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Hands-on fun 第5课时Integration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Unit 4 Hands-on fun 第5课时Integration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教学评一体化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4 Hands-on fun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5课时 Integration 课型 综合课
语篇研读(教材分析)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本单元围绕 “DIY 手工活动” 展开,包含扎染工艺介绍(A 部分 )、Amy 手工 workshop 经历(B1 )、Amy 与 James 在家制作交流(B2 )、DIY 乐趣对话(C )及日记写作(D )。涵盖扎染步骤、手工制作喜好、DIY 活动分享等内容,语言素材丰富多样。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通过介绍 DIY 活动(扎染、手工制作 ),引导学生了解手工文化,感受 DIY 乐趣;借助对话、日记等语篇形式,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手工体验、描述制作过程的能力,提升实践与创新思维,传递 “动手创造、环保利用(如旧物改造 )” 的生活理念。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结构:从 “扎染工艺说明”(说明文 )到 “对话交流”(口语化 )再到 “日记写作”(记叙文 ),语篇类型多样,逻辑清晰(如扎染步骤用 first... then... ;日记按 时间 - 地点 - 活动 - 感受 展开 )。 语言:包含大量手工相关词汇(tie-dyeing, twist, dye 等 )、步骤描述短语(take out, let it dry 等 )及情感表达(proud, happy ),语法上侧重 “过程描述” 的祈使句、陈述句运用。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掌握基础日常词汇和简单句式,对 “手工活动” 有生活认知(如折纸、黏土制作 ),具备一定口语交流能力(能简单描述活动 )。 【未知】对 “扎染” 等传统手工工艺的英文表达、复杂制作步骤的精准描述(如 twist a piece of cloth )、不同语篇(日记、说明文 )的写作逻辑掌握不足;对 “DIY 文化内涵(环保、传承 )” 理解较浅。 【能知】通过语篇学习,可掌握手工专业词汇、步骤描述语言,能完成 “手工交流对话” 和 “日记写作”;借助文化拓展,理解 DIY 背后的环保与文化传承价值,提升语言运用和文化感知能力。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掌握扎染、手工制作核心词汇(tie-dyeing, twist, dye, pattern 等 )和步骤描述句式(First... Next... Finally... )。能听懂手工 workshop 对话,提取关键信息;能读懂扎染工艺文章,回答细节问题;能运用目标语言交流 DIY 体验、撰写手工日记。 2.学习能力:学会 “借助语篇结构提取信息、模仿写作框架输出内容” 的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升协作与自主探究能力。 3.思维品质:通过梳理扎染步骤、日记结构,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在 “创意手工设计” 讨论中,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文化意识:了解扎染工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感受 DIY 文化中 “旧物利用、手工创造” 的环保与创新理念,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手工制作(扎染 )相关词汇和步骤描述语言(First... Then... Next... Finally... )。能准确理解语篇(扎染工艺、手工经历 )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能模仿日记框架,撰写 DIY 活动日记。 教学难点:复杂手工步骤的英文精准表达(如扎染中 twist a piece of cloth and tie it with thread 的理解与运用 )。日记写作中 “过程描述 + 情感表达” 的融合(如既清晰写步骤,又自然抒发 proud, happy 等感受 )。 易错点: 词汇发音与拼写:tie-dyeing(发音 / ta da / ,拼写易漏连字符 )、thread(易与 bread 混淆 )。步骤描述逻辑:中文 “先… 再… 然后…” 与英文 First... Next... Then.... Finally... 的对应,易出现顺序混乱或连接词误用。 易忘点: 手工专业词汇在不同语境的复现(如 dye 作动词 “染色”、作名词 “染料” )。日记写作的格式与逻辑(开头时间、地点,中间步骤,结尾感受 ),易遗漏关键要素。 拓展点:文化拓展:探究中国其他传统手工工艺(如剪纸 paper-cutting、刺绣 embroidery )的英文介绍,对比中西手工文化差异。创意拓展:设计 “环保手工改造” 方案(如旧衣变背包 ),用英文介绍创意与步骤,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工具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学生通过观察扎染 T 恤,感知 DIY 作品特点,准确说出 “tie - dye T - shirt” 等词汇 。激发学生对 Amy 扎染经历的探究兴趣,自然引入新课主题 。学生读懂关于扎染步骤、Amy 学习经历的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如扎染步骤、 workshop 内容 )。掌握 “give instructions (下达指令 )” 相关表达,正确运用 “should/had better” 及否定前缀(un - /in - /im - )。 任务一:Lead in 1.情境创设-“Amy 的神秘礼物” 一个红色包裹,配文字 “We've just got a present. Let’s have a look!”包裹打开,一件扎染 T 恤缓缓展开(T 恤上有螺旋、斑点等独特图案),T 恤角落绣着 “Amy’s DIY” 字样。
2.Brainstorm.
互动提问: “Look at this T - shirt. How is it different from your T - shirts (引导观察图案:颜色鲜艳、图案不规则等)” “Do you know what we call this special T - shirt (等待回答后揭晓:tie - dye T - shirt)” “Who made it (指向 T 恤上的 “Amy’s DIY”,引出 Amy)Let’s find out how Amy learned to make it!” 任务二:Presentation 情境创设
Amy is learning about the craft of tie-dyeing.展示 Amy学习扎染的插图。
2.A-Read and answer.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Q1 What are the steps to tie-dye a piece of cloth
Q2 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tie-dyeing
情境创设。
Amy is talking about her experience in a tie-dyeing workshop at school.
