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一、选择题(25题,每题3分,共75分)1.(2025六上·曲江期末)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①普遍性 ②强制力 ③规则性 ④权威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法律是什么。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道德与法律同时规范我们的行为,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范。①普遍性,不正确,法律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不符合题意;②强制力,正确,符合题意;③规则性,不正确,法律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不符合题意;④权威性,正确,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②④故选:D【点评】了解法律是什么,知道法律的作用,熟记知识点,作出解答。2.(2025六上·曲江期末)《管子》中有一句话:“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说明( )是我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A.规则 B.法律 C.道德 D.纪律【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法律是什么。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这是法律的特征。“夫法者,所以兴工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故选:B【点评】了解法律是什么,知道法律的作用,熟记知识点,作出解答。3.(2025六上·曲江期末)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妈妈给小丽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在民法的指导下签订了保险合同。②小芳在散步时被一条没有栓绳的狗咬伤,她选择了认栽。③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工资,他使用《劳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领居装修每天中午施工,影响休息,多次商量无果,我去大吵大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①妈妈给小丽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在民法的指导下签订了保险合同,正确。②小芳在散步时被一条没有栓绳的狗咬伤,她选择了认栽,不正确,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③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工资,他使用《劳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④领居装修每天中午施工,影响休息,多次商量无果,我去大吵大闹,不正确,要使用正确手段用法律保护自己。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B【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合所学,作出解答。4.(2025六上·曲江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字样,这表明(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问题C.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D.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表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A说法正确;BCD是宪法的内容,排除不选;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5.(2025六上·曲江期末)我们是中国公民,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下列能够入选中国名片的是( )。①援外医疗队积极参与国际战“疫”行动 ②当外国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不予理睬③出境旅游,积极遵守他国法律法规 ④海外留学,完全无视当地风俗习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我是中国公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①援外医疗队积极参与国际战“疫”行动,正确,符合题意;②当外国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不予理睬,不正确,外国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要热心帮忙,不符合题意;③出境旅游,积极遵守他国法律法规,正确,符合题意;④海外留学,完全无视当地风俗习惯,不正确,应该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C【点评】明确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正确选择。6.(2025六上·曲江期末)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①于悦父母都是中国公民,她出生在韶关②赵杰父母都是华裔、他出生在中国香港③韩影父母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英国、申请加入了英国国籍④严明父亲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美国,选择取得了中国国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加入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①于悦父母都是中国公民,她出生在韶关,正确,属于中国公民。②赵杰父母都是华裔、他出生在中国香港,不正确,不属于中国公民。③韩影父母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英国、申请加入了英国国籍,不正确,不属于中国公民。④严明父亲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美国,选择取得了中国国籍,正确,属于中国公民。符合题意的有①④。故选:C【点评】明确知道国籍取得的方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7.(2025六上·曲江期末)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上,我国申报的(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对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找出原因,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少年儿童也要贡献一份力量。在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上,我国申报的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此前已被列入相关名录等。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熟记知识点,作出解答。8.(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韶在复印身份证时候,专门在复印件上写了“本复印件只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复印的日期、他这样的做法是( )。A.不信任他人的表现 B.保护个人的信息C.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D.没有必要做的事【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认识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选项A不信任他人的表现,不正确,是保护个人信息的表现,不符合题意。选项B保护个人的信息,正确,符合题意。选项C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不正确,是保护个人信息的表现,不符合题意。选项D没有必要做的事,不正确,有必要做,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个人的信息,以免受骗,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完在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公民身份上包含的信息,知道对身份信息的保密。9.(2025六上·曲江期末)当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困难时,可以拨打(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电话。A.12308 B.12345 C.12358 D.12388【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我是中国公民。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为更好践行“外交为民”、向海外中国公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领事保护与服务,外交部于2014年9月2日开通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12308,该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后,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该热线电话求助。故选:A【点评】熟记海外热线求助电话,作出解答。10.