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9课《消失的树林》课件+素材【滇人版】《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第9课《消失的树林》课件+素材【滇人版】《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第三单元 第9课
消失的树林
(滇人版)三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通过 “消失的树林” 主题,理解环境相关信息内涵,借助绘图传递生态思考,增强用数字作品表达社会关注的责任意识 。
运用 “画图” 软件的曲线、剪切粘贴等功能完成作品,探索数字化工具绘图技巧,在创作中实现方法创新与技能实践。
学习用 “曲线” 画山峦树叶、借 “粘贴来源” 拼接等操作,训练逻辑分析与分步解决绘图问题的思维,构建有序绘图流程。
借绘制《消失的树林》,感知数字化绘图工具价值,提升对图形绘制、拼接等信息处理的关注与运用意识。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学会用“曲线”工具进行绘画;学会对选中的图形进行剪切、粘贴;能利用“剪贴板”中的“粘贴来源”命令,把多幅图拼成一幅图。
02
新知导入
学习任务
在本课的活动中,我们要完成连环画《重建美丽家园》中的第一幅《消失的树林》的绘制。首先,用“曲线”工具 画出山峦和树叶;用“粘贴来源”命令,把孔雀、太阳、树桩放到图画中;
02
新知导入
学习任务
用“自由图形选择”工具 ,选中树叶进行剪切与粘贴,并把树叶拼接到树桩上。然后,再用“用颜色填充”工具 给山填上颜色;用合适的“刷子”画出枯草和仙人掌。最后,把图画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02
新知导入
欣赏连环画《重建美丽家园》的第一幅。
图3-39 连环画1《消失的树林》
小孔雀去后山玩耍,他发现树林里的大树都不见了,只剩下了一根根大树桩。没有了树叶的遮挡,火辣辣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挂在天空。
02
新知导入
通过读故事、看连环画,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就来试着用“画图”软件中的“曲线”等工具画出这幅画。你计划先画哪个部分呢
03
新知讲解
一、用“曲线”工具画山和树叶
1.启动“画图”软件。
2.设置“画纸”大小。
因为我们要画的是一组连环画,所以以后几节课的每一幅连环画的画纸大小都要相同。我们设置画纸的宽度为22厘米、高度为14厘米。
03
新知讲解
3.用非封闭式“曲线”工具画山。
(1)单击“形状”功能区中的“曲线”工具 ,并选择线条的粗细。
图3-40 用“曲线”工具画一个弯的曲线
(2)在曲线的起点处,拖动鼠标到曲线终点处,松开左键,形成一条线段。
(3)将鼠标指针指向需要弯曲处,拖动鼠标,直线段随着指针位置移动并产生弯曲,拖动到满意的位置时,松开鼠标左键,并单击,曲线被确认。
03
新知讲解
如果要画出两个弯的曲线,要依次选择两个控制点,并先后调整弯曲程度。使用“曲线”工具最多可以使线段产生两次弯曲。
图3-41 画两个弯的曲线
03
新知讲解
(4)用相同的方法,继续画山,如图3-42所示。
图3-42 用“曲线”工具画山
(5)将画好的山的背景轮廓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bei jing1. bmp“。
03
新知讲解
4.用封闭式“曲线”工具画树叶。
(1)单击“曲线”工具 ,选择合适的线条粗细。
(2)在封闭曲线的起点处,拖动鼠标画出一条小短线,再在其他位置处单击,出现一条微曲线。
03
新知讲解
(3)拖动鼠标,出现一条随着指针变形的封闭曲线。当图案效果满意后,松开鼠标左键,一片树叶的外形就绘制好了。如图3-43所示。
图3-43 用“曲线”工具画封闭曲线
图3-44 画树叶
(4)用相同的方法,继续在画纸空白处画树叶。然后用“直线”工具 画出叶脉和树枝,将树叶填充为绿色,如图3-44所示。
03
新知讲解
绘制山峦、树叶,除调弯曲度,可分段绘制衔接。画复杂山峦,一段曲线确认后,端点续画;树叶拆轮廓为多段曲线,让形状更生动,避免单次绘制生硬感 。
曲线工具进阶操作
03
新知讲解
二、拼接图形
1.将“孔雀”拼接到图形中。
(1)在“剪贴板”功能区中单击“粘贴”命令,打开“粘贴”下拉菜单,单击“粘贴来源”命令,弹出“粘贴来源”对话框。
03
新知讲解
(2)在“粘贴来源”对话框中,选中“kongque.bmp”图片文件。
图3-45 执行“粘贴来源”命令
03
新知讲解
(3)单击“打开”按钮后,孔雀图形出现在画纸的左上角。
图3-46 普通方式下粘贴过来的图形效果
03
新知讲解
(4)在“图像”功能区中单击“选择”,在打开的“选择”下拉菜单中,单击“透明选择”命令,这样可透过白色背景看到后面的图形,效果如图所示。
图3-47 “透明选择”后的效果
03
新知讲解
(5)调整孔雀大小并把孔雀移到合适位置,再单击选定框外部区域,完成图形的拼接操作。
图3-48 将孔雀拼接到图形中
03
新知讲解
2.将“太阳”“树桩”拼接到图形中。
用同样的方法,将太阳、树桩拼接到上面的画纸上。