4. Read and predict.
阅读Amy的笔记,猜测空格内容。
5. B1-Listen and tick the advice mentioned in their talk.
6. 情境创设。
Amy and her friend James are talking about the things they make at home.
7. Listen and complete the notes below.
8. 情境创设。
Amy is writing a blog post.
9. Complete it with the information in Parts B1 and B2. 任务一:
观察学生回答互动提问时的语言表达(能否描述图案差异、理解扎染概念 )、参与热情(是否积极关注包裹展开、主动思考 )。 任务二: 查看学生回答问题(Q1/Q2 )的准确性、预测笔记空格、听后勾选 / 完成笔记的正确率 。
设计意图 以 “神秘礼物” 情境创设悬念,用实物(扎染 T 恤 )直观呈现 DIY 成果,激活学生已有认知,为后续深入学习做铺垫 。以 Amy 学习扎染的系列情境(插图、 workshop、笔记等 )为载体,通过读、听、预测等活动,逐步传授知识,贴合 “语言学习 + 内容理解” 双维度目标 。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学生能用本单元词汇、句型,在结对练习中交流 DIY 乐趣,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梳理个人 DIY 活动经历,为写作积累素材(明确时间、地点、步骤等要素 )。 任务三:Practice 1. 情境创设
Amy is talking with her classmates about the fun of DIY.
2. Work in pairs.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the topic. Use the conversation below as a model.
3. Think and write.
Mr Wu asked the Class 1, Grade 8students to write a diary entry about a DIY activity they once did. Think about the DIY activity you want to write about and make some notes about it below. 任务三: 观察结对对话时的语言运用(是否用目标词汇、句型 )、笔记内容完整性(是否涵盖 DIY 关键信息 )。
设计意图 “结对讨论 + 思考记录” 结合,先通过对话强化口语输出,再用笔记梳理思路,为写作过渡,实现 “语言实践 + 内容规划” 衔接 。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学生模仿 Amy 日记结构,撰写 DIY 活动文章,做到内容完整(含步骤、感受 )、结构清晰 。依据评价标准(如语法、词汇、逻辑 )自查与修改文章,提升写作能力 。师生共同回顾本课知识(扎染步骤、DIY 表达 )、技能(听、说、读、写实践 ),强化学习成果 。 任务四:Production 1. 情境创设
Amy writes a diary about a DIY activity. 2. D2-Read Amy’s diary about her DIY activity. ①Read for the main ideas. ②Read for the structure.
3.Write your article for Teenagers magazine based on your survey results in Part D1. Use Millie's article as a model.
4.Check and revise. 结合评价量表,同桌互评。 任务五:Summary 任务四: 审核学生作文的内容完整性(是否涵盖 DIY 要素 )、语言准确性(语法、拼写 )、结构合理性(是否模仿范文框架 )。 任务五: 观察学生回顾时的参与度(能否主动梳理要点。
设计意图 以 “写日记 + 模仿范文投稿” 为输出任务,驱动学生整合知识、迁移运用,通过 “写 - 查 - 改” 流程,深化语言掌握与写作技能 。通过总结梳理知识体系,让学习从 “语言技能” 延伸到 “综合素养” ,实现三维目标融合 。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题: 完成课本 B1、B2 听力练习,核对答案后,用中文梳理关键信息(如扎染步骤、Amy/James 手工喜好 )。 通过听力实践 + 信息梳理,夯实语言基础,培养 “听 - 记” 学习习惯。
提高题: 模仿课本 D 部分 Amy 日记,撰写一篇自己的 DIY 活动日记(60 - 80 词 ),包含 时间、地点、活动、步骤、感受 要素,运用 First... Next... Finally... 连接词。 以模仿促输出,强化语篇写作逻辑,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拓展题: 查阅资料,用英文介绍一种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如剪纸 ),包含 “工艺简介、制作步骤、文化意义”(80 - 100 词 ),可搭配简单手绘插图辅助说明。 融合 “文化探究 + 创意输出”,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知传统文化价值,提升自主学习与文化传播能力。
教学反思
亮点:以 “Amy 的 DIY 经历” 为主线,从神秘礼物导入到 Amy 学扎染、交流、写日记,情境连续且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习代入感 。任务从 “输入(读、听 )” 到 “半输出(对话 )” 再到 “全输出(写作 )” ,梯度合理,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助力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不足:结对练习、写作环节,部分基础弱的学生可能因 “跟风” 或 “不敢表达” ,未充分参与,教师难以及时捕捉个体问题 。扎染作为传统工艺,仅聚焦 “步骤、语言学习” ,未深入挖掘文化背景(如扎染历史、不同地区风格 ),对 “文化意识” 培养不足。 改进:对话环节设计 “基础版(给固定句型卡 )”“提升版(自由创作 )” ,写作环节提供 “素材锦囊(词汇、例句库 )” ,适配不同水平学生;增加 “一对一” 巡视指导,关注个体 。在 “Presentation” 环节插入短视频 / 图片,简单介绍扎染文化(如 “扎染起源于何时?不同民族扎染有啥特色?” ),拓宽认知,强化文化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