(2025六上·曲江期末)青少年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以下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①小明周末去到龙华区图书馆学习、看书,但他随意接打电话,大声喧哗②高叔叔家在装修,噪音很大,工人早上六点开工,晚上十点收工③爷爷奶奶积极参加龙华区人大代表选举,认真对待投票④11岁的小王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青少年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爷爷奶奶积极参加龙华区人大代表选举,认真对待投票”“11岁的小王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都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故③④正确;①②做法错误,这是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据此进行回答即可。11.(2025六上·曲江期末)丁锐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丁锐的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爸爸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丁锐爸爸这种表现履行了以下哪项义务(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庭的义务。选项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不正确,是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不符合题意。选项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正确,符合题意。选项C赡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正确,是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不符合题意。选项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不正确,是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了解公民生活中应该履行哪些义务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2.(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明的姐姐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看到一个牌子“拒招女性”,哪部法律可以维护她的合法权益。(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小明的姐姐可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合所学,作出解答。13.(2025六上·曲江期末)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下列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①韶关市人民政府 ②韶关学院 ③韶关市人民医院 ④韶关市人民代表大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派出所、民政局、国家监察委员会属于国家机构。①韶关市人民政府,正确,属于国家机构。②韶关学院,不正确,不属于国家机构。③韶关市人民医院,不正确,不属于国家机构。④韶关市人民代表大会,正确,属于国家机构。符合题意的有①④。故选:D【点评】了解国家机构的意义和内涵,正确作答。14.(2025六上·曲江期末)根据所学知识,如下图所示人民与国家机关的关系图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正确的是( )。A.监督 人民代表 选举B.组成 人大代表 任免C.推荐 人民代表 负责D.选举 人大代表 产生【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的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的代表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同时,他们要受人民监督,按人民的意愿办事,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由此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D【点评】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5.(2025六上·曲江期末)韶关市进行人大代表的选举,下列选项中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是?( )①退休的工人 ②六(2)班12周岁的学生③有宗教信仰的公民 ④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我国,公民只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是年满18周岁,三是依法享有政治权利。①退休的工人,正确,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符合题意;②六(2)班12周岁的学生,不正确,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符合题意;③有宗教信仰的公民,正确,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符合题意;④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正确,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C【点评】明确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结合所学,作出选择。16.(2025六上·曲江期末)2024年10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指出( )是中国的一个省,哪有什么“防长”!正告民进党当局不要执迷不悟,“挟洋自重”没出路,及时回头才是岸。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韶关【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辽阔的国土。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的。台湾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韶关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民进党当局一些“台独”行径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破坏,国防部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有力地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故选:C【点评】明确台湾岛的重要地位,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17.(2025六上·曲江期末)某地一男孩因名字带“坤”字被同学起绰号、嘲笑、其课本及课桌遭同学写满调侃词语,导致该男孩产生了抑郁厌学的情绪和自伤自残的行为。面对该事件,我们应当认识到( )。①语言暴力也属于校园欺凌行为 ②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受到尊重③做附和者或事不关己的旁观者 ④我们不应该在能力范围施以援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正确面对校园欺凌。校园生活中,网络中欺凌行为越来越多,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他人的权利,也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破坏校园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①语言暴力也属于校园欺凌行为,正确。②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受到尊重,正确。③做附和者或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不正确,面对同学被嘲笑,被欺负,要伸出援手予以帮助。④我们不应该在能力范围施以援手,不正确,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符合题意的有①②。故选:A【点评】知道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校园欺凌,结合题目,准确作答。18.(2025六上·曲江期末)下列规定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的是( )。①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②各级国家机关采取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③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④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惩治违法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友善相待。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的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①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正确,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符合题意;②各级国家机关采取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不正确,没有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不符合题意;③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正确,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符合题意;④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惩治违法犯罪,不正确,没有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B【点评】结合所学,了解人与人怎样友善相待。