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Hands-on fun第3课时Grammar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Hands-on fun第3课时Grammar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教学评一体化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4 Hands-on fun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3课时 Grammar 课型 语法课
语篇研读(教材分析)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A 部分:围绕 Millie、Andy 组装书架的对话,呈现祈使句的用法(肯定、否定、礼貌表达、提议共同行动 );通过制作抽认卡的图文任务,强化祈使句在实际操作指令中的运用。 B 部分:以 Suzy 和妈妈粉刷鸟屋的对话,讲解 “should/shouldn’t” “had better/had better not” 用于提建议的语法;结合 DIY 建议任务,训练建议表达的实际运用。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让学生掌握祈使句(表达指令、建议、提醒等)和 “should/had better”(礼貌提建议)的语法功能,能够在 DIY、日常活动场景中精准传递指令、给予合理建议,提升英语交际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三)How(语篇结构与语言特征)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结构:以对话引出语法规则(A、B 部分均先呈现真实情境对话,再提炼语法 ),搭配实践任务(图文操作、DIY 建议)巩固,逻辑清晰,符合 “情境 - 规则 - 运用” 的语言学习路径。 语言:祈使句以动词原形开头(肯定)、“Don’t + 动词原形”(否定),搭配 “Please” 表礼貌;“should/had better” 后接动词原形,语气有别(had better 更强调 “最好” ),语言简洁、功能性强。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掌握简单陈述句、疑问句结构,有一定日常英语交流基础;对 “指令、建议” 类表达有生活认知(如中文的 “请……”“最好……” ),可迁移理解英语语法功能。 【未知】对祈使句的语法构成(动词原形开头、否定形式、礼貌表达变式 )缺乏系统认知;对 “should” 和 “had better” 在语气、使用场景上的细微差异易混淆;在复杂情境(如 DIY 多步骤指令、多元建议)中,精准运用语法的能力不足。 【能知】通过对话研读、任务实践,学生可掌握祈使句和 “should/had better” 的基本用法;结合课堂分层练习、拓展活动,能在 DIY 及延伸场景(如校园生活、家庭活动)中,准确运用语法进行指令传递与建议表达,提升语言运用的熟练度与灵活性。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能准确识别、说出祈使句(肯定、否定、礼貌式、提议式 )和 “should/had better” 的语法结构;在 DIY 及同类场景(如手工制作、校园活动)中,灵活运用语法进行指令发布、建议给予,实现清晰沟通。 2.学习能力:学会 “依托真实语境学习语法” 的方法,主动从对话中挖掘语法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提升协作学习、自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对话提炼语法规则,发展归纳思维;在完成 “制作抽认卡步骤排序”“DIY 建议合理性判断” 等任务时,锻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如辨析 “should” 和 “had better” 的语气差异 )。 4.文化意识:体会英语中 “礼貌表达指令 / 建议” 的文化习惯(如 “Please” 体现尊重 );对比中英在 “提建议、下指令” 时的语言风格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敏感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祈使句的构成:肯定式(动词原形开头)、否定式(Don’t + 动词原形)、礼貌式(加 Please)、提议式(Let’s + 动词原形 )。“should /shouldn’t” “had better/had better not” 的用法:结构识别、在提建议场景中的准确运用。 教学难点:区分 “should” 和 “had better” 的语气差异:“had better” 更强调 “最优选择、强烈建议”,“should” 相对委婉,在复杂语境中精准选择。祈使句在多步骤、复杂指令场景(如 DIY 多流程操作)中的连贯运用;“should/had better” 在多元建议情境(如针对不同 DIY 风险、需求提建议 )中的灵活输出。 易错点: 祈使句否定式遗漏 “Don’t”,或误加 “doesn’t”(如错说 “Don’t cuts the paper” →“Don’t cut the paper” )。混淆 “should” 和 “had better” 的结构,错用为 “should better” “had better to” 。在连续指令中,祈使句与其他句式(陈述句)混用,导致逻辑混乱(如描述制作步骤时,突然插入 “I think...” 破坏指令连贯性 )。 易忘点: 祈使句礼貌表达中 “Please” 的位置(可句首 / 句尾,如 “Please pass me the glue.” “Pass me the glue, please.” )。“had better” 无人称、时态变化,第三人称场景易误变形式(如错说 “He had betters...”→“He had better...” )。复杂建议场景中,结合具体情境(如 DIY 安全、效率需求 )灵活切换 “should” 和 “had better” 的意识。 拓展点:对比英语国家(如英美)与中文在 “家庭 DIY 活动、校园手工课” 中,指令 / 建议表达的文化差异(如英语更直接但注重礼貌词使用,中文可能含蓄但指令清晰 )。将语法运用延伸至更多生活场景(如校园值日分工、家庭烹饪指导、社区志愿活动安排 ),提升语言迁移能力。设计 “DIY 故障解决” 情境(如组装书架发现零件缺失、粉刷鸟屋颜料混合失误 ),让学生用祈使句发布应急指令、用 “should/had better” 提补救建议,锻炼问题解决思维。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激活学生对 DIY 活动的已有认知,自然引出本节课语法主题。掌握祈使句的肯定、否定形式及礼貌表达,能在 DIY 场景中发布指令。掌握 should 和 had better 的用法及语气差异,能在 DIY 场景中给出合理建议。 任务一:Lead in 1.情境创设
展示 “DIY 手工俱乐部招募海报”,播放一段学生制作书架的短视频(含简单指令“Pass me the hammer!” “Don’t touch the glue!”)。 22.Free talk T:“What did the students say when making the shelf ”(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指令句) T:“If you were a DIY teacher, what would you say to guide others ”(鼓励学生尝试表达,初步感知祈使句) T:“Today we’ll learn how to give clear instructions and useful advice in DIY activities.” 任务二:Presentation- imperative sentences 1.情境创设
Millie and Andy are trying to put together a bookshelf, Read their convers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rts in bold.
