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共26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共26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创立、发展和完善
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学习目标
议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探究与分享
这里输入标题
思考:看视频《党的十二大》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开创的?形成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
邓小平: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科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还可以设置合适的文字格式,调整文字文本的行间距。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这里输入标题
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题。从此以后中国所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观看视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坚持理论创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七大
1945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十五大
1997
十六大
2002
十七大
2007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十九大
20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理论成果 形成时间 主题 贡献成果 地位
1.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贡献成果:
①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政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②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3.地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1)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8年后)
1.主题: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2. 贡献成果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
基本框架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
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三个代表”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年后)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1.主题: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2.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 地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2002年以后)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1.主题:p60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之一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
2.贡献成果: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
得历史性成就
3.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2012年以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议题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探究与分享
这里输入标题
思考: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1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
内涵: 【领导核心】
【基本路线】
【根本任务】
【五位一体】
【目 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现代化强国
意义
(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重大意义
---行动指南
(2)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
①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常见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14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优越性
(1)来源: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含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3)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体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精神力量
四者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由之路
行动指南
根本制度保障
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
时光轮转,再回首风雨兼程路,看今朝旖旎风光秀。我们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向着“乘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认识。
议一议
参考答案 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继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理论成果
组成部分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堂练习
1.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 )
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课堂练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构成的。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内容的地位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根本方向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途径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前进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和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制度保障,①③错误。
C
课堂练习
3.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措施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是( )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④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