19.(2025六上·曲江期末)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1个“国家宪法日”,韶关市各中小学围绕主题“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教育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就要( )。①严格执行法律,用好法律武器 ②学习法律知识,学会明辨是非③敢于主持正义、制裁非法行为 ④积极宣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们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①严格执行法律,用好法律武器,不正确,我们没有执法权,不符合题意;②学习法律知识,学会明辨是非,正确,符合题意;③敢于主持正义、制裁非法行为,不正确,我们没有执法权,所以不能制裁非法行为,不符合题意;④积极宣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20.(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明向税务管理部门举报学校旁边小店卖过期的零食,税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答复说,查处假冒伪劣不归他们管,建议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这说明( )。A.法定职责必须为 B.法无授权不可为C.法无禁止皆可为 D.相互推诿责任【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权力行使有边界。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税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说明法无授权不可为,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明确答题角度是国家机关权力受制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21.(2025六上·曲江期末)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取得了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现了运动员们( )的赤子情怀。①祖国至上 ②顽强拼搏 ③为国争光 ④自强不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取得了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现了运动员们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关于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作出解答。22.(2025六上·曲江期末)通过政府网站向群众公开政府的“红头文件”查阅,有利于( )。①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②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③维护和实现公民知情权 ④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权利运行受监督。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合法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包括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需要公民广泛知道或参与的信息,各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接受监督。①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不正确,涉及的是民主监督,而不是民主决策,不符合题意;②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正确,没有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符合题意;③维护和实现公民知情权,正确,符合题意;④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正确,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③④故选:D【点评】明确我国权利运行受监督相关知识点,熟记并解答。23.(2025六上·曲江期末)对下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可以选择接受的教育②义务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强调教育公平③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④义务教育可由未成年人自行决定是否入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实施的法律。这部法律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①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可以选择接受的教育,不正确,如果适龄儿童有疾病或特殊情况,家长可自行决定是否入学。②义务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强调教育公平,正确。③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正确。④义务教育可由未成年人自行决定是否入学,不正确,如果没有特殊疾病一定要进行义务教育。符合题意的有②③。故选:B【点评】我们要学习一些法律知识,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24.(2025六上·曲江期末)11月12日,“‘未’爱护航 法伴成长”2024年关市未成年人普法宣传和安全教育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将开展未成年人普法讲座,并向未成年人发放法律援助宣传手册。该活动有利于( )。①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②完全隔离诱发犯罪的环境③教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 ④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①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正确。②完全隔离诱发犯罪的环境,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③教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④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正确。符合题意的有①④。故选:C【点评】明确知道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分析题干,作出解答。25.(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丽将电动车停放在楼下有监控摄像头正面拍摄处,第二天发现电动车被人偷走,她还发现附近泥地上有鞋印,于是她报案时可以提供的证据是( )。①指纹 ②鞋印 ③发票 ④录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依法维权有途径。在维护自身权利的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称为证据。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录像、微信信息、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①指纹,不正确,指纹我们提供不了,不符合题意;②鞋印,正确,附近有鞋印,符合题意;③发票,不正确,提供发票跟丢电动车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④录像,正确,附近有摄像头,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②④故选:C【点评】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二、情景分析题。(共3题,共25分)26.(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明刚买的水杯不见了,他向班长反映了这一情况,班长开始在班级内进行搜查,对话如图。(1)你同意小林还是小军的观点?为什么?(2)班长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么做?【答案】(1)我同意小军的观点。因为我们不能私自搜查别人的东西,这样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2)不对。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但是不会私自搜查大家的东西。【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用好法律维护权利。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1)首先表明观点,我同意小军的观点,为什么可以围绕私自搜查他人,侵犯别人的隐私的角度进行阐述。(2)班长的做法不对。如果我是班长我会怎么做可以围绕向老师报告,请老师帮忙,寻求别的办法,但是不能私自搜查的角度进行阐述即可。故答案为:(1)我同意小军的观点。因为我们不能私自搜查别人的东西,这样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2)不对。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但是不会私自搜查大家的东西。【点评】做到预防性侵害,保护好自己。结合所学,作出解答。27.(2025六上·曲江期末)成长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来自家庭的关爱?请讲述自己感触最深的真实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答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爱我、保护我,为了我的学习和生活劳累奔波。