2.Look and answer.
呈现教材中 Millie 和 Andy 组装书架的对话(P54),标注加粗的祈使句(“Let’s put the pieces together.” “Don’t mix them up!”)。 提问:“What do these sentences tell us How are they structured ”
3. Look and learn.
肯定式:动词原形开头(如 “Hand me the tools.”),用于指令或建议。 否定式:Don’t + 动词原形(如 “Don’t cut the wood too short.”),用于禁止或提醒。 礼貌表达:加 “Please”(如 “Please pass the nails.”)或用 “Let’s...” 表提议(如 “Let’s paint the shelf.”)。
4.Work out the rules. 5.Let’s fill in the chart.
展示 “制作纸玫瑰” 步骤图,让学生用祈使句补全指令(如 “______ the paper into strips.(Cut)”“______ not fold it too tight.(Do)”)。
6. Look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Milie is teaching her classmates how to make flashcards to help them remember things better.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help Millie complete the sentences. 任务三:Presentation- B Using should and had better
1.情境创设
Suzy and her mum are trying to paint a bird house. Read their convers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rts in bold.
22. Look and answer.
呈现教材中 Suzy 和妈妈粉刷鸟屋的对话(P55),标注加粗句。 提问:“What do these sentences mean Which one sounds stronger ”
3. Look and learn.
should/shouldn’t:表 “应该 / 不应该”,语气委婉(如 “You should read the instructions first.”)。 had better/better not:表 “最好 / 最好不要”,语气更强,强调建议的必要性(如 “You’d better wear gloves.”)。 结构:后接动词原形,无人称变化。
4.Work out the rules. 任务一:
90% 以上学生能被 “DIY 手工俱乐部” 情境吸引,主动关注视频中的指令表达;75% 的学生能结合自身 DIY 经历尝试说出简单指令(如 “Cut the paper!”),初步感知祈使句的功能。通过真实场景的引入,学生能快速将 “指令表达” 与 “DIY 活动” 关联,为后续语法学习建立了自然的认知衔接,课堂参与热情较高。 90% 以上词汇变形正确(如 heavy→heavier,beautiful→more beautiful)
任务二: 80% 的学生能从教材对话中准确归纳祈使句的基本结构(肯定式、否定式);65% 的学生在 “制作纸玫瑰” 步骤填空练习中正确率达 85% 以上,能正确使用 “Please” 和 “Let’s...” 表礼貌或提议。学生能理解祈使句在 DIY 场景中 “发布清晰指令” 的功能,如在讨论 “组装书架” 时,能自发用祈使句补充步骤(如 “Tighten the screws!”),实现了从 “认知” 到 “初步运用” 的过渡。 任务三: 70% 的学生能通过对话对比区分 should 与 had better 的语气差异(should 较委婉,had better 更强烈);60% 的学生在 “DIY 避坑” 场景练习中能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如 “安全提示” 用 had better,“常规建议” 用 should)。学生能结合 DIY 安全常识(如 “戴手套”“读说明书”)理解建议表达的实用性,对 “语气强弱” 的感知通过具体情境得以强化,避免了纯语法讲解的枯燥。
设计意图 结合单元主题 “DIY” 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感知语法功能,为后续学习铺垫。从教材对话提炼语法规则,结合 DIY 场景举例,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祈使句的功能和结构。通过对比对话中的语气差异,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用法区别,结合 DIY 安全提示强化记忆。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巩固祈使句和 should/had better 的用法,提升在真实场景中的运用能力。 任务四:Practice Look and say.
出示 “DIY 常见错误场景”,让学生用 should/had better 补全建议(如 “If you want to avoid mistakes, you ______ read the manual.(should)”)。 Make the sentences with should(not) or had better (not).
