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共28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共28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砥定乾坤 底气之源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高中政治必修1 第三课 第二框

情景导入:强军战歌最嘹亮 以武止戈震四方
问题探究:
1984年以来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如今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集中亮相,百年强军目标即将实现。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
旗帜鲜明 任尔东南西北风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议题一 :
初探原因:强军建设 成就斐然
2027年,我们将迎来建军一百年,我们将如期完成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百年奋斗目标。请思考,我国强军建设成绩斐然的原因有哪些?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新时代强军思想的指引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
坚持改革强军、科技兴军等
思考:你知道中国特色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吗?
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作风优良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1、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十八大
十九大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党代会的主题
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党所有的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什么主题展开?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
它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别的什么社会制度,它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或者其他制度的国家,在社会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鲜明的中国特色
它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既不落后于实际,也不超越实际。
拓展延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层含义
情景链接: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问题探究: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就
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形成的思想体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
邓小平理论
时间节点
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
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清单:阅读教材P36—37,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节点
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
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①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框架;④确立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三届四
中全会以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①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②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③确立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④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提出三步走战略,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就
时间节点
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
历史贡献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①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形成总体布局,保障和改善民生;④促进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⑤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
大以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就
探究思考:有人说中国的阅兵就是“秀肌肉”,这种说法未免片面,你认为中国秀的是什么?
中国“秀”的是正义必胜的信念、是命运与共的担当、是捍卫和平的力量、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顶级自信。
自信坚定 乱云飞渡仍从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议题二 :
情景导入:大国自信 绝不止于阅兵列阵
问题探究:
中国军人的自信是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打磨出来的,中华民族的自信源自于哪里?我们取得诸多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1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
①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政治保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根本任务
五位一体
基本目标
情景链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道路,不同于西方军事发展模式,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民融合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军事现代化等独特路径。其目标是通过"三步走"战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中国军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下的军事建设和发展道路,是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指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②地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特点: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
探究思考:我国的强军思想和强军目标是什么?作用如何?
明确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强军思想的一部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②地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①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③特点: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探究分享:九三阅兵彰显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哪些优势?
受阅部队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的检阅。
动用上万人、上百架飞机、数百台地面装备,依托战时指挥体制高效推进,跨军兵种无缝协同。突显了社会主义制度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
从15个省份抽组、覆盖主要抗日根据地的民兵方队参阅,体现人民战争的深厚底蕴。
参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由国有军工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突显了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党指挥枪的优势
——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优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②地位(作用):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① 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③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14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④原因: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探究分享:九三阅兵中是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的?
当英雄战旗猎猎作响,
当抗战精神代代弘扬,
当民族战歌悠扬嘹亮,
当天坛古建偶遇战机,
当东风、巨浪、红旗、长征、惊雷、鹰击……这些极具东方美学色彩和文化底蕴的名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我们的文化自信就再也藏不住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③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3、中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相互关系及态度
(2)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地位:
(3)态度: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顶级自信: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
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主题的提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地位
四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立
发展
完善
统一于
知识体系
感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