每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来给我做早餐,让我感受家的温暖。放学后,爸爸还会来接我回家。有时,我要打扫卫生,爸爸便一直在校门口等着,我知道他很忙,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还是一直等着我。感谢爸爸妈妈为我的辛苦付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你们。【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来自家庭的关爱故事及感恩之情即可。故答案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爱我、保护我,为了我的学习和生活劳累奔波。每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来给我做早餐,让我感受家的温暖。放学后,爸爸还会来接我回家。有时,我要打扫卫生,爸爸便一直在校门口等着,我知道他很忙,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还是一直等着我。感谢爸爸妈妈为我的辛苦付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你们。【点评】明确知道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分析题干,作出解答。28.(2025六上·曲江期末)杜某某本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因为父母娇惯,上小学时,喜欢打架、骂人,欺负同学。老师多次批评,并让父母管教他;他父母却认为儿子是独苗,“小孩子多一点虎气才好”。15周岁那年,杜某因为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派出所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又因为盗窃被公安局收容教养一年。在被送进少管所的那一刻,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1)请同学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找出杜某的三种不良行为,并说明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2)请你分析杜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他由可爱的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①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受到老师多次批评,父母管教。②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治安处罚。③盗窃:收容教养。(2)原因:父母的溺爱,疏于管教;自己不严格要求。启示:①自觉接受老师的批评。②自己要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的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的法律。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1)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依据材料找出杜某某的三种不良的行为及相应的处理方式即可。(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该法明确了教育、行政、司法、社会组织和家庭等方面的职责。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不良行为。联系材料,结合生活实际阐述即可故答案为:(1)①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受到老师多次批评,父母管教。②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治安处罚。③盗窃:收容教养。(2)原因:父母的溺爱,疏于管教;自己不严格要求。启示:①自觉接受老师的批评。②自己要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的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点评】了解未成年人有哪些法律,结合所学,作出解答。1 / 1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一、选择题(25题,每题3分,共75分)1.(2025六上·曲江期末)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①普遍性 ②强制力 ③规则性 ④权威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2025六上·曲江期末)《管子》中有一句话:“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说明( )是我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A.规则 B.法律 C.道德 D.纪律3.(2025六上·曲江期末)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妈妈给小丽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在民法的指导下签订了保险合同。②小芳在散步时被一条没有栓绳的狗咬伤,她选择了认栽。③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工资,他使用《劳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领居装修每天中午施工,影响休息,多次商量无果,我去大吵大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2025六上·曲江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字样,这表明(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问题C.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D.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5.(2025六上·曲江期末)我们是中国公民,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下列能够入选中国名片的是( )。①援外医疗队积极参与国际战“疫”行动 ②当外国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不予理睬③出境旅游,积极遵守他国法律法规 ④海外留学,完全无视当地风俗习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6.(2025六上·曲江期末)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①于悦父母都是中国公民,她出生在韶关②赵杰父母都是华裔、他出生在中国香港③韩影父母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英国、申请加入了英国国籍④严明父亲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美国,选择取得了中国国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2025六上·曲江期末)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上,我国申报的(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8.(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韶在复印身份证时候,专门在复印件上写了“本复印件只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复印的日期、他这样的做法是( )。A.不信任他人的表现 B.保护个人的信息C.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D.没有必要做的事9.(2025六上·曲江期末)当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困难时,可以拨打(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电话。A.12308 B.12345 C.12358 D.1238810.(2025六上·曲江期末)青少年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以下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①小明周末去到龙华区图书馆学习、看书,但他随意接打电话,大声喧哗②高叔叔家在装修,噪音很大,工人早上六点开工,晚上十点收工③爷爷奶奶积极参加龙华区人大代表选举,认真对待投票④11岁的小王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11.(2025六上·曲江期末)丁锐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丁锐的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爸爸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丁锐爸爸这种表现履行了以下哪项义务(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12.(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明的姐姐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看到一个牌子“拒招女性”,哪部法律可以维护她的合法权益。(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3.(2025六上·曲江期末)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下列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①韶关市人民政府 ②韶关学院 ③韶关市人民医院 ④韶关市人民代表大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2025六上·曲江期末)根据所学知识,如下图所示人民与国家机关的关系图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正确的是( )。A.监督 人民代表 选举B.组成 人大代表 任免C.推荐 人民代表 负责D.