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重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有利于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B.使用生物材质容器代替聚乙烯塑料盛装饮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有机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D.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2.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水合钠离子的示意图:
C.一氯甲烷的电子式: D.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②两个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
④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⑥次氯酸的电子式:
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⑤⑦ C.②③⑦ D.全部
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乙醇、乙酸、苯、四种无色液体区分开,该试剂是
A.蒸馏水 B.紫色石蕊试液 C.盐酸 D.浓硫酸
5.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不合理的是
A.由黄铁矿制硫酸:黄铁矿SO2SO3H2SO4
B.工业制硝酸:N2→NH3→NO→NO2→HNO3
C.由铝土矿冶炼铝:铝土矿
D.由石英砂制高纯硅:石英砂粗硅SiHCl3纯硅
6.检测CO的某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作过程中电极Ⅰ的电势低于电极Ⅱ
B.电解质溶液中的向电极Ⅱ移动
C.工作一段时间后硫酸的浓度几乎不变
D.电极Ⅱ上发生反应:O2+4e-+4H+=2H2O
7.已知制取的反应过程如下:① ;② 。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8.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2D(g)相关条件和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实验I 实验II 实验III
反应温度/℃ 700 700 750
达平衡时间/min 40 5 30
n(D)平衡/mol 1.5 1.5 1
化学平衡常数 K1 K2 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II可能压缩体积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实验I达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实验III的
D.K3<K2=K1
9.中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能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Ⅱ中,产生1 mol单质转移电子数为
B.复合光催化剂分解水比电解水更有优越性
C.总反应为
D.总反应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所释放的总能量
10.电化学的腐蚀、防护与利用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下列各图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图甲:从粗银(含Cu、Au等)中提纯银
B.图乙:铜板打上铁铆钉后,铜板不易被腐蚀
C.图丙:铁钥匙上镀铜
D.图丁: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11.某家庭自制全麦面包的过程中,涉及以下操作:①将小麦粉(含淀粉、少量淀粉酶)与水混合揉面;②加入酵母发酵(28℃,1小时);③加入鸡蛋液、黄油(动物油脂)、维生素C(固体粉末)后继续揉匀;④放入烤箱(180℃,20分钟)烘焙。下列关于烘焙前后营养物质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小麦粉中的淀粉在发酵阶段部分水解为麦芽糖
B.鸡蛋中的蛋白质在烘焙时发生变性,空间结构改变
C.添加的维生素C在烘焙后含量与添加时基本一致
D.黄油中的油脂含有碳碳双键,在高温下可能部分氧化
12.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1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下图是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A的浓度:a点小于b点
B.a~c段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物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C.曲线上的c点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段和段时间相等,则的转化率:段大于段
14.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B.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步骤III在蒸馏塔中进行,所得溴蒸气经冷凝器冷凝后得到液溴
D.“蒸馏”操作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15.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CO、和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如下:
I.
II.
III.
已知:反应Ⅲ中相关化学键的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键能/ 436 343 a 465 413
则键的键能a为
A.1076 B.826 C.779 D.538
二、解答题
16.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性质。如下图组装好仪器(夹持仪器已省略),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关闭,打开。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戊的作用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装置丁可验证二氧化硫的 性。
(3)丙中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对此沉淀的组成实验小组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猜想2:;猜想3:和的混合物。
①猜想2的依据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排除该猜想,反应前可进行的操作为 。
②为探究白色沉淀的组成,实验小组将丙中悬浊液分成10mL的若干份,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 1 2 3 4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白色浑浊不消失 白色浑浊消失,一段时间后在烧杯底部出现更多的白色沉淀 蒸馏水变浑浊,经多天后沉淀量显著增多至与实验2几乎相同 白色浑浊消失,长时间后才慢慢产生白色沉淀
ⅰ.实验4证明猜想1正确,实验1中浑浊不消失的原因是 。
ⅱ.通过实验2、4可知,白色浑浊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ⅲ.实验2中后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从速率角度分析实验2现象变化的原因是 。
17.氮的化合物的研究在科学和生产中有重要的价值。
Ⅰ.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进行喷泉实验(夹持仪器略)。
①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装置收集时,先关闭止水夹,再打开止水夹和,的进气口是 (填“a”或“b”)。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③收集满后关闭止水夹和,打开止水夹,没有出现喷泉,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 。
Ⅱ.如图所示,常温常压下在注射器中吸入,然后吸入水,再吸入,夹住弹簧夹,振荡注射器,观察现象(忽略反应中水的体积变化,图示为反应过程中某时刻的状态)。
(3)从吸入开始,注射器内气体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
(4)活塞最后停留的刻度为 mL。
(5)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计算注射器中最后得到的硝酸浓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某种利用油脂生产有机物C和F的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在工业上也叫 反应;甘油的结构简式为 。
(2)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为 。
(3)F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E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5)写出甘油的化学方程式: 。
19.聚2-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下图是以异丁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玻璃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 。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F→H的化学方程式 。
(3)1molE分别与足量Na和NaHCO3反应,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是 。
(4)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
(5)指出反应类型:C→D ,H→I 。
(6)化合物X是A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X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与A不同类别的X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C B B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B A
16.(1)
(2)氧化
(3) 对配制溶液使用的蒸馏水进行煮沸处理,实验开始前先关闭,打开,向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空气,再关闭,打开 所加盐酸的量不足 溶于酸的反应速率大于在上述条件下被氧化为的速率
17.(1)
(2)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导管口b,试纸变蓝(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导管口 用热毛巾(或冷毛巾)热敷(或冷敷)圆底烧瓶一段时间
(3)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最后变成无色
(4)18
(5)0.054
18.(1) 皂化
(2)乙醇、浓硫酸、加热
(3) 酯基
(4)3
(5)
19.(1)
(2)
(3)1:1
(4) 碳碳双键 羧基
(5) 氧化反应 加聚反应
(6) 4 (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