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2《影长与季节》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2《影长与季节》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
12.影长与季节
青岛版小学科学
学习准备
请准备好下面的材料,准备学习咯!
在家附近找一根竖直固定的细长杆,正午 12 时测量它的影长,每周一次,连续 4 周,做好记录。
学习任务
任务一 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
任务二 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常用的天文仪器, 知道圭表的结构和作用和用法
昨天和今天同一时刻,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是一样的吗
14 影长与季节
不同季节,同一物体正午影子的长度一样吗
根据4周的测量,我发现每次影子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夏天正午,我站在这里能被太阳晒到。
从资料上知道夏至和冬至相比,影子变长了。
冬至
春分、秋分
夏至
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
某地区正午旗杆影长
时间 杆长 影长
春分 20米 14.57米
夏至 20米 4.48米
秋分 20米 14.57米
冬至 20米 33.96米
通过分析、比较夏至、冬至同一物体正午影长的数据,将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就是在得出结论。
利用圭表识季节。
人们根据一年中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制作了圭表。
圭表由圭和表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圭平卧在正南正北的方向,上面有刻度,表立在圭面的南端。正午时表影正好投在圭面上,根据圭面的刻度,可以知道表影的长度。用圭表测量出的连续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 的时间就是一年。
尝试制作简易圭表。
(1)用纸条做圭面,利用直尺和铅笔画出刻度,标注好厘米数。
尝试制作简易圭表。
(2)用双层卡纸制作表面先把卡纸对折成长方形,并在对折后长方形的一端预留拼接口,再将卡纸垂直粘在白纸上。
我们的收获
影长与季节的变化规律
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 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
圭表
组成:圭表由圭和表组成
用法:圭平卧在正南正北的方向,上面有刻度,表立在圭 面的南端。
用途:测量表影的长度。连续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 的时间就是一年。
学习反馈
1、下列关于圭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
B.人们最早使用圭来观察影长变化
C.圭表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制作圭表时,圭和表的位置应( )
A.相互平行 B.相互垂直 C.随意摆放
A
C
学习反馈
3、北半球同一地点,从春季到冬季,一年中物体影长的变化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长度始终不变
4、新建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应以( )时的楼影长度计算为宜。
A.夏至 B.冬至 C.春分或秋分
A
B
同学们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