选举 人大代表 产生15.(2025六上·曲江期末)韶关市进行人大代表的选举,下列选项中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是?( )①退休的工人 ②六(2)班12周岁的学生③有宗教信仰的公民 ④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6.(2025六上·曲江期末)2024年10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指出( )是中国的一个省,哪有什么“防长”!正告民进党当局不要执迷不悟,“挟洋自重”没出路,及时回头才是岸。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韶关17.(2025六上·曲江期末)某地一男孩因名字带“坤”字被同学起绰号、嘲笑、其课本及课桌遭同学写满调侃词语,导致该男孩产生了抑郁厌学的情绪和自伤自残的行为。面对该事件,我们应当认识到( )。①语言暴力也属于校园欺凌行为 ②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受到尊重③做附和者或事不关己的旁观者 ④我们不应该在能力范围施以援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8.(2025六上·曲江期末)下列规定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的是( )。①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②各级国家机关采取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③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④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惩治违法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9.(2025六上·曲江期末)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1个“国家宪法日”,韶关市各中小学围绕主题“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教育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就要( )。①严格执行法律,用好法律武器 ②学习法律知识,学会明辨是非③敢于主持正义、制裁非法行为 ④积极宣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明向税务管理部门举报学校旁边小店卖过期的零食,税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答复说,查处假冒伪劣不归他们管,建议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这说明( )。A.法定职责必须为 B.法无授权不可为C.法无禁止皆可为 D.相互推诿责任21.(2025六上·曲江期末)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取得了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现了运动员们( )的赤子情怀。①祖国至上 ②顽强拼搏 ③为国争光 ④自强不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2025六上·曲江期末)通过政府网站向群众公开政府的“红头文件”查阅,有利于( )。①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②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③维护和实现公民知情权 ④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3.(2025六上·曲江期末)对下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可以选择接受的教育②义务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强调教育公平③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④义务教育可由未成年人自行决定是否入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4.(2025六上·曲江期末)11月12日,“‘未’爱护航 法伴成长”2024年关市未成年人普法宣传和安全教育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将开展未成年人普法讲座,并向未成年人发放法律援助宣传手册。该活动有利于( )。①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②完全隔离诱发犯罪的环境③教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 ④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5.(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丽将电动车停放在楼下有监控摄像头正面拍摄处,第二天发现电动车被人偷走,她还发现附近泥地上有鞋印,于是她报案时可以提供的证据是( )。①指纹 ②鞋印 ③发票 ④录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情景分析题。(共3题,共25分)26.(2025六上·曲江期末)小明刚买的水杯不见了,他向班长反映了这一情况,班长开始在班级内进行搜查,对话如图。(1)你同意小林还是小军的观点?为什么?(2)班长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么做?27.(2025六上·曲江期末)成长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来自家庭的关爱?请讲述自己感触最深的真实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28.(2025六上·曲江期末)杜某某本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因为父母娇惯,上小学时,喜欢打架、骂人,欺负同学。老师多次批评,并让父母管教他;他父母却认为儿子是独苗,“小孩子多一点虎气才好”。15周岁那年,杜某因为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派出所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又因为盗窃被公安局收容教养一年。在被送进少管所的那一刻,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1)请同学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找出杜某的三种不良行为,并说明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2)请你分析杜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他由可爱的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法律是什么。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道德与法律同时规范我们的行为,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范。①普遍性,不正确,法律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不符合题意;②强制力,正确,符合题意;③规则性,不正确,法律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不符合题意;④权威性,正确,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②④故选:D【点评】了解法律是什么,知道法律的作用,熟记知识点,作出解答。2.【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法律是什么。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这是法律的特征。“夫法者,所以兴工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故选:B【点评】了解法律是什么,知道法律的作用,熟记知识点,作出解答。3.【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①妈妈给小丽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在民法的指导下签订了保险合同,正确。②小芳在散步时被一条没有栓绳的狗咬伤,她选择了认栽,不正确,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③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工资,他使用《劳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④领居装修每天中午施工,影响休息,多次商量无果,我去大吵大闹,不正确,要使用正确手段用法律保护自己。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B【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合所学,作出解答。4.【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表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A说法正确;BCD是宪法的内容,排除不选;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5.【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我是中国公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①援外医疗队积极参与国际战“疫”行动,正确,符合题意;②当外国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不予理睬,不正确,外国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要热心帮忙,不符合题意;③出境旅游,积极遵守他国法律法规,正确,符合题意;④海外留学,完全无视当地风俗习惯,不正确,应该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C【点评】明确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正确选择。