图3-49 将太阳、树桩拼接到图形中
03
新知讲解
用 “粘贴来源” 拼孔雀、树桩等,别限原始方向。拼接前,借 “图像” 功能区 “旋转” 调角度,让孔雀有动态、太阳斜挂,为场景添故事感,避免千篇一律 。
素材拼接创意拓展
03
新知讲解
三、粘贴树叶
1.在“图像”功能区中的“选择”下拉菜单中,单击“自由图形选择”工具 ,选择一个起始点,拖动鼠标,沿着树叶的图形轮绕一圈,树叶就被选定框围住。
2.在“选择”下拉菜单中,单击“透明选择”命令。
03
新知讲解
3.在“剪贴板”功能区中,单击“剪切”按钮” ,再单击“粘贴”按钮 ,画面左上角出现复制出来的树叶。
图 3-50“剪切”并“粘贴”树叶
03
新知讲解
4.调整树叶大小,移动树叶到树桩合适的位置上。
5.单击选定框外部区域,选定框消失,树叶拼接到了树上。重复执行“粘贴”命令,依次把树叶拼接到多棵树桩上。
图 3-51 多次“粘贴”拼接树叶
03
新知讲解
“剪切”树叶后,可以进行多次“粘贴”操作。
03
新知讲解
四、填充颜色
利用“用颜色填充”工具 ,给画填充颜色。
图3-52 填充颜色
03
新知讲解
五、绘出枯草和仙人掌
挑选合适的“刷子”工具和颜色画出枯草和仙人掌。
图3-53 画枯草和仙人掌
03
新知讲解
绘制枯草时,可选用深浅不同的黄褐、灰黄等颜色,用刷子工具分层次涂抹,制造出枯草从浅到深的渐变枯萎效果,让枯草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 。
色彩渐变尝试
03
新知讲解
画仙人掌时,考虑与画面中太阳元素呼应,比如用偏暖的绿色绘制仙人掌,呼应太阳带来的炎热氛围,使画面元素间形成隐性关联,增强整体协调性 。
元素呼应协调
03
新知讲解
六、保存作品
单击“画图”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将画好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jiayuan1.bmp”。
04
课堂练习
1.通过“粘贴来源”命令进行图形的拼接时,为什么要选择“透明选择”命令
选择 “透明选择” 命令,能让拼接图形时,其白色背景不遮挡下方已画内容,让图形自然融入画面,拼接效果更和谐 。比如孔雀图片,透明选择后,背景白色消失,能和后面画的山、树叶完美融合。
04
课堂练习
2.选中图形后,除了可以“剪切”“粘贴”,还可以删除吗?如何删除?
选中图形后可以删除。操作方法是,选中图形后,按下键盘上的 “Delete” 键,或者在软件 “选择” 菜单里找 “删除” 命令点击,就能删掉选中图形 。
04
课堂练习
技能练习
1.利用“曲线”等工具,画出如图所示的树苗,然后将画好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shumiao.bmp”。
图3-54 树苗
04
课堂练习
技能练习
2.利用“曲线”等工具,画出如图所示的大象,然后将画好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daxiang.bmp”。
图3-55 大象
04
课堂练习
技能练习
3.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装扮美丽家园.bmp”文件,如图所示,把相应的景物和角色拼接到背景画中,装扮出美丽的家园。
图 3-56 装扮美丽家园
04
课堂练习
利用所学的绘图工具,绘制连环画的背景轮廓,再将已画好的角色和景物拼接到图画中。为作品起一个名字,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综合实践
05
拓展延伸
05
拓展延伸
多样曲线绘制技巧
除了绘制山和树叶,“曲线” 工具还能绘制云朵、河流 。绘制云朵时,可多次调整曲线弯曲度,做出蓬松效果;绘制河流,通过改变曲线走向,呈现蜿蜒形态,让画面更生动。
05
拓展延伸
图形拼接创意组合
利用 “粘贴来源”,除了孔雀、太阳、树桩,还能拼接花朵、小鸟等素材 。将不同素材合理布局,比如让小鸟在天空飞、花朵在地面开,创造独特场景,丰富画面故事性。
05
拓展延伸
色彩填充进阶用法
“用颜色填充” 工具,不仅能填山的颜色,还可给枯草、仙人掌创意填色 。比如给枯草填成渐变黄褐,模拟枯萎程度;给仙人掌填深浅绿,体现光影,让物体更逼真。
05
拓展延伸
文件命名与管理
保存作品时,除了按要求命名,还可学习分类保存 。创建 “美丽家园连环画” 文件夹,把每课作品放进去,不同作品用 “场景 + 序号” 命名,方便查找,养成良好数字文件管理习惯。
06
课堂总结
1
用“曲线”工具画山和树叶
消失的树林
2
拼接图形、粘贴树叶和填充颜色
3
绘出枯草和仙人掌和保存作品
4
完成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3
4
5
07
板书设计
消失的树林
1、用“曲线”工具画山和树叶
2、拼接图形、粘贴树叶和填充颜色
3、绘出枯草和仙人掌和保存作品
4、完成课堂练习
5、进行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插入素材并拼删存作品
08
课后作业
使用绘图软件插入孔雀、山、树叶素材,用“透明选择”拼接后删除多余图形,保存提交。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