Suzy is giving DlY advice to her classmates. Read the advice below. Help Suzy make sentences with should (not) or had better (not). 任务四: 学生能结合 “DIY 常见错误场景”(如 “忘记读说明书”“用错工具”),80% 以上能准确填入 should 或 had better,90% 学生能正确填入 “should”;在 “To prevent injury, you ______ use a sharp knife without adult help” 中,75% 学生能填入 “had better not”。针对教材中 Suzy 给同学的 DIY 建议,70% 学生能正确使用 should (not) 或 had better (not) 造句。
设计意图 结合单元 “DIY” 主题,通过 “DIY 常见错误场景”(如忘记读说明书、用错工具等)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熟悉的 DIY 情境中感知 should 和 had better 的用法,避免语法学习与主题脱节,体现 “在主题中学习语法” 的理念。设定 “帮 Suzy 给同学提 DIY 建议” 的任务,让学生以 “建议者” 身份参与,结合教材中 Suzy 的 DIY 经历(如《My cousin and his DIY》中 Andrew 的失败与改进),增强任务真实感,激发运用语法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综合运用本节课语法知识,提升合作与表达能力。回顾本节课重点,检测掌握情况。 任务五:Production “DIY Creative Workshop” — Collaboratively Design “Eco - Friendly Flower Pots 小组(4 人)合作设计 “环保花盆” 制作方案,用祈使句写步骤,用 should/had better 提建议。 参考词汇:recycle(回收)clay(黏土)decorate(装饰)scissors(剪刀) 参考句型: “First, ______ the plastic bottle.(祈使句)” “You should ______ to make it strong.(建议)” “You’d better ______ to avoid dirt.(建议)” 任务六:Summary The grammar we have learned.
任务五:
80% 的小组能在 10 分钟内完成 “环保花盆” 方案设计,包含 5 条以上正确的祈使句。汇报环节中,70% 的代表能流畅表达,其他组能准确点评语法使用。 任务六: 祈使句填空题正确率达 85%,学生能快速识别 “动词原形开头”“Don’t + 动词原形” 等结构;should/had better 单选题正确率达 75%,能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建议表达。练习反馈显示,学生对核心语法点的掌握较为扎实,少数错误集中在 “Let’s 后接动词原形” 和 “had better 无人称变化”,需课后针对性巩固。
设计意图 通过真实的项目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综合运用语法,实现 “学以致用”。 通过针对性练习巩固核心语法点,及时检测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完成课本 A2、B2 练习(A2:用祈使句写调节课桌高度的步骤;B2:补充更多 DIY 建议,用 “should (not)/had better (not)” )。 巩固祈使句和 “should/ had better” 的基础结构,强化语法记忆与简单运用。 依托课本基础任务,让学生复习课堂所学语法,确保知识 “保底”;通过规范练习,纠正易错点(如祈使句结构、“had better” 形式 )。
提高题: 假设你是 “DIY 社团小导师”,录制一段 1-2 分钟的英语语音,用祈使句 +“should/had better”,给新成员讲解 “制作简易笔筒” 的步骤与建议。 提升语法在真实交际场景的运用能力,强化 “连贯发布指令、合理提建议” 的表达逻辑。 创设 “小导师” 真实角色,驱动学生整合语法知识,在 “教别人” 的过程中深化理解;语音 / 短文形式,兼顾 “说”“写” 能力训练,贴合语言输出需求。
拓展题: 分组调研 “中外 DIY 文化差异”,用英语制作一份简易海报 / PPT,包含调研发现、语法运用。 融合文化意识与语法运用,提升综合语言能力;培养调研、合作、创新思维。 将语法学习与文化探究结合,拓展核心素养维度;分组协作形式,锻炼团队沟通与自主学习能力;成果展示(海报 / PPT),强化 “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学反思
亮点:以 “DIY” 主题为核心,从导入的手工俱乐部招募、制作书架视频,到语法呈现的组装书架、粉刷鸟屋对话,再到练习的 DIY 错误场景、环保花盆设计,全流程围绕 DIY 活动展开。学生在熟悉且感兴趣的情境里接触、运用语法,让语法学习摆脱枯燥,与实际生活关联,增强知识获得感。比如在练习环节,借助 DIY 常见错误场景,学生能直观理解 should/had better 用于提建议的语境,语法不再是孤立知识点 。呈现祈使句和 should/had better 时,依托教材对话(如 Millie 和 Andy 组装书架、Suzy 和妈妈粉刷鸟屋),先让学生观察、思考句子功能和结构,再提炼语法规则。这种 “语境 - 发现 - 归纳” 模式,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学生不是被动记规则,而是主动从真实交流中 “悟” 语法,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持久。像祈使句教学,通过对话里 “Let’s put the pieces together.” 等句子,学生能自然感知肯定、否定、礼貌表达的用法 。 不足:呈现语法时,虽让学生观察对话找规律,但教师引导稍显 “急切”,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不足。比如提炼祈使句规则时,可多留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而非快速由教师归纳。部分基础弱的学生可能只是 “被动接受” 规则,没真正内化思考 。 改进:在 “Presentation” 提炼规则时,调整为 “学生分组自主分析教材对话,用思维导图梳理祈使句、should/had better 的结构、功能,教师巡视引导,最后各组分享、补充,共同完善语法规则” 。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时间,让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参与规则发现,加深理解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