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 二次函数知识点一 二次函数的定义1.下列函数关系中,y是x的二次函数的是( C )A.y=ax2+bx+cB.y=C.y=50+x2D.y=(x+2)(x-3)-x22.若函数y=(m-2)x|m|+1(m是常数)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m的值是 -2 .知识点二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3.对于二次函数y=-1的二次项系数a、一次项系数b和常数项c描述正确的是( C )A.a=-1,b=-1,c=0B.a=-1,b=0,c=1C.a=-1,b=0,c=-1D.a=1,b=0,c=-14.若二次函数y=(2x-1)2+1的二次项系数为a,一次项系数为b,常数项为c,则 b2-4ac < 0.(填“>”“<”或“=”)知识点三 在实际问题中列二次函数表达式5.下列函数关系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D )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质量x之间的关系B.当距离一定时,火车行驶的时间t与速度v之间的关系C.等边三角形的周长C与边长a之间的关系D.圆的面积S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6.九年级共有x名同学,在开学见面时每两名同学都握手一次,共握手y次,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x2-x , 是 二次函数(填“是”或“不是”).知识点四 在几何图形中列二次函数表达式7.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y(cm2),周长为x(cm).(1)请写出y(cm2)与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判断y是否为x的二次函数.解:(1)∵正方形的周长为x,∴正方形的边长为x,∴y(cm2)与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x2.(2)利用二次函数的定义得出y是x的二次函数.8.如图,在△ABC中,BC=12,边BC上的高AH=8,矩形DEFG的边EF在边BC上,顶点D,G分别在边AB,AC上.设DE=x,矩形DEFG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不需写出x的取值范围)解:∵四边形DEFG是矩形,∴DG∥EF,∴△ADG∽△ABC,∴=,解得DG=,∴y==-x2+12x.9.如图,正方形ABCD和⊙O的周长之和为20 cm,设圆的半径为x cm,正方形的边长为y cm,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cm2.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y和S都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y与x,S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分别是( B )A.一次函数关系,一次函数关系B.一次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C.二次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D.二次函数关系,一次函数关系解析:由题意,得4y+2πx=20,∴2y+πx=10,∴y=,即y与x是一次函数关系.把y=代入S=y2-πx2,得S=x2-5πx+25,即S与x是二次函数关系.10.已知关于x的函数y=(m2+2m)x2+mx+m+1.(1)当m为何值时,此函数是一次函数?(2)当m为何值时,此函数是二次函数?解:(1)∵函数y=(m2+2m)x2+mx+m+1是一次函数,∴m2+2m=0,m≠0,解得m=-2.(2)∵函数y=(m2+2m)x2+mx+m+1是二次函数,∴m2+2m≠0,解得m≠-2且m≠0.11.某公司的生产利润原来是a万元,经过连续两年的增长达到了y万元,如果每年增长率都是x,写出利润y与增长的百分率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它是二次函数吗?如果是,请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解:依题意,得y=a(1+x)2=ax2+2ax+a,是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为a,一次项系数为2a,常数项为a.12.(原创题)“一面杭扇,多少江南”,杭扇承载着千年历史长河的余温,记录着杭州这座古城的历史人文.某“杭扇”专卖店购进了一批同一款式的“杭扇”,进价为每件100元,现在的售价为每件12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经市场调查发现,若每件涨价1元,则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求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元)与每件涨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解:由题意,得每件涨价x元时,销售每件获得的利润为(120-100+x)=(20+x)元,每星期的销售量为(300-10x)件,∴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300-10x)·(20+x)=-10x2+100x+6 000.13.如图,圆柱的高为10 cm,圆柱的底面直径为x cm,圆柱的表面积为S cm2.(1)求圆柱的表面积S与圆柱的底面直径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这个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2)当圆柱的底面直径从4 cm增加到10 cm 时,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最后结果保留π)解:(1)由题意,得圆柱的表面积S=2πrh+2πr2=2π××10+2π×=+10πx,∴圆柱的表面积S与圆柱的底面直径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πx2+10πx.∵π≠0,∴函数S=πx2+10πx是二次函数.(2)∵π×102+10π×10-=150π-48π=102π(cm2),∴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102π cm2.【创新运用】14.如图,在△ABC中,∠B=90°,AB=12,BC=24,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终点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那么△PBQ的面积S随出发时间t(s)如何变化?写出函数关系式及t的取值范围.解:△PBQ的面积S随出发时间t(s)成二次函数关系变化.∵在△ABC中,∠B=90°,AB=12,BC=24,∴BP=12-2t,BQ=4t,∴△PBQ的面积S与出发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12-2t)·4t=+24t(0<t<6).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