6.【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加入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①于悦父母都是中国公民,她出生在韶关,正确,属于中国公民。②赵杰父母都是华裔、他出生在中国香港,不正确,不属于中国公民。③韩影父母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英国、申请加入了英国国籍,不正确,不属于中国公民。④严明父亲是中国公民,他出生在美国,选择取得了中国国籍,正确,属于中国公民。符合题意的有①④。故选:C【点评】明确知道国籍取得的方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7.【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对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找出原因,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少年儿童也要贡献一份力量。在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上,我国申报的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此前已被列入相关名录等。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熟记知识点,作出解答。8.【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认识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选项A不信任他人的表现,不正确,是保护个人信息的表现,不符合题意。选项B保护个人的信息,正确,符合题意。选项C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不正确,是保护个人信息的表现,不符合题意。选项D没有必要做的事,不正确,有必要做,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个人的信息,以免受骗,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完在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公民身份上包含的信息,知道对身份信息的保密。9.【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我是中国公民。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为更好践行“外交为民”、向海外中国公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领事保护与服务,外交部于2014年9月2日开通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12308,该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后,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该热线电话求助。故选:A【点评】熟记海外热线求助电话,作出解答。10.【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青少年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爷爷奶奶积极参加龙华区人大代表选举,认真对待投票”“11岁的小王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都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故③④正确;①②做法错误,这是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据此进行回答即可。11.【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庭的义务。选项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不正确,是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不符合题意。选项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正确,符合题意。选项C赡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正确,是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不符合题意。选项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不正确,是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了解公民生活中应该履行哪些义务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2.【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小明的姐姐可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合所学,作出解答。13.【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派出所、民政局、国家监察委员会属于国家机构。①韶关市人民政府,正确,属于国家机构。②韶关学院,不正确,不属于国家机构。③韶关市人民医院,不正确,不属于国家机构。④韶关市人民代表大会,正确,属于国家机构。符合题意的有①④。故选:D【点评】了解国家机构的意义和内涵,正确作答。14.【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机关的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的代表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同时,他们要受人民监督,按人民的意愿办事,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由此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D【点评】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5.【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我国,公民只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是年满18周岁,三是依法享有政治权利。①退休的工人,正确,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符合题意;②六(2)班12周岁的学生,不正确,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符合题意;③有宗教信仰的公民,正确,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符合题意;④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正确,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C【点评】明确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结合所学,作出选择。16.【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辽阔的国土。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的。台湾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韶关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民进党当局一些“台独”行径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破坏,国防部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有力地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故选:C【点评】明确台湾岛的重要地位,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17.【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正确面对校园欺凌。校园生活中,网络中欺凌行为越来越多,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他人的权利,也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破坏校园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①语言暴力也属于校园欺凌行为,正确。②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受到尊重,正确。③做附和者或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不正确,面对同学被嘲笑,被欺负,要伸出援手予以帮助。④我们不应该在能力范围施以援手,不正确,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符合题意的有①②。故选:A【点评】知道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校园欺凌,结合题目,准确作答。18.【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友善相待。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的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①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正确,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符合题意;②各级国家机关采取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不正确,没有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不符合题意;③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正确,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符合题意;④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惩治违法犯罪,不正确,没有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B【点评】结合所学,了解人与人怎样友善相待。