独特创意、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这表明(D)A.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B.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C.以工艺彰显创意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D.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11.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此次太空授课,激发了无数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的热情。这启示我们要(D)A.合理使用网络,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B.勇担复兴大任,实现自我价值C.主动参与太空生活,实现航天强国梦D.提升科学素养,争做创新型人才12.2023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2023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居世界第10位,较上期提升3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国家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因为(D)①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3.只有深化改革、强化执行,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坚持学术荣誉属性,排除非学术因素干扰,才能使科技工作者成为优良学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这对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启示是(C)A.大国重器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B.坚持自主创新就要坚决拒绝技术引进C.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D.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4.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多种形式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师道传统,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全社会重视教育,是因为(D)A.我国实现了教育均衡持续发展,质量稳步提升B.教育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C.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全面创新的核心D.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全社会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D说法正确;A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B说法错误;实现全面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C说法错误。故选D。15.下列漫画启示我们(C)A.创新精神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B.我国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在提高C.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D.要敢于创新,做创新型人才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35分)16.2023年12月,“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发布。请依据下列评估报告的摘要内容,回答问题。摘要一 评估报告指出,《纲要》实施进展情况良好。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得上述巨大成就的经济原因。(3分)答案: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③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摘要二 评估报告指出,《纲要》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全国城镇两年半累计新增就业3 153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2)“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6分)答案:①体现了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⑤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7.材料一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据此,有同学认为: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今天,我们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1)请你对上述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4分)答案:观点错误。理由: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②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材料二 “我会不怕一切艰难险阻,以百倍的热情去完成我的人生诺言,为山里的孩子和百姓们服务,为山里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一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朗读者》第三季,张桂梅朗读她写给已逝的父母的家书……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七一勋章”等称号。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为山区教育事业倾注心血,点亮了一批又一批大山女孩的人生梦想。她用教育扶贫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2)“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答案: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8.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砥砺奋进新时代,改革创新向未来”为议题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探究一】探寻发展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小周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了一些新词条,发现我国经济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与这些词条所示因素密切相关。新时代词条 “一带一路”、自贸区、海南自贸港、中欧班列、广东广交会、北京服贸会、上海进博会、海南消博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从这些新时代词条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分)答案:新时代,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探究二】增强发展信心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卡脖子”“脱钩断链”的政策,企图遏制我国发展。同学们从校园板报“国庆专栏”中看了以下栏目的内容之后,更加坚信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步伐。栏目1 经济腾飞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栏目2 大国重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奋斗者”号深海潜水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华龙一号核电站、复兴号高速列车、C919大型客机、国产航母……这些大国重器,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栏目3 自立自强2018年被美国“卡脖子”的中国科技瓶颈清单一共有35项,但现在20余项已被攻克,多项难题被中国突破。(2)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为什么说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步伐?(8分)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雄厚的基础。③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④我国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敢于突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究三】勇立时代潮头“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新时代呼唤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践行改革创新精神?(4分)答案:①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②积极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③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和突破。④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创新实践活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8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