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人是如何不断社会化的?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④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温故知新你是如何理解“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1)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温故知新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 )①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②能力不断提升③懂得礼义廉耻④社会经验不断丰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随堂练习2.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 )①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②价值观日渐养成③能力不断提高,知识不断丰富,行为规范意识不断增强④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3.下面三幅图片是反映小华同学暑假生活的照片。据图片完成下面小题这样的暑假生活对小华同学产生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①提高劳动能力,培养劳动精神②提升学习成绩,塑造健康人格③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④专注社会实践,忽视理论学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随堂练习随堂练习4.我州在2025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活动中,组织师生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旨在( )①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③引导学生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积累更多考试技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随堂练习5.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应( )①通过学习获得知识 ②只关注个人的事情③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④不断增强规则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随堂练习6.“宅童”指的是喜欢猫在家里,整天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这种‘宅’的生活方式,让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急剧下滑。这给青少年的警示有(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积极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随堂练习7.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航天员叶光富(籍贯四川省)、李聪(籍贯河北省) 、李广苏(籍贯江苏省) 乘神舟,赴太空。三位宇航员的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 )A.血缘关系 B.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 D.合作关系B随堂练习8.对如下《班级工作日志》内容的评论留言正确的是( )……2023年9月9日,通过多种方式参加了“99公益日” 活动。2023年10月1日,参观了盘山烈士陵园,并开展了红歌比赛。2024年1月18日,热议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①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②我们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物质支持③关心国家发展,为祖国而自豪④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公民的法定义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随堂练习9.下列行为中体现了“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的有( )①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②向居委会反映问题③为社区工作进行宣传 ④过马路时搀扶老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D随堂练习10.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A.小敏在家观看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B.小芳和同学一起扶起马路上跌倒的老人C.小亮游览黄山时折下松树枝当拐杖用D.小青在学校帮助同学小刚温习功课B随堂练习11.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在家写作业②在学校踢球③参加社会宣传④参加公益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随堂练习1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 )①主动认识社会②积极融入社会③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④只在课堂中学习、成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随堂练习13.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生活。下面属于了解社会生活正确的方式的是( )①小荣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②小锴迷恋网络游戏,周末会经常玩游戏到深夜③童童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了解历史发展历程④李铭和爸爸一起收看《大国工匠》并交流看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随堂练习14.“双减”政策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如图是成都某中学给初二学生设计的“五一”假期作业清单。完成上述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①深入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②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④关注社区治理和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作业清单作业1 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作业2 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作业3 到都江堰、青城山观光作业4 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宣传随堂练习15.珠海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珠海党史馆,打卡珠海党史馆有助于中学生(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③在学校学到知识④知史爱党、知史爱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随堂练习16.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下列句子含义与此相一致的是( )A.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B.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随堂练习17.小明是八年级(1)班的学生,他总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小区福利院或者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对他这一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他这样做耽误了学习,没有报酬,不值得②他这样做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③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能学会生活中重要的本领④他这样做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随堂练习18.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将捡到的100元钱自己花了B.积极宣传党的好政策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D.节假日都宅在家里看书B随堂练习19.作为中学生,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③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随堂练习20.有人这样比喻:社会是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人在社会中形成各种关系 B.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C.个人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D.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社会B随堂练习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著名哲学家、史学家任继愈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人是社会动物,个人的知识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的。打个比方,社会就像一桶水,人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再往里面放一些。如果拿得少、放得多,桶里的水就会越来越多;社会中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社会就会不断地进步,人们就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更多的知识。”(1)“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人是社会动物,个人的知识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的。”这句话给我们哪些启示?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②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是在社会课堂中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随堂练习(2)“社会就像一桶水,人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再往里面放一些……”我们怎样做才能让社会这个“桶”里的水越来越多?(2)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随堂练习22.【融入社会,敢于担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结点”。而且每个人周围也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张 “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 “大网” 上的一个 “结点”,个人离不开社会。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社会给予我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随堂练习材料二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爱因斯坦的话告诉我们: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一员,我们要依赖社会所提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课补充练习一、选择题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 )①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②能力不断提升③懂得礼义廉耻④社会经验不断丰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 )①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②价值观日渐养成③能力不断提高,知识不断丰富,行为规范意识不断增强④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面三幅图片是反映小华同学暑假生活的照片。据图片完成下面小题这样的暑假生活对小华同学产生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①提高劳动能力,培养劳动精神②提升学习成绩,塑造健康人格③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④专注社会实践,忽视理论学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我州在2025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活动中,组织师生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旨在( )①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③引导学生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积累更多考试技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应( )①通过学习获得知识 ②只关注个人的事情③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④不断增强规则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宅童”指的是喜欢猫在家里,整天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这种‘宅’的生活方式,让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急剧下滑。这给青少年的警示有(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积极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航天员叶光富(籍贯四川省)、李聪(籍贯河北省) 、李广苏(籍贯江苏省) 乘神舟,赴太空。三位宇航员的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 )A.血缘关系 B.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 D.合作关系8.对如下《班级工作日志》内容的评论留言正确的是( )……2023年9月9日,通过多种方式参加了“99公益日” 活动。2023年10月1日,参观了盘山烈士陵园,并开展了红歌比赛。2024年1月18日,热议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①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②我们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物质支持③关心国家发展,为祖国而自豪④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公民的法定义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下列行为中体现了“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的有( )①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②向居委会反映问题③为社区工作进行宣传 ④过马路时搀扶老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10.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A.小敏在家观看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B.小芳和同学一起扶起马路上跌倒的老人C.小亮游览黄山时折下松树枝当拐杖用D.小青在学校帮助同学小刚温习功课11.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在家写作业②在学校踢球③参加社会宣传④参加公益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 )①主动认识社会②积极融入社会③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④只在课堂中学习、成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生活。下面属于了解社会生活正确的方式的是( )①小荣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②小锴迷恋网络游戏,周末会经常玩游戏到深夜③童童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了解历史发展历程④李铭和爸爸一起收看《大国工匠》并交流看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双减”政策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如图是成都某中学给初二学生设计的“五一”假期作业清单。完成上述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①深入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②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④关注社区治理和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珠海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珠海党史馆,打卡珠海党史馆有助于中学生(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③在学校学到知识④知史爱党、知史爱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下列句子含义与此相一致的是( )A.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B.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7.小明是八年级(1)班的学生,他总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小区福利院或者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对他这一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他这样做耽误了学习,没有报酬,不值得②他这样做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③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能学会生活中重要的本领④他这样做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8.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将捡到的100元钱自己花了B.积极宣传党的好政策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D.节假日都宅在家里看书19.作为中学生,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③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有人这样比喻:社会是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人在社会中形成各种关系 B.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C.个人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D.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社会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著名哲学家、史学家任继愈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人是社会动物,个人的知识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的。打个比方,社会就像一桶水,人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再往里面放一些。如果拿得少、放得多,桶里的水就会越来越多;社会中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社会就会不断地进步,人们就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更多的知识。”(1)“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人是社会动物,个人的知识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的。”这句话给我们哪些启示?(2)“社会就像一桶水,人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再往里面放一些……”我们怎样做才能让社会这个“桶”里的水越来越多?22.【融入社会,敢于担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结点”。而且每个人周围也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材料二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AAAC 6-10CBCDB 11-15 DACBB 16-20B BBDB二、非选择题21.(1)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②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是在社会课堂中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2)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2(1)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张 “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 “大网” 上的一个 “结点”,个人离不开社会。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社会给予我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2)爱因斯坦的话告诉我们: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一员,我们要依赖社会所提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课补充练习.docx 第二课补充练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