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人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晨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粤人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晨读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晨读
【知识框架】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宇宙的物质性——由天体组成
各种天体特征比较
类型 恒星 星云 行星及其卫星 流星体 彗星 气体、尘埃
观察特征 闪烁 轮廓模糊 移动 转瞬即逝 拖着长尾 弥漫于星 际空间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
(1)运动性:各种天体在不停地运动、变化,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太阳系的八颗行星:A .水星、金星、B地球、火星、C木星、土星、D天王星、E海王星。
2.在太阳系中, 太阳是唯一能够自己发光的天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巨大。
三、人类唯一的家园
1.适宜的自身条件
(1)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比较适中,吸附了比较厚的大气层。
(2)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适中,同时又有大气层的保护。
(3)地球具有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和液态水。
2.和谐的外部条件
太阳系中的天体大多在一定的轨道上稳定运行,地球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
图解知识
拓展延伸
恒星和行星的区别
恒星和行星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光性质、质量大小和运动方式。恒星是自行发光的天体,质量巨大,处于恒星系统的中心,而行星则是环绕恒星运行的不发光天体。
知识归纳
太空探索
一、人类走向太空
1.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的航天时代的事件: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现代运载火箭。
2.太空探索的方面: 建设空间站、探索月球、探测火星等,而今已进入深空探索时代。
二、中国航天成就
1.成就:“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宫”遨游太空等。
将我国各类太空探索工程与对应的图片进行连线。
2.太空探索的意义
(1)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2)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
知识归纳 
中国太空探索成就举例
【本单元要点归纳】
1.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中已知有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
2.天体系统
可观测宇宙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适中的太阳辐射。
(2)自身条件:体积和质量比较适中;吸附了比较厚的大气层;具有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小)和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适宜液态水的存在)。
4.中国航天成就
(1)“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宫”遨游太空等。
(2)意义:①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②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