19.【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们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①严格执行法律,用好法律武器,不正确,我们没有执法权,不符合题意;②学习法律知识,学会明辨是非,正确,符合题意;③敢于主持正义、制裁非法行为,不正确,我们没有执法权,所以不能制裁非法行为,不符合题意;④积极宣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20.【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权力行使有边界。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税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说明法无授权不可为,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明确答题角度是国家机关权力受制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21.【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取得了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现了运动员们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关于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作出解答。22.【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权利运行受监督。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合法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包括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需要公民广泛知道或参与的信息,各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接受监督。①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不正确,涉及的是民主监督,而不是民主决策,不符合题意;②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正确,没有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符合题意;③维护和实现公民知情权,正确,符合题意;④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正确,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③④故选:D【点评】明确我国权利运行受监督相关知识点,熟记并解答。23.【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实施的法律。这部法律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①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可以选择接受的教育,不正确,如果适龄儿童有疾病或特殊情况,家长可自行决定是否入学。②义务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强调教育公平,正确。③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正确。④义务教育可由未成年人自行决定是否入学,不正确,如果没有特殊疾病一定要进行义务教育。符合题意的有②③。故选:B【点评】我们要学习一些法律知识,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24.【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①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正确。②完全隔离诱发犯罪的环境,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③教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④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正确。符合题意的有①④。故选:C【点评】明确知道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分析题干,作出解答。25.【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依法维权有途径。在维护自身权利的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称为证据。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录像、微信信息、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①指纹,不正确,指纹我们提供不了,不符合题意;②鞋印,正确,附近有鞋印,符合题意;③发票,不正确,提供发票跟丢电动车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④录像,正确,附近有摄像头,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②④故选:C【点评】我们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26.【答案】(1)我同意小军的观点。因为我们不能私自搜查别人的东西,这样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2)不对。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但是不会私自搜查大家的东西。【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用好法律维护权利。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1)首先表明观点,我同意小军的观点,为什么可以围绕私自搜查他人,侵犯别人的隐私的角度进行阐述。(2)班长的做法不对。如果我是班长我会怎么做可以围绕向老师报告,请老师帮忙,寻求别的办法,但是不能私自搜查的角度进行阐述即可。故答案为:(1)我同意小军的观点。因为我们不能私自搜查别人的东西,这样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2)不对。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但是不会私自搜查大家的东西。【点评】做到预防性侵害,保护好自己。结合所学,作出解答。27.【答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爱我、保护我,为了我的学习和生活劳累奔波。每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来给我做早餐,让我感受家的温暖。放学后,爸爸还会来接我回家。有时,我要打扫卫生,爸爸便一直在校门口等着,我知道他很忙,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还是一直等着我。感谢爸爸妈妈为我的辛苦付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你们。【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来自家庭的关爱故事及感恩之情即可。故答案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爱我、保护我,为了我的学习和生活劳累奔波。每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来给我做早餐,让我感受家的温暖。放学后,爸爸还会来接我回家。有时,我要打扫卫生,爸爸便一直在校门口等着,我知道他很忙,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还是一直等着我。感谢爸爸妈妈为我的辛苦付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你们。【点评】明确知道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分析题干,作出解答。28.【答案】(1)①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受到老师多次批评,父母管教。②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治安处罚。③盗窃:收容教养。(2)原因:父母的溺爱,疏于管教;自己不严格要求。启示:①自觉接受老师的批评。②自己要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的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未成年人的法律。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1)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依据材料找出杜某某的三种不良的行为及相应的处理方式即可。(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该法明确了教育、行政、司法、社会组织和家庭等方面的职责。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不良行为。联系材料,结合生活实际阐述即可故答案为:(1)①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受到老师多次批评,父母管教。②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治安处罚。③盗窃:收容教养。(2)原因:父母的溺爱,疏于管教;自己不严格要求。启示:①自觉接受老师的批评。②自己要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的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点评】了解未成年人有哪些法律,结合所学,作出解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